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臣
(大庆油田矿区服务事业部 物业管理一公司,黑龙江 大庆 163453)
肖凤是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著名传记作家,在萧红研究上起到过铺路石的作用。她写的萧红研究作品并不是很多,但每一篇都很有分量。她的《萧红传》“为人们了解一个长久被冷落的天才女作家起到了呼风唤雨的作用”,她编辑和作序的《萧红散文选集》又一次掀起人们对萧红的重视和研究,她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教师进修班上作的“萧红研究”专题演讲,被收入《现代文学讲演集》一书,她还为方便研究者而编纂完成了六十余万字的《萧红资料》一书。
《萧红自传》是一本由散文、诗歌、书信、发言和回忆文章合成的作品集。它不是一本作者刻意创作的自传,而是肖凤老师应邀编辑的,但她本身又是一本自传,是一本无意为自己立传而写成的传记。读这本传记,我们可以得到传统传记文学得不到的东西,它更感人,更揪人心肠,也更耐人寻味。
萧红是一位有个性主张的、执著的作家,在生活上她是一位倔强的叛逆女性,在文学创作上她有自己的目标,并奋力践行自己的主张,她以“不顾一切”自信和我行我素的笔听命于内心,写她印象深刻的、意欲表达的、最为熟悉的作品。萧红是一位“所谓内观和自传体型的作家”[1],她每个创作阶段都始终写着她自己感受最深和最熟悉的生活。“即使是一位与她素不相识的读者,在读了她的一系列的自传体散文之后,也能对她的经历、体验、性格、感受,有个大致的了解。”[2]读《萧红自传》,我们可以了解萧红的成长历程,感悟作者的心灵感受,体验作者的思想和性格。
萧红自幼天真、活泼,是一位调皮、机灵、聪明好学,“解事颇早”[3]、爱憎分明的孩子。在《蹲在洋车上》这篇散文中,作者写她小时候一个人偷偷溜出家到街里买皮球,因为没有单独出过门,所以还没有到大街上就迷了路。一位好心的洋车夫主动让她上车,送她回家。途中,她忽然想起祖母讲述的“乡巴佬蹲洋驴子”的“笑话”,决定模仿试一试、玩一玩。洋车到家门口,她不下车,为了逗祖父和祖母发笑,她仍然顽皮地蹲在车踏脚板上,“像耍猴人的猴样,一动不动”,并且尖声喊着:“——看我!乡巴佬蹲东洋驴子!乡巴佬蹲东洋驴子呀!——”在《家族以外的人》中,她“偷鸡蛋”和小朋友一起烧着吃;为逃避妈妈的打,爬到树上不下来;以及看见有二伯偷东西,敲诈他领着上公园看马戏的细节的描写,把一个天真、活泼、顽皮,可爱的小女孩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萧红自幼好学,小的时候和祖父、伯父一起学古诗和古文,长大了她主动要求上学。由于聪明好学,她解事颇早,善于观察大人的一举一动,能够做到察言观色。在《镀金的学说》散文中,她对伯父见王大姑后的言谈举止观察得细致入微,并且能看透伯父的心理。夜间,全家人都睡了,她与伯父对话后,这样写道:“那夜伯父奇怪的向我笑,微微地笑,把视线斜着看住我。我忽然想起白天所讲的王大姑来了,于是给伯父倒一杯茶,我走出房来,让他伴着茶香来慢慢地回味着记忆中的姑娘吧!”萧红心地善良,爱憎分明,同情劳动人民。她憎恨父亲为着贪婪而失掉了人性,为着房屋租金的事情,把房客的全套马车赶了过来。她喜爱祖父,“从祖父那里,知道了人生除掉了冰冷和憎恶而外,还有温暖和爱。”即使如此,在她学“乡巴佬蹲东洋驴子”后,对祖父打车夫的行为也进行了抨击。
萧红是一位倔强、善于接受新事物,敢于反抗,为女人伸张正义的“女权主义”者和孤独的女浪人。在《故事》和《漂流》两个章节中,萧红自幼就养成了倔强的性格,“父亲打了我的时候,我就在祖父的房里,一直面向着窗子,从黄昏到深夜”,“父亲骂我,你懒死了!不要脸的……我问他,什么叫不要脸呢?谁不要脸!”萧红一直关注女人的命运,一直在为女人打抱不平,“伯父夸我比男孩聪明,男孩不愿意听,扯住我,要打我。母亲怕父亲,邻家的女人也怕男人,舅母也怕舅父,为什么女人都怕男人”。萧红在上中学的时候,就接受了新文化思想的熏陶,并身体力行,参加了反对修筑吉敦铁路的示威行动,在游行中,她“自告奋勇”当宣传员,跟随队伍往前冲。在中学学习时,萧红还和同学们读鲁迅的《伤势》和易卜生的《娜拉》,她们认为“逃婚”、“出走”是唯一的出路。最终,萧红为了反抗包办婚姻,走上了出走的道路。在寒风刺骨的哈尔滨冬夜中,弓起背脊,耸高肩头,慌慌张张地走着。老妇人领她回家暂住,但她“感到生疏和广大”,“就像睡在马路上一样,孤独并且无所依据”。第二天清早,她明知“外面又是‘夜’,但一点也不惧怕”地走了出去,用夏季穿的通孔鞋子去接触雪地。(《过夜》)当弟弟劝她回家时,“孤独的流浪人”回答得很干脆:“那样的家我是不能回去的,我不愿意受和我站在两极端的父亲的豢养……”(《初冬》)萧红反对封建家庭的态度极为坚决,她不愿做任人宰割的猪羊,争取做一个独立、自由的人,然而,黑暗的社会几乎吞噬了这位倔强的姑娘。
萧红是一位单纯、顽强、寂寞、苦闷的妇女。在萧红短暂的生涯中,与萧军相识、结合、生活、分手的六年时间,是她人生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萧红自传》中,第三章《家》、第四章《苦杯》、第五章《两片红叶》,集中描绘了这一时期两个人的生活苦闷和悲欢离合。萧军救出陷于绝境的萧红后,先是寄住在朋友家中,然后搬到《欧罗巴旅馆》,最后落脚《商市街》。在哈尔滨生活期间,两个年轻漂泊者立志做“锄手”,开辟生活的“荒田”,向“人林”迈进。(《弃儿》)面对生活的严峻挑战,饿得三次想偷面包,租不起铺盖只好睡草褥子,她熬过来了。然后,单调穷困的生活也使她感到寂寞:“现在我也并不老,但总觉得青春过去了!过去了!”(《饿》)于是,小鱼的死,引起她深切的惋惜;小狗的死,使她产生可怕的联想。当《跋涉》出版时,她高兴得“变成小孩子!”(《册子》)而当被日伪逼迫离别故乡时,她又颇为感伤:“我的脚发抖,心往下坠,忍不住这从来没有落下来的眼泪。”(《最后一个星期》)到上海生活后,两个人之间感情出现了裂痕,萧红端起了《苦杯》,“近来时时想要哭了,但没有一个适当的地方:坐在床上哭,怕是他看到;跑到厨房里去哭,怕是邻居看到;在街头哭,那些陌生的人更会哗笑。人间对我都是无情了。”她的心中积满《沙粒》,“我的胸中积满了沙石,因此我所想望着的:只是旷野、高天和飞鸟”。为了回避这悲哀,萧红独自一人前往日本,过上了《孤独的生活》。久别胜新婚,距离产生美,两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又从日本和北京两地寄上了“两片红叶”,互相通信、互相问候、互相关怀。但总有病痛缠身,总有寂寞和忧愁,总感到是“痛苦的人生啊!服毒的人生啊!”最终还是劳燕分飞。
萧红是一位不忘恩师,为正义而歌唱的作家。萧红为躲避悲哀,离开上海前往日本,临行前,鲁迅夫妇曾设宴为其饯行,并嘱咐说:“每到码头,就有验病的上来,不要怕,中国人就专会吓唬中国人……”“两萧”到上海后,鲁迅可谓对他们关怀备至,体贴入微,不仅生活上关心,更为主要的是帮助他们发表作品,鼓励他们创作,使他们在上海站稳了脚,并一举成名。从这一点上说,鲁迅可谓萧红的恩师和“慈父”。因此,萧红在日本得知鲁迅逝世后,就像万箭穿心一样,心情真是痛苦得难以形容。萧红没能参加鲁迅先生的葬礼,她给萧军写了一封信,只能恳请萧军替她向鲁迅先生的遗体敬献一个花圈,并且希望萧军能够好好地安慰许广平先生,多多地和她来往,帮助她度过这段最难忘的痛苦岁月。萧红回国后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去看望鲁迅先生的坟墓,她流着泪向他敬献了一束花草,回来后,又为她写了一首《拜墓》诗。在萧红后期的生活中,她始终不忘鲁迅,一到鲁迅的祭日,她就呼吁、牵头或组织纪念活动,发表纪念文章,创办《鲁迅》刊物。这本自传中选取了《鲁迅先生记》和《回忆鲁迅先生》两篇文章。在《鲁迅先生记》里,萧红描绘了一次去鲁迅先生家做客的情景,她着意描摹了一颗万年青,坐在旁边吸烟的鲁迅,烟头的红火就像一朵闪烁着光亮的小红花。鲁迅先生逝世后,这颗万年青仍然摆在黑色的长桌上,不过上面多了一幅主人的遗像,萧红寓意深远地用它象征着鲁迅先生不朽的精神。在《回忆鲁迅先生》里,她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了对于鲁迅先生的深深崇敬和感激。她用自己的笔,把读者领进了鲁迅家敞开的大门,让读者看到鲁迅朴素的生活、和谐的家庭。她细腻地描绘鲁迅、许广平、海婴一家的生活起居习惯,鲁迅先生饮食爱好、衣着的怪癖、工作的劳累,临终前的病容。在萧红的笔下,鲁迅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还是一位和蔼宽厚的老人;他不仅是中国文化界的思想领袖,还是一个美满家庭的家长,一个尊重妻子的好丈夫,一个了解儿子的好父亲,一个辛苦培植晚辈作家的情义深重的慈祥宽厚的长者。
萧红是一位“少于世故”,有自己主张,“有些稚嫩和软弱”[注]丁玲:《风雨中忆萧红》,原载《谷雨》第5期,1942年延安出版,见王观泉编:《怀念萧红》,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2月第1版,第27页。,但又对日本侵略行为愤恨和号召人们奋起反抗的爱国作家。在全民抗战情绪高涨的形势下,被战火烧烤的作家们,在1938年1月由胡风主持的讨论会上,几乎一致地主张作家要到前线去。“再留在城市里,就会严重地脱离群众和生活。”只有萧红提出了相反的意见,她在《发言一束》中说:“我看,我们并没有和生活隔离。譬如躲警报,这也是战时生活,不过我们抓不到罢了。即使我们上前线去,被日本兵打死了,如果抓不住,也就写不出来。”按照这一主张,她先后写了《天空的点缀》、《火线外》、《放火者》、《长安寺》等切身感受日本暴行的篇章。她不能忘记那一手按着刀柄,一手紧抱孩子的士兵,想象着他们的心跳“彼此能够听到”,她不能忘记侵略者屠杀人民的罪行,她记载下公园寺庙被炸的惨状。她对日本侵略者轰炸机场和平民居住区的暴行,产生了难以抑制的愤慨和仇恨。然而,“少于世故”和“稚嫩”,使她在人生道路上举步迟疑。她说:“我要飞,但同时觉得…… 我会掉下来”,“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移居香港后,她按照“作家们写作的出发点是对着人类的愚昧!”“一个题材必须要跟作者的情感熟悉起来,或者跟作者起着一种思恋的情绪”的主张,奋力写出了著名的小说《呼兰河传》、《马伯乐》,哑剧《民族魂——鲁迅》等。同时,她也不忘东北老家一一被日本占领的地方,她写了《九一八致弟弟书》、《给流亡异地的东北同胞书》两篇散文。她对弟弟说:“这一群快乐的小战士,胜利一定属于你们的,你们也拿枪,你们也担水,中国有你们,中国是不会亡的。”她鼓励东北同胞沉着奋战:“东北流亡同胞们,我们的地大物博,决定了我们的沉着毅勇,正如敌人的家当使他们急功切进一样。在最后的斗争里,谁打得沉着,谁就会得胜。”
一本好的传记不仅能带读者了解传记人的音容笑貌、个性特点、成长源泉,走进传记人的内心世界,而且还能让读者认识传记人的成就。对于作家来说,就是要认识她的创作成就。
萧红的一生是短暂的,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上百万的文字,这之中有《生死场》、《呼兰河传》等厚重、影响力非常强的作品。萧红的艺术成就不仅体现在她创作出与时代合拍的主题上,更为主要的是她以“我以我手写我心”的信念创作出了别具一格的文体。虽然《萧红自传》没有选她的力作,但仅从编辑的作品中就可以窥见其创作特点。那种独有的萧式创作个性“力透纸背”。
《萧红自传》的最大特点“是一本极类似印象主义的作品,所回忆的事件是以创造性的笔调表现出来的”。这一点在第一章《家》中表现得最为突出。作者以她个人特有的女性心理领悟力,紧紧把握当时的情况,把当时气氛和一般人容易忽略的细枝末节,描写得惟妙惟肖,使萧军和她自己的音容跃然纸上。特别是在描绘自己处境难堪的时候,多数是用内心感受来表现,因而常常揪紧读者的心弦。她在《家》这个章节中,有好几篇对饥饿进行了描写,因为萧红亲身体验过食物对饥饿者的重要性,因此她在描绘食物对饥饿人的意义时写得最生动。在《提篮者》这篇散文中,她写了一个提篮卖面包的人对她产生的诱惑,她写了“带来诱人的麦香”的面包怎样吸引她,但是,“挤满面包的大篮子又等在过道,我始终没有推开门,门外有别人在买,即使不开门我也好像嗅到麦香。对面包我害怕起来,不是我想吃面包,怕是面包要吞了我。”在《饿》这篇散文里,她甚至写到饥饿得实在难以忍耐的时候,想要去偷,“肚子好像被踢打放了气的皮球”,“我拿什么来喂肚子呢?桌子可以吃吗?草褥子可以吃吗?”这类令人胆寒的疑问,这种构思,真是触目惊心。
这本自传另一个特点是作者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捕捉细节。这一点多数出现在以第三人称为重点描写对象的作品中,因为描写的重点不是她自己,而是第三人称的那个人,所以就得运用许多生动的细节描写,来刻画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她在《镀金的学说》中对伯父见了王大姑后形态细节的描写,可以说把伯父见了老情人后的形态、举动、言语描写的入神入理,扣人心弦。类似的例子很多,其中最成功、最有特色的作品,要算是《回忆鲁迅先生》和《家族以外的人》两篇。在这两篇作品中,作者通过细节描写,把两个主要人物及陪衬人物刻画的活灵活现。
萧红是一位情感丰富的作家,表现在创作上,她既是一位抒情诗人,又是一位抒情小说家,更是一位抒情散文家。她抒情的内容非常丰富,或是抒发她个人身世的自怜自爱与感叹,或是抒发她对生活在底层的劳动人民的悲悯与同情,或是抒发她对理想境界的憧憬和追求。她的经历是坎坷的,她的感受是敏锐而细腻的,她的心地是善良的,她把这些都化为朴素而充满感情的文字,用来震撼读者的心灵。在《萧红自传》中,作者在诗歌中的情感,时而像火山爆发,时而婉转含蓄;在书信中直抒心声,时而说教,时而祈求,时而调笑;在散文中抒情的方法因“境”而宜,变化多样;所抒情志丰富多彩。
《萧红自传》的叙事风格以委婉为主,但也有直述的。在前期创作中,她的感情隐含在描述之中,她善于把浓郁炽热的真情,注入自己的作品里,使读者于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后来所写的散文是直述的,比如她在香港写作的《给流亡异地的东北同胞书》,就充满了对故乡的深情,充满了对流亡同胞的热情的鼓励。
萧红在写作中注重整体情节的真实,同时也善于用对比、铺垫等手法,从中也表现了联想丰富的特点。如在第三章《家》中,她不是孤零零地描绘她自己,有时她把自己摆在那些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小姐、少奶奶中间来描写;有时她把自己的命运与那些处境比她更为悲惨的人们联系起来,她同情他们的处境,但对他们爱莫能助,因而谴责社会,也谴责自己。在《家族以外的人》中对有二伯的出场做了铺垫描写,作品开头写道,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我”害怕地蹲在树上。为什么害怕呢?一是怕妈妈打,二是周围环境也令我害怕。“太阳也落下去了,树叶的响声也唰唰的了。墙外街道上走着的行人也都和影子似的黑丛丛的,院里房屋的门窗变成黑洞了,并且野猫在我旁边的墙头上跑着叫着。”我从树上溜了下来,又被母亲“小死鬼……你还敢回来”的叫骂声吓跑了。“我”站在院心空场上的高过头顶的草丛里,寂寞地嚼着青青的草叶,听着一些夜虫的鸣叫。这些描写,为有二伯的出现铺涂了底色,渲染了气氛。过了好久,“我”听到有二伯喊着大白狗回家来了。
《萧红自传》的写作具有诗的旋律。结构是诗化的,语言也是诗化的。如《永久的憧憬和追求》、《九一八致弟弟书》、《给流亡异地的东北同胞书》等篇章都是反复吟诵,朗朗上口;意境优美,回味无穷。《自传》语言总的特点是简洁而明快,含蓄而幽默,可以称为“注册商标式的优美简洁的文笔”[4],同时,用语精确,形神毕肖,极富表现力,已成为萧红作品语言风格。
《萧红自传》的编写是严谨的,也是严肃的。如何把分散的篇章组合起来,勾画萧红的人生命运?如何在有限的篇幅内反映萧红的思想、主张、为人?如何反映“两萧”的生活?以及如何反映萧红与鲁迅的情谊,等等,这些是需要编者煞费苦心的。应该说,我们想的,编者都想到了,而且比我们想得更周全。肖凤老师在萧红研究上是用心耕耘的,她掌握萧红的生平资料,熟知萧红的每一部作品,因此,编辑起来才能做到选材准确,结构完整,主题突出。即使是每一章节的题目,肖凤老师也是反复斟酌,尽量用作品的原话,只有最后一个章节的题目是编者加的,并且每一章节题目基本上能够统领全篇。但这毕竟是一本由编者编辑的自传,故事缺少连续性,有的人物没有反映到,有的事件没有突出出来,作者的形象不够丰满等,也就在所难免了。
总之,不管怎么说,这是一本奉献给读者的不同凡响的作品,也是一本扣人心弦、耐人寻味,值得咀嚼的好书。
[参考文献]
[1]葛浩文.萧红评传[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85:137.
[2]肖凤.萧红散文选集·序[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4.
[3]矛盾. 生死场 呼兰河传:序[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3:105.
[4]葛浩文.萧红评传[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8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