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斌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04)
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路径
——社会工作服务技能的培养与运用
李 斌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04)
中国高等教育在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的过程中,大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变得更加复杂,高校辅导员工作理念和方法需要有所创新、发展和完善。从社会工作的专业视角来看,高校辅导员社会工作服务技能的培养与运用,是提升高校辅导员队伍素质和专业化水平的一种专业路径和行动模式。
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社会工作
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向大众化转型,经济社会急剧变迁的社会背景下,如何应对大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挑战,提升高校辅导员工作专业化水平,一直是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热点问题。本文主要从社会工作专业化的角度,探讨高校辅导员社会工作服务技能的培养与运用,以期提高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素质,增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社会转型期带来的价值观念多元化极易使大学生群体处于一种茫然、困惑的窘境当中。主观上,“80后”、“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鲜明:主体意识很强,但集体意识缺乏;民主意识很强,但享乐主义盛行;创新意识很强,但抗挫折能力较弱。[1]客观上,网络科技带来的隐患和陷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中导致的生源质量下降、教育资源短缺,以及大学生就业压力大,造成学习积极性下降,心理疾病产生等,都对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1. 辅导员队伍专业背景复杂,专业性不强
近日,笔者对长沙和湘潭12所高校的204名辅导员开展调查,结果显示,其专业背景涉及管理学、法学、社会学、教育学、社会工作、思想政治及理、工等多个学科,其中思想政治专业的人数仅有15人,占总人数的0.07%。专业背景不仅复杂而且专业性不强。
2. 辅导员工作缺乏“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和意识
传统上,辅导员多是遵循“以事为本”的管理理念,以社会要求和学校管理目标为工作出发点,忽视学生作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地位,缺乏“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和意识。
3. 辅导员工作的事后补救性
学生工作中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但是,目前辅导员工作仍然带有严重的事本主义倾向,缺乏事前的预防,不注重深层次的心理疏导,不注重整合德育资源,治标不治本。
第一,社会工作“以人为本”的专业理念和价值,主要是强调人的平等、尊严、价值等。[2]这符合当今社会“以人为本”思想的内涵,也是辅导员工作的内在要求。
第二,社会工作在其长期的发展和完善中,形成了三大专业的工作方法,即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这三大方法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运用,不仅有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之间互帮互助,而且还能改变以往“就事论事”工作方式,做到事前的积极预防,变辅导员工作被动应付式为积极预防式。
第三,社会工作强调社会工作者发挥资源获取者与资源协调者的双重角色,这可以帮助辅导员在工作中学会寻找各种社会资源,有效协调各方关系,为学生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网络。
第四,当前不少高校在辅导员培训中,已经有了类似于社会工作服务技能的培养。以这次对12所高校的调查为例,虽然调查结果显示,高校对于辅导员学校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培训甚少,但是仍有34.4%的辅导员表示对学校社会工作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在表示接受过辅导员专业培训的160人中,有37.7%的人参加过学校社会工作的相关培训。
从上可以得出结论,不管是从现实的高等教育需求出发,还是从社会工作本身所具有的专业优势来讲,或者从高校已经开始具备的相关社会工作服务理念而言,对高校辅导员进行社会工作服务技能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可行性。
1. 社会工作“以人为本”的思想,强调对人的尊重、接纳、个别化等原则,这对于高校辅导员工作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辅导员要“以学生为本”,了解学生的需求,将“管理学生”变为“服务学生”。辅导员在工作中要运用社会工作服务中“接纳”的价值观念,对每一个学生都持着接纳的态度。本次对204名高校辅导员关于“对学生的接纳程度”的调查结果显示,52.9%的人表示很愿意接纳学生,46.1%的人表示出比较勉强或是不明确的态度,这证明,辅导员接纳学生的意识和态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社会工作强调“助人自助”的服务理念,“社会工作是一种科学的助人服务活动”,[3]一方面它要帮助案主解决困难,另一方面还要挖掘案主自身的潜能,使其到达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校辅导员在开展学生工作时,一方面要帮助有困难的学生解决其眼前的现实困难,但是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要注重挖掘所有学生的潜能,让他们实现从“被助”到“自助”的转变,帮助他们具备自我成长的能力。
1. 个案工作
在社会工作中,个案工作是指“采用直接的、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运用有关人际关系与个人发展的各种科学知识与专业技术,对案主(个人或家庭)进行工作”,[4]帮助案主解决其困扰,增进其福利。在工作中,辅导员可以运用个案工作的原理针对存在学习困难、群体生活适应不良、遭受重大变故或其他情绪或行为等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个人辅导。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个案工作过程的五个基本步骤,即接案与建立关系、收集资料与问题判断、制定目标与工作计划、计划的实施、结案与评估,对辅导员同样具有重要的启示。在具体实施计划的过程中,辅导员还要注重一些基本原则和沟通技巧的运用,尤其在针对陷入某些不宜被多数人所知道的困境的学生开展个人辅导时,一定要注重接纳、尊敬与保密原则的运用。
2. 小组工作
小组工作可以是一种过程,也可以是一种手段,“它通过小组成员的支持,改善他们的态度、人际关系和他们应付实际生存环境的能力。”[5]强调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分享和支持。大学生活是一种团体生活,采用小组开展辅导既符合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也符合大学生平时的生活、学习轨迹。在具体的操作中,辅导员可以根据自愿原则,将具有类似困扰或需要帮助的学生召集在一起,组成一个小组,根据目标的不同,可以分为学习小组、生活适应小组、社交小组等,每组组员控制在5—9人最佳。在小组过程中,辅导员要根据小组任务目标的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同时要引导小组成员之间的有效互动,获得情感上的支持、境况的改善以及行为的变化等,实现其个人的成长。
3. 社区工作
社区工作主要是指以社区组织、社区发展、社区服务为内容的社会工作基本方法。社区也是大学生生活、学习、成长的一个重要空间,一方面高校辅导员可以充分利用社区这个具备丰富资源的“小社会”,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深入社区的活动,如服务社区孤寡老人、帮助社区留守儿童等,让学生从实践活动中,开阔视野,增进责任心,获得自我成长。另一方面,对于问题学生,辅导员还可以通过与社区工作人员或社区居民交流、沟通,关注学生的家庭以深入了解学生的真实生活,做到“对症下药”。而且通过深入社区,辅导员还可以发挥其资源获取者与协调者的角色,帮助学生争取资源,改善不利的环境,力争达到彻底解决学生困境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这三大工作方法并不是绝对地独立运用的,更多的情况是三种方法同时运用,因此,需要辅导员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采用合适的工作方法。
本文针对当前高校辅导员工作面临的挑战,探讨对辅导员队伍进行社会工作服务技能的培养以及学校社会工作在具体工作中的运用,希望能为提升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能力和素质提供一种专业的路径和行动模式,使其工作向专业化迈进。
[1] 马永春, 李杰.“80后”、“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析[J]. 思想教育研究, 2010(5):78-80.
[2] 王思斌. 社会工作导论[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76.
[3]王思斌. 社会工作概论[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13.
[4] 张雄. 个案社会工作[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9: 5.
[5] 刘梦. 小组工作[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3.
College Profesional Instructor's Way: to Train Skills of Social Work Management
LI Bin
(Changsha Civil Administration Profession Technician College, Changsha, Hunan 410004, China)
In the transform process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from few elit education transferred to popular education of the people, the i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become more importance and complex. The college working concept and method of the instructors of the students work should innovate and make progress. In the light of profesional view of social work the instructor's training and applying of service technique is the way to escalate the instructor competence and profession level.
instructor in college and university; profesionalization; social work
G 471.7
A
1672–1942(2011)02–0101–03
(责任编校:彭 萍)
2011-02-24
2009年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立项课题(09C39)
李斌(1972-),男,湖南常德人,副教授,博士生,主要从事高校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