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的河湖”一课的教学与点评

2011-04-04 03:28上海市育才初级中学200041郭潇潇范晓璐
地理教学 2011年5期
关键词:叶脉河湖湖泊

上海市育才初级中学(200041) 郭潇潇 范晓璐

“众多的河湖”一课的教学与点评

上海市育才初级中学(200041) 郭潇潇 范晓璐

选择河湖内容开展创意设计,主要考虑到河流与湖泊的内容以自然地理为主,在自然地理内容的教学中一般偏重于实现知识目标,如简单地引导学生读图找位置,继而记忆河流湖泊的名称及相关的位置名称。这种枯燥的地名罗列、记忆,仅仅停留于就事论事的概念辨析和单纯的景物欣赏,忽视了河流与湖泊内含的人文情怀的教育。在本课教学中,借助中国古典诗词等手段,凸显河流与湖泊的人文内涵,使学生进一步提高人类科学合理利用河湖和保护河湖环境重要性的认识,同时使学生更好地感知与理解河流与湖泊的一些基础知识。

本节课教学过程,主要突出了二大要点:

一、关注自然地理的人文性,挖掘自然事物的生命性

1. 将自然地理事物的人文性和生命性贯穿课堂教学始终

在本课设计中强调的人文性和生命性并非仅仅简单地出现在导入和结课两个环节,而是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因此,在“河流导入”、“湖泊导入”、“湖泊对人类的作用”、“本课小结”等多方面均出现了与知识内容相衔接的诗词名句。

如在“河流”导入中,教学过程是这样展开的:

师:说起河流,自古以来,就有不少文人墨客对其进行赞誉,同学们来分享一下你知道的与河流相关的诗句。

生: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师:在这些诗句中,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生:河流磅礴的气势。

生:河流流淌的时间很长,即便人都消失了,河流还在流淌……

师:正如大家所说的,河流经久不息地流淌着,超越了人的生命性。而诗句中提到的大江大河,是不是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就能奔腾向前呢?

生:(思考)

师:我们常说团结就是力量,事实上自然界的强大力量,无一不是微弱力量汇集而成的结果。一条汹涌前行的大河的周围,总是环绕着无数条小河,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

关于“湖泊”内容是这样导入的:

师:生命中,除了奔腾,也需要静止的思考与沉淀。如果说河流是在流动中显现水的力量,那么湖泊则是在相对静止中积蓄水的深度。古人常用湖泊来比喻情谊的深重,如我们曾经学过的《赠汪伦》。

生齐声:“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师:这里的“深”字体现的是深深的情谊。但是我们如果从地理的角度分析,这“深”字是指湖泊的深度,那么大家认为哪个湖泊当之无愧?

生:贝加尔湖,世界上最深的湖泊。

师:李白和汪伦都是中国人,当然用中国的湖泊更合适,那么中国最深的湖泊是哪个湖泊?

……

当介绍“湖泊对人类的作用”内容时,教师是这样将诗句引入的:

师:“大地的明珠”湖泊,对人类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古人也认识到这些作用,并写下诗句: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舫阁乘凉一棹通,青山佳色落湖中。”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师:请同学们试着由上述诗句来总结湖泊的作用。

生:第一句表明湖泊可以用来养殖水产;第二句表明湖泊具有旅游功能。

师:很好,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第一句里面说“青螺”,就是我们现在吃的螺丝嘛,我还想起了阳澄湖大闸蟹。第二句我们在语文课本中学到过的,就是说西湖很漂亮,大家都喜欢到西湖去旅游。

师:真不错,分析得有道理。下面两句谁来解释?

生:第三句是说在湖泊上坐着船乘凉,景色都倒映在湖水中。

师:是的,在夏季时,湖泊是乘凉的好去处,这说明它对整个生态系统起着调节气候的作用。

生:最后一句是表达了湖泊还具有娱乐游玩的作用,可以钓鱼。

师:垂钓者仅仅是在钓鱼吗?他还十分羡慕水中的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这说明湖泊除了对人类有作用外,还为自然界的许多生物提供了栖息之处。我们除了羡鱼情,羡蛙情,甚至还要羡鸟情。

到课的最后时,教师是这样用诗句结课的:

师:通过对河流与湖泊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水对人类及整个自然界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老子就曾在《道德经》中写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大家感受到了水的“上善”和“不争”吗?

生:水给我们提供了吃的、喝的。如果没有水,就没有粮食,我们人类就会饿死和渴死了。

生:在前面的视频中,我们看到,人类的文明大多是诞生在水的周围。

生:水还能给自然界的生物提供生命,比如青海湖的鸟岛。

……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大家都感受到了水对人类默默的奉献。然而就是这样“上善”而“不争”的水,在人类过度的索求下,也开始了无声的“反抗”。大家能不能谈谈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

生:我家就住在苏州河旁边,以前经常看到里面有很多垃圾,夏天的时候味道很臭的。

师:现在情况好些了吗?

生:恩,气味好多了,不过有时候还是有垃圾。

生:有很多工厂把燃料倒进河水里,水里面就有很多死鱼。

师:哦,这样的话,我们也就不能“羡鱼情”了,相反,还要“怕鱼情”。

生:以前有很多河水脏了,它自己能慢慢变干净。现在人们排了很多污水,河水就没办法自己变干净了。

师:对的,流动的水失去了自洁能力,非常可怕。

生:人们过度地砍伐和破坏,就使得每年的洪水不断地爆发,越来越多。

师:你观察的很仔细。洪水的爆发与整个生态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

生:老师,我想说一句,农夫山泉很好喝,不保护水,农夫山泉没得喝。

生:如果这样的话,就不是农夫山泉有点甜,而是农夫山泉有点脏啦。

……

2. 挖掘河流的意境与地理内容相融合,力求达到教书育人

本节教学设计在讲解额尔齐斯河、塔里木河中挖掘河流的意境时与地理内容相融合,巧妙地通过颂扬河流的品性帮助学生深刻感知河流的生命性,继而产生对自然事物的敬畏和感悟。

对额尔齐斯河的讲解:在广阔的中华大地上,成千上万条河流殊途同归,滚滚东流,在那些河流中,额尔齐斯河显得那么与众不同。它不畏艰险地冲出寒冷的雪山,一路辗转,向西北奔去,汇入俄罗斯境内的鄂毕河,继而奔向更加寒冷的北冰洋。这样的过程,让它独立而又不盲从,成为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在这个倡导个性的时代,这条河流让我们感受到,真正的个性是对生命不懈地追求与付出。

对塔里木河的讲解:塔里木河流经的区域正是异常干旱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因此塔里木河如母亲般滋养着河流两岸的绿洲地带,滋养着西域各族儿女。在这条母亲河的周围,生长着新疆人民敬仰的树木——胡杨树。有人说,胡杨树,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下,千年不朽。这样的评价让我们不仅对胡杨树竖然起敬,更是要感叹滋养胡杨树的塔里木河在新疆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虽然塔里木河没有奔腾入海,但是它的一生依然是光辉夺目的。我们人类也需要这般坚韧,在成长的过程中,努力闪烁自己的价值与光芒,奔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二、巧思新知呈现方式,力求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被动为主动

在教学中,教师发现初中生对自然地理知识不感兴趣,认为不好学、不好懂、不好用。因而思考,如何将自然地理知识与“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二者衔接,使学生自觉地接受并喜欢自然地理知识。在本节教学中,教师做了如下尝试:

1. 化知识难点为生活感悟

河湖部分的“干流、支流、流域”知识点,常常让学生比较头疼。经过巧思,教师借用自然界中叶子的叶脉来呈现上述知识点。

教学实录:

师:我们常说团结就是力量,事实上自然界的强大力量,无一不是微弱力量汇集而成的结果。一条汹涌前行的大河的周围,总是环绕着无数条小河,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同自然界中的一片叶子。(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一片叶脉图)

师:同学们认真观察,在这片叶脉图上,有很多的纹理,主叶脉是哪一条?

生:最粗的那条。(指出)

师:好,如果类比河流的支流和干流,你们能给它命名吗?

生:干流。

师:很好。那么对应的,周围细小的叶脉纹理,我们就命名为?

生:支流。

师:如果说支流中有一级支流、二级支流,以此类推三级、四级,这些级别是如何划分的?能借助叶脉图分析一下吗?

生:(指图)最后注入干流的为一级支流,注入一级支流的为二级支流,以此类推……

师:全部汇入干流的支流和此干流流经的地区,也就是小叶脉和主叶脉组成整个叶片,我们称之为流域。你们认为流域应该如何命名呢?

生:用干流的名称命名,XX流域。

师:好的。下面就请同学指图找出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的干流和主要支流。

2. 化讲解知识为暴露问题

在“外流河”和“内流河”知识点归纳部分,教学中并没有由教师来讲解,而是请学生在黑板上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中国主要流域的干流河流”进行分类。在分类的过程中,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分类依据,而是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分类,并请他们说明分类依据。这么做的原因在于使学生主动暴露问题,教师再顺势引导,解决问题。

教学实录: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中国主要流域的干流河流”进行分类,并请说出你们分类依据。

学生A:将长江、黄河、珠江、海河、黄河分为一类,将额尔齐斯河、雅鲁藏布江分为一类……

分类依据是分别是二个字和五个字的河流。

学生B:分成两类,一类为带“江”字的河流,一类为带“河”字的河流。

在学生A与学生B的分类过程中,其他同学提出了很多不同意见,最后经过教师从地理角度的引导,大家统一分类依据为:内流河和外流河(分别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

本节课还给人以下启示。

(一)融课改理念与创意要求为一体的教学设计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作为自然要素的河湖与人文要素的主体——人类之间的关系演绎得非常到位。无论是从教师借助视频材料引出的对河流生命性的重视及其对河湖作用的理解,还是通过生动形象的诗歌和经典名句的引入,都旨在引发学生对从河湖到整个生态系统价值的认识,从而帮助学生树立环境伦理观念。所以,该课题的教学设计完全遵从了地理课程标准的地理学科定位,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特殊意义。而这一点恰恰也是该课题教学与以往教学设计的显著不同,是执教教师根据减负增效的要求,将课堂教学的增值点定位在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的有机结合之中,以此提升地理课堂教学教书育人的功效。

(二)行“八字”教学法与学科特点相结合的教学过程

随着本课教学的层层推进,深切地感受到了年轻的地理教师是那么自觉地将“读读、议议、练练、讲讲”的“八字”教学法融会贯通于真实的地理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将“读、议、讲、练”等教学活动与新知的学习有机组合,使同学们在短短的一堂课内既完成了地理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又得到了良好的人文熏陶。具体体现在:

1.“读”有特色

教师在本课教学中,不仅仅让学生读教材,更重要的是读地图以及辅助地理教学的各种插图、示意图和精心选择的视频材料。特别有创意的是:教师善于让地理学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如将河流水系的概念用一张形象的叶脉图展示,使支流和主流的关系一目了然。

2.“讲”出风格

教学中,从引入新课到新知学习、课间转承乃至课堂小结,教师展示了自身良好的语言天赋和独特的讲学风格。教师不仅善于将优美的古词名篇引经据典地应用于教学之中,而且还能用富有哲理的语言娓娓道来使学生明了河湖所孕育的生命性,充分理解自然事物中的人文内涵,使学生明确河湖的相关内涵与外延。

3.“练”重合作

本课的教学内容较多,学习负担不轻。为了体现减负增效,教师不仅娴熟地将合作学习的教学组织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内,还巧妙地将新知的学习与旧知的温习联系在一起。如借助合作学习和知识储备,让学生们轻松地完成了内流河和外流河的分类,掌握了湖泊的分布特点。

4.“议”破难点

由教学目标的分析可见,教师创意设计的“学生在现有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人类科学合理利用河湖和保护河湖环境必要性的认识”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对于此类的归属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的达成,很多教师往往会感到束手无策。为了突破难点,达成教学目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读”“讲”“练”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对河湖生命性以及对自然与人文要素相互联系的理解。在这样的铺垫之后所安排的诸如“水的‘上善’和‘不争’”话题的“议一议”环节设计,使同学们真正有话可说,踊跃的场景感染者每一个在场者。而后续的公益广告《水》视频的观看,以及教师伴随着下课铃声的结束语,让同学们欲言又止,思绪起伏,真切地感受到了心灵的震撼。

猜你喜欢
叶脉河湖湖泊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打造“三晋”幸福河湖
淮河流域省级河湖长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
最美叶脉
加强河湖保护治理 改善河湖生态环境
把“照片印”在叶脉上
黑龙江:河湖治理保护成效明显
叶脉书签
你相信吗?湖泊也可以“生死轮回”
奇异的湖泊
我是一片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