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源数量减少对地方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分析

2011-04-08 13:44潘清远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生源农村学生

郭 华 潘清远

(1.盐城工学院 博雅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1;2.湖南科技学院 宣传统战部,湖南 永州 425100)

农村生源数量减少对地方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分析

郭 华1潘清远2

(1.盐城工学院 博雅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1;2.湖南科技学院 宣传统战部,湖南 永州 425100)

部分高校中农村生源数量的减少对地方性高校思政工作可持续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农村生源的减少并不直接等于所有地方高校录取绝对数量的减少,而是相对数量的减少,其根源在于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和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差距的存在以及某些制度方面的弊端。围绕学生个人与学校环境的互动过程,农村生源学生的高校适应性主要表现在学习调适、生活与人际调适、个人发展适应三个方面,影响着地方性高校思政工作可持续发展。

农村生源;高校适应性;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全国不少高校中真实来源于农村的学生减少的问题已是不争事实。温家宝总理曾在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会议上作题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讲话时提到“农村学生的比重下降了”,指出农村学生“上高职、上大学的比重却下降了”。部分地方高校农村生源学生数量出现减少并不是简单的偶然现象,其对地方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影响无疑是深远而又深刻的。

鉴于本文研究目的的可操作性,试先将学生生源作如下界定:以在校大学生进入高校阶段之前该生家庭常住地或主要生活环境与社会关系网所在地为地域标准,将在校大学生区分为城市生源与农村生源。值得指出的是,如果是已经被城镇化的农村,本文将其统一归作城镇生源处理。

就部分地方高校而言,农村生源的减少并不直接等于地方高校所录取农村生源学生绝对数量的减少,而是相对数量的减少。根据国家教育部从1989年至2008年的统计数据结果,我国高校农村新生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从1989年的43.4%到2003年的与城市生源比例持平,2005年的数据显示更达到53%。但是,国家统计数据的上升并不意味着各地方高校的实际情况与其完全保持一致,影响部分地方高校农村生源比重下降的因素主要是两方面的,一方面是国家和省属重点院校及其他相对较好的高校因录取条件相对提高而导致农村生源学生数量减少,引发了当前社会各界所忧虑的“农村生源荒”;另一方面是占相当比重的农村学生选择专科、高职、技师或其它各类职业技术学校等条件相对较差的高校,而这些国家教育部认可的高校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仍未为社会接受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并且事实上仍存在个别只是在国家教育体制转轨过程中更换了门牌就摇身一变在形式上变成了大学的学校,但教育部公布的数据已将其纳入大学基本数据的统计范畴。此外,如果单纯只从数据上统计,不少地方性院校农村生源学生数量表面上与往年持平甚至数据统计上比往年还高,但如果综合考虑到农村城镇化过程,应该来说,部分高校中农村学生的绝对数量实际上还是处于逐年下降状态。部分地方高校农村生源的减少并不是偶然的,其现象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导致农村教育发展相对滞后。从源头上来分析,高考录取不区分生源,严格按分数高低排名录取,分数面前一律平等,但事实上,由于城乡教育投资与产出差距的普遍存在,不少办学硬件落后、师资力量差的农村初、高中,其教育产出根本无法与经济发达城市相提并论。尽管存在少量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村家庭通过种种渠道将小孩送到城镇学校读书,但大多数农村学生仍只能在农村继续就读,很大一部分能读好书却不能进好学校的农村学生始终不能享用最好的教学资源取得更为充分发展。还有相当数量的学生跟随父母外出打工,即使经济发达的城市大多也只能进教学条件相对简陋的打工子弟学校念书,而这些学校的兴办往往更多是出于纯粹的商业目的。此外,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导致农村学生学习质量下降的因素,如农村任课教师教学阅历与视野是否丰富、农村初高中在高考信息获取方面是否灵通、家庭经济方面的压力等。由此可见,即使录取规则相同,但因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诱致的潜在后果致使农村考生被条件较好的本科院校录取的可能性相对较低。

其次,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差距的存在导致农村学生在选择是否继续升造和选择何类院校深造方面产生差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条件也是决定农村学生与家长作出教育选择的制约因素。部分农村考生虽然高考成绩优异,但因为家庭经济问题,选择了不收费或收费低的提前批次录取的军事、师范院校或专科院校,而被迫放弃了进入诸如理工科类高校深造的机会。针对后者因为经济原因所引发的深层次思考令人喜忧参半:占部分比重的农村学生为军校或提前录取批次本科院校录取;但也有不少农村学生则放弃学业或直接就业。据湖北省高招办数据统计,2002年到2007年间的农村生源学生录取比重,提前批次录取比例从 33%上升到57%,专科批次录取比例从39%提高到62%。数据背后更为深刻的一个原因在于,城镇学生在面临升学时相对而言不会太注重经济方面的顾虑,而这正是农村学生家庭所考虑的主要指标。

第三,某些制度方面的弊端也成为制约农村学生升学的门槛。从高校招生名额分配来分析,不少重点院校仅把有限的报名资格与录取名额分给高中名校,或把国家投资的教育资源在招生时主要招收本省、本地生源学生,而事实上高中名校、重点院校大部分集中在城市,因此对根本就读不起较好学校的农村学生来说在起点上是不公平的。从高校就业率来分析,不少地方院校单从将来就业率来考虑偏向于录取城镇学生,因为城市学生家庭比农村学生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本,毕业时能调动更多社会资源找到好工作。据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毕业生就业课题组调查:家庭背景决定子女就业,家庭背景愈好,毕业的工作落实率与起薪点就愈高。而高校就业率的高低又实实在在的影响到高校排名、招生规模与长远发展,促使高校在录取时无法不顾虑自身发展。从高考教材来看,近年部分自主招生的高校在编写考试教材方面,其教材内容与考核形式惯于从城市思维模式出发,更多注重考核的知识量、面,信息的灵通与否在信息时代也往往成为决定高考能否取得高分的关键因素。从录取设置门槛来看,不少学校在录取时更多衡量考生的文体特长,而这正是农村学生的软肋,实际上抹杀了农村学生的录取资格。

由此可见,即使录取条件相同,农村考生被条件较好的本科院校录取的可能性也同比较低。各方面的制度隐患成为制约农村学生升学的“硬伤”,将大批农村生源学生拒之门外,但这些又是地方高校谋图自身取得更好发展所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尤为引人深思。

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地域文化的差异、经济条件的差距和个人能力的高低,农村生源的大学生如何适应新的高校生活,将面临着一些与城镇生源学生完全不同的问题,即心理学上所讲的环境适应性。大学生如何将个人身心与高校环境相互协调一致,顺利完成“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的教育转变过程,可称之为大学生的高校适应性。事实上,当前学术界对学校适应性并无权威定论,主要观点有过程论、状态论和技艺论。本文以学生个人与学校环境的互动过程为主要参照,对部分地方高校农村生源学生减少现象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主要从学习调适、生活与人际调适与个人发展适应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学习调适是指学生能够正确地对待学习,保持适当的学习动机、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取得预期的学习成效等综合的学习行为过程。众所周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地方教育机构投资的多寡,决定着的教学硬件的更新换代。一个明显的例证是,就使用多媒体方式教学而言,即使在同一城市同一层级的教学学校,农村与城镇之间明显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最直接的体现在两类生源地的学生对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的适应上:城市生源学生比农村生源学生适应多媒体教学的比例要高,接触早,时间长,使用课程多,在课堂上对教学内容的关注比对教学形式的关注更多,表现得更容易接受与理解课堂内容。这个现象一方面说明在中学阶段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已经较为普遍,另一方面城市生源学生在中学阶段适应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机会和时间要比农村生源学生要多、要长。但农村学生更大的优势在于其能吃苦耐劳,其学习适应性更多表现为自主、勤奋、善钻研。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因而高校的教学活动与实践环节的安排应因人而异的作出适当调整。

生活与人际调适是指学生在大学生活与人际方面的调整与适应,其核心考察的是从生活依赖性向生活自主性的角色转变,从中学会处理人际关系,掌握人际交往技巧,维护集体稳定。农村生源学生进入城市高校后,在适应大学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冲突中,较为常见的主要有如下两种。首先是独立与依赖心理并存。农村学生处理能力强,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生活上基本上能自理,经济上可以妥善开支,独立性远强于个别城市学生。但是随着远离父母后人际关系的逐步展开,与班级其他独生子女,特别是城市生源的独生子女,相处时必然产生各种矛盾,因经验缺乏导致困惑、茫然和无所依赖感。其次是自尊和自卑心理并存。一般而言,能进入高校继续深造的农村学生大多是高中时期学习刻苦、成绩优秀的学生,但进入城市高校后,城市与其他农村竞争者并存,成绩优势面临丧失,而在家庭背景、经济开支、知识面、个人才艺等方面可能处于劣势,自尊心的驱使可能会导致农村生源学生变得自卑,甚至走向极端。

个人发展适应是指农村大学生如何将个人长远发展与在校资源相关联,最大限度的利用学校资源促进个人发展,同时准备将来回馈学校,回馈社会。相对而言,农村大学生拥有朴素而执着的爱国主义思想;经过四年大学洗礼,在价值观念上原则性较强,同时表现出更大的宽容性,但一些不良思想可能随之出现,如政治信仰为现实价值观念所冲淡,功利主义思想抬头;艰苦奋斗精神开始丧失,人生观逐步世俗;存在腼腆、多疑等心理障碍,严重者势将影响今后的人际交往。

此外,农村生源学生还存在着许多与生源有特定关系的的心理问题,如知识面、阅历问题。这些生活与人际调知适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切实离不开学生与大学环境不断的自我调适与修正,从而达到维护人际关系稳定的适应目的。

部分地方高校农村生源数量的下降对地方性高校思政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地方高校只有积极应对,才能走在时代的前茅,才能真正构建起现代化的和谐校园。主要可以从辅导员日常管理、心理健康指导与咨询和协同高校其他各类教学资源三个方面共同努力,然而应当事先指出,其应对最根本的出发点还是在农村生源的大学生自身。

就辅导员日常管理而言,一方面,辅导员自身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熟练掌握有关心理技巧,根据农村学生心理灵活处理其在学习、生活、工作与人际交往方面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某些农村生源学生初次寻求指导时,可能借口他事在谨慎地试探觉得老师可以信任后才能全盘透露内心。因而面对这类学生时要耐心诱导,以取得学生的信任为第一步骤,然后才能帮助其正视差距,将压力转化为人生学习、生活的动力,引导农村学生言行举止朝积极方面转化。另一方面,辅导员要将引导切实转化为农村学生自我前进的内在动力,换言之,就是要让农村生源学生变被动引导为主动驱使,能够正视城乡差距所带来的问题,针对不利影响自我制定有关措施,心理上自我调适,行为上共同进步。辅导员为主体的地方高校管理机构应根据不同的学生群体制定切实可行的常规性活动,将其制度化。如地方性高校可在农村生源占较大比例的班级有针对性的开展郊游、爬山、外出野炊、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学校运动会。

就心理健康指导与咨询而言,辅导员在思想上首先要与学校主管部门保持一致,高度重视农村生源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其次辅导员应切实加强自身理论修养与实践操作水平,在与农村学生沟通的工作实践中提高理论与应用水平。最后是在农村学生交往的工作实践中,应善于协调各类心理健康资源做好问题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一方面,辅导员应与专职人员一起准备心理预防与应急预案,掌握常见的心理问题处理原则与方法,随时准备为问题农村学生提供帮助;另一方面,辅导员可辅助有关部门在平时做好心理常识宣传工作,帮助农村学生切实转化为自我调节的主体,自我独立解决一般问题。

此外,辅导员应充分协调任课老师和利用各类教学资源来共同应对农村生源数量的下降对地方性高校思政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可能带来的正负面影响,主要可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手段等方面关心农村学生。既要照顾到农村学生的接受与理解能力,因为一般农村学生的学习经历相对狭小,阅读视野相对较窄,要根据课程内容及时调整授课方式;也要在教学手段使用方面体谅学生,农村教育由于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甚至没有使用过多媒体,教师可以适当安排实践环节,让学生扮演老师使用多媒体上课,从而间接地帮助农村学生了解和熟悉现代教学手段。

值得进一步深究的是,近年部分地方高校农村生源数量的减少,其影响并不仅仅局限在对地方性高校思政工作可持续发展方面,部分地方高校农村生源学生数量下降的趋势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它所引发的对社会教育资源再分配与对国家长远发展的深远思考,将不仅直接影响着作为公民的学生个人的自由与充分发展,也制约着作为国家重要组成因子的地方高校的百年发展,更关计到国家和民族在未来世界格局中的战略发展与远景规划,需要全社会来共同关注。

[1]王文娟,刘玉新,张建卫.特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其人格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6).

[2]宋恩华.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增长[N].经济日报,2005-07-28.

[3]童大焕.重点大学应义不容辞地多招农村学生[N].潇湘晨报,2006-07-27.

[4]段录良,王晓成.简论提升个性心理品质对大学生择业的重要性及实现途径——提高大学生就业率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J].前沿,2006,(8).

(责任编校:周 欣)

G41

A

1673-2219(2011)01-0083-03

2010-07-06

郭华(1981-),男,湖南沅江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潘清远(1981-),男,湖南永州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学。

猜你喜欢
生源农村学生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陕北红色学校与国民党在西安的生源争夺战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关于独立学院建设研究生生源基地的探索与思考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