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龙江中学( 528300 ) 欧少红
调动学生感官 提高地理课堂效率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龙江中学( 528300 ) 欧少红
面对新课改形势,面对学生学习基础薄弱的现实情况,只有提高课堂效率,向45分钟要质量,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才能让学生学好地理。只有让学生对地理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动起来,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如何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作为地理教师,就应该充分利用课堂这个主阵地,巧妙运用各种教学手段,组织好课堂教学,让地理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让学生乐学、会学、勤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读书、作业、压力,让学生疲于奔命,家事、国事、天下事,让学生疏于关心。讲“嫦娥奔月”他们不知道;讲人民币汇率上升的影响,他们也搞不懂……所以在课前,我会选取一些有价值、有影响且与地理相关的时事新闻,简单地用幻灯片打出来谈一谈。虽然简单,但作为一种课外知识,既可增广见闻,也可加强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从神舟系列的升空、嫦娥卫星的奔月、海南文昌卫星发射基地的建设到汶川大地震、舟曲泥石流的发生,从民工潮到民工荒,从限制高耗能企业到大力发展风电、核电,从南方的寒潮到北方的暴雪,从澳大利亚夏季大雪谈大自然的报复,都穿插地理知识与学生一同分享,将热点与教学内容相联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他们的民族责任感。
从事了多年的地理教学,我发现成绩中下等的同学学习习惯不太好。他们没有课后复习的习惯,可能是沉重的作业负担,他们已挤不出更多的时间来把课堂知识消化。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巩固,在课堂的前3分钟,教师可以用填空题的形式,把上一节课的重要知识点有系统地归纳出来,让学生看书、复习、回答,学生的积极性会提高。有时候如果发现上一节课漏讲的知识点,更可以借助这样的复习形式补充进去,既可以巩固知识,也可以查漏补缺,取得显著效果。例如,在讲“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时,我就用幻灯片打出:
1. 鲁尔区的位于德国的_____部,_____河流经,鲁尔区位于该河的______岸。
2. 鲁尔区的发展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首要条件是______。
3. 鲁尔区的主要工业部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鲁尔区衰落的时间开始于__________,衰落的工业部门主要有_______、_______,衰落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本原因是______。
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方面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扬学生自主学习精神,勤于动脑,乐于思考,乐于探究,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因此,在教学中组织好课堂设问至关重要。“问题”往往具有启发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作用,是教师对教材进行重组和提炼。要问什么,怎么问,问什么学生,在备课中都要设计好,才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
设计的问题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落实。教师根据教材,结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基础预设问题,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学教材、阅读地图就能找到答案;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探究性的问题,能开拓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答题能力,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
设计的问题要有针对性。设问不能随意的问,无目的的问,否则达不到预期效果。例如很多老师上课时,经常问“对不对”、“是不是”……简单的一问一答,表面上看课堂气氛非常的活跃,却不能调动学生的思维。所以在教师在备课时,考虑好设问应在哪里问,怎么样问,如何层层深入。例如,在“美国农业带”一节中,根据教材提问:“分析美国发展农业优越的自然条件有哪些?”“这些条件对农业发展都是百利而一害的吗?”“冬季墨西哥湾沿岸作物受寒潮的影响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为什么?”一步一步把相关知识点引出来。
设计的问题要有吸引性。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为,“智力活动是在情绪高涨的气氛中进行的”“这种气氛会给教学带来好处,同时有助于完成教学任务”。创设新颖别致的问题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使学生在问题中思考,在思考中提问。例如,在“大气的垂直分层”一节中,可以先提问:“人缺水缺粮能活多久?”“如果缺氧能活多久?”这些问题引起学生的激烈讨论,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
设计的问题要有可行性。首先,设计问题要难度适中。问题不能太难,否则学生一窍不通,回答不出来,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不能太浅,否则没有吸引力,达不到提问的良好效果。复杂的问题要简单化,简单的问题就不要复杂化。其次,结合实际展开提问,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有种“亲临其境”的感觉,讨论的话题更多、兴趣更浓、体会更深。
设计的问题要有全面性。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每一个班的学生层次都不一样,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老师能关注到他们。在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只面向少数成绩好的同学或课堂表现突出的同学,忽略了其他的同学,尤其是成绩比较差的同学,教师对他们的提问可能会更少。这样,他们的学习热情必然受打击,影响教学效果。所以应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简单的基础性问题、能在教材找到答案的,可以让基础较差的学生来回答;比较型的、读图判断型的可以让基础一般的同学回答;思维型的、拓展型的可以让基础较好的同学来回答,教师作好适当的引导、总结,并注意给予学生适当的反馈,答得好的给予充分肯定,答得不好的也给予鼓励,调动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活地理课堂。
地图是地理教学的第二语言,每一本教材里都有大量的地图,每一本教材都配套相关的地理图册,这些图能把文字难以清楚表达的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抽象的地理原理及概念形象直观地表达清楚,使学生获得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多让学生多用地图,多看地图,熟记地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如在“大气的垂直分层”一节中,我就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大气的垂直分层图”掌握几个地理问题:大气的垂直分层主要分为几层?每一层的高度大概有多高?图上的飞机,能说明平流层有什么特点吗?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读图习惯和能力,也可以解决地理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就教材而教,而应尽量联系实际生活,联系周围的地理事物,设置相关的案例,使课本知识与实际有机结合,在加深对基础知识理解的同时进行知识的拓展,并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例如:在“河流的治理与开发”一节中,学习了美国田纳西河的治理与开发后,联系中国的长江和黄河,假如你作为管理者,你该如何去治理与开发?让学生分成两个大组,分为长江组与黄河组,讨论分析:①河流概况(地位、发源地、流经地形、主要气候区、水文特征)、②该流域的资源、③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④如何开发、治理措施(上游、中游、下游分别开发与治理),最后根据他们的回答,教师再作补充、总结与归纳。这样通过案例的学习,活跃了课堂气氛,既能学以致用,也激发了学生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一堂课从头讲到尾,不仅教师累,学生也觉得累,也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中,应适当的穿插练习,充分利用手头上有的资料,让学生去写一写,及时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训练解题技能,而且能及时反馈,可以发现知识盲点,拓展知识面。但一定要注意,课堂时间有限,宁“精”勿“滥”,宁“少”勿“多”,注重质量,控制数量。
课堂小结是对整堂课学习内容的总结,形成知识结构,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引导学生整理和深化知识,引导学生找到知识的精华所在。习惯上都是教师作小结,但如果能让学生去自己在课堂上说一说,会促使学生听课时更认真,更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一堂有效的地理课,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很重要。教师作为课堂的布控者,就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感知器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