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春兰 曾东京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蚌埠 233000)
熟语是成语、谚语、歇后语与惯用语等的总称,是一个民族通过长期的语言实践提炼出来的具有固定结构和形式的短语或句子。它既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民族历史和文化的浓缩。汉语熟语源于中华民族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多来自神话故事或历史典故,往往借助某些直观鲜明的形象来表达一定的比喻意义,以达到劝诫、忠告、讽刺或幽默等效果。除了运用鲜明的形象,大多数汉语熟语还具有前后对称、音节和谐与韵律优美等特点。恰当地使用熟语,可以增强语言的美感和感染力。因此,如何在忠实传达汉语熟语语义的基础上尽量保持熟语的鲜明形象、丰富联想及和谐韵律,就成为翻译研究的重点。正是考虑到汉语熟语及其英译的特点,尹邦彦教授在其《汉语熟语英译词典》(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前言中提出其译释的原则是:“条目的释文力求切合汉语语义,尽量保留汉语色彩,同时符合英语习惯。”这一原则在其词典的译释中具体体现为直译、意译和加注相结合的翻译方法,同时尽量提供多种译文。下文拟从其译释原则出发评述该词典的特色与存在的不足。
《汉语熟语英译词典》借助多种翻译方法,提供多种译文,帮助读者理解和使用汉语熟语。
《汉语熟语英译词典》大量使用直译、意译和加注相结合的方法。
1.直译:对于由字面意义就可领悟出其隐含意义,或者和英语习语在字面意义、形象意义及隐含意义上都相同或相似的汉语熟语往往采用直译的方法。这样处理不仅能保留原汉语熟语的表达方式,还能最大限度地在英语译文中再现原汉语熟语的比喻形象和修辞色彩。如“丢面子”译为“to lose face/to be disgraced”,无论在用词和所要传达的隐含意义方面,汉语熟语和英语习语之间都具有共同之处,读者更容易理解、接受。
2.意译:由于人们的文化传统和所处的社会环境、地理条件等不同,对很多具体事物的体验也不尽相同,各民族间,甚至同一民族不同社会群体间,在隐喻使用上都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在语言表达上也得到反映和体现,许多汉语熟语无法在英语中找到具有对应形象和喻义的表达。同时,大多数汉语熟语所具有的民族文化特色在很多情况下也难以用直译法体现。为了确保读者能准确理解汉语熟语的意义(尤其是其比喻义和隐含义),《汉语熟语英译词典》在以直译保留原熟语形象的基础上,大量采用意译法。意译法虽然难以全面体现汉语熟语的文化特色和具体形象,却能简洁明了地反映出熟语的隐含义、比喻义。如在“八字还没有一撇the first stroke of the character bais not yet visible——Nothing has been done so far”中,因为原熟语中所使用的形象为汉字“八”,英语中没有与之对应的形象,所以《汉语熟语英译词典》首先通过直译保留其汉语熟语形象,后用破折号带出其意译部分,体现了原熟语的隐含义——一切都尚未开始。
许多汉语熟语都涉及或蕴含历史典故、神话传说、风俗习惯、人名地名等丰富的文化信息,如“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嫫母有所美,西施有所丑”。如果采用直译法来翻译这类熟语,其中的典故、民族和文化信息常常会给读者造成理解上的困难;采用意译法又很难形象地将原典故、神话或传统的文化内涵再现出来。这时,比较合适的翻译方法就是在直译和/或意译的基础上加注。
3.加注:加注法就是在译文中添加读者理解熟语所需要的文化信息和背景知识,这样既能保留汉语熟语的比喻形象和文化内涵,又能确保译文为读者所理解和接受。《汉语熟语英译词典》用方括号引出加注的信息。如“一心不能二用”,编者将其译为“A man cannot spin and reel at the same time./No man can both sup and blow at once.[Used to mean that you can’t do two thinigs at one time.]”,正是“通过用直译(体现汉语熟语的风姿、结构、形式、意义)、意译(显示汉语熟语的喻义与引申义,符合英语习惯)和加注(阐述语用与文化信息,以加深理解与提高理解的准确度)相结合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曾东京2007:223)。
《汉语熟语英译词典》收词广泛,共收熟语6424条,涵盖了成语、谚语、惯用语、歇后语等各类语目。其词条来源也很广泛,引用及借鉴了经典的小说、戏剧、诗歌、散文、神话中的熟语及各类成语、俗语辞典中的内容。经典之作使一些熟语表达广为人知,并赋予其一定的内涵;而借鉴和参考多部辞典则使《汉语熟语英译词典》中的语目更有代表性、权威性、实用性,更易为大众所接受。
有些汉语熟语语义相同,但构成上稍有差异。比如“茅塞顿开”和“顿开茅塞”其实是一个熟语,不能只收录其中之一,否则不便于读者检索。《汉语熟语英译词典》二者皆收,并将不太常用的“顿开茅塞”设为参见条,既方便读者查检,又节约了空间。
有些汉语熟语中所借助的形象虽略有不同,却用来表达相同意思。如“破碗破摔”和“破罐子破摔”,虽然分别借用了“碗”和“罐子”的形象,但都是用来表达“自暴自弃”的意思,对此,《汉语熟语英译词典》基本上也采取兼收并设参见的方式处理。
有些汉语熟语的英语译文不止一个,对于此类语目,《汉语熟语英译词典》在体例说明中明确其采取的处理方式为“凡同一意义有几种译法互相衬托时,对应译文不论是词、词组还是句子,一律用斜线‘/’隔开”。提供多种译法,既可以帮助读者加深理解,也使读者可以根据具体语境选择最恰当的表达形式。如“白日做梦”的译文为“to daydream/to indulge in wishful thinking/to build castles in the air”。
不同民族在文化、思维等方面的差异也必然会在其语言中体现,形成各民族特有的文化色彩很浓的熟语表达。对那些在英语中无法找到对应习语的汉语熟语,《汉语熟语英译词典》除了进行直译、意译和加注外,还尽可能提供具有相近喻义的多种英语习语形式,从而方便读者了解汉英两种语言在习语表达方面的差异,以更好地认识中国历史文化和传统。如:“抛砖引玉to cast away a brick to attract a jadestone—to spur to induce sb to come forward with more valuable opinions/to set a sprat to catch a mackerel。”通过对比,读者可以了解中英两国在物质文化方面的差别:中国很早就把玉当作珍贵物品,制作成多种饰物,而砖早在秦代就是很容易生产的建筑材料;英国则是一个岛国,历史上捕鱼和航海业较发达。
汉语熟语是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浓缩,使用得当可以使文章添色、话语幽默,同样的语篇能够传达更多的信息。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汉语熟语)本身意义的比喻性使其字面意义与实际意义不相符;由于许多汉语熟语出自历史典故、文学作品,自然而然地带有感情色彩……”(张柏然2006),翻译或使用不当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还可能让读者或听众误解,严重的还可能会带来巨大的损失。这就要求“在使用时不仅要求理解其字面上的意义,还要理解其使用场合的关联意义,即应注意切合语境……”(张柏然2006),使语言的表达不仅准确,更要地道。另外,在实际使用时,“汉语熟语往往只充当句子的一个成分(有时独立成句)并与其他成分交融在一起,所以在对之进行翻译时要考虑到对应译文应在语言形式上与汉语熟语相对一致,力求语法正确、语义完整、逻辑清楚”(区少绵1995:947),从而更有利于使用者的语言产出。《汉语熟语英译词典》的编者充分考虑了这些因素,在进行英译时多采用对应语言形式进行译释,如“敬酒不吃吃罚酒to refuse a toast only to drink a forfeit—to refuse to accept sth as an honor but rather choose to have it forced upon one”,原熟语多用作动词词组,所以编者在进行英译(直译和意译)时,用相应的动词短语翻译。此外,《汉语熟语英译词典》还通过使用括注提供语义信息和表明语用场合。如“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其直译句后就用括号标注出:[Used to mean that a good reading is the guide to a good writing]。
当然,《汉语熟语英译词典》也不是尽善尽美的。一些不足之处还望编者在修订时予以弥补。
编者虽在其体例说明中称:“凡同义不同说法并能够互换的条目同列一起……前者称为主条目,后者称为副条目。副条目则另列条目,以参见的方式出现,不另示释义和例证。”但在实际编纂中并未能一以贯之地执行这个原则,具体表现为一方面较常见的同义熟语屡被遗漏,另一方面则重复收录。
如词典中收录了词条“所答非所问”,却找不到同义且更为常用的熟语“答非所问”。中国读者当然知道这两个熟语表示相同的意思,在查检时不会有问题,但母语为英语的读者如要查找“答非所问”,岂不是无从下手?同样,词典收了“一个眼睁着,一个眼闭着”,却没有更简洁、更常用的“睁只眼,闭只眼”;收了“不亢不卑”,却没收“不卑不亢”,等等。这些熟语表达形式虽不同,但传达的意思基本一样,所以可按上述原则兼收并录,但应将其中之一设为参见条。这样处理,既能丰富词典的词目,方便读者使用,又不会占用太多的空间。
如果说词典对某些常用熟语没有收录是宥于词典篇幅,那么对一些熟语的重复译释则有点令人费解了。如“软的欺,硬的怕”和“欺软怕硬”其实是同一个意思,但编者却将它们各自单独列条,而没有建立参见关系;“海誓山盟”与“山盟海誓”、“出头露面”与“抛头露面”、“从来好事毕竟多磨”与“好事多磨”等均属于重复收译,浪费了词典宝贵的空间。
《汉语熟语英译词典》的译释基本遵循直译、意译、加注(或对应英语习语)的顺序。一般来说,第一句译文紧扣汉语词目字面,反映汉语熟语的形象与神韵;第二句译文则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反映词目的隐含义或比喻义。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让读者慢慢地由汉语熟语的生动形象过渡到地道英语的表达方式。词典这样处理是完全可取的。但是,有些条目的译释却没能做到这一点。如在“海枯石烂an oath of unchanging fidelity/when the seas dry up and the rocks decay—no matter what happens and for how long”中,把解说性的短语放在最前面,而把直译部分放到了后面;“履险如夷”这一熟语虽可直译,但词典中却没有给出直译句“to go over a dangerous pass as if walking on level ground”。这种体例上的不统一容易造成理解和使用上的混乱。
前面也提到,熟语是一个民族历史和文化的浓缩,使用熟语时往往有一定的语义和语用限制。让读者了解这些限制,是熟语词典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汉语熟语英译词典》中,某些词目的语义、语用信息却不太完整。如“按图索骥to seek a thoroughbred horse according to a picture/to follow up a clue to find sth/to follow up a lead to solve a problem.”中所给的三个英语短语都只是对该熟语的一个方面“按照某一线索去寻找”进行译释。其实,这一熟语还常用于贬义,比喻做事“拘泥成见,不知变通”(杨任之2004:843)。因此,应该在原有直译的基础上说明其贬义用法,即“to deal with/handle a matter in a mechanical way”。
词典中还有一些熟语的译释有误或不够准确。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译文为:“How can swallows and sparrows understand the flight of the swan and the wild goose?/How can a common fellow read the mind of a great man?”。《中国俗语大词典》(温端政1989)对该词语的解释为“鸿鹄,天鹅;志乃志向”。为了和原熟语的形象保持一致,应如实传达其语义,该熟语似可直译为:How can swallows and sparrows understand the ambition of the swan?
另外,词典中有些熟语的翻译有误,如“卖眼前俏to put up a show/to do sth for appearance sake”,似乎第二个短语应为“to dosth for appearance’s sake”或“to do sth for the sake of appearance”,此属语法有误。而像把“手无缚鸡之力”翻译成“as week as water”,恐怕就是排版和校对时的粗心所致了。
综上所述,编著者尹邦彦教授在参考译文十分有限的情况下,查阅了浩繁的译本和工具书,历经十余年编成的《汉语熟语英译词典》堪称成功之作。词典虽尚存在一些不足,也是创新过程中在所难免的。我们相信,经过修订,其质量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1.北京外国语大学《汉英词典》编写组.汉英词典.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2.陈宏薇,李亚丹.新编汉译英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4.黄永安.习语翻译中的文化内涵.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2(3):41-43.
5.区少绵.谈习语翻译:学习《红楼梦》习语英译札记.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5(2):94.
6.王涛.中国成语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7.温端政.中国俗语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1009.
8.杨任之.古今成语大词典.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843.
9.尹邦彦.汉语熟语英译词典.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10.曾东京.翻译学词典编纂之理论研究.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223.
11.张柏然.汉语熟语英译词典·序.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12.张宁.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中国翻译,1993(3):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