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临床带教对《内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效果的影响

2011-04-08 14:57汪小华侯云英林璐韩燕霞任凯牛凤琳李晴吴丽华张妍
护士进修杂志 2011年18期
关键词:内科护理学护理学内科

汪小华 侯云英 林璐 韩燕霞 任凯 牛凤琳 李晴 吴丽华 张妍

(1.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 苏州215006;2.苏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江苏 苏州)

研究生临床带教对《内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效果的影响

汪小华1侯云英1林璐1韩燕霞1任凯1牛凤琳1李晴1吴丽华1张妍2

(1.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 苏州215006;2.苏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江苏 苏州)

目的 探讨研究生临床带教对《内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拔本校5名全日制二年级护理研究生参与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内科护理学》的临床带教,带教内容为呼吸系统、血液系统和循环系统疾病护理。带教前给予两轮集体备课。结果 研究生带教基本达到教学效果;研究生自评结果显示,3名对教学效果表示满意,2人不太满意。课程负责人对《内科护理学》研究生带教效果基本满意,尚存一些不足,研究生课前没有充分了解学生对实践环节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及知识结构是最突出的问题,亲和力和“威慑力”不足、临床知识积累欠缺,亦部分影响了教学效果。结论 研究生能胜任《内科护理学》的实践环节教学,但某些方面尚需改进。

研究生 临床带教 内科护理学 教学效果

Graduate student Clinical teaching Medical nursing Teaching effect

临床带教是指教师与学生置身于临床场景中,直接关注患者及其存在的问题而开展的一种教学方法[1],它适用于临床课程的实践部分教学。《内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一门核心临床课程,其知识容量大,实践性强,临床应用广泛,对护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参与《内科护理学》临床教学的教师主要来自于临床,他们掌握临床护理技能,把握临床护理新动态,讲解内容贴近临床,是带教的生力军。但由于目前综合性教学医院护理人力资源不足,而其又承担着大批、多层次实习护生的临床实习带教任务,故临床课程的见习带教老师更为欠缺。因此寻找合适的临床带教师资对于学科负责人来说是一种挑战[2]。护理研究生是经过严格选拔和考核的护理新生力量,他们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国外文献亦有研究生临床技能带教的教学效果与副教授相当的报道[3],故研究生带教应运而生。这样做不但解决了临床师资欠缺的问题,也使研究生对护理临床实践有充分的感受与理解[4],对研究生本身也是一种全方位能力的培养。现将我校护理研究生带教对《内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效果的影响分析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研究对象为本校5名参与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内科护理学》临床带教的全日制二年级护理研究生。其中一名有8年工作经历,其余4名都是本科毕业后直接读研究生。带教内容包括呼吸系统、血液系统和循环系统疾病护理。

1.2 方法

1.2.1 选拔带教老师 首先对研究生进行评估[3],由《内科护理学》教研室老师集体选拔具有一定教学能力的、并进行相关系统疾病研究的学生。他们分别在其他学科有过演讲经历,获得一致好评,并经过预试讲训练。

1.2.2 集体备课 课程负责老师对研究生进行两轮集体备课。第一轮培训护理教育学方面的知识,如备课的几个要素、常用的教学方法及护理程序在《内科护理学》临床带教中的应用等;第二轮培训专科护理带教知识。

1.3 效果评价 以听课、教学座谈会结合个别交流的形式将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及反馈,及时了解临床带教动态,由学生及课程负责老师测评、研究生自评综合评价教学效果。

2 结果

2.1 教学座谈会上,所有学生对研究生带教作了肯定的评价,承认临床见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源于他们自身,并作了自我检讨,同时对教学过程管理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如学生希望见习课前实施点名制;实验报告应集科学及灵活于一体,不应呆板;考核评价内容应全面,如包含学生的参与性、爱伤观念等。在此基础上,课程负责老师要求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保证下学期《内科护理学》临床教学效果的措施,并总结成文,交给相关老师,然后由下学期的带教老师督促加以实施。

2.2 3名研究生对自身带教的教学效果表示满意,2人不太满意。所有研究生都表示自身带教方法有待改进,并将这学期带教过程中的不足进行了总结及反馈。

2.3 听课过程中,课程负责教师对研究生的教学态度作了肯定,她们能提前进病房准备案例,耐心与患者沟通,使其愿意接受并配合学生的见习课。理论知识准备充分,查阅资料多,讲解认真等,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3 讨论

3.1 课前关注学生少,课后发现问题多 研究生带教前,病案准备详细,教案书写规范,但对学生本身的学习态度、知识结构、个人特征方面关注较少,导致课后出现较多问题。(1)出勤率:学生迟到、缺席现象严重,尤其是在节假日前后一周。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研究生对学生不熟悉,名字与人对不上号,即使缺席也无法考核;(2)缺乏积极主动性:部分学生认为,研究生带教不像临床老师带教那么严格,即使不参与或参与性差一点也没关系。绝大部分学生上临床见习时不带笔记本,不记笔记;(3)仪容仪表不规范:学生上临床时不带帽子和口罩,不穿护士鞋,甚至极个别学生穿拖鞋进入临床。针对上述问题,课程负责人应在带教前向研究生及学生讲解见习时应注意的问题及临床实践学习的方法,申明见习纪律及考核制度。要求研究生严格考核制度,规范仪容仪表,如有不符合规范的情况,可勒令其回校修整后再回临床见习,并将出勤、课堂参与情况及仪容仪表记入期末考核成绩。亦可通过一些措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主动改善学习态度。

3.2 理论体系完整,但临床经验不足 护理研究生尤其是目前正在进行某系统疾病研究的研究生,理论知识丰富,知识体系全面,他们更注重按照教学大纲对见习内容进行讲解[5]。通过复习讲解,带领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回顾。他们备课高度认真,如一位带教心力衰竭患者护理的研究生所述:上课前查阅内科护理学、心血管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心电图学、健康评估及相关文献,并与临床带教老师一起选病例,再书写教案及备课笔记。但由于大部分研究生(80%)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临床磨炼的时间,在临床护理经验及专科护理新知识的掌握方面显得逊色,难以解决患者即刻出现的具体问题,譬如如何及时正确地疏导患者提出的心理问题、监护仪出现故障时如何排除以及患者对学生见习不配合时如何应对等。故研究生带教前应多与临床老师沟通,学习其丰富的临床经验,了解新知识、新进展,预设一些容易被忽视的场景及相应的处理方案,以加强临床知识和技能的储备。

3.3 重讲解,轻演示及讨论 部分学生反映,研究生带教时,讲解理论所花的时间大于30 min,占总带教时间的1/3,临床见习的宝贵时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而该形式的授课不一定要在临床完成。学生还希望老师在带教前给予问诊及体格检查演示,增加病例讨论的时间。研究生坦言,体格检查是她们的弱项,主要原因是目前临床上对护理体检不够重视,实习时没有受到正规培训,故难以自信地在学生面前演示。且她们尚缺乏临床课堂的组织和管理能力,不能有效驾驭学生讨论,只能通过增加讲解的时间来保证带教时间。故建议研究生带教之前一个学期,跟着本科生一起学习《健康评估》,以复习和巩固临床护理体格检查知识和技能。对于讨论形式的带教,尚需她们不断积累各方面的知识,不断进行自我磨炼,使自己的教学方法日趋成熟,从而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3.4 亲和力和“威慑力”均不足 由于大多数研究生刚从学校毕业,年纪尚轻,与学生年龄差距小,理论上有较多共同语言,希望通过亲和力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本研究发现:研究生的亲和力并不如预期,学生对研究生的管理尚存在一些质疑,其原因可能与研究生所处的“带教老师”角色有关。研究生本身比较优秀,对所带教的学生要求较严,用对她们自身的要求来管理学生,导致部分学生出现逆反心理。还可能与教学过程中亲和力与幽默感渗入较少,使教学气氛过于严肃,部分影响了临床教学效果。另外,研究生带教时自身的紧张心理会导致她们在教学中显得稚嫩,削弱了带教老师在学生面前应有的“威慑力”。故在研究生临床带教前,应增加课堂授课的经历,重视预试讲,引导其辅以恰当的教学技巧,以增添教学魅力,赢得学生的尊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最终保证了教学效果。

3.5 听课督查及指导欠缺 研究生带教过程中,课程负责人虽然开展了听课督查工作,但关注较多的还是“听课”这个教学环节,故整个学期对研究生带教听课一次,更多的是与研究生个别交流,发现问题比较片面,且缺乏及时反馈。在教学过程的中间环节,缺乏与学生的沟通。课程负责人应争取多与研究生和学生沟通,增加临床带教听课次数,及时发现与纠正问题,以保证研究生临床带教的教学效果。

研究生参与《内科护理学》临床带教在我校尚属首次,虽然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但尚存在一些问题。研究生对实践环节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及知识结构了解不足,是其带教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迫切需要加以改进。

[1]John Spencer.Learning and teaching in the clinical environment[J].BJM,2003,326:591.

[2]Colaco SM,Chou CL,Hauer KE.Near-peer teaching in a formative clinical skills examination [J].Med Educ,2006,40:1129-1130.

[3]MARTING T,AMANDUS G,MARIAB R,et al.Student teachers can be as good as associate professors in teaching clinical skills[J].Medical teacher,2007,29:553-557.

[4]商临萍,徐娟.目标设置理论在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3):262-264.

[5]Vaughn LM,Baker RC.Psychological size and distance:emphasising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s a pathway to optimal teaching and learning conditions[J].Med Educ,2004,38:1053-1060.

R471

A

1002-6975(2011)18-1657-03

苏州大学校级教改项目(编号:31315737)

汪小华(1962-),女,江苏苏州,本科,副主任护师,内科护理学教研室主任,从事护理教育工作

张妍

2011-03-11)

猜你喜欢
内科护理学护理学内科
《护理学杂志》稿约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浅谈内科护理学课堂有效性教学
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内科护理教学中采用病例导入PBL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浅析内科护理学“创新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差异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PBL教学法在内科见习中的实践与思考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