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莹 姜安丽
(第二军医大学护理学院,上海 200433)
中医护理传承的文化生态学基础初探
陶莹 姜安丽
(第二军医大学护理学院,上海 200433)
中医护理 文化生态学
在全球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的背景下,人们越来越关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医护理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其未来发展与有效传承是分不开的。文化传承是指通过对作为文化载体的文化形式的传递,实现对文化形式中蕴含的精神和价值理念的传承[1]。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中医护理教育很大程度上借鉴了西医护理教育的理论和模式,然而西医护理教育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是西方社会环境下的产物,未必适用于中医护理的传承。有效的文化传承不仅仅是知识的介绍,更重要的是创设良好的文化环境,使学生融入到传统文化当中去,从而将中医护理内化为从事护理工作的主动应对方式。因此,对中医护理传承的研究中,对文化生态环境的研究日显必要。
文化是具有相同社会经验,接受相同教育的人群具有的共同感受和回应世界的方式[2]。长期以来,文化是如何生成和发展的问题困扰了很多文化研究者,美国学者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文化生态学,研究社会适应其环境的过程。梁渭雄[3]认为文化生态学中的环境包括影响文化生存发展的一切因素,大体上包括外环境和内环境。外环境包括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自然地理状况等;内环境是指文化范围内的各种不同文化,如不同学派、不同地域文化等。文化生态学为人类了解传统文化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视角。
中医护理学多通过教育传承,其知识形式包含显性知识部分和隐性知识部分。学习方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学习者通过实践参与学习,从而融入到该文化的知识当中去,中医护理学的历史传承多为这种学习方法;另一种是通过听取各种观念,并且不断的反思和研究来反映文化。启蒙运动以来在西方社会一直强调这种学习方式[3]。中医护理学产生发展的环境与西方文化的生态环境是有所区别的,因此,通过反思中医护理学的发生环境有助于教育者明确文化传承困难所在,并为困难的解决奠定基础。
历史上,中国传统医学医、护、药不分家的状况使得中医护理学与中医学辅牙相倚,没有形成自己明确的概念界定和理论模型。尽管早在东汉末年,张仲景就提出了“辨证施护”的中医护理观点,但是我国中医护理专业在20世纪60年代才从中医学中分化出来,形成独立的教育体系。因此,在对中医护理学发生环境的探究中,发现其与中医学是有共通之处的。中医护理学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经验形成主要理论体系,其核心思想主要包括天人相应、辨证施护、情志护理,这些观点的产生与当时的生态环境是紧密联系的。
2.1 天人相应观点源于人类不能掌控的自然条件
古代人类所掌握的技术较为落后,难以掌控自然环境,治愈各种疾病。《荀子·礼论》中指出“天地合而万物生”。当时人们普遍接受的顺乎天时才能天地和谐的思想,为中医护理天人相应观点的普及奠定了基础。孕育了中医护理理论的《黄帝内经》中明确提出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观点。中医护理学主张按季节气候不同和昼夜晨昏变化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如春防寒、夏防暑、秋防躁、冬防寒等[4],旨在阐明顺应自然对养生保健的作用,提倡防病于未然,帮助人们积极适应自然环境,尽可能保持良好的生活质量。中医护理学天人合一的观点是人们在医护技术不足以应对自然环境引起的各种疾病时所做出的积极适应。
2.2 辨证施护起源于以认识自然为目的的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 人类在适应自然的过程中,对千变万化的自然现象产生了探求其本原的欲望。然而受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古代人还不可能对事物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只能靠感官直接观察自然界,凭经验认识自然。朴素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发展的最初历史形态,它把世界的本原归根为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木、火、土、金、水”“五行”概念的提出源于古人对物质世界本质的哲学思考[5]。中医护理学把健康理解为人与自然界及自我内在达到阴阳五行的平衡。
朴素辩证法直观地认识到一切事物都在普遍联系和运动变化之中,认为对立面存在统一和斗争。“在对立中求统一”是中国古代辨证法的精髓所在[6]。中医护理学充分体现了朴素辩证法的精髓,认为人体的各种变化可通过调节达到平衡稳定的状态,恢复机体健康。辨证施护强调在辨明“证”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给予护理,“证”是疾病演变过程中,各种病理因素在体质、自然环境、社会心理等多因素综合作用下,体现在机体上的整体反应[7]。中医护理的目的在于从矛盾的对立中探求统一,最终达到机体的稳态,进而衍生出了辨证健康教育、辨证施膳、辨证用药、辨证功能锻炼等中医护理技术。
2.3 情志护理产生于以适应社会环境为基础的自身哲学思考 人们很早就发现情绪与疾病是有一定联系的,《周礼》记载“喜、怒、哀、乐、爱、恶、欲之情,过则有伤”,为中医情志护理奠定了基础。春秋战国时期,战乱四起,政治局面错综复杂,阶级关系剧烈变化。为了逃避社会环境的纷乱,以及对社会历史发展前景的看淡,一股无欲无为、回归自然的思潮方兴未艾,人们关注于重新思考自身与社会环境的关系[8]。老子的道家哲学思想对中国社会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所著的《道德经》主张人要保持淳厚敦实的天性,做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中医情志护理把维持情绪的“中”、“平”、“和”状态作为护理关键所在。《中庸》里阐明了“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提出中医情志护理主张“静”,“静”的最高境界是“恬淡虚无”。《内经》中给出了利用情绪间的制衡关系,维持情绪平和的方法,即悲胜怒、恐胜喜、喜胜忧、怒胜思、思胜恐。这种克己自治、无欲无求的处世哲学与封建社会统治者渴求保持社会稳定的意愿是一致的,并且其在养生保健中所起的作用也被历史所证实,因而成为了中医情志护理的主要指导思想。
中医护理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分支,要实现其有效传承,并不仅仅在于简单教授知识,而在于培养学生的中医护理思维和行为方式。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教育任务和职能日趋集中于学校教育系统,因此,采用合理的教育方法,创设与传统文化相匹配的生态环境,使学生在这种培育了中医护理学的土壤中真正把中医护理学内化为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将有助于中医护理学的传承。
3.1 中医护理学传承环境的现存问题
3.1.1 随着人类掌控自然技术的进步,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所疏离 工业革命之后,利用先进技术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呼声一度高涨,人们热衷于通过操控自然获取自身最大利益[9]。诞生于工业技术时代的学校,其环境设置较难体现自然法则。学校采用现代技术控制的温度、湿度、明亮度,以及四季常绿的草坪都模糊了季节、昼夜交替的实况。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中,更多强调的是技术的重要性,较少设置人与自然关系课程。生活于城市繁忙节奏中的人们少有机会亲近自然,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学生较难理解“天人相应”的观点。
3.1.2 学生传统文化积累薄弱,较难体会中医护理学中蕴含的人文思想 中医护理学深受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具有丰厚的人文底蕴,因而对学生的传统文化基础提出了较高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对学生传统文化的教授多为知识的讲授,学生难以将传统文化内化为应对社会的方式。高等教育阶段,中医院校推行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模式,教授中、西医两套护理理论和技能,受学时所限,学生很难再有时间接受传统文化课程的熏陶。学生传统文化积累不足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医护理学时难以做到博学洽闻、触类旁通。
3.1.3 不匹配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对培养学生中医护理辩证思维能力有所局限 西医学关注症状的缓解,提倡还原论;中医学关注于通过调节整体状态,促使疾病向健康转变,提倡系统论。不同的理论指导衍生出不同的医护技术。目前,中医院校大部分护理教师来自于西医院校,缺乏系统的中医护理基础知识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多运用的是西医护理理念,很难将“五行”、“脏腑”等理念准确传达给学生。“灌输”式教学是许多院校常用的教育方法,这种教育方法可以培养学生机械式的记忆与复述知识能力,但是缺乏辨证思维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在应用辨证施护观点探求人体的对立与统一关系时存在困难。
3.2 中医护理学有效传承生态环境的重构
3.2.1 鼓励学生探求自然规律,遵循自然法则 中医护理的教学中,应使学生理解自然与人类的紧密联系,使他们认识到四季有常,万物作息自有规律。培养学生适应自然环境的生活习惯,如春季是万物生长的季节,应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冬季是生物潜伏的季节,应早卧晚起,无扰阳气[7]。使学生亲身实践天人相应的观点,将更有助其理解和接受中医护理学。学校作为传承中医护理学的土壤,需要提供良好的环境帮助学生把中医护理学作为自身的适应机制。教学中应避免过度强调技术的重要性和自然的可操控性,减少温度、湿度、明亮度的控制;尽量使得学校自然环境按自然规律安排,如可在校园内种植百草园、百果园,让学生了解药材和食材的生长时序、药性特点与季节关系等。
3.2.2 创设中医护理校园文化环境,酝酿传统文化底蕴 特定的文化生态系统由特定的人群、文化、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组成[10]。校园作为特定的中医护理文化生态系统,其文化环境主要由校园文化体现。相似的生态环境下会产生相似的文化形态及其发展线索[11]。因此,构建一个与孕育了中医护理学的古代文化环境相仿的校园文化环境,有助于中医护理学的传承。教师可协助学生建立传统文化主题社团,如《黄帝内经》研讨小组、中国礼仪文化社团等。通过激发学生对某一主题的关注,调动其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教师课堂授课应循循善诱,将中医护理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帮助学生触类旁通,更好的掌握中医护理学。例如在给学生讲解“喜伤心,恐胜喜”的情志护理理论时,可以援引故事“范进中举”,讲解“忧伤肺”的理论时可以举例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教师除了在课堂上传播中医护理知识外,也要注重营造良好的第二课堂,如定期举办大师论坛、开设相关选修课程、推荐课外读物、组织学生开展专题讨论等,让中国传统文化的礼乐熏陶在中医护理教育环境中余韵悠长。
3.2.3 构建中医护理实践平台,培养辩证思维能力文化是在与环境的不断适应中产生发展的,因此,鼓励学生将中医护理知识应用于实践有助于学生将中医护理学巩固内化为自身应对方式。学校可选择高年级学生参与课题研究,使学生在运用中医护理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学习中医护理思维模式和科研思路。并且在师生合作过程中,教师的言传身教将有助于中医护理隐性知识的传播。此外,学校可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申报课题项目,使学生在运用中医护理知识的同时得到丰硕的成果,从而使他们认识到中医护理知识的价值,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
[1]王平.文化理性:学校教育文化传承的现代诉求[J].教育科学论坛,2010,6:5-7.
[2]Jay McDaniel,曲跃厚.生态学和文化:一种过程的研究方法[J].求是学刊,2004,31(1):5-10.
[3]梁渭雄,叶金宝.文化生态与先进文化的发展[J].学术研究,2000,11:5.
[4]陈文松,陈维青.中医护理溯源与应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9(3):172-173.
[5]石本俊.“五行”概念意义流变溯因[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2(1):11-13.
[6]叶雅风.浅析古代朴素辩证法对中医学的影响[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8(1):69.
[7]吴霞.实用中医护理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113.
[8]张爱云,张金波.浅谈道家哲学思想对中医学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1):81-82.
[9]余清臣.现代学校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J].浙江社会科学,2008,(7):108-115.
[10]江金波.论文化生态学的理论发展与新架构[J].人文地理,2005,84(4):119-124.
[11]石群勇.斯图尔德文化生态学理论述略[J].社科纵横,2008,23(10):140-141.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Cultural ecology
姜安丽
R471
A
1002-6975(2011)20-1840-03
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资助项目(B903)
陶莹(1983-),女,浙江,博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护理教育
2010-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