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杰山
(大庆师范学院,黑龙江大庆163712)
毛泽东时代美术①中大庆石油工人形象的产生
武杰山
(大庆师范学院,黑龙江大庆163712)
毛泽东时代美术中,工农兵形象是其国家形象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毛泽东的“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文艺思想的指导下,工人的美术形象随着国家建设题材的兴起而逐渐发展起来,形成了以钢铁工人形象、煤矿工人形象为特色的工人美术形象系统。随着1960年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石油工人政治地位的提升,石油工人形象被表现并成为这一美术形象系统的一员。以大庆油田独特的石油工业景观和“铁人”王进喜鲜明的视觉形象为代表,在新中国美术史上掀起了一轮石油工人形象题材的创作热潮。
毛泽东时代美术;大庆石油工人;工人形象;工业建设题材
1949年新中国成立,饱受战争摧残的中国经济进入到全面的恢复建设时期。美术工作者“作为革命事业的战斗员之一”,必须无条件地深入到工厂、农村、兵营,“去体验去把握崭新的形象,新的事件和新的人物”,“从新的社会生活中选取典型性的事件和人物”作为新作品的主题。[1]新的人物形象,是指站在社会变革的最前沿,对社会具有推动作用的人,或者能够代表时代精神,对国家建设具有突出贡献的人。他是中国建设事业的主要力量,是文艺创作的重要主题,他就是工人阶级。怎样去表现工人阶级呢?那就要去深入工厂,熟悉工人,多创作反映工人的作品。[2]走出画室,深入生活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直接而有效的途径。
1953年,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并实施,中国进入经济建设的第一个高潮。同样,表现工业建设题材的美术创作也进入活跃期。毛泽东时代的美术创作,始终与各种政治运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是和美术创作强调政治性分不开的。同时,从美术承担的社会教育功能上看,美术与政治运动结合已经成为一种模式,或者说成为美术家的自觉。在经过了“抗美援朝,三反五反”等运动的洗礼后,艺术家的政治嗅觉也变得敏锐起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表决并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后,刘开渠、吴作人、朱丹等艺术家就各自发表文章,表达了艺术家对五年计划这一事件的关注。吴作人说:“在散会出来的时候,遇到一些搞文艺的代表,大家都一致想来歌颂这一件巨大的事件,作为一个美术工作者,我要用造型的形象来歌颂。”朱丹说:“五年计划带给美术工作者的任务是繁重的,但同时又是一个使人兴奋鼓舞的任务。”[3]“一五”期间建设并建成了一大批对经济布局具有深远影响的工业项目,如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第一汽车制造厂、武汉长江大桥、北京官厅水库、成渝铁路等。这些巨大的经济建设成就,代表了新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在肯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国家领导才能的同时,美术也为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了足够的生活素材和创作灵感。在1955年“第二届全国美术展览会”上,出现了一批表现建设主题的作品,如李斛的《工地探望》、关山月的《新开发的公路》、张雪父的《化水灾为水利》、石鲁的《古长城内外》等。同年7月,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国画展览会”上,黎雄才的《武汉防汛图卷》、酆中铁的《狮子滩水电站工地》、谢瑞阶的《黄河三门峡》、蔡大木的《狮子滩拦河图》[4]都直接或间接地表现了水利建设这一主题。进入1958年,在“大跃进”运动掀起高潮的同时,美术也把建设主题的创作推向了历史的高峰,突出表现在反映钢铁题材的美术作品上。如陆抑非的《时间就是钢,钢就是力量》、江苏国画院集体创作的《为钢铁而战》、药桓的《三槽出钢》、萧萧的《冶炼》、田零的《分秒必争》等。这一形式变化,反映出画家从努力适应表现新事物到对新事物题材的得心应手。这一时期的工业建设题材在逐渐走向成熟的同时,还不断扩大和充实描绘的内容,使这一题材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局面。除了众多表现钢铁形象的美术作品以外,描绘其他工业建设的作品有武石的《最后一根钢梁》、陈晓南的《建设中的新北京》。此外,表现新中国石油工业的作品开始出现,如朱乃正的《冷湖石油工地》、马玉明的《钻塔林立》和《石油城市柴达木》。虽然这几张作品与其他反映工业题材的作品相比还不够成熟,但是可以看出,已经有美术家开始发掘石油工业这一题材了。
随着工业建设题材的发展,艺术家不断寻找着新的素材以使创作呈现新的面貌。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开启了艺术家图绘大庆油田和石油工人的序幕。
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运动,虽然造就了工业建设题材发展的最为旺盛时期(这一时期的工人形象以钢铁工人为代表),但是,运动发展的过程和结果大出人们所料。由于对经济建设的盲目乐观,导致建设任务指标的不切实际,“以粮为纲”、“以钢为纲”等错误政策,最终导致国民经济秩序混乱,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给国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导致经济发展的滞后局面。接踵而来的全国性自然灾害,无疑雪上加霜,全国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各种因素导致国家进入三年困难时期。由于粮食连年减产,[5]轻工业产品极度匮乏,人民群众生活和生存极其困难,进而造成了全国性的大饥荒。美好的社会图景蒙上了阴影,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社会发展前景的质疑。
“大跃进”运动提倡的“全民大炼钢铁”政策的失败,导致全国钢铁产量急剧下滑,给钢铁工业带来沉重打击,从而直接影响了钢铁工人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形象。
从1961年起,中国经济步入五年调整期。在崇尚英雄和典型模范的时代,钢铁形象的隐退和工人模范形象的缺席,急需新的形象填补以带动经济发展。是机缘的巧合,更是时代的选择,大庆油田开发建设不断取得的成就,使它在国家工业建设中崭露头角,这似乎预示着一个新工业典型的破茧而出和一个新时代的英雄的出现。
此时的大庆油田正钻机轰鸣,为早日建成新油田做着艰苦的努力。大庆油田1959年发现,1960年开发建设,仅用3年时间就高速度、高水平、高质量地建成了。1960年,大庆已开发建设的油田有146平方公里,年产原油600多万吨,建成当年就生产原油450万吨。1963年底,大庆探明了一个含油面积达800多平方公里、地质储量达22.6亿吨的大油田。[6]这为国家的工业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能源支持。
石油工人形象的产生,要符合社会和政治的需求,特别是要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需求。自从1942年毛泽东发表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来,“文艺为工农兵服务[7],一直成为我国革命文艺工作者所拥护、所遵循而为之坚定不移奋斗的方向。它给文学艺术开辟了新天地,使作家艺术家找到了新的主题、新的表现对象和新的服务对象。工农群众中的先进人物已经成为艺术作品中的主人公。在许多优秀小说、电影、戏剧、绘画和其他各种艺术作品中,塑造了一批工人、农民、战士、革命干部、革命知识分子的英雄形象。作家艺术家把自己的理想熔铸在英雄人物的塑造上,在艺术作品中表现了新的世界、新的人物、新的思想”[8]。
在这种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下,美术创作中出现了一大批表现各行各业工人形象的美术作品。如:表现化工工人的《群英会上的赵桂兰》(林岗)、表现钢铁工人的《炉前》(张仁芝)、表现机车工人的《机车大夫》(卢沉)、表现铁路工人的《让全国各地都有铁路》(侯一民)、表现锻造工人的《锻工们》(张顺清)、表现煤矿工人的《接班的人》(孙廷卓)等。
石油工人形象从工人阶级属性上来看,无疑是不可挑剔的。石油工人符合政治合格,作风过硬的要求,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崇高的革命理想,这在油田开发建设的实践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们表现出来的那种“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拼搏精神,“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不畏困难的工作作风,是工人阶级时代风貌的最好体现。
同时,“工业学大庆”运动的发起,是毛泽东以及党中央对大庆油田开发建设经验的肯定,为大庆和大庆石油工人提供了坚实的政治资本。
在社会舆论导向方面,新闻媒体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人民日报》在1964年4月20日全文发表了由新华社记者袁木、范荣康采写的《大庆精神大庆人》的长篇通讯。其中把大庆人描述成“是一支穿着蓝制服的解放军”,大庆精神是延安革命精神的发扬光大。解放军的国家地位在毛泽东时代自不必说,延安精神可以说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代名词,这么高的褒奖,无疑极大地提高了大庆油田和大庆石油工人在国家经济建设以及政治生活中的地位。
艺术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一部分,直接参与了石油工人形象的构建。
1964年1 月,中央美术学院教师马常利、温葆、秦岭随文化部慰问演出团来到大庆,他们分别深入到钻井队和采油队,进行了长达四五个月的体验生活、收集素材工作。
马常利被分配在王进喜1205钻井队下属的一个钻井分队,他与钻井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并被钻井工人的艰苦生活和火热的生产场景深深震撼,更被工人们的乐观精神深深打动。在他看来,钢铁钻塔象征着工人,如果再以恶劣的自然环境相烘托,石油工人的形象就显得更为生动了。从大庆回到北京后,马常利根据收集的大量素材,创作了第一张表现大庆石油工人形象的油画作品——《大庆人》。作者用豪放的风格和写意的笔触,用革命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塑造了钻井工人钢铁般的群体形象。在作品的名称是用《铁人》还是用《大庆人》的问题上,他回忆说:“开始时用的名字是《铁人》,在参加全国美展的时候,当时的美协主席蔡若虹和秘书长华君武建议说名字还是改成《大庆人》比较好,这样能够代表石油工人整体的形象。”温葆回到北京后也创作了油画《女采油工》,这幅画可以说是她的成名作《四个姑娘》的姐妹篇。1964年9月26日,油画《大庆人》、《女采油工》在文化部、中国美协联合举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5周年全国美术展览会”(即第四届全国美展)上展出,引起巨大反响。
1964年3 月,《人民画报》总编辑、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著名画家邵宇来到大庆油田,他以速写的形式记录了油田建设和工人生活的情况,并为王进喜等石油模范人物画像。1964年第6期《人民画报》刊发了邵宇的大庆油田速写作品《大庆油田一角》、《1202钻井队紧张地安装机器准备向新的油层钻进》、《老石油工人王进喜》、《干部和家属为生产第一线的工人缝补衣服》等多幅作品。
对石油工业和石油工人的艺术塑造以及这些新的工业题材作品的成功创作,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觉样式。石油工人形象的美术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觉魅力和精神内涵,永远记载于新中国美术史中。
[1]为表现新中国而努力——代发刊词[J].美术,1950(1):15.
[2]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1949[C].北京:新华书店,1950:19-33.
[3]刘开渠.实现五年计划是严重的阶级斗争[J].美术,1955(8).
[4]陈履生.建设新中国——20世纪50年代中国画中的建设主题[M].桂林:广西美术出版社,2005:16-17.
[5]张广友.抹不掉的记忆——共和国重大事件纪实[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
[6]宋连生.工业学大庆始末[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163.
[7]毛泽东.毛泽东文艺论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58.
[8]周扬.我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道路——1960年7月22日在中国文学工作者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文艺报,1960-07-23(13-14,17-19).
On the Emergence of the Image of Daqing Oilfield Workers in the Art during the Era of Mao Ze-dong
WU Jie-shan
(Daqing Normal University,Daqing,Heilongjiang 163712,China)
In the art during the era of Mao Ze-dong,the image of workers,peasants and soldiers w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its state image construction.Mao advocated that art should serve workers,peasants and soldiers,so the artistic image of workers gradually developed with the emergence of the theme of state construction and a worker art image system featuring the image of iron worker and coal mine worker was gradually formed.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Daqing oil field in 1960,oil workers'political status was improved,which made the image of oil workers one of this system.Daqing oil field's unique industrial landscape and the"Iron Man"Wang Jin-xi were the representatives of the distinct visual image and launched a new round of creation wave in the oil workers image in the history of New China art.
the art during the era of Mao Ze-dong;Daqing Oilfield workers;image;the theme of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武杰山(1973-),男,黑龙江大庆人,大庆师范学院宣传部新闻中心副主任,从事中国现当代美术史研究。
J222
A
2095-0063(2011)04-0139-03
2011-03-10
① 在20世纪的中国美术史上,一个不可忽略的历史时期是毛泽东时代美术(1942-1976)。从观念史或意识形态史的角度看,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成为支配、建构、调节和引导这一时代中国美术发展和变化的重要文本。在此时期从事艺术创造的美术家,以《讲话》中倡导的艺术观念和社会主义新中国所确立的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为基础,用创造性的艺术创作,建构了毛泽东时代的视觉文化和新中国的独特形象。
[责任编辑:才璎珠]
①根据马常利采访录音整理。②同上
③《大庆人》曾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日报》、《解放军画报》、《广州画报》等报刊发表,入选《20世纪中国油画作品集》,人民美术出版社发行单张印刷品,曾在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等国巡展,中国美术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