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琼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手记
■陈琼
习惯的力量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教育,是影响学生一辈子的教育。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把养成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去,在长期的潜移默化影响和强化训练中,让学生把良好习惯转化为自觉的行为。
连续担任几年的班主任,让我真正理解了老师的角色和职责。在与学生共同成长的日子里,我一次又一次地认识到教书即育人的涵义。众所周知,行为习惯对学生性格的养成和能力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老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又有着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如果真的是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就一定会把对学生的爱与责任感融入到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中去,适时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我热爱教育事业,热爱班主任工作,更热爱我的学生,但对于学生行为上的错误我从不姑息。古语说:“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就得让学生清楚什么事自己应该做,什么事自己不能做,什么事自己要积极去做,还有什么事需要勇气去尝试。
我对每次新接手的班级,都会很明确的提出班训:静,净,竞。即要创造安静、干净的学习环境,又要在竞争中求进步。同时拟出适合于本班的班规,并告知学生老师也归属于班规管理,然后交由学生讨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热情很高,通过他们的努力把这一管理制度修改完善,这样会转化成学生们认可的东西而易于接受。接下来的工作则是班级领导核心——班委会成员与我一起把班规和班训落实到每件事上。每天处理当天的事务、找违规的学生谈话则是班主任的核心工作。
任何一项制度都不可能一步到位,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我会对班规会不断地进行修改补充。我对犯错误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坚持反复抓,抓反复,直到他们记住班规中的每一条。记得去年七年级的新生刚入学不久,大部分学生扫完地都是把扫帚随手一扔。我没有批评任何人,赶紧在班规中加一条:劳动工具要摆放整齐,违反的人就要把桌子搬到放工具的旁边坐,专门负责摆放。一开始,总有人忘记,仍旧乱扔,班委会在按班规及时惩罚这些同学的同时又不忘宣读班规,对他们进行耐心的教育。看到一张张涨红了的脸和其他学生善意的偷笑,我内心无比快乐,因为学生们在笑乐中已经关注了工具的摆放问题。几个星期下来,劳动工具的摆放已经整整齐齐,那个特殊位置也无人问津了。
班规约束着每一位学生,学生心存警戒,反复执行下按班级制度去做便是一种习惯,当习惯一旦养成,我会在学生的认同中把一些没必要的条款删去,让每个学生都感觉到他们在维护班级学习环境、遵守公共秩序方面所取得的进步。
如果不想让班规的实施成为一种形式的话,就必须从自己做起,要坚持做到教师与学生在习惯的养成教育中共同成长。
记得有一个早晨,我的孩子发高烧,早自习迟到了,在赶到学校的路上我就知道自己向领导容易解释原因,可班上这一关是过不去的,事实上我也不会让它就这么过去,有时自己对错误认识和补救的态度对教育孩子们是一个很好的教材。来到教室,我的第一句话就是:老师迟到了,按班规该怎么处理呢?学生中有感到惊奇的,有看热闹的,也有很严肃地报出班规的,按照规定我主动参与了当天所有的劳动。事后,当其他老师道明我迟到的原因时,我在学生们的眼神中看到的是无尽的佩服和感动。其实,我从来都不想让学生感觉规范与道德只是对他们提出的要求,它应该是适用于班级中的每个人。
孩子成长中的前十几年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特别是初中阶段,正是孩子人生观、世界观形成时期,身为班主任,表率作用更是无处不在。没有人比我更了解与之相处的这群孩子,我们的一言一行会无形地在他们的心中扎根。于是我会躬身捡起地上的一片纸屑,会扫去角落里的一些尘埃,会亲手把扫帚摆放整齐,还会和学生一起把清洁区的垃圾清除干净……我是想用无声的语言告诉他们:卫生习惯的培养就在自己平时的点点滴滴。在品行面前我不敢用“高尚”两字,但我可以自信地说,在学生的眼中,我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好老师。
初中的学生已经学会了思考,但思维不够成熟;也有了见解,但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如果不能及时加以正确地引导,就会误入歧途,可能会给自己的人生埋下难以清除的阴影。这个阶段的孩子渴望自主,不愿意和长辈交流沟通,极易产生逆反心理。耐心的疏导、辛勤的督促有时是可以改变这一状况的。
每天清晨我都会早早地来到班级门口,时间长了,学生迟到的现象逐渐减少,他们也不再指望早上来抄作业,而是利索地拿出课本早读,晚上都会自觉地把作业做完。中午我把自己的午睡时间压缩,陪伴学生在教室自习,教室里弥漫着浓厚的学习气氛,连教室外也很少有喧哗声。日复一日,学生就能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真情关爱。
课堂里偶尔会出现学生对老师的顶撞,每次处理好这种事情后,我总在反思,为什么孩子们会把我和其他老师区别对待呢?这次听了团中央“知心姐姐”报告团的栾雨竺老师作的专题报告——关注学生心灵健康,我明白了:自己每天的陪伴满足了学生的情感需要。情感的滋润是快乐的,所以他们很乐于听从我的建议。而这些及时的建议又帮助他们培养了良好的习惯,当他们意识到良好的习惯能让自己受益时,他们也就越来越尊重我的意见了。
湖北省通山县实验中学)
责任编辑 向保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