张秀燕
(泉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福建泉州362000)
在通常情况下,作家都用自己的母语进行创作,而有少数作家用母语和外语同时创作。双语创作对作家本身的要求很高,他们不但要具有深厚的母语功底,还要至少精通一门外语。林语堂正是这样一位脚踏东西文化的双语作家。一方面,中文功底深厚的他能进行中文创作;另一方面,从小接受西式教育,学习英语,后又到国外留学,纯熟的英语使得他有能力用英文来写作。1935年他的第一部英文作品 M y Country and M y People(《吾国吾民》)在美国出版并大获成功。接下来的几部作品,如The Importance of L ife(《生活的艺术》),Moment in Peking(《京华烟云》)等出版后都也成为美国当时的畅销书。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林语堂用英语进行了大量的创作,但是这其中大多数作品描述的是他的祖国——中国,实质上他是以英语语言为载体向西方社会介绍中国。在创作之初,他往往先用中式思维构建一个蓝图,然后将这一蓝图用英语描绘出来。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林语堂的许多创作实际上是带有翻译性质的,即创作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翻译的过程。
林语堂几十年用英语创作,目的就是向西方社会介绍中国的方方面面,让西方读者更多地了解这个东方古国。既然是介绍中国的作品,必定会涉及中国文化以及其中特有的风俗习惯、历史典故、宗教礼仪等等。以《京华烟云》为例,小说描述的是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状况,涉及的中国特色文化因素数不胜数。该小说是林语堂以英语写成的,然而许多读者却误认为这部作品是林语堂用中文创作而后译成英语的。引起这一误解的主要原因恐怕是小说里有太多太多的中国式表达。从这些表达方式中,读者可以看出作者在创作这部小说时心中有一幅中国式的画卷,用中式思维构建出了小说的蓝图。既然是一幅中国式的画卷,必定会包含许多中国文化因素。在小说中,这些因素直接体现在大量的汉语文化特色词汇的使用和解释。
Moment in Peking是林语堂用英语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于1939年在美国由赛珍珠丈夫华尔希的John Day公司出版,书名为:Moment in Peking:A novel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life。这本书在美国一经面世就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出版后的短短半年时间内行销5万多册,此后不仅多次再版,1975年还被推荐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作品。《时代周刊》的书评称其“may well become the classic background novelofmodern China”(极有可能成为关于现代中国社会现实的经典作品)。林语堂的女儿林太乙在《关于〈京华烟云〉》一文中说道:“《京华烟云》在实际上的贡献,是介绍中国社会于西洋人。几十本关系中国的书,不如一本地道中国书来得有效。此书介绍中国社会,可算是非常成功,宣传力量很大。”[1]
小说约60多万字,由故事情节相连的Book I The Daughtersof a Taoist《道家女儿》,Book II Tragedy in the Garden《庭园悲剧》和 Book III The Song of Autumn《秋之歌》三部组成。时间从八国联军进犯天津、北京的1900年,写到日本侵略军占据京、津、沪、杭的1938年,跨度近40年。小说以姚、曾、牛三大家族为主线,以诸多真实历史事件为大背景,全面地展现了现代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的急剧而深刻的变化。
这样一部以中国社会为背景的小说,在叙述过程中难免会涉及许许多多与中国文化相关的因素,主要包括传统风俗习惯、中国特有事物、日常饮食、中医养生、文学传统、历史典故等等。如在小说中林语堂详细描述了曾家长子平亚的病情,其中夹杂着许多中医传统术语和理念,如“三阳经、一阴经、六阳经”等;在描写木兰出嫁的场景时,林语堂也用了不少笔墨,描述了北京的一场空前壮观的婚礼。这婚礼当中要“送礼”、“回礼”,送什么回什么都很有讲究。曾家向姚家送上龙凤贴,请求选择好日子,随同龙凤贴,送有龙凤饼、绸缎、茶叶、水果、一对鹤、四坛酒。姚家的回礼是12种蒸食,表示同意。林语堂笔下的这些中国民俗文化,引起了西方读者的极大兴趣和关注,成为这部小说赢得大量西方读者的一个重要原因。对这些英语读者不熟悉的中国文化因素,作者主要采用文化补偿的方式来阐述,而这其中有些只是简单解释,有些则花费较多笔墨。
所谓“文化特色词”即“在文本中出现的某些项目,由于在目标读者的文化系统中不存在对应项目或者与该项目不同的文本地位,因此其在源文中的功能和含义转移到译文时发生翻译困难”[2](胡开宝,2006:55)。简单说来,文化特色词就是用于表示某一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或词组。由于涉及某种文化中独特的事物,这一类词汇一直以来就是翻译中的难题。在阅读过程中,遇到政治、经济、文化相关词语和牵涉到一定文化背景知识的固定用语时,读者会启动存在于自己意识中的背景知识来帮助理解,但是在阅读异域文化相关内容时,由于缺乏相关的背景知识,文中如果没有解释说明,则会造成理解障碍[3,4]。
《京华烟云》里众多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词汇最初是以中文的形式出现在作者脑中,如何把这些对中国人来说习以为常,而对西方读者来说相当陌生而又具异国风味的因素用英语表达出来呢?林语堂是如何处理这些汉语文化特色词呢?显然,作者写作这部小说的主要目的,就是向西方社会介绍中国。他的目标读者是英语国家读者,这样的基础决定了他创作中处理汉语文化特色词语的原则和策略。既然是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那么对汉语文化特色词就要进行一定解释,但这是一部小说而不是一本关于中国文化专题的书籍,如果过多地解释、过多地讲述文化,又会影响小说的连贯性。林语堂先生是如何兼顾这两个方面的呢?通过阅读对比该小说的中英文版本,以及对汉语文化特色词中英文版本的分析,可以看出作者对汉语文化特色词汇的翻译有多种策略,其中最为常见的、也是很重要的是文化补偿策略。小说中根据具体情况,这种补偿分为简单补偿和详细补偿两种形式。简单补偿是指直接在某个文化特色词后面加以简短的解释,而详细补偿是指专门用一个甚至几个段落来解释某一种文化现象。
在阅读 Moment in Peking中文译本时,读者会发现英文原版中许多描述文化现象、对文化现象进行解释的段落都被省略掉了。这是因为汉语读者很熟悉这些文化现象,省略掉那些解释是完全可行的,相反,如果保留那些解释反而会显得冗长别扭。而在英语创作中则要考虑到英文读者对中国文化的陌生,所以在叙述到中国特色文化时,要进行解释,考虑读者的理解需求,对他们所陌生的文化成份进行适当的补偿,以免造成理解障碍。在对文化特色词汇进行简单补偿时,根据行文需要林语堂采用了不同的策略。
1.音译+(or)+文化补偿
在 Moment in Peking中,林语堂最常用的结构就是音译+(or)+文化补偿。这样的写作和翻译策略有多个好处:一能够保留汉语的表达;二以简短的篇幅达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三传播中国文化的同时又不妨碍读者的顺畅阅读。
例 1:Mulan was carried into themother's room,where the grandmother was anxiously waiting,and laid on the kang,or earthen bed.
例 2:On the day of kaitiao,or receiving guests who came to pay respects to the deceased,therewould have to be aman to receive the guests,and what wasmore important,to stand at the side of the coffin and return the low bow when the guests bowed three times to the coffin.
例 3:Second,because she believed in tsunghsi,or confronting an evil by a happy event,in short,having thewedding while the boy was ill.[5]
例1中的“炕”,是中国北方住宅里用砖或土坯砌成、上面铺席、下有孔道和烟囱相通、可以烧火取暖的床,这是中国北方特有的事物。对这一文化特色词,林语堂先是用音译“kang”,后面加上“or earthen bed”,这样英文读者大概地了解、知道“炕”是一种和泥土有关的床。
例2中的“开吊”,是指丧家出殡前选定日期接受亲友吊唁,是中国传统风俗之一。如果仅仅简单音译为“kaidiao”,英文读者会完全无法理解该信息,也就失去了音译的意义。因此,作者对这一文化现象做了必要的文化补偿。在音译“kaitiao”之后,他加上了解释性的文字“开吊那天,许多客来人吊祭,死者家里得有一名男性,站在棺材旁边,以便客人在灵前行礼时给予还礼”。这样的解释清楚明了,让英语读者马上对这一风俗有一个较直观的了解。
而例3中的“冲喜”是中国一种迷信习俗,家中有人病危时,企图通过办喜事来驱除病魔,以求转危为安。行文中也是先用音译,然后加上补偿“confronting an evil by a happy event”,这样结合上下文,说明这里的“冲喜”具体就是指“让平亚在病中结婚”。
例 4:In time,themother began soon to look upon Tijien as a yuanchia,“a p redetermined enemy”,as quarrelsomeor fickle lovers fondly say,or asa son sent by fate to exact repayment of a debt that she had owed somebody in a p revious incarnation,or,in plain terms,a son destined to squander the family fortune.
“冤家”这个词在中文里既可指有冤仇的人,死对头,又可以指给自己带来痛苦而又不舍抛弃的似恨而又实爱的人。对于这个中国文化特色词,林语堂同样先采用音译,然后详细解释它是“情人用来称呼对方或是父母称不听话的子女”。
以上4个例子使用同样的策略,即先音译,然后分别加以简短的补充解释。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如“chieh,or meritorious widowhood;tseng or meritorious virginity;menpao,or p resentsof silver for the servants of the bride's family”等等。通读小说,读者不难发现“音译+ (or)+文化补偿”是林语堂在该小说中表述中国文化特色词汇使用最频繁的结构之一。除了使用这个典型的结构外,林语堂还使用其它方法进行简单补偿,如直译加文化补偿、文化置换等。
2.其它形式的简单补偿
“直译+文化补偿”是林语堂在小说中采用的另一个翻译中国文化特色词汇的方法。直译的好处在于能在最大程度上保留原文的形象,让译语读者了解到中文的丰富表达。但是对一些文化特色词来说,单纯的直译会让读者不知所云,无法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正含义。所以在《京华烟云》的创作中,为了对西方读者思维中缺失的文化因素进行补偿,林语堂采用了直译结合解释的方法来处理一些中国文化特色词。
例5:On the third day M rs.Yao called in a blind astrologer and asked him about a lost child.She gave him the“eight character,”consisting of the hour,day,month,and year of Mulan's birth,each p resented by two characters of the Celestial and Terrestrial Cycles.
北京战乱,姚思安举家往南方逃难。不幸的是,逃难过程中,木兰不慎与家人走散。她母亲姚太太很担心,叫了一个算命先生来,把木兰的八字给他让他掐算。“八字”是中国命理学中重要的理论,它认为人的命运是可知、可预测的,可以通过人的出生时间来预测人的一生之命运运动方向。这一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人对这一现象也较为熟悉。然而,对西方读者来说,这种现象是完全陌生的。如何把这一特有的文化现象传达给英语读者呢?林语堂首先用直译的方法把“八字”译为“eight character”,紧接着解释“八字”是指出生年月日时,并用天干地支来表示。这样的解释详细清楚,加深了英语读者对此事物的了解和印象。
除了以上的两种方法,作者所采用的其它一些方法也很好地对中国文化进行了补偿,值得借鉴。
例 6:Mulan(magnolia)was the nameof a Chinese Joan of A rc,celebrated in a well-known poem,who took her father'splace as a general in an army campaign for twelve yearswithout being recognized and then returned to put on rouge and powder and to dress as awoman again.
小说的Chapter I中介绍姚思安给儿女起名的习惯。他不喜欢使用那些一直以来人们常用于女孩的字,像什么“秋、月、云、香、翠、清、慧”之类,而是从中国历史上寻找包含有典故的名字,于是他把3个女儿分别命名为“木兰、莫愁、目莲”[6]。在翻译“木兰”这个名字时,林语堂先生首先音译并在括号中表明“木兰”相对应的英语单词,直译了这个名字,接着采用文化置换的方法,使用“Joan of Arc”这个西方读者熟悉的形象来解释这个人物,最后用简短的文字把在中国尽人皆知的故事——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介绍给西方读者,这样读者对“木兰”这一形象有了一个更好的了解。
Moment in Peking的目标读者是“洋人”,目的是向外国人全面地描述中国当时的社会风土人情。在讲述一些中国人很熟悉的社会文化风俗时,林语堂不得不在英语创作中加入大量的解释,有时是连续的几个段落,用来说明某种中国特有的事物,如中医理论、中国婚嫁丧娶风俗等。
在小说Book one,Chapter VII中,作者描写曾家大少爷曾平亚身染重病,先是发烧感冒,后转为伤寒。So when she went to the Tseng's home and learned of the p rescription,she recognized it as the characteristic treatment for the beginning of shanghan,and told her parents so on her return.木兰从小对医学略有了解,读过一些医书,所以她一看到御医给平亚开的药方就断定平亚得的是伤寒。在当时,中国医学尚不发达,伤寒被视为是一种非常复杂非常危险的疾病,与人的“阴、阳”紧密联系。在外国医学理论里,并没有什么阴阳之说,也很难找到一个表示“伤寒”的词汇,所以林语堂用的是音译“shanghan”。但是,仅仅依靠音译英文读者无法知道这是什么疾病,也无法了解病情的轻重。为了更详细地描述平亚的病情,同时也让读者对中国医学有所了解,作者选择在这里加入详细的解释。后面整整一个两百多字的段落用来解释“伤寒、阴阳”,比较全面地介绍了中医理念,使英语读者受益匪浅。
在小说的Book one,chapter IV描写曼娘第一次出场时,作者很笼统地介绍“Mannia was a simple small-town girl.Brought up by her Confucian father,she had a complete girl's education of the classical type”。曼娘是小镇上一个朴实的女孩子,在满腹四书五经的父亲的教养下长大,接受的是旧式女孩子所接受的教育。此句后,作者用一个大的段落解释了什么是“a complete girl's education of the classical type”。
例 7:By classical education is notmeant her know ledge of books,which wasonly aminor partof it,but know ledge of mannersand proper behavior,asembodied in thewell-established four phasesof woman's training:“woman'scharacter,woman's speech,woman's appearance,and woman's accomplishments.”
这一个四五百字的段落,详细地阐述了旧式女孩所接受的传统教育,特别强调了“妇德(Woman's character)、妇言(woman's speech)、妇 容 (woman's appearance)、妇 工(woman's accomplishments)”等关于中国妇女的传统观念。
再如Book one,chapter V I中作者对曼娘的父亲葬礼的详细描述;Book one最后一章中,对木兰出嫁、对这场北京的空前壮观的婚礼的描述,其中包括房子的布置装饰,三尺高的红蜡烛,墙上的红丝绸幛子;送喜帖,收礼金礼物,给仆人赏钱,雇戏班子,安排花轿,送嫁妆等等,作者通过使用详细补偿这一翻译和写作策略,详尽地记录了中国婚俗中常用的事物、风俗和习惯。通读作品,英语读者会发现这种策略贯穿于整部小说之中。
总之,作为一个世界级双语作家,林语堂跨越了语言与国界的屏障,坚持不懈地走出一条与近代历史上“西学东渐”
逆向而行的“中学西传”之路。在几十年的写作生涯里,他通过英语极力展示中国文化的特色和特质以满足异域读者的需求[7]。在传播中国文化时,他考虑到海外读者的理解及接受能力,对中国文化进行补偿,以方便读者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文化补偿这一策略不仅适用于林语堂的那个创作时代,对于全球化的今天也同样适用。通过文化补偿,不同文化之间可以实现相互了解及沟通。这一策略对今天的英语写作及汉英翻译同样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值得学者、作家、教师、学生、英语学习和使用者借鉴。正是这样的写作及翻译风格让林语堂能够实现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也使他成为20世纪最具世界性影响的中国作家之一。
[1] 林太乙.林语堂传[M].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胡开宝.论异化与《新世纪汉英大词典》中文化限定词的翻译[J].外语教学,2006,(1):55-60.
[3] 孙致礼.新编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4] Shuttlewo rth M,Moira C.翻译研究词典[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5] 林语堂.Moment in Peking[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6] 林语堂.京华烟云[M].张振玉,译.湖北: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
[7] 王少娣.林语堂的东方主义倾向与其翻译的互文性分析[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2):5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