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域和惯习对译者文本选择的影响
——以辜鸿铭英译中国典籍为例

2011-04-09 13:32郝广丽
关键词:布迪厄辜鸿铭场域

郝广丽

(临沂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东 临沂276000)

场域和惯习对译者文本选择的影响
——以辜鸿铭英译中国典籍为例

郝广丽

(临沂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东 临沂276000)

19世纪末期,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中国文化基本处于失语状态,众多中国学者纷纷选择翻译外国作品,辜鸿铭却逆潮流而动,选择了翻译中国的儒家经典,把中国的文化传播到国外。本文以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提出的惯习和场域理论作为理论框架,通过分析辜鸿铭的翻译惯习以及他所处的翻译场域,探讨他选择翻译儒家经典的原因。

辜鸿铭;文本选择;惯习;场域

1.引言

19世纪末期,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中国在国际上毫无地位可言。许多中国人自己对中国文化开始持怀疑态度,开始摒弃传统文化转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同时期的严复、林纾等开始翻译外国作品,西方文化处于绝对优势的地位。在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处于失语状态的背景下,辜鸿铭却选择翻译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儒经,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本文以布迪厄的场域和惯习理论来解读辜鸿铭的翻译惯习以及他所处的翻译场域,从而了解他选择翻译中国儒经的原因。

2.布迪厄的“场域”与“惯习”理论

2.1 场域

布迪厄的场域和惯习理论在当代西方社会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场域概念所要表达的内涵,主要是指在某一个社会空间内,由特定的社会行动者相互关系网络所表现的各种社会力量和因素的综合体。布迪厄将“场域”看作是一个网络,一个不断建构的结构。进一步说,他认为每一个“场域”都是一个独特的空间,一个独特的圈层,同样也是一个具有各自不同规则的游戏。在他看来:场域不是一个死的结构,不是空的场所,而是一个游戏空间,那些相信并追求其所能提供奖励的个体参加了这种游戏①。

2.2 惯习

布迪厄认为,“惯习”是主体实践性地认识社会的一种认知结构,是一个同时具备了持续性与变换可能性的性情倾向体系。“惯习”原为拉丁语habere(具有)的一个派生语,具有“态度、外表、服装、姿态、习惯、心情及性质”等多重含义。布迪厄把“惯习”看作一种社会化了的主观性,看作一种经由社会化而获得的生物性个人的“集体化”。布迪厄认为,随着个人不断接触某些社会状况,个人也就逐渐被灌输进一整套性情倾向。这种性情倾向较为持久,将现存社会环境的必然性予以内化,并在有机体内部打上经过调整定型的惯性及外在现实的约束的烙印②。

2.3 场域与惯习的关系

一个场域由附着于某种权力(或资本)形式的各种位置间的一系列客观历史关系所构成,而惯习则由积淀于个人身体内的一系列历史的关系所构成,其形式是知觉、评判和行动的各种身心图式③。布迪厄认为,惯习来自于社会制度又寄居于身体之中,是通过人们在世界的感知、判断和行动而形成的长期的、可转换的性情系统。惯习就是一种文化,一种行为方式。可以说,“惯习”就是行动者与生活世界共同作用下的结果,是先天因素和社会因素共同影响下而形成的“第二天性”。惯习概念既存在于个体身体上和心灵中,也反映了社会结构的特征。

“场域”是由不同的社会要素联结而成,这些的不同社会要素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都占有特定的位置,也就是说社会不同要素通过占有不同位置而在场域中存在和发挥作用,而场域中的行动者依据不同的位置能够获得不同的资本,进而进行实践。资本存在于场域中,又与个体的惯习相整合,共同构筑着人们的实践。因此,惯习既是主体的又是客体的,既是个体的又是集体的。实践是惯习、资本和场域相互作用的产物④。

在布迪厄看来,惯习是由积累和沉积在行动者身上的一系列历史经验所构成的,是那些外在于行动者的客观的共同社会规则、价值在行动者身上的内化形式,形成为指导自己认识世界运作、评判事物以及怎样行动的那些解释模式。人们在惯习的指导下,去感知、理解、欣赏和评价世界,并进行实践,又据此来感知和评价实践,调整自己的行为。布迪厄认为场域与惯习的关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场域形塑着惯习,同时惯习也建构着场域。一方面是制约关系:场域塑造着惯习,惯习成了某个场域固有的必然属性体现在身体上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一种知识的或者说是认知建构的关系;惯习有助于把场域建构成一个充满意义的世界,一个被赋予了感觉和价值、值得社会行动者去投入、去尽力的世界。

根据布迪厄的“场域”和“惯习”理论,本文认为翻译场域主要是指在某一个社会空间内,由翻译者相互关系网络所表现的各种社会力量和因素的综合体,。而翻译者的 “翻译惯习”的概念则强调的是翻译者本身。翻译场域塑造着惯习,一定的翻译场域会对译者的翻译惯习起着制约关系,译者惯习成了某个翻译场域固有的必然属性体现在身体上的产物;而一定数量的翻译者的性情倾向系统则有助于重新建构一定的翻译场域。

3.翻译场域对辜鸿铭文本选择的影响

3.1 中西方翻译场域对辜鸿铭文本选择的影响

清朝末年,随着封建社会的落败和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踏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当时中国社会翻译活动主要集中在把西方的作品译入中国,以达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目的。很多学者坚信正是西方的物质文明才使得西方列强能够入侵中国。因此,他们坚持中国应该向西方学习。他们翻译了很多西方的科技类和社科类的书籍。中日战争爆发后,译者开始从科技救国转向了政治或意识形态救国,文学作品或西方哲学作品大量译成中文。很多著名译者也都纷纷把西方的文学作品翻译到中国。

然而辜鸿铭却恰恰相反,他致力于把中国的儒家经典译介到西方国家。如果说中国学者为了“救国”而大量翻译西方作品,那么辜鸿铭选择翻译中国典籍来宣传中国的文化,只能说当时中国的翻译场域或翻译现状并没有对辜鸿铭的翻译活动起到制约作用,而是他本人的翻译惯习则使得他选择走一条与中国学者不同的道路来宣传中国文化。

3.2 西方国家的翻译场域对辜鸿铭文本选择的影响

自明朝以来,西方传教士一直努力将中国的典籍作品介绍给西方读者,增进东西方的理解。其中最为有名的译者就是理雅各。尽管这些传教士在翻译中国儒家经典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由于大部分传教士翻译儒家经典的目的不是传播中国文化,而是为了“让即将去中国传教的传教士了解中能够更多地了解中国”;而且由于他们不能正确把握儒家文化精神,以及中国文化弱势的地位使得传教士们对中国文化有偏见,因此他们的译文并不能完全体现出中国儒家经典的真正价值。

西方社会对中国典籍的翻译现状促使辜鸿铭选择翻译中国典籍,以修正西方人民对中国的态度。

4.辜鸿铭的翻译惯习对其文本选择的影响

根据布迪厄的惯习理论,本文认为“翻译惯习”的概念则强调的是翻译者本身。翻译者的惯习则由积淀于个人身体内的一系列历史的关系所构成,其形式是知觉、评判和行动的各种身心图式是通过人们在世界的感知、判断和行动而形成的长期的、可转换的性情系统。因而,译者惯习可以包括很多方面,比如译者的翻译动机、文化态度等。

4.1 辜鸿铭的翻译动机

在翻译过程中,有两组动机:一是源语作者的动机,一是译者的动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译什么,如何去译主要取决与译者对原作的态度和他的翻译动机。在翻译儒家作品时,辜鸿铭是有明显的主观倾向性的。其动机很明确,即:提升中国和中国人民的形象;传播和弘扬中国文化和文明。这是因为他的个人经历或惯习使然。他在西方国家的求学经历,使得他非常了解西方国家的人们对中国有着很深的偏见。帝国主义列强肆意欺侮和侵略中国。他们根据他们片面的想象随意描述中国人:中国人比他们低一等,中国文化和文学不值一提。很多普通西方人都中国知之甚少。在他们看来,中国人野蛮,未开化,衣着肮脏。中国女人要裹小脚,而中国男人则要拖着常常的辫子。

辜鸿铭在西方国家呆了很久,他非常了解西方人对中国的片面了解和偏见,因此,他希望通过翻译中国文化的精华—儒家经典来改变中国人在西方人眼中愚昧落后的形象。他在《论语》译文前言说道:“我们只想借此表达这样一个愿望:即受过教育的有头脑的英国人,但愿在耐心地读过我们这本译书后,能够引起对中国人现有成见的反思,不仅修正谬见,而且改变对于中国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交往的态度”⑤。

4.2 辜鸿铭的文化态度

文化态度是影响翻译活动的重要因素。有时,译者的主观文化态度会左右他的翻译动机和策略。辜鸿铭对中国文化的态度可以简单总结为“相当保守”。作为一名文化保守主义者,他对中国文化是相当推崇。他曾在中国的文章中对中国文化赞誉有加。他甚至认为“研究中国文化能够解决世界所面临的问题,能够把欧洲文明从溃败中拯救出来”⑥。在中国众多的文化作品中,辜鸿铭特别推崇儒家经典,并声称儒家经典可以替代宗教,甚至可以说是中国人的圣经。辜鸿铭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是儒家经典的偏爱和推崇是促使他选择儒家经典作为翻译文本的重要原因。

对现代西方文化持否定态度也是辜鸿铭选择翻译中国文化精华—儒家经典的重要原因。虽然辜鸿铭在西方学习多年,汲取了大量的西方文化,或者说是西方文化哺育了他,和辜鸿铭同时代的中国译者都认为西方物质文明为西方各国的现代化铺平的道路,因而,他们纷纷致力于翻译西方作品到中国。而辜鸿铭却不这么认为。他厌恶西方物质文化,痛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他认为恰恰是西方的物质文化滋生了贪婪和战争。

4.3 辜鸿铭的语言能力

在西方国家11年的学习经历以及他在学习语言和文化上的天赋都使得辜鸿铭能够熟练的掌握西方国家的语言,尤其是法语,德语和英语。他的很多作品都是流利的英语写就的。

除了拥有深厚的外语语言功底,辜鸿铭对汉语的掌握也是突飞猛进的。回国后,他潜心研究中国语言和中国文化,醉心与儒家经典的研究,很多西方读者甚至认为他是“中国儒家经典研究最大的权威”⑦

而对于西方传教士理雅各的的不满也是他选择翻译儒家经典的重要影响因素。他认为理雅各是一名著名的东方学者,对中国典籍他相当怀疑理雅各的译作能否反映出中国文化和文学的真正价值。

总之,辜鸿铭选择儒家经典并非是随性而为的。他对中国文化和语言的顶礼膜拜,对儒家经典的推崇,对西方现代物质文明的唾弃,他高超的外语能力等种种惯习都决定了他选择去把儒家经典译介到西方国家。

5.结语

正如西奥赫尔曼所说,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场域和惯习,尤其是惯习理论对研究译者翻译行为大有裨益⑧。译者所处的翻译场域可能会影响译者文本的选择,而译者的惯习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译者译什么,甚至怎么译。布迪厄社会学核心概念“惯习”的引入及其译者惯习与翻译场域的相互关系研究把翻译的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结合起来,承认两者之间的互动形态关系。译者惯习构建了翻译场域,而翻译场域又反过来帮助塑造翻译场域中译者惯习,其联系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翻译场域是客观存在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译者的行为全部是被动、消极地,译者惯习的改变亦能导致场域的变化;其次,译者惯习促进翻译场域的演进;最后,惯习与场域分别代表个体性和社会性产物

注释

⑥Gu Hongming.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People.2004,4-6.

⑧Theo Hermans.Translation in Systems:Descriptive and System-oriented Approaches Explained.2004,135.

①②③④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理论导引》,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⑤黄兴涛:《辜鸿铭文集》,1996年,第346-347页。

⑦毛姆:《辜鸿铭访问记》,《人世间》,黄嘉音译,1934年,第32-37页。

责任编辑 荣家

猜你喜欢
布迪厄辜鸿铭场域
传统文化卫道士辜鸿铭
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视域下学生体育文化资本的作用及建构
布迪厄资本理论视角下我国女性运动员形象报道取向变迁及其成因
民主论辩场域中的法律修辞应用与反思
百年党史场域下山东统战工作的“齐鲁特色”
中国武术发展需要多维舆论场域
辜鸿铭戏弄袁世凯
组织场域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
大学生安全感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布迪厄的资本理论
论马修·阿诺德对辜鸿铭文化思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