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 雨
让中国经典文化伴随孩子的成长
● 于 雨
为了让经典文化影响孩子的一生,我们就必须从一个人的孩提时期进行教育。这个时期是孩子记忆力超强和性格形成期,在这个时期记住的东西,只要在后来稍加巩固,便可陪伴自己的一生。
早在南北朝时期,我国的教育家颜之推就提出了胎教的主张,《教子第二》篇目中指出:“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声音滋味,以礼节之。”现代的教育科学研究也极为推崇胎教之法。认为这个时期的母亲如能保持愉快的心境,避开急躁和暴怒,对胎儿的正常发育和良好性情的形成会有很大的好处。一般来讲,怀孕期间的妇女心境平和,其后代的性情也会比较温和,怀孕期间的妇女时常争吵,其后代的性情往往比较暴躁,容易冲动。因此,有关专家强调,要想使后代一生都生活在幸福、乐观、微笑和歌声中,那么,怀孕期间,妇女必须首先做到这一点;其次,要让经典轻音乐作为胎教的内容,这样还可培养胎儿的音乐感受性。这里说的经典音乐首选的是我国古代的《高山流水》、《空山鸟语》及《二泉映月》等,由于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经典音乐较少。因此还可从世界音乐宝库中撷取诸如贝多芬、莫扎特等世界级大师的作品,作为熏陶胎儿的内容,并让这些轻音乐伴随到孩子的学前期。如此,就基本奠定了孩子对高雅音乐欣赏能力的基础。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音乐是不分国界的。
从孩子的婴儿时期一直到学前期——也就是五岁,这时的孩子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其一是生理方面的感受性快速形成,根据这一特点,可对儿童进行具体形象识记的教导;其二是思维方面的空白,这时儿童的大脑中如一张白纸,可由人们任意书写,而思维的基础是语言和保存在记忆里的知识。这一时期还是培养记忆力的最佳时期,我们常说某人过目不忘,除了遗传特质外,更重要的则是与婴儿时期的训练有关。以上所说的道理既是几千年来人类的心得,也是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所证明了的,相信读者不会怀疑是我的杜撰。
既然人们是用语言进行思维的,那么,如何对儿童进行语言识记的教育就显得极为重要了。而要选择语言识记的内容及方法又离不开结合儿童的记忆和思维特点。记忆力好是特点,思维空白也是特点。既然这时的儿童对什么都不懂,在记忆内容上显然我们要选择一些将来对孩子有用的东西让他 (她)记住。那么,哪些东西是对孩子将来有用的?现举二例,请看官自辩:
一、三十年前的一首儿歌:“天上星,亮晶晶,站在大桥望北京,望到北京天安门,毛主席是我们的大救星。”
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显然,这两段话的字数相差无几,对于儿童来说,这两段话的意思他们都不可能理解。但家长在教导儿童念过五十遍之后,他们便会铭刻在心,终生不忘。不同的是,第一段话除了锻炼儿童的发音之外,长大后便再也用不到了,但第二段话却是几千年来道德教育的内容,直到今天仍是道德教育的核心,它对儿童长大后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和著述行文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既可以启迪智慧,还可以提高道德素养,内化为品质,外化为行为规范。寥寥数语,便将敬父母、友兄弟、谨慎做事,诚信待人,珍爱人类,惠及万物,学习文化知识的社会道德要求表达出来了。更为重要的是,孩子们记住了《论语》的内容,就相当于至圣先师孔子将会陪伴他的一生,记住了《道德经》,就相当于老子将会陪伴他的一生,又何必让家长为孩子们操心呢?至于第一段话中的 “晶晶”、“北京”、“天安门”、“毛主席”、“大救星”,这些在大人们眼里看似极为简单的内容,对从刚学说话到七岁以内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仍如同《论语》,他们根本建立不起这些概念。请阅官自思,是不是这样呢?
近期从央视少儿电视台了解到,我国已有近千万家长,为了开发儿童的智力,开始对孩子进行读经教育。其中一位七岁的儿童在背完老子的《道德经》之后,主持人问他懂不懂其中的意思,该儿童的回答颇是耐人寻味,“现在还不懂,只要记住了,将来遇到了此情此景,自然就会明白了。”一个七岁的儿童能说出这样的话来,明白这样的道理,不能说不是读经的结果,且足以令大人们拍案叫绝。
所以,就我国来说,对孩子早期教育的内容,毫无疑问应该是四书五经。至于经书中诸子百家相左的观点,又恰好为孩子们将来激疑提供了素材,成为培养他们批判性思维的内容。当孩子具有了一定的祖国文化这个本钱之后,再去吸收西方文化,才能达到中西方文化的合璧。如果你没有自己的文化做基础,你就谈不上吸收,而只能全盘西化,最终的结果必将是:泱泱大国,连一套自己的民族服装都没有!
我国近现代史上涌现出的一大批杰出的世界级人物:如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钱三强、詹天佑,美籍华人杨振宁、李正道以及胡适、鲁迅、齐白石、刘海粟、聂耳、刘步蟾这些人从政治家到科学家,从文学家到艺术家,从军事家到佛学大师,无不是在经典文化中孕育起来的,这便是极好的例证。
(责任编辑:陈培瑞)
于 雨/青岛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