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家芳
(漳州师范学院 外国语言文学系,福建 漳州 363000)
传统语言学将隐喻和转喻看作语言修辞手段,现代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和转喻是人们对抽象概念认识和表达的重要工具,是人类基本的认知方式。随着对隐喻和转喻研究的深入,一些学者尝试从认知视角来解释各种语言现象,其中也包括词义的演变。正如Lakoff所指出的,“一词多义起源于不同认知域以及同一认知域中不同元素之间的关系。”[1]13这里所提到的“不同认知域不同元素之间的关系”即为隐喻,而“同一认知域中不同元素之间的关系”即为转喻,它们分别以相似性和邻近性为基础。可以说,隐喻和转喻思维是词义延伸的两个重要途径。[2-3]隐喻和转喻分别以相似性和邻近性为基础,表现在词义变异上就是用已有事物的名称描述或指称与已知事物相似或相关的未知事物。
英语中有极其丰富的饮食词语,涉及到烹饪食材和烹饪工具等方面,这些词语大多数都存在基本词义的隐喻和转喻的延伸。但到目前为止,对英语饮食词语的隐喻和转喻用法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旨在从认知语言学的隐喻和转喻角度对英语饮食词汇的隐喻和转喻用法作一阐述。
认知语言学家Lakoff和Johnson在其合作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指出,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是无所不在的,不但在语言中,而且在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中。人们用来思考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在本质上也基本上是隐喻性的。[4]4隐喻产生的基础是因为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存在相似性,利用事物之间相似性的特点,用已知事物来表示新事物,这就产生了新旧事物两个认知域之间的投射,把已知的、具体的概念映射到未知的、抽象的概念,在语义范畴中表现出从具体的意义发展到抽象的意义。在“Time is money”(时间是金钱)这个概念隐喻中,始源域money和目标域Time之间存在相似性,如两者都是一种有限的、宝贵的资源,不可以随意浪费等;因此,隐喻的本质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4]5不同类型的事物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认知联想,主要因为它们的相似点,从这一点上讲,相似性是隐喻的基础。以下笔者将就英语饮食词汇中基于相似性的隐喻用法作阐述。
基于“性质相似”的隐喻是指事物之间因某些属性相似而形成的隐喻。如蘑菇的生长速度极快,故mushroom可比喻暴发户或迅速生长的事物;the squeezed orange(压榨过的橙)则可比喻那些已被充分利用过的东西或用处不大的人物;pie in the sky(空中的馅饼)则比喻渺茫的希望、不能实现的许诺。这一类隐喻在英语饮食词汇的隐喻用法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1.奶制品词汇的隐喻分析
butter(黄油)是牛奶的提取物,味道独特纯香,西方人喜欢在吃面包的时候涂上黄油,使其更加美味。根据黄油的这一性质,英语里butter一词可隐喻奉承话,如“lay on the butter”可表示“奉承、巴结”之意。
cheese是浓缩的牛奶,不仅味美,而且营养十分丰富,在英美人看来,cheese往往与上品、珍品或是重要人物等意思联系在一起,如“big cheese”喻指“某团体的重要人物”。在美国作家斯宾塞·约翰逊的《谁动了我的奶酪?》(Who moved my cheese?)里,cheese是对人们对现实生活中美好追求的一种比喻,它可以是一份稳定的工作、美满的爱情、身心的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或是财富等。
cream(奶油)是从牛奶中提炼的精华,用来比喻事物的精髓部分或精英,如“the cream of New York society”表示“纽约社会的精英”,“the cream of the crop of this season’s movies”意为“本季节电影的最佳影片”。
2.禽类及水产品词汇的隐喻分析
turkey(火鸡)行动笨拙,用来比喻“笨拙的或愚蠢无用的人”。如“He is such a turkey;anything he touches turns into disaster.”“turkey farm”喻指“政府或私营机构是专门安排那些工作无能、又不能开除的人聚集的地方”。goose(鹅)行动笨拙,也比喻笨蛋或傻瓜,如“make a goose of someone”是“愚弄某人,欺骗某人”。lame duck(跛足鸭)比喻处境艰难的人或组织;浮在水面上的鸭子容易被击中,sitting duck生动地隐喻一个很容易受骗或被打击的对象;lamb(羔羊)是一种性情温顺的动物,比喻温顺的人、天真无邪的小孩或容易上当的人。
lobster(龙虾)可比喻笨蛋或易受骗的人;shrimp(小虾)由于体积小,比喻矮人或无足轻重的人;oyster(牡蛎)总是口闭得紧紧的,因此比喻沉默寡言尤指能紧守秘密的人;caviar(鱼子酱)一般人难以轻易欣赏它的美味,“caviar to the general”就比喻“过于高雅不投俗所好的东西”。
3.调味品词汇的隐喻
盐是是烹饪调料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它的重要性是任何调料所无法替代的,在英语中,salt的隐喻用法如“the salt of the Earth”比喻“社会中坚力量或为众人表率高尚的人”。作为一种甜味调料,sugar比喻心肝宝贝或甜言蜜语;honey甜蜜、甘美,比喻爱人或令人愉快的东西;sauce(沙司)是一种具有丰富味道的调味料,许多菜肴都需要沙司的调味和装饰,spice(香料)可增加食物的香味,因此sauce和spice两词可比喻“能增添刺激或趣味的东西”,如“That affair was a sauce to the monotony of rural life”.“Variety is the spice of life.”pepper(胡椒)因其味道辛辣并能增强人的食欲而喻指“活力、精力”,如“There was plenty of pepper left in the old man.”(这 老 人仍然精力充沛。)
基于“过程相似”的隐喻是指用某一熟悉、具体的行为、动作过程解释另一抽象、陌生的行为、动作过程。在由fish构成的习语中这类隐喻特别多,如“a fish out of water”(离水之鱼)比喻“不得其所的人”;“fish in the air”(空中钓鱼)比喻“方法、方向不对而达不到目的”;“have other fish to fry”比喻“还有别的事做,或另有计划”;“The best fish swim near the bottom.”(好鱼居水底)比喻“要得宝物不容易”;“Never offer to teach fish to swim.”比喻“别班门弄斧”;“Fish or cut bait”比喻“要么全力以赴,要么放弃”。同样,“have a finger in every pie”(在每个馅饼里都插一手)比喻“样样事情都参与”;“kill the goose that lays the golden eggs”比喻“杀鸡取卵,自断财路”;“count one's chickens before they are hatched”比喻“打如意算盘,过早乐观”;“cut a melon”比喻“分红,分赃”;“rub salt into the wound”(往伤口上撒盐)喻指“使雪上加霜”;“pour oil on the flame”意为“火上加油”,比喻“使事情变得更糟”;“pour oil on the waters”,水和火本不相容,此处比喻“调停争端”。一些表烹饪器具的词汇如pan、burner、pot也存在着基于“过程相似”的隐喻用法,如“jump out of the frying pan and into the fire”喻指“逃脱小难又遭大难”;“put sth.on the back burner”本意指“把不急用的食物放在后面的炉子上慢慢煮或炖”,此处比喻“把事情先搁置一边,留待日后处理”;“pour a quart into a pint pot”,本义指“用1品脱的罐盛1夸脱的量”,比喻“尝试不可为之事”;“take pot luck”本义指“锅里有什么就吃什么”,比喻“碰运气,随遇而安”。
基于“形状或颜色相似”的隐喻是指根据一事物与另一事物颜色或外貌形象上的相似性进行隐喻,喻指另一事物。根据“形状相似”的隐喻如“duck egg”喻指“零分”;“peanut”(花生)喻指“矮子”、“小人物”;“pumpkin、potato、onion”因其圆圆的外部特征喻指人的“脑袋”;“fork in the road”中 fork原指“叉子”,这里喻指“岔路口”。根据“颜色相似”的隐喻如“carrots”(胡萝卜)因其表皮红色可喻指“红发人”;“lettuce”(莴苣)在美语里被喻成“钱”,因为莴苣和美元纸币背面是绿色。
与隐喻相同,转喻不仅是修辞手段,也是人类认知的基本方式之一。Lakoff[1]77认为,转喻是认知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人们利用某事物易被熟知或感知的方面来代替该事物的整体或事物的另一方面或部分。后来,Radden&Kövecses提出了一个广为接受的转喻定义:转喻是在同一个 ICM(理想化认知模型)里,其中一个概念实体(源域)提供另一个概念实体(目标域)的心理可及的认知过程。从ICM的角度看,转喻涉及两个类型的概念构型:整体与部分(Whole ICM and its part(s))及整体的部分之间(Parts of an ICM)互换而产生的转喻。[5]
转喻所涉及的是“邻近”和“突显”的关系。“邻近”是指概念层面的邻近,而非传统修辞学所说的仅仅是“真实世界”的邻近。转喻的邻近性有两种情况:一是整体ICM与其部分之间;二是一个ICM中部分与部分之间。[6]如“The kettle is boiling.”该句实际是表达“The water in the kettle is boiling.”因为“kettle”和“the water in the kettle”两者之间有邻近关系,用容器来指代容器里所装的东西(CONTAINER FOR CONTENT)。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面对物体、事情、概念所具有的多重属性,人们往往更多的注意到其的认识来源于人的心理上识别事物的凸显原则。[7]115-116如“We need some new faces here.”faces(面孔)在人体中具有突显性特征,运用概念转喻“FACE FOR PERSON”,FACE这个典型范畴表示PERSON的整个范畴。
以部分代整体的转喻用法为例,面包是英美人日常饮食的一部分,因此bread一词可指代“食物、粮食和生计”。如“one's daily bread”指“每日的食粮或生计 ”;“bread and butter”指“基本生活所需”;“a bread and butter job”指“用以谋生、赖以生存的工作”;谋生是“make one's bread”;失业是“out of bread”。
再看整体的部分之间互换而产生的转喻用法。英语中表烹饪器具的“dish、plate、glass、cup、bottle”可分别直接转义为“菜肴”、“盘菜”、“酒”、“咖啡”、“牛奶或酒”。这种以容器代所盛之物(CONTAINER FOR CONTENT)的过程是转喻机制的作用,table(餐桌)可指代“成桌饭菜或酒菜”。“以就餐工具指代事物”的转喻用法如“the knife and fork”(刀和叉)指代“生计”;“greasy spoon”(油腻的汤勺),指代“装潢和卫生条件一般,价格公道的小餐馆”。
转喻在词性意义的演变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8]转喻认知机制作用下的词类转换主要表现为名词与动词之间的相互转换。不同词性之间的转化是转喻思维的结果,因为同义而不同词性只是突显事物的不同方面而已。[7]120以“dish、glass、cup、bottle”为例,这四个词可分别转喻为动词“把(食物)盛到盘里”、“给…装玻璃”、“使手窝成杯状”和“把液体装入瓶中”。如“The whisky is bottled here before being sent abroad.”这里bottle作动词使用,从静态事物转化为动态意象,是转喻思维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dish一词还可比喻性感迷人的女人,这是转喻和隐喻思维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用dish转喻盘中美味食物,再用食物隐喻女人,因为“美女”带给人的视觉感受与美味食物给人的味觉感受是相通的。这种基于由一种感官的感觉向另一感官的感觉挪移的现象叫“通感”,又称“通感式隐喻”。
以上对英语饮食词语隐喻、转喻现象的分析可以看出,通过隐喻和转喻机制,英语饮食词汇的原型义得到了延伸和拓展。隐喻和转喻不但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人们认知世界和形成概念的重要工具,是丰富语言的重要手段。人们在认识外界事物时,遵循着由熟悉的事物到不熟悉的事物、由已知事物到未知事物的规律,总是在不断地进行类比,将相似或相关的事物相关联。英美民族在与他们息息相关的饮食中,运用相似联想和相近联想,将已知的、具体的饮食概念投射到未知的、抽象的概念,大大丰富了英语饮食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认知语言学的隐喻和转喻理论为英语词汇的学习和理解提供一个新的角度,从认知语言学视角理解、分析词汇意义的扩展对英语的词汇教学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1]Lakoff G.Women,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2]赵艳芳,周红.语义范畴与词义演变的认知机制[J].郑州工业大学学报,2000(4):53-56.
[3]曲占祥.隐喻和转喻在词义延伸中的作用[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18(6):30-37.
[4]Lakoff G,John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5]Radden G,Kövecses Z.Towards a Theory of Metonymy[C]//Klaus-Uwe Panther,Radden G.Metonymy in Language and Thought.Amsterdam and 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9:17-59.
[6]文旭,叶狂.转喻的类型及其认知理据[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29(6):1-7.
[7]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8]张绍全.词义演变的动因与认知机制[J].外语学刊,2010(1):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