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丽芳
(湖南女子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04)
试论森林公园的生态文化教育价值
何丽芳
(湖南女子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04)
森林公园以其独特的自然生态、历史文化和科教审美的价值,成为了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生态文化教育以其特有的魅力,在森林公园开展科普教育方面有着很大的潜力。实现森林公园生态文化教育功能,要开展以科普旅游、修学旅游、教育培训为特色的旅游产品开发;建立以生态文化教育为主题的解说系统;实施以“生态文化”为主题的绿色营销活动。
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科学普及;森林公园
自1982年9月我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建立以来,到目前全国已建立各级森林公园2458处,总经营面积1652.5万hm2。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730处,国家级森林旅游区1处,经营面积1151.93万hm2;省级森林公园1073处,面积402.08万hm2。每年到森林公园参观、游览、访问和学习的游客快速增长,2009年全国森林公园旅游人数达到3.32亿人次,比2008年度增长21.5%。旅游者到森林公园旅游,不仅能游览体验大自然风光和环境,感受返朴归真、回归大自然的愉悦心情,还能培养热爱森林、保护自然的美好情愫,具有重要的生态文化教育意义。
1.1森林旅游与森林公园
森林旅游是依托森林风景资源,以旅游为主要目的的野外旅游活动,它属于生态旅游的范畴。它是旅游者对优美的森林生态环境的享受,是对孕育人类文明的大自然的回归,更是生活在现代文明社会中的人们对山林野趣的寻觅。
森林公园是以良好的森林景观和生态环境为主体,利用森林的多种功能,以开展森林旅游为宗旨,为人们提供具有一定规模的游览、度假、休憩、保健疗养、科学教育、文化娱乐的场所。建立森林公园,发展森林旅游是利用森林资源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环境所进行的立体开发和综合利用,是人们对森林与人类关系认识的深化,也是全面发挥森林多种效益的一项系统工程。
1.2生态文化教育的内涵
生态文化是文化在特定环境下的一种延伸和创新,它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倡导绿色的生活方式和文明的人文道德观念,使人们真正地了解自然,崇尚自然,保护自然,享受自然,从而积极倡导绿色消费,实践生态生活方式。其中的绿色消费,包括的内容非常宽泛,不仅包括绿色产品,还包括物资的回收利用,能源的有效使用,对生存环境,对物种的保护等,可以说涵盖生产行为、消费行为的方方面面。
生态文化教育就是通过特定的教育方式,使人们认识到不负责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促使人们改变传统的生活与消费方式,选择对健康有益的、与环境友好的绿色消费方式,过一种与生态系统相协调的恬静、简单的生活,真正提高生活质量,促进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
1.3森林公园与生态文化教育的关系
森林公园是生态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森林公园内优美而多样的自然文化资源是生态文化教育的源泉。森林公园茂密的丛林中,生长着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种类,有雄峰、峻岭、古树、老藤、奇花、异草、怪石、瀑布等等一幅幅自然天成的绝妙风景。游客到森林公园旅游享受大氧吧的同时,增加了对自然的认识、对生态文化的了解,从而增强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
生态文化教育是森林公园的核心功能。森林公园具有丰富而多样的自然和人文资源,生态文化底蕴丰厚,是建立各类教育基地的理想场所。一批国家森林公园已经被命名为科普教育基地、生态环境教育基地、生态道德教育基地、德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等。众多的森林公园也已经成为大中小学生的实习基地、夏(冬)令营活动基地,科研人员的实验基地,广大文艺艺术爱好者、艺术家的写生、创作基地、影视拍摄基地等等。森林公园就是以其特有的生态、环境与文化内涵,成为了重要的生态文化教育基地,能够为人们了解森林、认识生态、探索自然提供场所和条件。森林公园通过开发森林旅游活动,吸引了游人,也带动了周边乡村的经济发展,提升了农民的生态保护意识,从而自觉地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变被动保护为主动保护,爱绿、护绿、兴绿成为新风尚。
森林公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高品位的自然风景资源,拥有众多体现大自然杰作的自然景观和人类文明活动所遗存的人文景观,有着独特的自然生态、历史文化和科教审美等方面的价值,在开展生态文化教育方面有着很大的潜力。
2.1森林公园旅游市场潜力
国家旅游局预测,2020年我国国内居民的出游率将达到311%,国内旅游人数达到45亿人次,旅游业总收入将超过3.3万亿元。以森林公园为主体的森林生态旅游业,是新世纪最富有活力和最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朝阳产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自由支配时间的增多,走进森林、回归自然的户外游憩正逐步成为消费热点,森林旅游的需求量将达到12~15亿人次。森林公园旅游有着十分巨大的市场潜力。
同时,旅游的方式也将不再满足于“走马观灯”式的观光旅游,而是需要进一步探索自然的奥秘,感受各种生态文化魅力的“知性之旅”。 巨大市场潜力的森林公园旅游,也在生态文化教育方面有着十分可观的潜力。
2.2森林公园自然科普教育潜力
森林公园是以森林自然环境为依托,具有包括地文、水文、植物和天象等优美的自然景观。尤其是地文方面的典型地质构造、标准地层剖面、生物化石点、自然灾变遗迹、名山、洞穴等景观,植物方面的森林、草原、草甸、古树名木、奇花异草、大众花木等景观,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知识,有着极其深厚的科学内涵,在当前的森林公园旅游中,远未得到开发利用。充分认识、挖掘这类资源的生态价值、美学价值、文化价值、游憩价值和教育价值,充实自然科普内涵,进行生态文化教育具有很大潜力。
2.3森林公园森林文化教育潜力
森林公园森林文化极其丰富,主要有花文化、竹文化、茶文化、湿地文化、野生动物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这些文化蕴含着生态保护、生态建设、生态哲学、生态伦理、生态美学、生态教育、生态艺术、生态宗教文化等生态文化的精髓,在当前的森林公园建设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只是很肤浅的开发。
因此,在森林公园的旅游开发建设中,除注重“生态”,倾向自然的共性外,更应加强森林文化的研究整理,将其建设发展为人们乐于接受且富有教育意义的生态文化产品,不断丰富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的内涵,向社会提供更多、更精彩、更有教育意义的生态文化产品,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
森林公园旅游资源丰富独特,生态文化积淀厚重,做好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树立大旅游观念,以生态文化为特色,把旅游资源的亮点变成热点,使热点变成卖点,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为公民科学文化素养的提高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为此,在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渗透生态文化教育。
3.1旅游产品
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要突出生态文化教育的价值,其景区就必须要打造与众不同的旅游产品。因此,在产品的设计上,应当充实生态、环境和文化的内涵,除传统的观光旅游外,要大力开发提高旅游产品的层次。
3.1.1 科普旅游 科普旅游是通过对旅游地深层次的开发,突出其科学文化内涵,以满足人们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好奇心,提高自然科学知识普及的生态旅游高端产品。以森林公园的生态文化教育价值为目的的科普旅游,在产品的设计上,要注意以下的方式和方法。
一方面,森林公园生态文化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包括知识、技能和参与行动,它与传统的科普教育采取的是聆听讲解和观摩演示的被动式方式比较,对于公众会有更强的兴趣和吸引力。因此,森林公园科普旅游的产品设计,就要考虑到公众的实际参与,开发参与性强的项目,让旅游者个人选择感兴趣的知识点,自己动手通过实践,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知识,树立绿色消费和环境保护意识。如开展森林探险、洞穴探险、攀林攀岩运动等,既给了大家促进和谐关系的机会,又可以通过各项游戏拓展团队精神;通过森林利用和保护遗址遗迹及地方习俗等景点文化的发掘,了解各地传统的森林观和自然观;以高含量空气负离子的森林氧吧等森林保健科学体验,满足现代人们对高层次休闲保健需求的同时,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紧迫感。
另一方面,要把森林公园作为学生科普教育基地和“第二课堂”,在展示其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森林物种、森林环境、生态文化等知识的系统介绍,以及趣味性、知识性的小课题研究参与,让青少年在旅游中获得课本以外的知识,并带动家长也参与进来,让公众都认识到森林公园的生态文化教育价值所在。
3.1.2 修学旅游 修学旅游是以一个专题研究学习为目标,或考察某地风俗文化,或了解一门学科,或学习一门语言,或参观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的一种旅游行为[1]。森林公园所蕴含的丰富自然和文化知识,为修学旅游产品开发提供了资源基础。
森林公园修学旅游产品应不同于那些空间距离远、旅游花费高、所需时间长的修学旅游,而是要考虑森林公园的资源环境特点,其辐射范围,目标市场等,设计出集科学普及性、环境教育性和娱乐探秘性为一体的,空间距离与所需时间短,旅游花费少的森林修学旅游。森林公园修学旅游,还有要以普及森林知识,树立生态文化意识为主题。通过一个森林公园的立体展示或多个森林公园的区域地带性展示,开展某一主题内容的研究学习,达到修学旅游的目的。
要开展好森林公园修学旅游,专业水平高的讲解员或辅导员是很重要的。森林公园应当加强与区域内的中小学校合作,培养一批专业水平高的专兼职讲解员,定期举办森林夏令营之类的修学旅游活动。
3.1.3 教育培训 森林公园风景资源的专业性和特殊性,使其成为文化、自然、环境等教育培训的活教材。一方面,历代有关森林的诗歌、小说,画家笔下的山水、草木、飞禽走兽等特有的森林文化艺术,对于我国现代艺术教育产生重要的影响,从事诸如诗歌、绘画、雕刻、建筑、音乐、文学等艺术创作,都离不开森林,很多的艺术工作者都是通过走进森林获得灵感,森林公园是很重要的艺术创作培训基地;另一方面,从专业的角度,森林具有显著的地带性,并处于动态的演替过程中,不同地域和不同演替阶段的森林,都由不同的森林物种组成,具有不同的特征。这些都可以成为林学或生物类专业高校学生的野外实习基地,成为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户外考察基地[2]。
因此,森林公园应该根据自身的资源特点开设各类专业培训班,除教授专业知识与技能外,并将相关的科学环境和文化知识传达给受训者,达到生态文化教育目的。
3.2解说系统
解说系统就是运用某种媒体和表达方式, 使特定信息传播并到达信息接受者中间, 帮助信息接受者了解相关事物的性质和特点, 并达到服务和教育的基本功能。 森林公园资源的特点及其科普性和专业性, 只有通过完善其解说系统, 才能实现生态文化教育的价值。
3.2.1 解说内容 虽然森林公园有着良好绿色森林环境的外观一致性,但其深刻的文化和科学内涵却是不尽相同的,如地质地貌、森林景观和文化背景等不同特色,只有通过解说系统的帮助与引导,游客才能真正品味到森林公园的生态文化价值。
森林公园解说系统又要考虑到不同游客的不同需要。对于以休闲游憩为主的游客或学生,解说内容一定要丰富、准确、精练和生动,而且专业性不能过强;针对有一定专业背景的游客,解说内容必须要有深度。所以,森林公园在设计解说内容的时候,应当普及性和专业性结合,设计出满足不同游客的解说内容和表现方式。如在某些景点,甚至可以设计两套不同深度的解说内容,设置两套大小相同,内容各异的解说牌,让游客各取所需。
3.2.2 解说媒介 森林公园除导游小姐、旅游咨询中心等的人工解说外,非人工解说媒介有旅游指南、影视、室外展览栏(柜)、旅游标志牌等。为了使森林公园旅游解说媒介吸引游客,达到生态文化教育的目的,应该加强更直观的现代解说媒介建设。
一是要尽量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充分利用计算机模拟显示技术,让人很直观地看到各个事物科学的发生过程[3]。如用动画制作方式模拟森林群落的演替过程、森林有关民俗形成与发展等,这都是非常有趣的,而且会吸引游客,特别是青少年学生。
二要加强森林(自然)博物馆建设。作为解说系统的重要环节,可以说博物馆是生态文化教育的重要工具,应当大量采用声光电、多媒体、仿生、虚拟现实等技术,通过生物、群落与环境关系的实景模拟,森林文化的集中展示,动植物标本的观察等,让游客亲眼目睹,亲手参与,在休闲娱乐的同时,得到知识的熏陶。
3.3营销策略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 生态文化是森林公园发展的核心, 在森林公园旅游产品营销策略中一定要抓住这个关键[4]。 森林公园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和环境优势, 创造性地开展“生态文化”为主题的绿色营销活动, 包括以森林文化、 生态文化、 花卉文化为核心内容的旅游节庆活动和学术活动。 这不仅可以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 而且还通过宣传, 提高了公园的知名度。
[1] 彭建良, 龚勤. 旅游城市发展科普旅游产业的探讨[J]. 科技和产业,2009(2): 17-19.
[2]郑群瑞, 林云青. 自然保护区开展森林旅游应与科教相结合[J]. 林业经济问题, 2000(5): 312-314.
[3]范新宇. 自然保护区科普旅游开发模式研究——以广西花坪自然保护区为例[J]. 林业调查规划,2007(6): 63-66.
[4]贺建伟. 生态文化视域中的森林生态旅游[J]. 林业经济,2009(12): 60-63.
2010 — 08 — 26
2011 — 03 — 25
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基于公民科学素养提高的旅游文化创新体系研究” (10C0194)。
S 759.91
B
1003 — 5710(2011)02 — 0078 — 03
10. 3969/j. issn. 1003 — 5710. 2011. 02. 023
(责任编辑:张 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