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一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普外科,北京 100020)
国内外家庭护理现状及分析
葛一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普外科,北京 100020)
家庭护理 家庭访视
2010年7月13日,中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发布报告,到2009年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1.6714亿,占总人口的12.5%,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 899万[1]。随着人口老龄化,卫生压力日益增加,家庭护理由于具有良好的成本效益,已成为许多发达国家缓解老年卫生资源供需矛盾的基本卫生政策[2]。家庭护理的发展平台是社区卫生服务,从经营方式上划分,目前国际上存在三种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模式,代表国家分别是美国、英国和日本[3]。而我国目前尚无家庭护理专职组织机构和管理部门,主要以大医院为技术后盾,依托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组织管理。笔者通过介绍国外家庭护理管理模式及国内家庭护理发展现状,旨在为促进我国家庭护理科学化、正规化管理,提高家庭护理服务水平提供借鉴和参考。
1.1 家庭护理的概念 2006年,国际访视护理权威杂志《Home Healthcare Nurse》认为,家庭护理是“发生在家庭环境中的、访视人员与客户/家庭之间的互动过程,其功能是改善客户健康状况,并协助其更好地掌握社区卫生资源,增强自理能力”[4]。
1.2 家庭护理的服务对象 服务对象包括社区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和患病者,涵盖了所有人的生命和生命全过程。
1.3 家庭护理的服务内容 2002年卫生部制定的《社区护理管理的指导意见(试行)》指出,社区护理工作应以维护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社区护理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病人、慢性病人、残疾人为重点,在开展社区“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和常见病、多发病、诊断明确的慢性病的治疗和康复”工作中,提供相关的护理服务。
2.1 美国的家庭护理模式 美国从上世纪60年代就将家庭护理扩展到社区护理中。采用以私营为主体的社区卫生经营模式,保险机构是主要调控者,基本按照申请服务→评估→入案→计划实施→结案的流程化管理[5]。家庭护理实施主要依赖于两方面:家庭护理服务团队和非正式支持系统。家庭护理服务团队包括护士、医师、理疗师、康复师等,其中护士是主要实施者。非正式支持系统是由家属、邻居等构成。一般经评估顾客已达到护理目标,即终止服务,但在终止前护士应教会顾客家庭自我护理的技能。
美国社区护士一般由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和工作多年、有丰富经验的注册护士承担,据统计,2000年美国社区护士具有硕士学历以上者远高于医院护士比例[6]。
2.2 英国的家庭护理流程化管理模式 英国采用的是国家经营管理模式,由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进行调控。负责评估的是地方政府的社会服务部门,评估标准主要按国家卫生部(National health service,NHS)颁布的《国家老年护理服务框架(National service framework for olderpeople)》制定[7]。护士和其他专职人员一起制定护理计划并安排服务内容。在英国最常见的是每天访视2次或3次。
在英国,社区护士一般为3年基础教育,毕业后还要进行1年社区护理技能培训[8]。
2.3 日本的家庭护理流程化管理模式 日本的社区护理是在20世纪40年代发展起来的,日本采用国家计划管理、私人提供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国家和保险机构共同调控社区卫生服务。加入护理保险者提交申请后,审查会派调查员前往老人家中调查健康状况,通过软件分析,推算需要护理的时间。调查结果将送交护理认可审查委员会进行二次审查,按照ADL指标判定申请者是否需要护理服务以及所需护理等级[9-10]。
日本社区护士的培养包括学校培养和医院护士转化两种途径。社区护士资格可通过3年护士课程学习后再加1年社区护理课程或4年制护理专业毕业后通过国家考试,同时取得社区护士和医院护士两个资格。医院护士转化必须取得国家注册护士资格,有一定临床经验的医院护士再加半年保健课程的学习和自费的继续医学教育研修后,才能取得社区护士执业资格[11]。
3.1 国内老龄化现状 200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0.6%,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据预测,到2025年,我国老年人口将增至2.84亿,占总人口数的19.3%。到2040年将增至24.48%,进入老龄化高峰期[1]。世界卫生组织把人口老龄化看作是下个世纪的国际卫生问题,因为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绝不仅仅是老年人自己的问题,还衍生出一系列医疗保障、生活照料等问题。
3.2 国内家庭护理模式
3.2.1 服务对象 国内家庭护理主要面向社区的老年慢性病患者和不方便去医院就诊的患者。
3.2.2 管理形式
3.2.2.1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服务站型 即由医院派出一定数量的医护人员在居民区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站,或者由基层医院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化而成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这种类型是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的主要组成部分,为家庭护理提供了服务平台。
3.2.2.2 社会参与型 即个体开业者、离退休人员及志愿者自发组织建立社区护理服务[12]。
3.3 国内家庭护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3.1 管理规章制度欠规范 家庭护理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新生事物,尚未形成规范的管理制度,家庭访视护理服务市场较混乱,增加了群众在选择服务机构、服务人员的难度。
3.3.2 家庭护理人才缺乏 在我国,家庭护理由社区护理人员承担。它要求护士不仅要了解相关的医疗护理保健知识,还要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出色的管理意识和执着的敬业精神。而在一般社区卫生服务站只有2~3名护士,相对于居民迅速增长的家庭护理需求,访视护理人员数量严重不足[13]。另一方面,我国社区护理人员一般由临床护士转岗而来,未受过专门的社区和访视护理教育,普遍存在知识老化、独立工作能力不强、工作中过度依赖医院内标准的诊疗环境等现象[14]。
3.3.3 社会对护理工作的偏见和对护士的不信任目前,虽然护理行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仍有部分人对护士独立的护理服务持怀疑态度。这种对护理人员的不信任和对护理工作所持的偏见,势必会影响社区家庭护理工作的开展。
3.3.4 卫生服务成本分担制度有待革新 我国城镇居民大多数已纳入了社会医疗保险,但由于社会医疗保险局限于医院服务,不包括发生在家庭内的医疗费用。这使得许多居民在可进行家庭治疗的情况下选择了住院。而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险覆盖面较小,收入水平偏低,能够承受访视护理费用的比例较小。国外经验证实,针对城市和农村居民罹患率均较高的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访视护理是有效且费用低廉的康复方式[15]。
3.3.5 人们对健康观的认识不足 绝大多数人都认为,所谓的健康就是没有疾病,这种错误认识,淡化了人们对疾病的防治与保健,从而也阻碍了家庭护理的发展。
3.4 发展国内家庭护理的策略
3.4.1 规范行业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制定行业标准,实行行业准入制度,通过政策调控,吸引有实力、符合条件的机构开办家庭护理。加强从业人员管理,推行职业认证制度,做到持证上岗,严格考核,定期评估。以法规的形式确认家庭护理中各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规范行业行为,提供足够的“便利和经济”的服务,使社区卫生服务尽显其“便利和经济”的优势,完善社区与医院等医疗机构间的联系网络,制定优惠的社区收费标准,使消费者首先选择社区卫生中心。
3.4.2 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培养高水平家庭护理人才 通过正规系统的护理教育,使家庭护理人员具有丰富的知识和精湛的技术,同时还要培养护士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沟通能力以及社会活动能力。选择身体素质好、具有敬业精神、临床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从事此项工作。同时,医院与社区建立切实有效的双向转诊制度,工作彼此衔接,使医院和社区护理工作都做到“高效、低耗、优质”[16]。
3.4.3 加强宣传,提高居民健康意识,重视家庭护理 意识决定行为,只有当全体居民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才可能积极追求健康。社会应加大宣传力度,使人们树立全新的护理观念,充分认识家庭护理的作用,才可能对其产生信任,乐于接受和主动寻求服务。
3.4.4 健全相关政策,推动社区护理的发展 过去医疗保险投保只在医院,今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积极将符合要求的社区护理机构纳人社保定点单位,并不断护大社保的范围,为护理走向社会、走进家庭奠定坚实的基础。对服务内容和收费标准、人事管理、行政管理和财政管理等制定相应政策和制度,为社区护理保驾护抗[17]。
中国卫生部发布的《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指出:国内的家庭护理方兴未艾,要大力发展家庭护理这种新型护理服务。由此可见家庭护理将是现代护理发展的趋势。
卫生部部长陈竺2009年1月8日表示,我国将力争在3年内基本实现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全覆盖。我国在3年内要新建或改造3 700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1万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央支持经济欠发达地区2 400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还要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基层医疗机构。他指出,下一步要完善社区卫生机构的功能,进一步转变社区卫生机构运行机制,合理设置岗位,明确岗位职责,严格人员准入资格条件,实行全员聘用,加强绩效评估考核,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同时要加强社区卫生机构中服务人员的岗位培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工资待遇,制订并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开展城市社区首诊和双向转诊试点工作。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会为全民提供一种全科、完整、多方位、贯穿人生命过程的全程护理保健服务。
[1]张希敏.中国老龄人口已达1.67亿占人口总数12.5%[N].中国新闻网,2010:7-13.
[2]Keller IM,Kalache A.The healthy cities project in Europe[J].Journal of Cross-Culture Gerontology,1997,12:175-189.
[3]仇元峰,张鹭鹭,田伟,等.国内外社区发展模式比较[J].中国全科医学,2006,9(17):1397-1400.
[4]Pastor DK.Home sweet home:a concept analysis of home visiting[J].Home Health Nurse,2006,24(6):392-394.
[5]Marilyn DH.Hand book of home healthcare administration[M].2nd ed.Maryland:AN ASPEN Pubilcation,1997:5.
[6]Emell S,Ayah J,Julie S.The registered nurse population in USA[M].CA:California Academic Press,2000:35-37.
[7]曾友燕.英国老年人家庭护理服务需求现状及其成本预算模式[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2):953-954.
[8]刘虹,王云翠.国外社区护理对我国社区护理教育的启迪[J].中医教育,2003,23(5):63-65.
[9]刘则杨.护理经济学概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15.
[10]杨红燕.发达国家老年护理保险制度及启示[J].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学分册,2004,21(1):31-34.
[11]夏晓萍.中日社区护理及护理教育现状[J].中国全科医学,2004,7(11):799-801.
[12]徐莉,王峰.我国社区护理的现状与发展[J].全科护理,2010,2(8):544-545.
[13]郝艳化,吴群红.对基层医院护士进行社区护理知识继续教育的探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1,17(11):675-676.
[14]吴秀云,陈会波.社区护理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1,17(4):227-228.
[15]CIL ISKA D,HA YWARD S,THOMAS H,et al.Asystematic overview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home visiting as a delivery st rategy for public health nursing interventions[J].Can J Public Health,1996,87(3):193-198.
[16]钟华荪,夏玉莲.香港社区护理服务的启迪[J].中华护理杂志,1996,31(8):484.
[17]曾友燕,王志红.我国老年家庭护理的发展现状与改革设想[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7(18):1830-1831.
Family nursing Home visits
葛一音(1986-),女,山东菏泽,本科,护师,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R473.2
C
1002-6975(2011)18-1704-03
2011-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