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河南”诸名称与古都洛阳

2011-04-07 07:31蔡运章赵晓军
关键词:神州华夏洛阳

蔡运章,赵晓军

(1.河南科技大学 人文学院,河南 洛阳471023;2.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河南 洛阳471000)

“中国”、“河南”诸名称与古都洛阳

蔡运章1,赵晓军2

(1.河南科技大学 人文学院,河南 洛阳471023;2.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河南 洛阳471000)

中国以及河南古今的诸多名称如“中国”、“华夏”、“中华”、“中夏”、“神州”、“豫州”、“中原”、“中州”、“河南”等的含义及其得名缘由,均与古都洛阳密切相关。由此可见,洛阳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古地名;洛阳;古都;中国文化史

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的摇篮,也是中华文明起源、形成、成熟、繁荣和发展的中心地区。《史记·封禅书》载:“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我国历史上的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等13个朝代,先后在洛阳建都1500多年。这就使洛阳成为我国建都年代最早、朝代最多、时间最长的历史古都。因此,中国和河南的诸多名称,大多都与古都洛阳密切相关。

一、“中国”

“中国”现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而“中国”一词形成的年代久远,早在西周成王五年(公元前1038年)的何尊铭文里就已出现。①陕西宝鸡出土西周初年的何尊铭文说:王初迁宅于成周,复禀武王礼,福自天……惟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何尊铭文中的“王”指周成王,“成周”指西周初年营建的东都洛邑(今洛阳市区瀍河两岸)。唐兰认为:“这里的中国,是指周王朝疆域的中心”地区。[1]公元前1046年武王灭商后,为了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决定把国都从镐京(今西安市西南)迁至洛邑。武王战胜商朝后曾向上天廷告说:“我要建都于天下的中心,从这里来治理民众。”可见这里的“中国”是指成周洛邑而言。《史记·周本纪》载:武王克商后告诉周公说:“自洛汭延于伊汭,居易毋固,其有夏之居。我南望三涂,北望岳鄙,顾瞻有河,粤詹洛伊,毋远天室。”这是说伊洛之间,地势险要,是周朝建都的好地方。金文和文献相互印证说明,早在3000多年前的西周初年,洛阳地区就被称为“中国”了。

关于“中国”的含义,我国古代有选择“土中”作为国都的观念。《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公营建洛邑时说:“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逸周书·作雒解》载:“乃作大邑成周于土中。”孔晁注:“王城也,于天下土为中。”《汉书·地理志》也说:“昔周公营洛邑,以为在于土中。”《诗·大雅·民劳》载:“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毛传:“中国,京师也。”《诗·小雅·六日序》:“四夷交侵,中国微矣。”韦昭《国语·吴语》注:“中国,国都。”《史记·五帝本纪》:“夫而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集解》引刘熙曰:“帝王所都为中,故曰中国。”《史记·货殖列传》说:“洛阳街居在齐、秦、楚、赵之中。”这些都说明,“中国”的本意为“天下之中”,因其为帝王所都,故引申为“京师”、“国都”诸义,皆指东都洛邑。由此可见,以京师洛邑为天下的中心地区,是周代人们的普遍认识。

具有国家概念的“中国”一词出现较晚。我国古代的国家政权都有各自的朝代名称,夏、商、周、秦、汉、大唐国、大明国、大清国等。1952年湖南长沙伍家岭出土新莽时期的鎏金铜镜铭说:“中国大宁,子孙昌盛。”[2]这里的“中国”也是国家的中心地区之义。1911年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结合“中国”和“华夏”的名字,将其所创建共和体制称为“中华民国”,简称“中国”。1949年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亦简称“中国”。

可见,我国古代所说的“中国”,只是国家中心或中央的地域概念,一般指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而言。

二、“华夏”、“中华”、“中夏”

中华民族简称“华夏”,史称“中华”或“中夏”。“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古文《尚书·武成》:“华夏貊蛮。”孔颖达疏:“华夏,谓中国也。”《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楚失华夏,则析公之为也。”《三国志·蜀志·关羽传》:关羽“威震华夏”。这里的“华夏”都是指中国。《文选·班固〈典引〉》:“至于参五华夏。”刘良注:“华夏,天子所居。”孔颖达《左传·定公十年》疏:“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故称华。”这里的“华夏”则指经济文化发达的京都地区而言。

华夏有时又单称“夏”或“华”。《左传·定公十年》:“裔不谋夏,夷不乱华。”《论语·八佾》:“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左传·襄公四年》:“诸华必叛。”杨伯峻注:“诸华指中原诸文化较高之国。”《文选·颜延之〈阳给事诔〉》:“以缉华裔之众。”刘良注:“华,谓中国也。”因此,古史常以“华”作为中国的代称。

关于“华夏”之“华”得名的缘由,学术界有不同看法。章太炎说:“诸华之名,因其名族初至之地而为言……然神灵之胄自西方来,以雍、梁二州为根本……雍州之地东南至于华阴而止;梁州之地东北至于华阳而止,就华山以定限,名其国土曰‘华’。”[3]即“华夏”之“华”源于今陕西华阴市的华山。有学者认为,“华”指河洛地区“‘前华后河’的‘华’地”。[4]《国语·郑语》载史伯谓郑桓公曰:虢、郐位于“济、洛、河、颍之间……若克二邑,邬、弊、补……华,君之土也”。韦昭注:“华,华国。”《史记·秦本纪》:秦“击芒卯华阳,破之”。《集解》引司马彪曰:“华阳,亭名,在密县。”《正义》引《括地志》云:“故华城在郑州管城县南三十里。”因此,“华”当指今河南新密市境内的古华城。[4]

值得注意的是,“华山”地理区划本在河南豫州境內。《尔雅·释山》开篇便说:“河南,华;河西,岳;河东,岱;河北,恒;江南,衡。”郭璞注:“华,华阴山。岳,吴岳。岱,岱宗泰山。恒,北岳恒山。”这说明西周时期是以河南的华山(今陕西华阴)为中岳,河西的岍山(亦名岳山、吴岳,今陕西陇县西南)为西岳,河东的岱山(亦名泰山,今山东泰安)为东岳,河北的恒山(今河北曲阳县西北)为北岳,江南的衡山(今湖南衡山)为南岳。《周礼·夏官·职方》:“河南曰豫州,其山镇曰华山,其泽薮曰圃田。”《逸周书·职方解》也有同样记载。这说明西周时期“华山”应是豫州境内的镇山。因为西周王朝以镐京为西京,以成周洛邑为东都,当时“华山”不仅位于东西两京之间,而且处于九州中心的豫州境内。所以西周之世便以“华山”为中岳。由此可见,“华山”与“华城”的位置都位于河洛地区的豫州境内。

“华夏”之“华”实因华胥氏的发祥地而得名。《诗·含神雾》:“大跡出雷泽,华胥履之,生宓牺。”[5]卷78引王符《潛夫论·五德志》说:“大人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伏羲,其相日角。世号太曎。”《帝王世纪》:“燧人之世,有巨人足出于雷泽,华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于成纪,蛇身人面。”《春秋世普》:“华胥生男子为伏羲,女子为女娲。”[6]卷3《三皇志》引“华胥”为古国族名,《列子·黄帝篇》有“华胥氏之国”,《庄子·马蹄篇》作“赫胥氏”。相传伏羲、女娲兄妹结婚,成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故华胥氏就被尊为“华胥圣母”。华胥氏的传说多发生在华山周围。《太平寰宇记》卷二十六《蓝田县》载:“蓝田山,古华胥氏陵在县西[东]三十里……次北有女娲谷,则知此地是三皇旧居。”《陕西通志》:“羲母陵在蓝田县北三十五里。”今蓝田县华胥镇孟岩村旁的华胥陵以及宋家村等地有关华胥氏的大量传说,都为我们研究华胥氏的居住地域及其相关向题,提供了极具价值的资料。

女娲陵墓位于华山东北的黄河岸边。《史记·魏世家》载:“昭王十六年(公元前303年)秦拔我蒲坂、阳晋、封陵。二十三年,秦复予我河外及封陵以为和。”《正义》:“封陵在古蒲坂县西南河曲之中。”“封陵”亦名风陵。《水经注·河水》:潼关“北隔河有层阜,巍然独秀,孤峙河阳,世谓之风陵”。杨守敬按:“《燕策》、《史记·魏世家》、《秦本纪》、《年表》作‘封陵’。”王国维校:“《御览》引戴延之《西征记》云:‘伏羲、女娲,风姓也。此当是女娲之墓。’……《寰宇记》云:‘河东县三里风陵,是女娲之墓,秦汉以来俱系祀典’。”这是说女娲墓在今山西芮城县西南的黄河岸边,秦汉以来受到“祀典”。著名的“风陵渡”便因此得名。因此,学者认为华山得名与华胥氏“名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7]颇有道理。

“中国”亦可名为“中华”。裴松之《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说:“若使游步中华,骋其龙光。”《文选·桓温〈荐谯元彦表〉》:“中华有顾瞻之衷。”李周翰注:“中华,中国也。”《魏书·宕昌传》:“其地东接中华,西通西域。”中华是“中国”和“华夏”两个名称相结合的产物。我国古代的华夏族,大都居住在以洛阳为中心的黄河中游地区,这里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历史悠久,故称为中华。元朝末年,朱元璋领导的农民起义曾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口号。[8]1903年,孙中山也提出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口号。[9]辛亥革命成功后建立的中华民国,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得名的。从此,“中华”便成为我国的别称。

“华夏”之“夏”本是夏部族的名称。《说文·夊部》:“夏,中国之人也。”夏是居住在嵩山周围的古老部族。《国语·周语下》载:夏禹的父亲鲧为“崇伯鲧”。《史记·五帝本纪·索隐》引《连山易》:“鲧封于崇。”“崇”即崇山,亦名嵩山。可见夏族的先祖“鲧”是居住在嵩山周围的部族首领。《国语·周语上》:“昔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韦昭注:“崇,崇高山也,夏居阳城,崇高所近。”“崇高山”即嵩山。夏都“阳城”在今河南登封市郜城镇。因鲧、禹父子相继治水成功受到百姓拥戴,他们建立的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标志着中华文明的正式形成。于是,“夏”就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尚书·舜典》:“蛮夷滑夏。”孔安国传:“夏,华夏也。”《文选·张衡〈东京赋〉》:“造我区夏矣。”薛综注:“夏,华夏也。”这里的“夏”是华夏部族而言,犹如汉唐两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当今炎黄子孙常称为“汉族”、“唐人”一样。

“中国”又可名为“中夏”。《荀子·儒效》:“居夏而夏。”杨倞注:“夏,中夏。”颜师古《汉书·匈奴传赞》:“夏,谓中夏诸国也。”《后汉书·班固传》:“目中夏而布德。”李贤注:“中夏,中国也。”《晋书·王珣传》:恒“温经略中夏,竟无宁岁”。可见“中夏”是指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地区而言。孙中山《谒明太祖陵文》:“昔宋政不纲,辽元乘运,扰乱中夏,神人共愤。”[10]这里的“中夏”也指中原地区。

综上所述,我囯古代的“中国”、“华夏”、“中华”和“中夏”,都是指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这里不仅是汉民族形成和兴盛的地方,也是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定型、成熟和发展的中心地区。

三、“神州”

“神州”是中国的代称。“神州”一词最早见于战国阴阳五行家驺衍(亦作驺衍)《五德》终始说。《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驺衍称“中国名曰赤县神州”。即我国古代国家的中心地区叫做“神州。”

我国古代把天神叫做“神”,把地神叫做“祇。”《说文·示部》:“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吕氏春秋·季冬》:“天地之神祇。”高诱注:“天曰神,地曰祇。”《周礼·春官·大司乐》:“以祭地祀。”郑玄注:“地祇所祭于北郊,谓神州之神及社稷。”可见“神州之神”即指土地神。《吕氏春秋·十二纪》:“中央土……其帝黄帝,其神后土。”《淮南子·天文训》:“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其佐后土,执绳而制四方。”郑玄《周礼·春官·大祝》:“后土,社神。”蔡邕《独断》(卷上):“中央之神,其神后土。”故所谓“神州之神”即“中央之神”后土。《左传·昭公七年》:“共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土。”《国语·鲁语上》:“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故祀以为社。”韦昭注:“共工之裔子曰句龙也,佐黄帝为土官。九土,九州之土也。后,君也,使君土官,故曰后土也。”因共工之子句龙能辅佐黄帝平治九土,故被祀为社神。因此,“神州”当是“中央之神”后土居住的地方。

关于神州的位置,贾公彦《周礼·春官·大司乐》疏引《河图括地象》云:“昆仑东南万五千里曰神州。”《文选·左思〈魏都赋〉》:“故将语子神州之略。”李善注引《河图括地象》曰:“昆仑东南万五千里名曰神州,帝王居之。”《文选·左思〈吴都赋〉》:“倾神州而韫椟。”李周翰注:“神州,中国,帝居也。”“昆仑”即昆仑山,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神山。可见“神州”在昆仑东南7500公里处的国家中心地区,是“帝王”居住的地方。“神州”的具体位置古史亦有明确的说法。《文选·左思〈咏史〉》:“灵景耀神州。”吕向注:“神州,京都也。”西晋时期的“京都”在今洛阳市境。《文选·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土则神州中岳。”刘良注:“神州,洛阳也。”这说明“神州”是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

自东晋以降,洛阳便被称为“神京”或“神都”。《晋书·王导传》:“当共戮力王室,克服神京。”北魏元苌墓志载元苌“三翊皇甸,再尹神京”,即元苌曾三次在“代都平城”、两次在京师洛阳任职的事。[11]可见早在东晋、北魏时期洛阳就被称为神京。《水经注·谷水》:“夫洛阳考之中土,卜惟洛食,实为神都也。”隋贾玄赞墓志说“大业十年六月七日,终于神都时邑里之私第”。隋卞鉴墓志说“大业元年正月,迁司农寺上林署丞……转授河南郡伊阙县户曹。神都之阳,天阙之下,地乃膏盲,县连京洛”。[12]这说明至迟北魏时洛阳就被称为“神都”了。《新唐书·则天武皇后传》:光宅元年(公元684年)九月女皇武则天“改东都为神都”。而洛阳之所以名为“神京”或“神都”,是因为这里是中央之神“后土”居住的地方。因此,这个“神京”、“神都”之神,应是社神“后土”。[13]

四、“豫州”

豫州是古代九州之一,“豫”也是今河南省的简称。《说文·象部》:“豫,象之大者。贾侍中说,不害于物。”此“豫”本指那种长鼻、短尾的大象而言。《尔雅·释诂上》:“豫,乐也。”《释诂下》:“豫,安也。”《周易·杂卦传》:“豫,怡也。”李贤《后汉书·郎顗传》注:“豫,喜也。”因大象是一种“不害于物”、性情温顺的动物,故“豫”又有安乐、喜悦之引申义。

“豫州”一词最早见于《尚书·禹贡》:“荆、河惟豫州,伊、洛、瀍、涧,既入于河,荥波既豬。”“荆”指荆山,在今湖北南障县西北。“河”指黄河。荆山与黄河之间曰豫州,指今河南与湖北北部的地域。从其对豫州境内的河流主要敘述洛阳四周的“伊”水、“洛”水、“瀍”水和“涧”河可知,“豫州”是以洛阳为中心的。远古时期,洛阳地区气侯温和,雨量充沛,草木茂盛,适宜大象生活。20世纪50年代以来,洛阳市区出土许多距今数万年的大象化石,说明“豫州”本是远古时代大象生活的地方,故名。

“豫州”位于九州的中心地区。《释名·释州国》:“豫州,地在九州之中,京师东都所在,常安豫也。”《吕氏春秋·有始》:“何为九州?河汉之间为豫州,周也。两河之间为冀州,晋也。河济之间为兖州,卫也。东方为青州,齐也。泗上为徐州,鲁也。东南为扬州,越也。南方为荆州,楚也。西方为雍州,秦也。北方为幽州,燕也。”“河汉之间”即黄河与汉水之间,这里的豫州地处周王室统辖的京畿地区,乃周都洛邑之所在,故知“豫州”当是以洛阳为中心的行政区域。

五、“中原”

“中原”一词最早见于《诗·小雅·小宛》:“中原有菽。”毛传:“中原,原中也。”《国语·吴语》:“毒逐于中原柏举。”韦昭注:“中原,原中也。”“中”是指中心。《尔雅·释地》:“广平曰原。”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中原’者,谓原田之中。”因此,“中原”本是指平坦田野的中心部位,最初并不是特定地区的名称。

“中原”作为特定地区的名称,应是指国家的中心地区。《文选·丘迟〈与陈伯之书〉》:“北虏潜盗中原。”李周翰注:“中原,中国也。”这里的“中原”应是黄河中游一带,由“原田之中”一词引申而来。诸葛亮《出师表》:“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将师三军,北定中原。”张铣注:“中原,谓魏也。”《文选·谢灵运〈述祖德〉诗》:“中原昔丧乱。”李善注:“中原,谓洛阳也。”因三国时期的曹魏政权建都于洛阳,故自汉魏以降,“中原”一词多指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而言。

必须指出的是,狭义的“中原”是指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广义的“中原”则是泛指黄河中游地区,包括河南全省,陕西东部,山东西部和河北、山西的南部以及湖北北部的广大地区。因此,当今地域文化研究中的中原文化,也可分为两类:狭义的中原文化,实指以古都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的历史文化,也就是河洛文化;而广义的中原文化也当是以古都洛阳为中心的黄河中游地区的历史文化。那种认为中原文化是以今郑州地区为中心的历史文化的看法,显然是存有偏见的。

六、“中州”

《说文·川部》谓“水中可居曰州。”此“州”指水中可居住的地方。《广雅·释诂四》:“州,国也。”此“州”引申为国家之义。《汉书·司马相如传》:“世有大人兮,在乎中州。”颜师古注:“中州,中国也。”这里的“中州”本指国家的中心地区。王充《论衡·对作》:“建初孟年,中州颇歉,颍川、汝南民四散。”这里的“中州”指的是河南豫州。

“中州”也指京都洛阳。《文选·嵇康〈琴赋〉》:“济乎中州。”张铣注:“中州,帝都也。”“帝都”即京都。西晋时期的“京都”在洛阳,故此“中州”应是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

“中州”亦名“中区”。《魏书·世宗纪》:正始元年(公元504年)冬十月乙未,诏曰“自皇基徙构,光宅中区,军国务殷,未遑经建,靖言思之,有惭古烈。可敕有司依汉魏旧章,营缮国学”。正始四年六月己丑朔,诏曰“高祖……徙县中区,光宅天邑”。永平二年(公元509年)四月诏曰:“先朝以云驾甫迁,嵩基始构,河洛民庶,徙旧未安,尚不能就……今京师天固,与昔不同。”《魏书·肃宗纪》:正光五年(公元524年)八月,诏曰“高祖孝文皇帝,远尊盤庚,将迁嵩洛,规遏北疆,荡辟南境”。这里的“中区”实指“嵩洛”而言,也即京师洛阳。

七、“河南”

今河南省简称“豫。”“河南”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夏官·职方》:“河南曰豫州,其山镇曰华山,其泽薮曰圃田。”《逸周书·职方解》也有同样记载。《尔雅·释地》、《说苑·辨物》都说“河南曰豫州”。这里的“河南”本指洛阳地区而言。而“河南”的本义,据《释名·释州国》:“河南,在河之南也。”“河”指黄河,“河南”就是黄河以南的地区,当指今河南境内黄河以南的广大地区。

“河南”作为行政区划名称,始于战国晚期东周王畿内的河南县。《史记·周本纪·集解》引徐广曰:“周比亡之时,凡七县:河南、洛阳、谷城、平阴、偃师、巩、缑氏。”此时“河南”县之辖境在今洛阳市西部。《史记·吕不韦列传》载:秦“庄襄王元年(公元前249年),以吕不韦为丞相,封为文信侯,食河南、洛阳十万户。”《秦本纪》载:公元前249年,秦灭东周国“初置三川郡”。这时“河南”是三川郡的一个属县。《汉书·地理志》载:西汉初年汉高祖更三川郡为河南郡,下属有河南县。战国秦汉时期的“河南”县城遗址,在今洛阳市西工区王城公园南。《魏书·高祖纪》载: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这里的“河南”也指洛阳地区。

明代置河南布政司,清代置河南省,治所在今河南开封市。明清时期,洛阳地区的行政建制称为“河南府”,治所在今洛阳市老城区,辖区包括今洛阳市区及周边的巩义、登封、偃师、新安、汝阳、宜阳、洛宁、嵩县等地。足见明清时期的“河南布政司”或“河南省”以及今天河南省的名称,均始于战国时期的河南县。

综上所述,有关中国、河南名称中的“中国”、“华夏”、“中华”、“中夏”、“神州”、“豫州”、“中原”、“中州”和“河南”的含义及其得名缘由,均与古都洛阳有着密切的关系,由此也说明洛阳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1]唐兰.何尊铭文解释[J].文物,1976,(1):60-63.

[2]孔祥星,刘一曼.中国铜镜图典[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70.

[3]章太炎.章太炎全集(四)[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252.

[4]米士诫.“华夏”新释[M]//河洛文化论丛(第1辑).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75-78.

[5]李昉,李穆,徐铉.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2008:95.

[6]郑樵.通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5:253.

[7]曹定云.华胥氏的历史传说与考古文化史实[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43-45.

[8]张廷玉.明史·太祖本纪(卷1)[M].中华书局,1974:11.

[9]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2:56.

[10]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2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2:95.

[11]刘连香,蔡运章.北魏元苌墓志考略[J].中国历史文物,2006,(2):57-66.

[12]冯吾现.隋墓志人物传[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102,146.

[13]蔡运章.神都、神岳与武周王朝[M]//武则天与嵩山.北京:中华书局,2003:34-37.

The Names of“China”&“Henan”and Ancient Capital Luoyang

CAI Yun-zhang1,ZHAO Xiao-jun2
(1.The College of Arts and Humanities,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The Work Team of Cultural Relics& Archaeology of Luoyang City,Luoyang 471000,China)

Such names as “China”,“Huaxia”,“Zhonghua”,“Zhongxia”,“Shenzhou”,“Yuzhou”,“Zhongyuan”,“Zhongzhou”,“Henan”,etc.originate from Luoyang,an ancient capital of China,to which the meanings of these names are also closely related.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important part that Luoyang played in Chinese ancient cultural history.

ancient place name;Luoyang;ancient capital;Chinese cultural history

K207

A

1672-3910(2011)06-0005-05

2011-04-16

蔡运章(1942-),男,河南洛阳人,研究员,主要从事河洛文化、先秦历史及考古学研究;赵晓军(1977-),男,陕西宝鸡人,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河洛文化、先秦考古研究。

猜你喜欢
神州华夏洛阳
绽放,华夏之美
洛阳正大剧院
神州春天更灿烂
华夏航空首架ARJ21首航
一场约架,变了华夏
“立法为民”的洛阳实践
华夏撷韵
洛阳自古繁华
神州共渡好年华
神州寻禹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