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俊玲
(郑州大学文学院,郑州450001)
俞玚《文选》评点探析
赵俊玲
(郑州大学文学院,郑州450001)
俞玚的《文选》评点保存于后人传抄的《文选》评本中,其中以浙江图书馆藏清抄本《昭明文选》60卷所录最为真实可信,较能反映俞氏评《选》原貌。俞玚评点的最大特色是以“法”析《选》,他关于章法、句法、接法的讨论,反映出提倡秦汉文章的复古态度及对官方倡导的清真雅正文风的认同与附和。通过俞玚《文选》评点,我们能更感性地认识到文学批评与时代风气的密切关系。
俞玚;《文选》;文学批评
俞玚,字犀月,苏州吴江人,生活于清康熙年间,曾与顾嗣立共选《元诗初集》,又有杜诗评点,尤以《文选》评点为后人所知,在《文选》评点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俞玚之后产生的诸多《文选》评本,如乾隆四年五华书屋刻孙人龙辑评《昭明选诗初学读本》、乾隆三十七年叶树藩刻何焯评《文选》、乾隆四十三年启秀堂刻于光华《重订文选集评》等,皆录有俞玚的评《选》条目,可见俞氏评点在当时的流行程度。然而,上列诸本收录俞评远不能反映其评点原貎,时至今日也未见专录俞玚《文选》评点的刻印本传世,《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亦未著录其亲笔批阅本,想已不存。故要探究俞玚的《文选》评点,唯有通过后人传抄之《文选》评本。
所谓“后人传抄之《文选》评本”,是指今存载有传抄他人批评圈点内容的《文选》版本。这些评本因是手抄,抄录者水平参差不齐,抄录目的又各不相同:有的杂录多家评点,有的只抄录一家之言;有的态度认真,所录与底本基本一致,有的则只是摘录了所依底本的部分内容,且错讹较多;有的依底本标出评点者姓名,有的竟不再标,状态颇为混乱。各大图书馆著录这些评本,于其评点者,或标为“佚名”,或屡出讹误。今存抄录有俞玚评点的《文选》评本较多,情况亦较复杂,或录其评点而不予标明,或所录并非俞氏评点却归于其名下,或仅录部分,或与他家评点杂录在一起。笔者在整理明清《文选》评点的过程中,经对所见多种著录为“俞玚评点”的《文选》评本互相对照,发现下列数种藏本较为可信,也相对较能反映俞氏评点之面貎。
首先是浙江省图书馆藏清抄本《文选》60卷,著录为清代佚名过录俞玚评点。正文每半页9行,每行26字;上下单边,左右双边,白口;版心上书“文选”,下标卷次;朱笔圈点,有题下评、眉批、总评、旁批等,题下评及总评皆墨笔,眉批、旁批则有朱有墨。朱笔旁批、眉批数量较少,出自《孙月峰先生评文选》,字迹不同于墨笔,应是流传过程中收藏者所录;墨笔评语数量颇多,抄录态度认真,少见误字、错字。该抄本卷首有郭祚炽嘉庆年间墨笔识语一则:
江南吴江俞犀月,讳玚,国朝康熙年间人,精心猎古。□与太史顾嗣立秀野先生共选《元诗初集》,商榷酌采。又自评点杜诗,流传吴下。兹所评《文选》,尤是卓识,读《选》者所宜奉为枕中秘也。嘉庆十九年季春月,七七老人郭祚炽筠池氏记。
明确指出该本墨笔评语源自俞玚。另,此本卷末又录有一段墨笔:
《文选》所载大都以诗赋为主,而余文以次类见,除表、笺、书、檄、序、论外,皆有韵之文也。辞尚风华,义归典雅。搜罗剔抉,良亦苦心,词家渊薮,宁轻为讥讪乎?兹特论次诸家,略加评识。鸿篇巨制,备美无遗;片言单词,寸长毕出,聊以自抒臆见云尔。
似是评点《文选》的跋语。然这段文字亦出现在上海图书馆所藏卢之颐天启六年重订之《文选纂注》本(下简称卢本)的卷末,且标曰“俞本原评并跋”,进一步加强了浙图藏清抄本所著录评点出处的可信度。卢本以《文选纂注》为底本,卢之颐辑刻十二家评语于眉端,本就是《文选》评点著作,又有清人复抄录俞玚等数家评于其上。卷末除朱笔录俞玚跋语外,后复有墨笔识语:
曩癸丑甲寅间借得俞氏评点《文选》本,校对未卒业,忽□四十年□,旧友零落略尽,所见流传俞本亦甚多,间有寺本出新□司寇者。最后得义门先生本,考订尤核。老矣,不耐点勘,姑了“符命”以下之未完者。癸巳腊月十三日记
这段话虽交待此本录有何焯、俞玚二人评,但书中所录绝大多数评语并不具体标明分属何人,且赋部分仅录三条评语,诗部分所录为数不多之评多与《昭明选诗初学读本》重复,文部分所录多与浙图藏本重复。总体而言,此本所抄评点也较为混乱,只有在与其他评本的比照中,才可详其评语所出,但也能进一步证明浙图藏清抄本之评点应确出自俞玚。
其次,相较于卢本,虽亦杂录他家评点,但能明言各家评语出处,故而较为清晰可信的是下列两种载有俞玚评点的评本:一是上海图书馆藏钱士谧清康熙二十五年重修明崇祯毛氏汲古阁本《文选》60卷。此本录有朱、墨两色评点。卷首有朱笔眉批云:“康熙乙未冬批此以课垍、墀两儿。其墨笔则采俞犀月评本,其说虽肤浅,然甚便初学也。古衡记”清楚交待朱笔评语出自古衡之手。墨笔评语则录自俞玚。或因抄录者缺乏耐心,至诗、文部分,墨笔评语数量逐渐减少,但是除少数字句稍有出入外,正与浙江图书馆所藏清抄本墨笔评语重复。二是浙江图书馆藏钱士谧清康熙二十五年重修明崇祯毛氏汲古阁本《文选》60卷。此本有朱笔跋语云:“余幼时最爱《文选》,十二三岁时每于师案窃取俞批《文选》抄录。甲申意欲补全,值冀北之中止。直至庚寅夏始借友人之本以竟龆龀之志,并借义门何师批本校录,可称二美俱矣。”该本“文选卷一”四字下有墨笔语:“墨笔圈点均系何本”,正应跋语所谓“借义门何师批本校录”;“京都上”三字下有朱笔语:“批语依俞玚犀月先生原本”。则凡朱笔评语均应属俞玚,与上述诸种俞玚评本对校,正又重复。
上列四种评本,或标明专录俞玚评点,或以其评为主,经相互比对,其间互相重复的评语颇多,应确出俞玚无疑。四本中又以浙江图书馆所藏清抄本《昭明文选》60卷所录俞评最为完整,抄写态度最为认真。本文探讨俞玚《文选》评点,拟以此本为主,参以其他三本。
明清绝大部分《文选》评点著作虽受八股文及其评点影响,时而以“法”论文,但也包括更多其他内容,而俞玚评本却是个例外。它非常典型地将主要笔力放在篇章技法的分析上,“法”是最常用的字眼,字法、句法、章法皆包,起承转合、点伏照应、开合首尾、一线贯穿、虚实宾主等等备论。如用“以批点制艺之法施之于古人著作也”[1]这句话概括,可以说是抓住了它的基本特征。“八股文章法理论中的许多成分实际上是对历代‘为文之法’的提炼、集中和定型。”[2]俞玚评点《文选》是对我国古代章法结构理论的一次相对完整的实践。
俞玚在《文选》评点中表现出对“法”发自内心的崇尚。他不仅以“法”析《文选》,而且深信《文选》以前的作品、甚至经书,“法”也是历历可循的:
左思《吴都赋》“于是弭节顿辔”一段眉批:“中作一顿,分二层,亦是古法。”
潘岳《藉田赋》“伊晋之四年正月丁未,皇帝亲率群后藉于千亩之甸,礼也”三句眉批:“先叙事,后议论,以‘礼也’一句为纲,是《春秋》经传文法。”
张衡《西京赋》“自我高祖之始入也”一段眉批:“高祖定都一段,意本孟坚,看其文法之变化,全撷《左》、《国》精华,自成一格。”[3]
孙琮序《山晓阁重订文选》曾云:“今天下大治,海内宴安,方登文学之臣讲求治道,兴复古学。海内之士皆喁喁向风,以应侧席之求。其朝吟而夜弦者,盖浸浸乎有复古之志矣。”[4]此语颇能概括清初的学古风气,官方的大力提倡是形成这种风气的重要原因。康、乾年间几部敕修文章选本如《古文渊鉴》、《唐宋文醇》等被大力推行,学古取向呈多元化态势,时人为诗作文多以唐宋为宗,或以秦汉六朝相高,力倡博通古今。俞玚更推崇的无疑是秦汉六朝甚至更早的作品。与明代七子派、唐宋派复古论者一样,他以“法”为切入点学习研究前人作品,深信包括《春秋》这样的经书都是有“法”可循的,这给予了为文之“法”相当崇高的地位。他还直接以“法”作为评价文章优劣的标准,如评《剑阁铭》云:“有开有合,有反有正,有起有伏,天然佳制。”但所谓“法”,在一些评点者那里,是与八股文法类似的“技法”,分析的是篇章的开合照应、起承转合,层次较低;而另一些评点者讲“法”,“是从宏观角度讲写作的规律、规矩,具体说它既包含体式上的要求,也包含选材、立意、用事、布局、遣词、造句等行文方面的要求,同时还包含寓情、造境等审美方面的要求”。[5]俞玚之“法”,偏重于前者。不过,认为先秦文章有具体技法可循的观点,在当时绝非仅俞氏一人。汪琬也说:“以文言之,则大家之有法,犹奕师之有谱,曲工之有节,匠氏之有绳度,不可不讲求而自得者也。后之作者,惟其知字而不知句,知句而不知篇,于是有开而无阖,有呼而无应,有前后而无操纵顿挫……前贤之学于古人者,非学其词也,学其开阖呼应、操纵顿挫之法而加变化焉……夫有篇法,又有字句之法,此即其言而文者也。”[6]以法言文,是有明以来复古派的共同做法,至清初仍是如此,只不过汪琬和俞玚更多讨论了技法层面的问题。
俞玚带着对“法”的热情,以“法”析《选》,对各种为文之“法”发表了见解,其中渗透着自己文学批评的观点和主张。
“法”一词既包含字法、句法之类局部之法,又包括篇章结构这种整体之法。自明以来,“七子派言法重在修辞,重在字句之间,唐宋派言法重于篇章结构”,[7]各派论法各有侧重。俞玚评本则兼包二者,而又更重篇章的整体布局,基本要求是“整”,即文章条理的清晰有序。
张衡《西京赋》“于是蚩尤秉钺,奋鬣被般”二句眉批:“以下文法皆从田猎一事贯下,章法井井。”
扬雄《羽猎赋》“上犹谦让而未俞也”一段眉批:“谦让未俞,正收转侈忲之心,为回轸还辙之故,道德仁义亦与前应。章法犁然。”
谢灵运《登池上楼》文尾眉批:“前用处境为比,后以因时感兴,章法整暇。”
在俞玚眼中,“整”是章法之正宗。确实,“法”本身就带有规整的意思,章法更是对材料的统一组织与约束。但是在明末,更多追求的是文章的“奇”与“变”,形成不拘一格的篇章组织形式。俞玚讲究章法,极力求“整”,相应地,作品就更易表现出雅正的风格。这暗含着他对文章的美学追求,正与清初官方力倡的清真古雅的文风一致。康熙二十四年编敕修《古文渊鉴》,康熙帝亲为序言:“朕留心典籍,因取古人之文,自春秋以迄于宋,择其词义精纯,可以鼓吹六经者,汇为正集,即间有瑰丽之篇,要皆归于古雅。”[8]俞玚所讲之“法”,与那个时代的环境与风气有着不可割断的联系。
“句法”一词常见于我国的诗话类著作,用于讨论诗的句式、节奏、用字等等。关于赋与文的句法的探讨要少得多,这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的赋学、文章学著作远远少于诗学著作的客观事实,另一方面则要归因于赋和文对句子的要求相对于诗要简单得多。俞玚用“句法”一词兼论赋、诗、文,其内涵与一般诗学所谓句法不甚相同。俞玚评本中的“句法”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所谓“参差历落”、“奇崛”之句。如《西京赋》“左有崤函重险……实惟地之奥区神皋”数句眉批云:“句法峭刻,参差历落,不作排比,此平子刻意求工,不肯效颦《西都》也。”此数句叙述西京左、右、前、后之山川形胜,一般的写法或许是用整齐的句子排比而出,《西京赋》却主体用四字句,辅以五字句、六字句,且多用虚字,就使句子参差有变化。再如《洞箫赋》“或浑沌而潺湲兮,猎若枚折。或漫衍而骆驿兮,沛焉竞溢”四句眉批:“形容尽致,此赋家之常,句法更多奇崛。”这几句话形容洞箫或浑厚、或舒缓的声音,六字句与四字句结合,比前文之上下句纯用六字句,后文之上下句皆用四字句,都显参差,俞玚以“奇崛”称之。我们看到,这里“句法”一词所指,并不是一句话的句式、节奏等,而是几个句子组合上的奇偶变化,且明显更重奇句。《文选》所收赋和文,总体偏于骈俪,俞玚却努力从骈偶中找出奇偶变化来,与他复古且更重秦汉文的态度有关。总观其评点用语,一般都较质朴,且长短参差,与评论中更重奇句的表现一致。另一种则涉及句式的讨论,似较前一种更为细致。
《甘泉赋》“于是乘舆乃登夫凤皇兮而翳华芝……夫何旟旐郅偈之旖旎也”数句眉批:“起局全用长句,是一种句法。”
《长笛赋》“屈平适乐国……士子世其宅”眉批云:“用五字句入赋却新,其有七字句者,自《招魂》等篇化出,反是本色声调也。”
此二例,原文所用都不是赋体的常见句式,俞玚欣赏它们的变化及其给赋作带来的新气象。
俞玚论“章法”、“句法”,重在分析具体的写作技巧,但其中表现出了他崇尚秦汉古文的观点,还反映出清初官方倡导的清真雅正的文风对文学批评的影响。
八股文法以指向篇章整体结构分析的起、承、转、合为核心,承和转所论都是段落之间的衔接,即所谓接法。俞玚最重此法。段落衔接之外,俞玚对选篇句与句甚至成组文章中篇与篇之间的衔接都有细致分析。如王文禄引宋濂语所言:“濂尝受学吴立夫,问作文之法,谓有篇联,脉络贯通;有段联,奇耦迭生;有句联,长短合节;有字联,宾主对待……总不越生、承、还三者而已。”[9]接法实乃文之法中的大法。俞玚重视此法,在其评点中,“接法”、“过接”、“承上起下”、“过派”、“过脉”、“接入”等词出现频率甚高。
俞玚所认识的接法,首先对构建篇章结构有重要意义。如评《西京赋》“上林禁苑,跨谷弥阜……众形殊声,不可殊论”一段云:“前叙山林暨言草木,为猎兽地也;此言池水,详及鱼鸟,为弋钓地也。‘上林’一段正承上起下之关。”前写都城,后写田猎,如何由都城过渡到田猎,即藉此段以承上起下。但接法又不只是一个构建篇章结构的技术问题,在俞玚眼中,它以文章要表达的意旨为基础,又与日常情理、文章风格等有密切关系。
接法因连贯篇章内容的需要产生,正如唐彪所言:“过文乃文章筋节所在,已发之意赖此收成,未发之意赖此开启,此处联络最宜得法。”[10]俞玚首先以过接的句子或段落能否成功贯穿前后意旨作为判断接法优劣的前提。《舞鹤赋》“既散魂而荡目,迷不知其所之”二句写鹤舞结束,活画出鹤此时惆怅失意的状态。俞玚有眉批云:“舞态尽矣,忽收至本意,为前后关合,结构自密。”既妙于结束鹤舞,又很自然过渡到写鹤见羁之悲。前后看似不甚相关的内容,却扣接颇紧,自然无痕。《运命论》中间“故曰:治乱,运也;穷达,命也;贵贱,时也”数句有眉批云:“应起处作一顿,接出本意,是全篇上下过派。”该篇开门见山就是这几句话,亮明作者观点,而后予以解说证明,至此作一层结束。而既然治乱、穷达和贵贱是由运、命和时所决定的,那么很自然地,文章下面进入对人们应该乐天知命的论述,同样的语句既照应了开头,又开启下文作者对自己观点的阐发。
文章能和谐统一而不突兀,还需衔接合于情理,俞玚论接法更多的是从这方面着眼的。这与内容意旨的承接不同:意旨的承接是面对现成的文章,寻找其脉络与合理性;而情理上的承接,则是以现实生活中人们所持的情理观,及由此而来的心理预期为前提,去看待作品的结构安排。前者是站在文本的角度,后者则从读者的阅读出发。以下数例可窥斑见豹:
《西都赋》“周庐千列……北弥明光而亘长乐”数句眉批:“由内及外,自周庐阁道渡下离宫,接法甚紧。”
《东京赋》“然后宗上帝于明堂,推光武以作配”二句眉批:“因郊祀及明堂,以见严父配天之义,接法甚紧。”
《魏都赋》“燕弧盈库而委劲,冀马填厩而驵骏。至乎勍敌纠纷,庶土罔宁”眉批:“因市肆之百货,连及库藏之富有,并及燕弧厩马,暗接用兵,此金针妙法也。”
《上林赋》“若此者数千百处”一段眉批:“极写宫室之多,服御之盛,正好接田猎之事。”
由内及外是空间上的顺序,由郊祀及明堂是因后者是祭祀之所,燕弧厩马是作战之具,宫室多、服御盛是畋猎的物质基础,作者之所以如此接去,是因事之常理就是如此,合乎读者的心理预期。可见,在俞玚眼中,好的接法是要合于日常情理的。
另外,俞玚还把接法与风格结合起来,见出结构所带来的美学意义,颇显其文学赏析水平。在他看来,接法好的篇章会分别表现出舒朗、周密、遒劲等风格特征,我们各举一例证明。《幽通赋》“彼天监之孔明兮,用棐忱而佑仁”一段眉批云:“此处为前后承接,顿挫入妙,有此一大段落下,便觉宽转舒徐矣!”此段写游中土,却未实写中土,而是写了访命黄灵,后面接入写北游。这样便非呆板写四方之游,不会粘连一片,正是有实有虚,文势便宽,气亦舒徐,文章便有疏朗之致。过接好,还能使文章显得周密。《东京赋》“文德既昭,武节是宣”二句眉批云:“‘文’、‘武’二句承上起下,极为周密。”俞氏未尝不是论文章结构的周密,但由此形成的却是文章周密的风格。《北山移文》“于是南岳献嘲,北垄腾笑”一节有眉批云:“转笔愈多,节脉愈紧。是对偶文得力处,愈转愈佳。”《北山移文》通篇顿挫往回,处处用转,文风简劲有力,甚为遒劲严密。俞玚所论接法,不出篇章结构讨论的范围,但又由此见出他对舒朗、周密、遒劲等风格的欣赏。
俞玚评本专论篇章内容之语不多,但通过对接法的分析,可见其以内容为基础的结构观。他重视接法,但以内容为探讨接法的前提。同时,又把接法与风格相联,指出好的结构所带来的美学意义,从中见出他对舒朗、遒劲、周密等风格的欣赏。这几种风格亦与康熙年间官方所倡导的清真雅正的文风一致,是对明中后叶以来尚奇眩怪之风的抵制。
俞玚以“法”析《选》,在《文选》评点史上很有特色,他的评本也最能证明评点与八股文的关系。他通过《文选》评点对我国历来各种为文之“法”进行了一次相对完整的实践,评论相当细密,虽有支分节解与肤浅之嫌,但比起诗话、文话,让读者能获得更为具体可感的经验,对一些具体技法的分析亦有独到之处。同时,通过《文选》评点,俞玚表明了自己提倡秦汉文章的复古态度,及对官方倡导的清真雅正文风的认同与附和,让我们更感性地认识到了文学批评与时代风气的关系。
[1][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1965:1734.
[2]黄强.八股文与明清文学论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342.
[3][清]郭祚炽.昭明文选·跋[M].清抄本.浙江图书馆藏.
[4]孙洙.山晓阁重订文选[M].清康熙二十五年刻本,清华大学图书馆藏.
[5]王凯符,张会恩.中国古代写作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265.
[6]汪琬.答陈霭公书(二)[M]//尧峰文钞.四部丛刊本.
[7]袁震宇,刘明今.明代文学批评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504.
[8]清圣祖.御制古文渊鉴序[M]//御选古文渊鉴.四库全书本.
[9][明]王文禄.文脉[M].四库存目丛书本.
[10]唐彪.读书作文谱[M]//王水照.历代文话.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3535.
Analysis to Yu Yang’s Criticism and Annotations of“Wenxuan”
ZHAO Jun-ling
(College of Literature,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01,China)
YU Yang’s Criticism and Annotations of Wenxuan are conserved in later works of Wenxuan,all of which the transcribed Wenxuan was conserved in Zhejiang Library is the most credible and can reflect the original features.The most obvious characteristics of Yu Yang’s are that it analyzes Wenxuan through the way of Fa.His talk about Zhangfa,Jufa and Jiefa is valuable,reflecting his opinion of appreciating the essays of Qin and Han Dynasty,what’s more,his praise to the elegant style advocated by the government.We can adware clearly the clos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literary criticism and the social atmosphere through it at the same time.
Yu Yang;“Wenxuan”;literary criticism
I207.22
A
1672-3910(2011)06-0051-05
2011-06-12
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2010FWX019)
赵俊玲(1981-),女,河南洛阳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魏晋南北朝文学与文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