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学案为载体,培养学生学科化的自主学习策略

2011-04-02 05:43刘玉泉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1年12期
关键词:学习策略初中生教师

刘玉泉

(常熟理工学院 附属中学,江苏 常熟 215500)

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信息化,社会进入了知识社会、教育社会与学习化社会。在学习化社会中,生活于社会上的人必须具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学校教育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能力。在初中阶段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策略培养是在小学阶段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基础上的延续和拓展,也为高中阶段研究性学习打下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校从2002年起先后以苏州市叶圣陶教育思想研究和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初中生自主学习策略培养的研究》为依托,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方法和能力,课题组成员想办法大胆探索,先后进行了作业常规要求、学生学习方法和习惯培养、教学案使用等尝试。

一、初中生自主学习策略有关概念

随着社会的加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初中生的情绪调控能力、行为自我控制能力和自主学习策略水平总体呈下降均势:表现在重考试成绩轻学习方法、重知识轻能力、重表象轻内容和重直观轻抽象等。很多中学生在教师、家长指导下被动地完成学习任务,没有真正形成自主学习习惯;有的教师、学生、家长为了升学,为了片面提高文化课考试成绩,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以题海战术代替学习全部。这一切都表明,当前许多初中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此,国家启动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的关键在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方法和能力。

学校从2003年起推行学生素质发展评估,建立素质发展评估制度,改变以往过多地用学生学习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做法。通过建立“学生素质发展评估报告”和“学生成长记录袋”,通过学生与学校制订学生素质发展目标自我对照、自我评估,帮助学生锻炼意志、克服困难、增强自信心,培养学生自我管理习惯,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能力[1]。从2006年起制订学校中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目标,试行初中生学习习惯目标化管理。利用学生大会、班会课、升旗仪式和教师大会明确目标化管理要求,并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方法和能力的培养。同时通过学生素质发展评估机制,让学生对照目标与标准进行目标管理,以评促育提高学习自主性。

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教师的科学指导是前提条件和主导,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习的主体;学生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育的基本方式和途径;实现自主性发展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目的,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是新课改实施中重要的学习手段。这是指狭义的“自主学习”。广义的“自主学习”是指人们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进行有目的有选择的学习活动,从而实现自主性发展[2]。它有以下特点:(1)主体性,指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能始终参与学习过程的决策,能自觉进行学习、检查和评价,并作出符合自我发展可能性的调整;(2)独立性,能够根据自己学习特点,选择独特的学习方法,独立的策略性的解决学习中的问题;(3)超前性,学生能够参与到学习中,并且能为自己寻找到新的学习模式。

自主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提高学习效果所采取的方法和手段,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学习策略由问题驱动,服务于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学习策略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特点,可受多种因素影响;学习策略既可以是显性的外部行为,也可以是隐性的心理活动;学习策略是可以培训和学习的。自主学习策略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突出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模式,它通过使用各种学习活动诱发学生学习的内因,激发学生去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因而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力,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有利于创造型人材的培养。[3]

初中生自主学习策略。初中生自主学习就是要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初中生自主学习,就是使每个初中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己的思考、探索、实践等活动去获取知识,并在主动的过程中,获得积极情感体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初中生自主学习策略培养是把学习方法和策略的指导作为初中教学内容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如自主学习策略与学科教学要求整合后成学科化的自主学习策略。因而自主学习策略培养成为初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使用教学案在学生自主学习策略培养中的意义

《新课程标准》提出: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对学习至关重要。所谓教学案,即教案学案一体化,把教师的教案与学生学案连为一体,以达到促进师生良性互动,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习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教学案是由教师课前设计的,融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案、分层次的评价练习为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探究活动的一种载体。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出发,把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思想方法精心设计成问题,来进行导学、导练、导结。使用教学案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课前有针对性地自学,促进课堂上师生的良好互动,提高课后复习巩固效果。使用教学案教学正是发扬教学民主,将教师集体备课的成果延伸、扩展到学生群体,让学生借助于教学案开展自主学习的尝试和实践[4]。

第一,保证了学生预习的效率。教学案设计时,教师不仅研究教学内容,而且考虑学生实际。将学生需要什么,应学会什么,将学习重难点都编制在教学案中。这样,学生根据教学案预习就能明确要点与任务,实现先学后讲,将预习落到实处。学生在预习时经过自主或合作性的学习探究,对于哪些知识能够理解,哪些问题不能解决,清楚明了,课堂听课更具有针对性。在具体授课时,教师根据学生的预习效果确定精讲点拨的内容,重点讲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充分利用有效时间完成整个教学过程。

第二,突出了学生学的主体地位。在传统课堂模式中,学生大量的时间用来做笔记。老师讲得多,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落实。使用教学案后,教学案就是学生的笔记本,课堂上有需要补充记录的内容就记录在学案的空白处。这样,学生就有更多的时间对学习内容进行思考,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

第三,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虽然关注了师生互动,但限于课堂时间,师生共同探讨流于形式。教学案是师生学习交流的一个很好的平台,此平台上可创建良好的教学氛围,保证有效教学的正常开展;此平台上也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有话敢说、有问敢提、有理敢辩,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受到激励和鼓舞。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这种学习环境是学生提高学习自主性的重要前提条件。有了这种条件,学生才可能有自主探究的动机,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才有可能。

第四,注重学生学习结果的反馈与反思。教学案的使用可教会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我监控,这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的关键,也是目前学校教育的薄弱环节。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记录,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学会自我评价、自我强化与自我反思。通过学习效果当堂检测和对知识点掌握学习过程进行反思,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策略水平。教学案的使用还可保障学生自主学习的自我发挥空间,从而有利于学生的自我调节、自我提高。促使学生实现由被动学习向自主学习的转变。

三、“教学案”教学模式探索与学科化的自主学习策略培养

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教师备课时在备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到备学生学习过程,最后尝试教师课堂教学的教案与引导学生自学的学案融为一体。有的教师率先在公开教学活动中使用“教学案”,接受同行修改建议,努力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教学案既可用于指导学生进行预习,也可用于课堂教学和课后拓展延伸。教学案主要围绕三方面的内容进行设计:学习目标、学习指导、学习过程。学习目标:可以让学生明确了目标,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学习指导: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指导,突出过程与方法。学习过程:包括学习主要环节、形式及知识点的形成相关学习活动,达标训练等。

第一,示案自学,以案导学。课前(至少提前一天)下发“教学案”后,学生据此进行预习自主学习。学生以“教学案”为依据,认定学习目标,并以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为主攻方向,自觉主动查阅教材、做实验,思考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在尝试中获取知识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课上教师根据学生自主探究的信息反馈,把握教学目标和学情,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第二,依据疑难信息反馈,组织讨论,尝试解疑。对于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学生个体发言、共同探讨、小组讨论、全班辩论等多种方式,并调动优秀学生的带动作用,多角度、多层次的辨析,尽可能互相启发,消化个体疑点。

第三,教师精讲点拨,学生归纳总结。对学生无法通过自学和合作学习获得的知识,由老师精讲。教师可采用点拨和精讲两种方式处理学生具有普遍意义的疑点。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学习策略的示范,并进行同伴交流、同伴学习与同伴评价。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运用,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第四,扣标整合,形成网络。学生归纳总结所学重点内容、规律和解题思路、方法、技巧。把知识梳理成线,形成网络加深印象;突出易错易混易漏的知识薄弱点,提醒全体同学足够的重视;教师及时反馈,评价学生课堂表现,起导向作用。

第五,当堂达标训练,知识迁移拓展。紧扣目标,当堂训练,限时限量,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搜集答题信息,小组讨论,教师讲评,重点展示学习思维过程。

第六,课后对学生个别辅导。课堂上师生主要围绕着学生学习过程中共性问题进行探究学习,对于个别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特殊问题往往无法关注,再加上学生自主学习策略水平和接受能力的差异,这就需要教师课后与学生个别交换意见,进行个别辅导。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查漏补缺,强化自主学习效果。指导学生整理、消化和巩固“教学案”,达到学习内容“日日清”和“周周清”。

掌握自主学习策略并不简单,学习策略的内容很多,有记忆、复述、加工和组织等方面策略,学生要通过教学案的反复使用,学科教学中不断训练,才能掌握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四、学校层面的推进

2010年5月起学校在教师个体尝试使用“教学案”的基础上参与“苏州教学案共同体”。根据苏州市“教学案”共同体同盟校的要求,学期初由备课组长制定学期教学进度,分解备课任务并确定每一课的主备人。主备人在备学生、备教材的基础上,完成每节授课的“教学案”草案,特别要把学生自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尽量考虑全面,要多设计几种方案。

在每次集体备课活动前,主备人先提前将超前一至两周的“教学案”发给组内教师审阅,活动时,由主备人陈述备课思路、过程及方法后,再由备课组教师提出修改意见,进一步确定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和学生的易错、易混、易漏点,最后由备课组长把关,主备人根据集体备课的意见提出修改使用意见。

教师上课前根据备课组意见进行二次备课,并根据个人的特点作取舍。课后写好使用后反思。学校同时要求教师布置作业做到“四精四必”:精选、精练、精批、精讲;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改。

学校改进教学评价内容,将“教学案”的使用情况纳入教学正常检查,期中、期末的“六认真”检查中将教师准备并使用的“教学案”代替备课本,以此督促教师用足用好“教学案”。

学校层面使用教学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的尝试在摸索中前行,取得了不少收获,特别是学生自主学习方法不断改进和自主学习能力明显提高,但也看到了部分教师受应试的束缚,在教学案编写应用过程中重知识轻能力,重习题轻方法,甚至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现象”。为此学校设想:尝试“学科示范课”,要求教师根据所教学科的实际情况,设计适合本学科特点的经典学案、经典课例。示范引领,提高教师编写和应用教学案的能力。充分利用好骨干教师的优质资源,提高资源共享。集集体智慧和力量共同关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1]刘玉泉.推行素质发展评估,不断优化育人过程[J].苏州教育,2005(4):16-18.

[2]庞维国.论学生的自主学习[J].华东师范大学报,2002(2):19-20.

[3]陆灵俊.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策略研究[J].陕西教育·教学,2007(10):33.

[4]庄炳建.教学案:师生共用的探究学习载体[N].中国教育报,2008-05-16(5).

猜你喜欢
学习策略初中生教师
最美教师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应用型本科层次大学生网络在线学习策略及实践
初中生培养英语自学能力的几种有效途径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基于微博的移动学习策略研究
幂的运算对学习策略及生活方式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