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茆山歌演唱特色传承与发展策略

2011-04-01 15:03:22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1年7期
关键词:山歌音色歌唱

葛 绝

(常熟理工学院 艺术与服装工程学院,江苏 常熟 215500)

白茆山歌作为吴文化精品代表作之一,曾引领从古代至近现代民歌之风骚,有着八上北京、二进中南海的荣耀。正由于其内涵之古远精深,外部影响之广泛,现已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当地各级政府对白茆山歌的保护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比如新建白茆山歌纪念馆,成立白茆山歌研究学会,筛选确立各级山歌传承人,多次举办大型演唱会、研讨会等等。然而,即便如此,白茆山歌还是存在着濒危状况。白茆山歌的音乐特征很有必要进行系统而细致的普查和研究,这对提高白茆山歌教学水平,培养高素质的白茆山歌研究和传承人才,进而更好地传承和发展白茆山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为一名高校声乐教学者,笔者在十多年时间里,对白茆山歌的演唱进行了“有意注意”,特别是近年来,多次参加与白茆山歌有关的活动,观摩白茆山歌进校园、进课堂,参加白茆山歌演唱会,品听白茆山歌手演唱录音,深入白茆山歌之乡进行科研调查,与山歌研究会人员及山歌手进行深入细致的交谈等等,并由此产生了对白茆山歌演唱、传承和发展上的思考。白茆山歌馆研究员、白茆山歌学会会长邹养鹤先生曾提及:“白茆山歌的传承与高校结合,使山歌在记谱上得到了保证,但在演唱上还想得到帮助。”①引自常熟理工学院艺术学院音乐系“区域文化”课堂记录。

邹先生一语道出白茆山歌传承与发展所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如何传承和发展白茆山歌的演唱特色,而这一问题必须解决却又难以解决。之所以称之为“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因为白茆山歌的传承与发展,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和方法,最后都要落实到演唱这一关键环节;否则,白茆山歌再怎样发展,充其量只是一朵艳丽的“塑料花”,而无鲜活的生命力。从一切歌唱艺术的创作程序来说,演唱形式和方法是最后、最关键的艺术呈现步骤,它的结果如何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整个歌唱艺术的成败。白茆山歌的演唱也是如此。这一问题之所以“难以解决”,是因为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肯定会有许多演唱技术的改革难度以及与传统演唱审美习惯的碰撞等等。

一、白茆山歌演唱的现实问题

白茆山歌有着深厚的历史根基和丰润的文化底蕴,能流传至今靠的是它自身独特的艺术生命力和良好的传播环境。不可否认,跟其他优秀的文化遗产一样,白茆山歌也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诸多问题和重大困难。传统的农业化生产转变为现代的农业生产及向工业生产的转变,传统的农村生活转变为现代新农村的生活,这是影响白茆山歌演唱特色传承与发展的主要原因。同时,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不断改变,白茆山歌的演唱与当下人们审美习惯有着一定差异,它自身发展的滞后与当下人们听觉发展的不适应也成了制约其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歌唱音色不适应当下

随着现代生活的发展,人们随处耳闻的音响大多是“立体”、“环绕”、“杜比”之类的音效,随之普遍接受“唯美歌唱”音响的明亮通透、丰润松圆等音色特点,再去听赏白茆山歌的演唱就会有诸多的不满足感。歌唱音色的扁白、浅淡,歌唱音色表现薄弱、变化单一等,大大削弱了白茆山歌在传播上的影响力,从而给它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演唱方法比较陈旧

白茆山歌手演唱方法有如下主要问题:首先,在嗓音使用上,歌手们习惯于“自然性”,导致真声使用较多,喉部肌肉用力较大,缺乏气息的有力支持,这样就限制了嗓音歌唱能力的使用和发挥。其次,在呼吸使用上,歌手们基本使用较“自然”的胸式呼吸,在歌唱中很难得到很有气息支持的歌唱状态,歌唱发声和共鸣随之处于不便或有限状态,更难达到通透、松圆、丰润的表现效果。再者,歌唱共鸣处于一种“自然”的“单声道”状态,也就是说,白茆山歌手歌唱共鸣腔体的使用以单一口腔共鸣为主,有的稍带上一些鼻腔共鸣以增加音色变化。最后,歌唱状态局部性。由于山歌手们歌唱趋于一种本能的“自然”性,或是因为他们对歌唱方法科学性缺乏了解,所以在歌唱过程中,“操作”性大多集中在喉部肌肉的使用上,缺失发声、呼吸、共鸣、咬字等多位一体的整体性歌唱方式。

白茆山歌手们都沿用本能发声习惯,歌唱方法没有严格的艺术规范和技术要求,大家在歌唱中充分利用自身嗓音发声特点去表现山歌内容,按照上辈口传或相互交流中约定俗成的歌唱习惯,形成自己的歌唱技术特点和风格。歌手们的演唱技术还处在一种相对“自我”的封闭性状态,不理解歌唱中的呼吸、共鸣、打开等技术话语。

(三)音乐体裁相对单一

一直以来,反复演唱的白茆山歌音乐体裁只有四五种旋律素材,歌手们只能在基本音调上根据自己的演唱习惯和嗓音特点作各种加花、装饰及润腔,亟需合乎白茆山歌特点新作品的演唱。白茆山歌音乐体裁的单一性与当下人们听觉审美多样性明显不适。

二、白茆山歌演唱特点的传承

白茆山歌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并受到人们喜爱,这与其自身的诸多特点有关。整体而言,白茆山歌蕴含了苏南民歌中香、酥、甜、糯的软语轻声,清、丽、柔、和的委婉流畅的风格特征。白茆山歌的这些特点,与它的演唱特色密不可分。传承白茆山歌,有必要汲取其传统中的精华,让它具有生命力的演唱特色得以长久延续。

(一)传承演唱明亮性

传统歌唱听觉习惯上,人们对明亮的歌唱音色比较喜爱,白茆山歌的演唱环境具备这一条件,这成就了白茆山歌长期的流传与兴盛。语言因素对白茆山歌歌唱的明亮性起了一定作用,在继承白茆山歌歌唱明亮性特点时,我们不妨继续运用当地传统语言进行演唱,承袭其语言成型较靠前、声带使用较直接的方法,使唱歌所表现出的歌唱音色比较直白、明亮。另外,承袭白茆山歌手演唱传统,起音唱歌时启用最佳声音区域,到往高音区歌唱时立即换成假声,促使歌唱音色更明亮一些。

(二)传承演唱自然性

白茆山歌演唱的自然性来源于两个方面:其一,白茆山歌演唱,是歌者直面生活诸多内容的真情感受。如充满人情色彩的嫁娶庆寿、建房上梁喝酒的仪式歌曲,插秧耘田、车水收割之类形象生动的劳动号子。要传承白茆山歌传情述爱、叙事风俗等内容特点,以及人们面临诸事直抒胸臆的真实心态。这种真实心态毫无造作之嫌,很容易引起共鸣。其二,白茆山歌歌唱方法并不像舞台艺术,它没有严谨规范的要求,歌手们歌唱状态都取自质朴本能的歌唱习惯。用声不妨多继承自然的“大本嗓”,在歌唱呼吸中使用自然的胸式呼吸,承袭它歌唱音域大都在中声区内,音色变化大都使用喉部肌肉力量进行音色明亮调节的特点。这些歌唱方法给人一种很接近自然的感觉,听者随之呼应歌唱也不觉有何歌唱方法上的难度。

(三)传承演唱普适性

白茆山歌是草根文化,草根的可贵就在于它的普适性。白茆山歌产生于民间,流传于民间,并随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兴衰。传承白茆山歌演唱的普适性特点,不妨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传承稳固形态

王小龙指出,“在白茆山歌中已经形成了一种比较稳定的演唱习惯”,白茆山歌在传统四句头重演唱时的呼吸力度规律性突出,即“力度强,则音较高,力度弱,则音较低”;在波形反应力度上,“第一句力度是在一个突强之后慢慢缓释下来的”,“总体上力度也成突强后的减弱趋势”,“第二句和第四句的力度规律几乎一致,这就更进一步说明了前两句与后两句的对称规律”。[1]秉承白茆山歌这种稳固形态,有利于凸显白茆山歌的演唱规律,符合人们抒发情绪起伏的过程,符合人们借物抒怀、借景抒情的心理和生理习惯。

2.传承直白唱词

白茆山歌演唱歌词具有朴素、直白和口语化的特点。如《雄鸡一唱千村动》:“太阳一出满天红,万里麦浪迎东风,江南水乡春来早,雄鸡一唱千村动。”《一把芝麻撒上天》:“一把芝麻撒上天,唔肚里山歌万万千,南京唱到北京转,回来么再唱哉两三年。”秉承白茆山歌的直白唱词,可以充分表现白茆山歌演唱触景生情、顺口成章的语言特征。

三、白茆山歌演唱特点的发展

当传统艺术与时代需求相遇时,其特点必须保持,但同时也必须自觉适应、相容时代需求,使自己成为既符合时代审美的客观需求同时又具自身独有特色的艺术奇葩。与时俱进是一切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应有的姿态,这就要求文化遗产要“动”起来。有动才有活,有活力才有生命力,有生命力才可能进一步发展,切不可等待被动机械的传承。

在“动”的过程中,在进一步发展的道路上,白茆山歌的演唱需要做好以下两件事。

(一)借力科学

白茆山歌的演唱有些习惯、特点不应改变,而更应保持。比如,歌唱语言无需改变歌唱过程中咬字吐字的着力点和语音成型过程中的习惯;歌唱明亮性,要继续把握此歌唱明亮的部位并巩固它;歌唱力度表现的稳定性,这是生活在这一区域人们情感表现的一种习惯,也是一种烙印。这些本质的特征应该牢牢把握,但同时我们不妨在演唱过程中进行一些整体歌唱意识和技术的强化。

在保持明亮、自然特色的基础上,我们要充分借力科学,适度加强歌者审美意识的深度和广度,使歌者在歌唱过程中的心理、生理感受更加宽泛;在技术训练上,让歌者多进行声音与情感呼吸的结合,情感呼吸与音色变化的结合,歌唱语言与情感呼吸的结合等等。纵观白茆山歌的演唱,在具体的技术方法上,歌手们需在上述几个方面多加努力。应该说,把握本质特征与上述的技术强化并非矛盾,这是一个把握本质,更是一个提升、充实并完善自我的必需行为。

(二)借力时代

万物生长必须适应生长环境,吸收环境营养才能茁壮成长,民歌演唱也当如此。在新的历史时期,白茆山歌的演唱能否在音色方面让人们感觉再清丽通圆一些,在演唱表现力度上能否与现代年轻人的需求接近一些,在演唱的速度、节奏等变化上能否与现代青年人有更多的呼应,在演唱形式上可否与一些现代通俗音乐表演要素结合,是否还可在歌词语言上选用普通话与当地咬字吐字成型的习惯结合呢?

我们认为,新时期的白茆山歌演唱,要植根当下,借力时代。有关单位和个人要有“文化自觉”的具体行为。白茆山歌演唱要想进一步发展,需要歌手们去了解、去吸收当下的审美需求,同时也更需要当下的文化人去细嚼白茆山歌的本质精髓,这样的互动越频繁、越深入,越会产生火花。

苏州科技学院音乐学院和常熟理工学院音乐系都围绕地方文化,举行一些“文化自觉”的活动,把白茆山歌引进课堂,并请白茆山歌传承人走进教室,为学生们教唱白茆山歌。纵观山歌教唱整个过程,我们发现,已经掌握一定科学歌唱方法的学生在山歌演唱的用声上毫无技术障碍,或者说是在山歌演唱的用声技术上驾驭轻巧有盈,都很自然地在自由的歌唱状态下模仿、体验山歌手们教唱山歌的韵味和音乐特点。学生们还能不泥于传统,结合时代对民歌的现实需求,用自身的歌唱方法来学唱,表现白茆山歌及其风格特点,甚至在演唱语言上的变化。对此,白茆山歌传承人徐雪元非常欣赏,“我听到有一东北的女学生把‘鞋’唱成普通话的‘鞋’,我觉得也蛮好听。”从这一有趣现象我们得到一深刻启示:白茆山歌演唱完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传统,根据时代的要求而有所变化和创新,从而拥有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白茆山歌应利用自身所处苏南经济发达地区这一有利的地域优势,充分借助各种机会、平台,如媒体、各级教育、企业及社区文化、文化旅游等等,去展示自己的独特风采。同时,在一种守望之中汲取各方营养要素,以适应时代需求,增强自己的生命活力。

[1]王小龙.白茆山歌结构规律的计算机分析[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5(3).

猜你喜欢
山歌音色歌唱
山歌还要妹起头
山歌
黄河之声(2021年7期)2021-06-21 13:59:22
为你而歌唱
歌海(2020年4期)2020-08-25 01:57:49
为你歌唱
小读者之友(2020年6期)2020-07-06 13:29:30
三百山山歌
心声歌刊(2019年3期)2019-06-06 02:52:32
关于《村歌唱晚》的通信
中华诗词(2018年3期)2018-08-01 06:40:38
苗山歌
民族音乐(2018年2期)2018-05-26 03:04:34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歌唱十月
时代风采(2016年19期)2017-05-05 12:12:41
论长笛演奏的音色变化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4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