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程理学的基本观点在中医学中的体现

2011-04-08 20:06张巧霞
关键词:程氏二程遗书

张巧霞

(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河北保定 071002)

二程理学的基本观点在中医学中的体现

张巧霞

(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河北保定 071002)

二程在自己体会的基础上,借鉴了《内经》及周敦颐、邵雍、张载等人的观点,对“天理”进行系统论述,创建了“天理”学说。二程以“理”论、“心性”论、“仁”论等理学思想为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中医学有关方面进行研究——以“理”论为哲学思想,研究养生、脉象、药理;以“心性”论为哲学思想,探讨心理健康;以“仁”论为哲学思想,对天地和人体生理、病理等方面进行研究。理学思想与中医学思想二者关系密切,理学思想为探讨医学知识提供指导思想和方法论,医学思想体现理学思想,并为理学发展升华奠定基础;其理学、医学思想对后世医学产生影响。

二程;理学;中医学思想

北宋程颢、程颐,世称二程。二程理学虽说是“自家体贴出来”[1]《遗书》卷12,但客观地说也吸取了《内经》及周敦颐、邵雍、张载等人的观点,创建了“天理”学说。二程不仅在哲学领域对“天理”进行系统论述,而且以“天理”学说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研究中医学理论和实践。二程理学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医学思想也不容忽视,对当代及后世医学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对此近人有所研究,如:刘瑞琳的《二程理学思想中的医学体验》[2]对二程理学思想进行了新的诠释,提出了医学体验在理学思想方面的议题,论证分析了其意义和价值;徐仪明的《孔孟仁孝观与二程知医为孝说》[3]从仁孝的实质、仁孝二者关系、医药、养生等方面论证了二程知医为孝说是对孔孟仁孝观的继承和发展的观点。徐仪明的《论程朱对〈内经〉心理思想的阐发与应用》[4]主要论述程朱阐释发展《内经》的心理思想。这些虽然涉及到中医学方面,却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其他著作和论文涉及到二程思想主要侧重于哲学方面,与中医学联系甚少。本文将详细论述二程的“理”论、“心性”论、“仁”论理学思想与其中医学思想。

一、二程“天理”学说渊源及其基本内涵

二程自己体会并继承发展了前代和当代有关“理”的观点,将易学、道学、玄学的义理加以改造,将其融入到孔孟儒家思想体系之中,创立了“天理”学说。“万物一体者,皆有此理,只能从那里来”[1]《遗书》卷2“理则天下只有一个,故推之而四海皆准”[1]《遗书》卷18“天理……不为尧存,不为桀亡”[1]《遗书》卷2“天下之物,皆可以照理。有物必有则,一物统有一理”[1]《遗书》卷18“顺之则易,逆之则难”[1]《遗书》卷11“理必有对待,生生之本也。有上则有下,有此则有彼,有质则有文,一不独立,二则为文”[1]《程氏易传》卷2“天理生生,相续不息”[1]《粹言》“天下之理未有不动而恒者也。动则终而复始,所以恒而不穷”[1]《程氏易传》。一言以蔽之,理是宇宙万物的总根源,超越人的意志而存在,是必须遵循的客观法则,是对立统一、变化发展、新陈代谢、生生不息的。

二程“自家体贴”出的“理”与《内经》中“理”内涵相通。《内经》的“理”大多谈的是养生之理,如生长化成收藏之理、四时阴阳之理,也谈到人体结构之理、人体脉络之理。在《素问·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一》《素问·示从容论第七十六》《素问·刺要论篇第五十》《素问·刺法论篇第七十二》《灵枢·经脉第十》《灵枢·禁服第四十八》等篇都提到了“理”,其中《素问·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夫五运之政,犹权衡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化者应之,变者复之,此生长化成收藏之理,气之常也 ,失常则天地四塞矣”[5]素问·气交变大论篇。即在五运之气运动中,应保持平衡,太过的必须抑制,不及的必须辅助,有正常气化的,就有正常的感应,有异常的胜气,就有相应的复气,这一切都是万物的生、长、化、成、收、藏过程中的自然道理,也是四时气序的常规;若是有所失常,那么天地就会四塞不通了。《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中谈到人体应遵守四时阴阳之理,“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5]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意思是说四季的阴阳变化 ,是万物生发、滋长、收敛、闭藏的根本。懂得养生的圣人在春夏二季摄养阳气、在秋冬二季保养阴精,适应养生的根本规律,所以能同万物在生发、滋长、收敛、闭藏方面保持一致。违背了养生的根本规律,就会摧残人体的本元、毁坏人的真气。所以四季的阴阳变化,是万物的起点与终点,是生死的根本。违背了它,灾祸就会产生,而适应它,重病就不会患上,这就是养生之道。《素问·示从容论第七十六》中也隐含人体生理机能之“理”,“夫圣人之治病,循法守度,援物比类,化之冥冥,循上及下,何必守圣”[5]素问·示从容论。高明的医生在治病时 ,应遵从人体的生理病理特点,一定是遵循法度,引物比类,虽然疾病变化莫测,察上可以及下,随机应变,不必拘泥于某一经脉。《素问·刺要论篇第五十》和《素问·刺法论篇》中“理”指人体结构之生理,“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过之则内伤 ,不及则生外壅 ,壅则邪从之”[5]素问·刺法论篇。人体疾病有表里的不同,针刺时就有浅深的区别。针刺的浅深程度应当适合病理需要。《灵枢·经脉第十》和《灵枢·禁服第四十八》指的是人体脉络的深浅程度,“凡刺之理,经脉为始,营其所行,知其度量,内刺五脏,外刺六腑,审察卫气,为百病母,调其虚实,虚实乃止,泻其血络,血尽不殆矣”[5]灵枢。强调治病应通经脉的原则。从上可看出,《内经》中“理”的内涵提到的生长化成收藏之理、四时阴阳之理、人体结构之生理、人体脉络之理,具有永恒性、规律性、辩证性。二程之“理”是万物的根本,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必须遵循的规律,是运动发展变化的,这些观点与《内经》中“理”的内涵有相通之处。

二程的“理”还吸取了张载、周敦颐、邵雍的“理”的思想。“理”的概念,早在韩非就提出了,宋代的张载、周敦颐、邵雍都提出了“理”的概念。张载说:“天地之气,虽聚散攻取百涂,然其为理也,顺而不妄。”[6]正蒙周敦颐说:“礼 ,一理也;乐 ,和也。阴阳理而后和。”[7]通书·理性命邵雍提出了“以理观物”[8]的思想,他说:“夫所以谓之观物者,非以目观之也 ……而观之以理也。”[8]二程继承、总结了前代与同代张载、周敦颐、邵雍等大师的成果,使理学真正形成体系。二程的最高哲学范畴是“理”,以“理”作为全部学说的基础,“理”是宇宙的本源,是自然、社会和一切事物的普遍法则。“理”是先于万物的“天理”,“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1]河南程氏外书“万 事 皆 出 于 理 ”[1]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有 理 则 有气”[1]二程萃言卷下。天地之间充满“理”,万事万物的运动实质是气的运动,气的运动是由于“理”的推动。

二程的“理”还汲取了前代和同代的“阴阳动静”说。二程继承了周敦颐、张载的易学思想,将“理”与“动静”密切联系起来,把易学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祁宽所记《尹和靖语》载,伊川与和靖“又论动静之际,闻寺僧撞钟。和靖曰:‘说着静,便多一个静字。说动亦然。’伊川颔之。和靖每曰:‘动静只是一理 ,阴阳死生亦然。’”[1]河南程氏外书卷十二在这里将动静归于“理”。朱熹特别引用二程“动静无端,阴阳无始”[1]经说·卷1这一理学经典观点解释周敦颐的“太极动静”。这证明了二程的“理”汲取了前代和同代的阴阳动静说。

另外二程还广泛吸取了自然科学的思想,尤其是中医学的思想,将其概括、总结、抽象上升到哲学本体论的高度。可谓集思广益、博采众长。

综上所述,二程继承发展了前代和当代有关“理”的观点和“阴阳动静”说,将易学、道家、玄学的义理转变改造为儒家的“理”,创建了自己的“天理”学说。其“理”的基本内涵有如下四个层次:第一,“理”具有永恒的内涵。“天理云者……更有甚穷已?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更怎生说得存亡加减 ?这元无稍欠 ,万理具备”[1]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就是说“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受时代的限制,至圆至满,“元无稍欠”,没有加减,没有存亡,永恒存在。第二,“理”具有本体论的内涵。二程把“理”视为宇宙万物的根本、源头。说“理者 ……实也,本也”[1]二程萃言卷一。即“理”是宇宙万物的根本、源头。二程反对张载的气本论思想,说“有是理,后生是气”[1]语录·卷一。这就是说 ,理是气之本 ,气是理之用。第三,“理”具有法则规律的内涵。“万物皆有理,顺之则易,逆之则难,多循其理,何劳于己力 !”[1]语录·卷十一意思是说 ,天下万物均有法则规律 ,人们必须遵循。第四,“理”具有对立统一的内涵。“万物莫不有对 ……有阳则有阴,有善则有恶,有是则有非”[1]语录·卷十一,他们认为天地万物之间存在对立关系。二程之“理”与自然界和人体所蕴含的生长化成收藏之理具有相通的特性。

二、二程之“理”观在中医学中的体现

二程将“理”这一哲学范畴体现在其医学思想之中。

二程将“理”体现在其养生思想之中。程颐说:“推养之义,大至于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与人之养生、养形、养德、养人,皆颐养之道也。动息节宜,以养生也;饮食衣服,以养形也;威仪行义 ,以养德也 ;推己及物 ,以养人也。”[1]伊川易传卷二从宇宙天地万事万物到圣贤以及平民百姓,其养生、养形、养德、养人都应遵守客观规律(理和道),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彼此养育,和谐共存,颐寿天年。如果颐养天年就应首先了解人体的气血、经络、脉象,再根据自身的气血、经络、脉象治心养德明理。二程认为用“理”可以调节心理,从而延年益寿。人应控制“怒”,消除“疑”和“惧”,过度之怒对人体危害甚大,“人之情易发而难制者,惟怒为甚。能以方怒之时,遽忘怒心,而观理之是非,亦可见外诱之不足恶 ,而道亦思过半矣”[1]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意思是说即将发怒时,就要用“理”来观察一下其中的是非曲直,以便消去怒的诱因,回到心平气和的状态。他们认为人之所以无病自疑,是因为“疑病者 ,未有事至时 ,先有疑端在心”[1]河南程氏遗书卷三。二程提出“明理可以治惧”[1]河南程氏遗书卷一的观点 ,“或问:独处一室,或行暗中,多有惊惧,何也?曰:只是烛理不明,若能烛理,则知所惧者妄,又何惧焉 ?”[1]河南程氏遗书卷十八意思是内心的恐惧只因不明了事物的性质和道理。

二程将“理”体现在脉象研究之中。二程认为人体经脉如同万物一样有“理”,并深入探讨脉理。他们认为“人有寿考者,其气血脉自深,便有一般深根固蒂底道理。人脉起于阴阳,周旋而下,育于两气口,自然匀长,故于此视脉。又一道自头而下,至足大冲,亦如气口。此等事最切于身,人恬于不知”[1]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下。意思是说长寿者的气血充足、脉象深厚有力,这是不可动摇的、自然而然的道理。人的经脉起于任督阴阳二脉而遍布全身,生长发育于左右两“寸口”,自然均匀延伸,所以说要在“寸口”处诊脉。又一道经脉从头到下到足部的太冲穴,犹如气口,这些道理与每个人都有关系,人们却恬然不知。二程能通过脉象分辨出人长寿与否,这雄辩地证明二程在脉理、脉学方面造诣高深,功力深厚。南宋医学家施发的《察病指南》[9]完善、深化、细化二程的“脉理”,把诊脉和病症进一步结合起来。受此影响,元代医家戴启宗也认为诊脉要依照“理”,提出了“诊脉以知内,参以问证察言观色以知外,则可耳”[10]的辨证原则。自此,脉学成为更加实际的学问:“心”脉“浮”,则心虚、发热、头痛、昏迷、噩梦惊醒;“心”脉“沉”,则心悸、气短、胸满、肋痛、咔血、漏崩;“心”脉“迟”则胃虚、呕吐、腹胀、肚脐痛、小便多;“心”脉“数”则烦躁、头眩、目昏、干渴、排便困难。若“肝”脉“浮”,则身痛、麻木、肝生风;“肝”脉“沉”,则血虚、目昏、两肋疼痛、睡眠不好;“肝”脉“迟”,则寒气生、伤及肝脏,骨痛、痉挛,难以忍受;“肝”脉“数”,则中风、受热,干渴难当,头晕、目无神采。“肾”脉“浮”,则牙痛、腰痛、背痛、崩漏;“肾”脉“沉”,则下寒、腰痛、腹胀、月经不调;“肾”脉“迟”,则腰酸、腿痛、虚冷、白浊多;“肾”脉“数”,则阴耗、火盛,女性怀孕,男性遗精。“肺”脉“浮”,则是受风 ,咳嗽、气喘、面肿、鼻流清涕;“肺”脉“沉”,则食欲不振、气喘、咳嗽、嗓哑,甚至吐血;“肺”脉“迟”,则气弱,寒痰重,饮食难化;“肺”脉“数”,则咽喉肿痛、呕吐腥痰、两便不通。“脾”脉“浮”,则脉滑脉洪,喘急盗汗,多患疟疾、痢疾;“脾”脉“沉”,则胃弱,食欲不振,甚至饮食难下 ,吐泻、贪睡;“脾”脉“迟”,则胃寒、胸闷腹泻、腹痛;“脾”脉“数”,则多饮多食,时常失眠。“命门”脉“浮”,则肝肾之火盛旺、便秘梦遗;“命门”脉“沉”,则出虚汗、脐下痛,腰痛、逆浊;“命门”脉“迟”,则下元虚冷;“命门”脉“数”,则阴虚,三焦热,头眩目昏,排便困难。

二程将“理”体现在药物研究方面。二程认为药物学也遵守“天理”的规则,药理是“天理”的具体体现,医者需懂药理。“医者不诣理,则处方论药不尽其性,只知逐物所治,不知合和之后,其又如何?假如诃子黄,白矾石,合之而成黑,黑见则黄白则亡。又如一二合而为三,三见则一二亡,离而为一二而三亡。既成三,又求一与二;既成黑,又求黄与白,则是不知物性。古之人穷尽物理,则食其味,嗅其臭,辨其色,知其某物合某则成何性”[1]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五,这段话是讲药物的化合与分解,强调要对单味药色、臭、味仔细辨识,方知构成方剂后的性能与功效。方剂与单味药的关系体现的是“理一万殊”的关系。

三、二程之“心性”观在中医学中的体现

二程提出“心是理 ,理是心”[1]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三“性即理也 ,所谓理 ,性是也”[1]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十二和“仁 ,理也”[1]河南程氏外书卷十三等几个方面的命题。

二程吸收了张载的“心统性情”[6]横渠语录说,对“心”的论述具有独特性。“心与理一”[1]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十一“心与道,浑然一也”[1]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十一,意思是心、理、道是相通为一的。程颢指出:“人心莫不有知。”[1]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一即“心”能感知、感觉、认知万事万物。“心所感通者,只是理也”[1]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下“夫心通乎道,然后能辨是非 ……揆之以道,则是非了然”[1]河南程氏文集卷九,“心”具有的认识万物之“理”功能,“心”可以认识“道”,其“理”“道”指宇宙本体,也指事物规律。二程认为“心”具有仁义道德的属性和内涵。程颐说:“心本善,发于思虑,则有善有不善。若既发,则可谓之情,不可谓之心。”[1]河南程氏遗书卷十八“心”本身是善而无恶的,“心”没有认识万事万物时,它原本是善的。当认识万事万物后,才有善与不善的区分。这种认识转化为“情”,不是原本的“心”。“心”与认识事物后所产生的“情”有明显的区别,“心”本善,“情”有善与不善之分。

程颐提出“性”就是“理”、就是人物禀受于天的本性、性与理与天相通的观点。“性之本谓之命,性之自然者谓之天”[1]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十五。这里程颐所说的“命”,即是天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先天自然禀赋,天命与人物之性是相通的。在性与气的关系上,则是以性为本,以气为禀。也就是性是本体,是气存在的根据,气秉承性,是构成万事万物的基本物质。由于“气”禀的不同,因而事物的种类及人的圣愚也不同,但通过后天的学习,人可以回归“性”的本质。

二程将“心性”论体现在心理健康方面中。二程提出了“治心”“定性”有益心身健康的理论。“治心”“定性”就是人做到内心的安宁与平静,接触外物,而不执著、留恋任何外物,不受来自外部事物的干扰,“内外两忘”,超越自我。传统医学认为不良心境是引起疾病的内在因素之一,《古书医言》说:“忧悲焦心、积乃成疾。”[11]二程进一步从人生哲学的角度来寻找负面情绪产生的原因,认为身居陋巷、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贫困生活确实令世俗之人心情不佳的原因,是因为心不在己,“逐物在外”[1]河南程氏遗书卷一。说:“贫贱而在陋巷者,处富贵则失乎本心。”[1]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十五就是说贫穷者暴富后,如果没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如果没有涵养魅力,非常容易骄奢淫逸,追逐声色犬马,因而“失乎本心”[1]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十五。先贫后富或先富后贫等境遇上的大起大落,能引起人情感上的强烈变化,就会导致心理上甚至生理的疾病。程颢的《春日偶成》诗说:“云淡风轻近午天,望花随柳过前川。旁人不识予心乐 ,将谓偷闲学少年。”[1]河南程氏文集卷三淡云、轻风、花丛、柳林、小河、流水,恬静自然,游者(我)怡然自得,从中体现了程颢不急不躁的修身养性的观点。《秋日偶成二首》云:“寥寥天气已高秋,更倚凌虚百尺楼。世上利名群蠛蠓,古来兴废几浮沤。退居陋巷颜回乐,不见长安李白愁。两事到头须有得 ,我心处处自优游”[1]河南程氏文集卷三“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1]河南程氏文集卷三。这里充分体现了“治心”在养生方面的道理,也符合《内经》的医学基本原则。

四、二程之“仁”观在中医学中的体现

二程的“仁”论借鉴了《内经》的思维方式和观点,把《内经》中道德品行之“仁”上升到哲学高度,把《内经》中生理病理之“仁”发展为养生理念。

“仁”在《内经》中多次出现,其中《素问·九针论第七十八》《素问·痹论篇第四十三》《素问·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 》《素问·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素问·血气形志篇第二十四》《素问·气穴论篇第五十八》《素问·五色第四十九》《素问·寿夭刚柔第六》《素问·玉版第六十》《素问·逆调论篇第三十四》《灵枢·通天第七十二》都提到“仁”,其含义深浅不一,侧重有别,“仁”在这里更多的是中医学的生理、病理方面的解释,也有心性关系方面的解释,或是生理、病理和心性两个方面兼而有之。

《素问·玉版第六十》《灵枢·通天第七十二》提到“仁”,强调品德的高尚或低俗会对人体生理、心理产生直接的影响。“太阴之人,贪而不仁,下齐湛湛,好内而恶出,心和而不发,不务于时,动而后之 ,此太阴之人也”[5]灵枢·通天“少阴之人 ,多阴而少阳,小胃而大肠,六腑不调,其阳明脉小,而太阳脉大,必审而调之,其血易脱,其气易败也。太阳之人,多阳而少阴,必谨调之,无脱其阴,而泻其阳,阳重脱者易狂,阴阳皆脱者,暴死不知人也”[5]灵枢·通天。认为太阴之人大多贪婪而缺乏仁义,必然表现出贪得而怕失,自私自利,处事不择手段,竭尽贪婪利己之能事。人无“仁”、有“仁”、少“仁”、多“仁”的情况各不相同,人体表现形态就会各有不同,筋骨的强弱就会各有不同,气血的盛衰也就会各不相同。就容易因身外之物无端烦闷,如果再好逸恶劳,就会加重精神的苦闷,长此以往,经络运行必然阻滞,致使人体产生病变,这时就需用艾灸或针刺的方法调治。

《素问》中的《气穴论篇第五十八 》《寿夭刚柔篇第六》《五色篇第四十九》《痹论篇第四十三》中的“仁”的含义均指肉体上的经络不通而导致的麻木不仁,“痹或痛、或不仁、或寒、或热、或燥、或湿,其故何也?岐伯曰: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 ,皮肤不营 ,故为不仁”[5]素问·痹论。痹证表现形式不一,有的疼痛,有的不痛,甚至麻木不仁,体寒则是寒邪偏胜所致,故表现为疼痛。如果不痛则是病邪深入,经络不畅所致。如果营气、卫气运行滞涩,经络血气空虚,肌肤失去血气的营着,就会表现为麻木不仁。“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在于皮则寒。故具此五者 ,则不痛也”[5]素问·痹论。痹证在骨的 ,表现为身重;痹证在脉的,表现为血脉凝塞不流畅;痹证在筋的,表现为关节屈伸不利;痹证在肉的,表现为肌肉不仁;痹证在皮的,表现为寒冷。凡是具有这五种情况的,都不会出现疼痛。“寒痹之为病也 ,留而不去 ,时痛而皮不仁”[5]灵枢·寿夭刚柔。寒痹的症状,是因寒邪停留于经络之间,血脉凝滞不行所产生的,故而其症状表现为久病难去,肌肉时常疼痛并伴有皮肤麻木不仁的感觉,此处的“仁”指医学病理上的反应。“阳明终者,口目动作,善惊、妄言、色黄。其上下经盛,不仁则终矣”[5]素问·诊要经终论。阳明经脉经气终竭 ,于是出现口歪、眼斜,多惊惧,言语善恶不避亲疏,面色黄。手足经脉气盛,肌肤不知痛痒,这样生命便终结了。“今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当是之时,可汗而发也。盛痹不仁肿病,当是之时,可汤熨及火灸刺而去之”[5]素问·玉机真藏论。意思是风寒开始侵袭人体时,使人的毫毛竖直,皮肤毛孔闭塞,阳气被郁而发热。在这个时候可以用发汗的方法治疗。出现痹证,肌肤麻木不仁,形体浮肿疼痛,在这个时候可以用热水熨,艾灸,针刺等方法治疗。“人之肉苛者,虽近亦絮,犹尚苛也,是谓何疾?岐伯曰:荣气虚,卫气实也,荣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荣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肉如故也。人与志不相有 ,曰死”[5]素问·逆调论。就是说病人肌肤表现为顽麻不仁,虽然身体接触到衣服被子,仍然是麻木不仁,这是因为荣气虚,肌肤失去营养,因而肌肤麻木不知痛痒;卫气虚肢体便失去正常功能活动;如果营卫都虚了,既表现出肌肉麻木不仁,又表现出肢体失去正常活动,而且肌肉更加顽麻了。如果人的形体与神志不相一致,病人就会死亡。

以上可得知,《内经》中“仁”的主要含义指:其一是道德品行;其二是生理病理上的反应。二程则把《内经》中道德品行之“仁”上升到哲学高度,也把生理病理之“仁”发展为养生理念。

二程将“仁”论体现在天地和人体生理、病理、脉理、情志研究方面。在程颐的哲学中,仁即是理,是道;是生生之理,是生机流行之道;在《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说道:“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认得为己,何所不至?若不有诸己,自不与己相干,如手足不仁,气已不贯,皆不属己。”[1]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学者须知识仁 ,仁者浑然与物同体 ,义、礼、知、信皆仁也。”[1]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还曰:“若夫至仁,则天地为一身,而天地之间,品物万形为四肢百体。夫人岂有视四肢百体而不爱者哉……医书有以手足风顽谓之四体不仁,为其疾痛不以累其心故也。夫手足在我,而疾痛不与知焉,非不仁而何世之忍心无恩者,其自弃亦若是而已。”[1]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天地间万物同为一体 ,人作为万物之一,则万物就不再是与人无关的外在之物,而是与人休戚相关,因而人就必须如爱护自己的手足般地爱护万物,忍心抛弃万物无异于“自弃”。人为“天地之心”,万物为“四肢百体”,惟有“心”能“知”手足疾痛,没有这样的感受便是“不仁”。程颢说:“‘切脉最可体仁。’从有关著述可知,程氏兄弟对脉学很有研究,所以才有切脉‘体仁’之说。”[12]二程在论述哲学思想“仁”的同时,也提出了中医学之“仁”对养生养德有启迪作用的观点。

五、总 论

二程理学主要表现为“理”论、“心性”论、“仁”论等方面,即从“理”“心”“性”“仁”几个方面构建了自己的理学体系。“理”“心”“性”“仁”之间关系:性之善处称为道,也可叫做仁,仁者与万物为一体,义、礼、知、信就是“仁”的体现。自然的性称为天,赋予人类的那种理称为心,“心”者即“性”也,“理”者即“道”也。如陆九渊所论“人皆有居心,心皆具有理,心即理也[13]与李宰二”又如王阳明所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14]四句教道、理、天、心性是指同一物的各方面,名称不同,实质一样。

二程以“理”论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研究中医学的养生、诊脉、药物学,以“心性”论为世界观和方法论探讨心理健康,以“仁”论为世界观和方法论探究生理、病理、品行、情志等问题。总之,二程理学之“理”论、“心性”论、“仁”论与其中医学思想二者关系密切,理学思想是探讨医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医学思想既体现理学思想,也为理学发展升华奠定了基础,并对后世哲学和医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1]程颢,程颐.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

[2]刘瑞琳.二程理学思想中的医学体验[J].中台学报:人文社会卷 ,1992,5(4):95-138.

[3]徐仪明.孔孟仁孝观与二程知医为孝说[J].开封大学学报 ,1999,13(4):58-65.

[4]徐仪明.论程朱对《内经》心理思想的阐发与应用[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5,21(1):22-26.

[5]黄帝内经[M].姚春鹏,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

[6]张载.张载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8.

[7]周敦颐.周子通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8]邵雍.皇极经世书[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

[9]施发.察病指南[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8.

[10]戴起宗.脉诀刊误[M].上海:上海科技卫生出版社,1958.

[11]吉益东洞[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

[12]程相占.文心三角文艺美学 ——中国古代文心论的现代转化[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

[13]陆九渊.陆九渊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4]王阳明.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Refleeting of Basic View of Chenghao Chengyi’s Neo-Confucianism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ZHANG Qiao-xia
(Song History Research Center,Hebei University,Baoding,Hebei 071002,China)

Based on Chenghao and Chengyi’s own experience,adoptingHuangdiNeijing,Zhou Dunyi,Shao Yong and Zhang Zai’s viewpoints they founded“TianLi”theory.Chenghao and Chengyi regarded“Li”theory,“Xinxing”theory,“Ren”theory as the world outlook and methodology of science,to have relevant research on Chinese medicine.The“Li”theory is as a philosophy to study health,pulse,pharmacology;the“Xinxing”theory as a philosophy to investigate the world and the human’s physiology,pathology and other aspects.Neo-Confucianist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Chinese medicine.Neo-Confucianist provides guidelines and methodology to medical knowledge.Neo-Confucianist reflects the thinking of medical science.Otherwise,medical science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sublimation of Neo-Confucianism.Its Neo-Confucianism and medical ideas have an impact on later medicine.

Chenghao and Chengyi;“Lixue”theory;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ought

K244

A

1005-6378(2011)05-0136-06

2011-08-20

张巧霞(1974-),女,河北省唐县人,河北大学马列部讲师,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在读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史、宋史研究。

[责任编辑 卢春艳]

猜你喜欢
程氏二程遗书
苏东坡的母亲
银环桥下的遗书
理学体用论视域下天的重新发现:基于二程的考察
《宋元学案》中程颐思想的诠释与评价——兼论二程思想的比较及其分派
清代潜山井股程氏家族史构建研究*
《豫》卦释义
《黑城出土汉文遗书叙录》中TK133叙录辨正
二程对佛教的吸收和评价
《程氏墨苑》中广告宣传的举措及效应研究
何功伟:三封遗书写就矢志不渝的生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