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国华
(廊坊师范学院 教育学院,河北 廊坊 065000)
高师文科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
胡国华
(廊坊师范学院 教育学院,河北 廊坊 065000)
高师院校是我国未来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主要阵地,然而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内课堂教学模式不断变革,高师院校的文科课程教学却仍固守传统模式,显然不合时宜。为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以新课程理念为理论依据,以新五步教学法为实践手段,探索建设新型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高师院校;文科课程;课堂教学;模式
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高校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特别是以承担培养中小学师资力量为主要任务的高师院校,其教学模式的变革直接关系到高师生教学理念的更新与专业技能的提高,关系到国家未来教育改革的成败。然而目前高师院校的文科课程课堂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灌输式、单一讲授式充斥课堂,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很显然这与基础教育改革是不相适应的。因此,扎实推动高师院校文科课程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实现从“教法”的探究到“学法”的思辨,更好地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欲望,提高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科研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等师范院校作为未来基础教育师资的培养基地,也是整个教育活动的工作母机,其教育教学改革应该领先于基础教育,才能更好地发挥它的指导作用。然而在实际中,我国高师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却明显落后于基础教育,尤其是文科课程的课堂教学仍固守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考前突击背书成为通用的学习模式。
以高师院校教育学专业的基础课——《中国教育史》为例,教学实践显示:长期以来,很多教师对这一课程通常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一一讲授,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大量信息。很多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失去学习的兴趣,课堂教学效率十分低下,课堂教学处于十分窘迫的境况。
目前,当教育教学改革正在基础教育领域内如火如荼进行的时候,高师院校文科课程的课堂教学却没有跟上改革的步伐,以满足时代的要求,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1.教学理念陈旧
目前我国高师院校绝大多数文科课程的教师仍坚持传统的教学理念,即教师在课堂上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只着眼于教师对信息的单向传递而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只局限于教材的基本知识面而不引导学生涉猎更广泛的知识领域。在这种课堂教学下,学生坐享其成,视野狭隘,对知识本身失去了主动探究的兴趣,更缺少了质疑和批判的精神,致使课堂教学单调乏味、死气沉沉,教学效率低下。
2.教学目标片面
目前不少教师仍片面追求“知识本位”的教学目标,关注学科本位,强调知识传承,唯教材是从。在课堂教学中,按照教材内容灌输知识点,唯恐遗漏,而不能保证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而对学生思维的启迪与能力的锻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却始终没有给予重视。
3.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
很多教师对新的教学方法缺乏大胆尝试和创新的勇气,导致学生师云亦云,唯师唯书的倾向严重,缺乏标新立异、独辟蹊径和开拓进取的精神。同时,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在很多院校得不到推广使用,多数教师仍是一本书、一个教案、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讲到底。即便有些课程运用了多媒体教学,但整个课程实施并未将科学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渗透其中,使得课堂教学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4.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目前多数高师院校文科课程仍将期末考试作为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唯一尺度,迫使学生依照标准答案死记硬背。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学生以知识为本位的主导思想。
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以一定的教学理念为指导,采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最终达到教学目标的课堂教学活动过程。而要改变目前高师院校文科课程的课堂教学困境,建立新型、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就必须以新课改要求为理论依据,具体要求有以下几点:
1.转变教学理念
新课程理念强调,课堂教学是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的过程,关注过程比关注结果重要,培养能力比传授知识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立足于学生学科素养的形成和学习能力的提升,充分挖掘知识背后承载的能力,实现课堂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引导学生参与知识构建的过程,多给学生提供思维、组织语言的时间和机会,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2.更新教学目标
新课程理念强调的课堂教学目标既注重知识和技能培养,又注重过程和方法的习得,还包括学生在自主构建知识过程中获得美好情感的体验以及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一三维式教学目标。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不仅要求教师完成教材知识的具体传授,更重要的是要真正结合教育性教学原则,以课堂教学为载体,达到学生知识、技能、方法、情感等全方面的多维度发展。
3.变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高师院校应积极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如问题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建构过程中。同时,还要辅助于教学手段的现代化,集投影、幻灯、录像、电影、计算机等多种现代教学手段为一体,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增强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改变教学效果的评价方式
作为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评价方式,转变学生为应付考试而被动学习、强化记忆的模式,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主动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到知识的主动探求和构建过程中。
切实提高高师院校文科课程的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还要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其实施的方法与过程。具体而言,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可分为以下五个步骤:
第一步,上课初始,教师简要介绍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并详细介绍相关的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逐步培养学生把问题放到相应社会背景中去研究的方法和习惯。
以《中国教育史》为例,教师要介绍本堂课学习内容的历史背景。因为教育史上任何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的出现都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背景因素,如果不了解这些因素对教育的影响,仅从教育的角度来探讨教育史问题,视野便会显得狭隘,也难以理解历史上的教育问题,更难以获得对今天教育的启示。通过相关历史背景的介绍,有利于培养学生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宽广的视野去看待和理解教育问题。
第二步,对本堂课的具体知识列出学习提纲,即给出导学案,安排学生有针对性地去自学。
学生在导学案的引领下,主动学习和探究课本知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学生可以在学习小组内进行自学交流,学会通过合作学习来解决自学中的问题。
第三步,检测学生的自学效果并解答疑难问题。让学生分组展示共同的学习成果,使小组智慧为全班共享。教师通过适当提问,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通过检测,及时发现学生在自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帮助、纠正和解决。检测结束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电子资源,如相关图片、录像等影像资料,加深学生对这一部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第四步,对书本知识的延伸与拓展。围绕当堂课所学知识引申出一些问题,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自由探讨,各抒己见。在讨论、争辩和融合中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升华,能力得到提高。
第五步,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目前,作为更多追求价值理性的文科课程面临着工具理性的冲击,使很多学生觉得难以做到学以致用,学科的实践价值得不到很好的体现。早在17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在论述如何激发学生求知欲时就曾谈过,如果学生知道所学内容是有用的,他们就会对该知识的学习充满热情与渴望。因此,教师应适当增加有关教育教学实践的内容,真正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
例如: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很多优秀的教学原则,如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等,至今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如何在实践中更好地落实这些原则呢?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次模拟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孔子倡导的某些教学原则。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深刻地领悟这些教学原则的真谛和价值,切实体会到理论指导实践的巨大功用。
大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是研究学问的阵地,科学研究不仅是人才培养的基本手段,也是激发学生保持探究热情的驱动力。因而,除上述常规课堂教学模式之外,还应该引入研究性学习,给予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体验,也是高师院校文科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
结合《中国教育史》课程的实施过程,教师可以对课程某些内容打破章节界限,进行重新组织,将一些知识点整合为知识模块,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查找文献资料、独立阅读的基础上,开展专题研讨活动。如中国选士制度的演进和变革;通过对历代文教政策的演变来分析教育和政治的关系等;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之间的复杂关系及相互影响,分析具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和制度改革的发展变化动因、规律、趋势、经验与教训。
以上是关于高师院校文科课程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给学生更加自由的学习空间,课堂主体得到回归,学生在构建知识的过程中全身心参与,思维高度活跃,学生智慧随时涌现。这一课堂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不仅很好地体现了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的过程,还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知识教学与情感态度培养的结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改善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合作能力,训练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全面培育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1]时光.高校教学模式改革与“互动式”教学模式初探[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10).
[2]李中学.新课程背景下的高师教学改革[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6,(12).
[3]金忠明,林炊利.教育史学科困境及其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5,(11).
[4]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杜成宪,邓明言.教育史学[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6]朱镜人.教育史的教师教育价值及教学问题刍议[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3)
[7]张红.研究性课程改革的路径探寻[J].黑龙江教育,2009,(7).
Research on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the Teaching Mode for Liberal Arts Courses in Normal Colleges
HU Guohua
(School of Education, Langfang Normal College, Langfang, Hebei 065000, China)
Normal College is the main base for teachers' training in China's basic education in the future. However,it is untimely for the teaching of liberal arts courses in normal colleges still cling to the traditional mode whe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in the field of basic education continues to change everyday. To change this situation, we must reform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 That is, taking the new curriculum as the theoretical basis, with the new five-step teaching method as the practical means, we probe into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and effective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Normal College; liberal arts courses;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2011-06-07
胡国华(1979-),女,河北廊坊人,教育学硕士,讲师,主要从事教学论和中国教育史研究。
G642.0
A
1008-469X(2011)05-007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