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制约因素

2011-04-01 10:41李军林
城市学刊 2011年1期
关键词: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理论

刘 英,李军林

(湖南工业大学 a. 科技处; b. 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南 株州 412008)

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制约因素

刘 英a,李军林b

(湖南工业大学 a. 科技处; b. 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南 株州 412008)

党的十七大提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来,理论界掀起一股大众化的研究热潮,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就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制约因素而言,可以从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复杂性,政府的认识和组织,理论研究的不足,传统文化的制约,国际环境的影响等方面,分析阻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几个因素,以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更好地进行。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制约因素

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七大所作的政治报告中明确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总书记还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又强调要“不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再次要求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是一个崭新的命题。它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概括,又是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认识,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的新要求。但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存在诸多制约因素,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大众化的推进会产生不同程度的阻碍作用,关于影响制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因素问题,尽管有学者对此进行了分析,但从现有文献来看,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薄弱,有待进一步加强。因为只有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才能找到解决阻碍大众化因素的方法,才有可能提出明确的有针对性的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措施。本文拟对这些制约因素进行分析,以期能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顺利进行。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内容的复杂性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乃至全人类自由和解放的学说,是人类文明的精华,它具有普适性、实践性、科学性、革命性、开放性、批判性等特点。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理论。这一理论体系包含着深奥的理论,而且很多理论还比较抽象,这也成了阻碍大众化的因素。

(一)理解上的难度

由于其理论论证和分析需要有一定相关基础知识的人才能读懂,广大群众由于科学文化素质和相关专业水平的限制,很难理解这些论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专业性使其只停留在研究院、大学校园,很难走进大众生活中,专业性太强抬高了大众接受的门槛。尤其是专业术语更是远离大众生活,对群众来说,单对文字的理解就颇为为难,更谈不上对其内涵的理解了,如何使其与大众之间架起一座桥梁,降低群众接受它的门槛显得尤为重要。

(二)内容的繁杂

长篇大论的文字,忙于工作的普通群众更是没有时间去读,几十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让他们去研读也不符合实际情况,邓小平说过:“长篇的东西是少数搞专业的人读的,群众怎么读?要求都读大本字,那是形式主义的,办不到。”[1]马克思主义的精华部分分散在这些论著中也不利于大众集中掌握,如何使这些繁杂的内容更易于群众掌握成为一个首要的问题。

对此,应当把马克思主义最经典的内容提炼出来,化繁就简,出版发行群众版的马克思主义经典小册子,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借助大众传播渠道宣传,让老百姓多看、多听,用群众最熟悉的语言来阐述其深奥道理,使群众花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就能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进而达到学以致用。

正如列宁说的:“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和简单明了。”[2]把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化繁就简很有必要。

二、政府认识和组织的不足

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党和政府一直很注重其中国化,早在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后,因斯大林表示不赞成这种提法,而改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此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很大的成就。1964年8月18日,毛泽东在北戴河同陈伯达、康生等人谈话时说:我是土哲学,你们是洋哲学。表达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现状的不满,从而大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进程。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提法却是很晚才明确提出,且在认识上存有不足。

(一)重宏观轻微观

没有充分看到它在大众实践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一直高高在上,成为国家的指导思想,在重大事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却远离了大众生活,普通群众的社会生活中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却不大,甚至有些人对马克思主义闻所未闻,更谈不上对它的接受和运用了。十七大胡锦涛主席提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后,虽然有关部门认识到它的必要性,但大多还是停留在口号阶段,具体的操作远不到位,文字上的内容难以落实到实践中。

(二)政府的主导或参与

在实践中,党和政府无论在机制的建设,组织协调和相关事情都是不能缺少的,政府的主导或参与很重要。但这也恰恰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的薄弱环节。很多地方离实际要求相差甚远,在这方面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要改变这一不足之处,一是各级党委要按照中央精神及时提高认识,各级政府积极部署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要把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各级党委理论联系实际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各级党委宣传部门的重要职能工作,做到有工作任务、目标、计划、步骤、机构、人员、平台、抓手、考核;各级政府要积极配合,周密部署,落实经费,加大投入。[3]二是党和政府要站在高处,为理论工作者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让其能专心投入到研究中去,为实践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为把理论工作者的理论转化为实际社会实践提供条件。

(三)积极促进理论成果转化

大众化的理论只有化为大众的行动,才能产生出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力量。同时又要具有把理论成果进一步升华的能力,为进一步的社会实践提供新的理论支持。

三、理论研究的实践性缺乏

十七大之前,理论研究的重点都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面,十七大提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后,理论界掀起一股大众化研究的热潮,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了大众化,也出现了不少有关这方面的论文,其数量虽然可观,但是不少文章都是在宣传和解释当前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层面,缺乏深厚的学理依据或方法的可行性。关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问题是,目前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大众化的内涵辨析、必要性、可能性、路径方法、检验标准问题等方面,还没有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理论分析。这些文章理论性很强,虽然有相当多的学者肯定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但对怎样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还停留在推广意识形态的阶段,缺乏具体可行的方法,可操作性更是不强。造成以上原因尤其是缺乏有效操作性的原因主要有:

(一)第一手实证材料相当匮乏

由于这是一项相对新的事业,前人虽有研究,但又不太适合新时期的情况,时代变了,实践也随之变化很多,而理论工作者的研究大都是对理论的研究,深入到社会实践中的第一手实证材料相当匮乏,因此很难对当前人民大众的社会主义觉悟和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及大众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准确的把握,相当一部分文章都是以前相关理论的进一步分析和综合,正如唐碧君所说,“目前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大都还处在经验总结和理论探索层次上,理论性的研究比较繁琐。比如说,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特点和作用的规律的研究还刚起步;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价值问题等哲学化的思考仍然不够;对制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因素的专门研究还没有,虽然有学者的文章中有涉及,但也只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象虽提出要重视,但至今仍没有专门研究人们群众的接受心理的文章,并且在推进大众化的进程中,多数学者的研究只限于如何传播,对人民群众的主体性意识如何发挥的问题极少涉及更谈不上深入研究。”[4]总的来说,这些新理论的来源不是真正来源于新的社会实践,而是来源于旧的理论分析和论证。

(二)理论者研究目的偏差

一部分理论者的研究目的有些偏差,一些是为研究而研究,为发表而研究,对其服务于社会和大众的认识不足,因此其方法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其提出的措施,方法很难落到实处。他们的理论能否有效,还没经过实践检验。“要想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取得实效,就必须注重其路径和方法的实践操作性。目前不少学者都对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了颇有建设性的举措和思路,但是这些举措皆具有较强的宏观指导性,在具体的微观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5]

(三)通俗性的书籍数量太少

现在理论工作者写了许多专门学术性的书籍,但通俗性的书籍数量却是少之又少。就如艾思奇先生在他的《大众哲学》一书里说的那样,专门学术的文章,不十分着重于写作技术,只要有材料,有内容,即使用了艰涩的文字和抽象的把握,也是十分要紧的。通俗的文章要求我们写得具体、轻松,要和现实生活打成一片,写作技术是第一要义,同时理论也切不可以有丝毫的歪曲,这就是一个困难。”“当前理论界对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解决措施主要从队伍建设、大众化的内容、对象和手段等等方面来进行初步探讨,但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项庞大且复杂的系统工程,重点还需要立足于各地区的特殊性,从政治学角度、传播学角度、法学角度、社会学角度、伦理学角度等来探讨如何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特别是推动各方面的制度建设,确保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并且理论界目前对这一新的问题成果较少,仍需要在更深层次去寻求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可行性路径。”[6]对此,理论研究者很有必要走进大众,走进基层,走进农村,走进普通群众中,真正走进社会实践中,从中总结经验,进而提出宏观性和微观性相结合,具有实际性,可操作性的理论,理论研究者要畅通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与群众互动的渠道,在有关专门的机构组织协调下。积极发挥各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的组织协调作用,在各级政府的积极指导下,组织各学科专家开展“送理论下乡”、“送理论进社区”活动。要在基层建立各种类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点,常年开展相关工作。以期从中得到第一手研究材料,按照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以为社会服务,为大众服务为宗旨,开展研究和理论推广工作。

四、传统文化对大众化的阻碍

马克思主义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的,它是迄今人类最先进的论著,它抓住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但它在中国的传播也受到不同程度的阻碍,传统文化作为封建主义文化是与资本主义文化相对立的,资本主义文化是对封建主义文化的一种历史否定,而马克思主义又是对资本主义文化的扬弃。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以封建为基础的传统文化是落后于马克思主义的,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其消极方面也是显然的。

(一)传统文化的抵制和阻碍

20世纪初传入中国后被先进知识分子接受的同时,由于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极大的特殊性,在宣传时也不同程度受到传统文化的抵制和阻碍,“强大的封建专制主义文化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集权主义的历史十分悠久。从夏、商、周三代到宋、元、明、清,形成了以皇权为中心的封建专制传统,人治成为国家政治的基本模式。反映这一模式的传统文化,在客观上对由夺取政权迅速转入掌握政权、对新中国的政治建设缺乏足够理论准备的领导者们难免产生影响。”[7]另外如等级服从心理、家长作风、小农意识、迷信等又将阻碍党的思想建设的顺利进行,会产生消极影响。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被中国大众接受时,必须首先产生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本土环境的嫁接的问题,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受到怀疑和冲击时,建立在封建传统基石上的文化就成了马克思主义在新时期传播的障碍。对自然界充满神秘主义,以唯心主义看待世界,相信有神论,遇到困难不能客观看待,往往把希望寄托在鬼神的身上,致使迷信盛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不能很好地推行。

(二)西方思想的渗透侵蚀

改革开放使大量西方思想传入国内,它们对大众的思想不断进行着渗透侵蚀,他们往往采用经济手段通过广告宣传,人员交流等推广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采用蚕食的方式逐步影响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西方物质方面的丰富影响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优劣的判断。

(三)媒体的放大效应

一些媒体热衷于宣传西方文化和理论,使一些西方不良文化、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潜移默化影响着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造成了部分人价值评价的颠倒和混乱;媒体的放大效应使不好的东西产生了更为不良的影响。

(四)体制转轨和市场经济趋利性的影响

体制转轨所带来的人们思想观念多样化导致多元价值观的冲突,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导致道德失范现象蔓延,这些都严重影响到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变化,同时,传统的“官本位”思想,再加上监督机制的不健全,使党的腐败现象频发,对人们的思想产生重大不良影响,党员干部的优良传统形象在群众中大打折扣,使人们对党产生不信任感,政府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对贫富分化加剧没有很好的解决,也使一部分人产生抵触情绪,使他们动摇了共产主义的信仰,此外,就业矛盾突出、社会保障不足,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的存在,使许多人失去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因此,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不能不研究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但“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也没有引起研究者的足够重视。虽然在一些文章里也有提及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作用,但这仅仅起着一种附会和点缀的作用。因此,我认为,有必要加强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进一步研究,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指明道路。[8]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也应同时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提升的过程,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在大众化进程中的作用很重要。

五、国际环境因素

(一)理论多元化的影响

由于社会主义社会相对资本主义产生较晚,“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崭新的事业,在探索过程中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就,但是由于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认识和理解,缺乏对国情的清醒认识和客观把握,使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了重大的挫折和损失。前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以及西方国家所鼓吹的共产主义“历史的终结”,也使人们对社会主义的原则和前途产生了一定的迷茫,影响了人民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9]新世纪新阶段,我们面临的思想文化环境异常复杂。从国际环境来看,尽管总体外部环境于我们有利,但各种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的思潮和论调一直甚嚣尘上,一部分反华势力“西化”、“分化”中国的企图一刻也没有消停;从国内看,尽管主流思想是健康的,但不容忽视的是,各种学术思想纷繁复杂,有的还借反思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出现的问题,直接挑战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鼓吹什么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及民族虚无主义等。”[10]

(二)客观因素的影响

“社会主义国家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在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明显落后,使少数大学生认为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好,从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信念发生动摇;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战后以来在生产力、生产关系以及上层建筑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国民生活水平也普遍比发展中国家高得多,这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以及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就成为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的预言有很大出入,从而使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产生怀疑。”[11]认为社会发展规律并不像马克思主义所预言的那样,认为资本主义很好,共产主义很难实现等一些看法,时统君认为:“首先,随着苏东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低潮,特别是中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加之受西方文化的渗透影响,人们在信仰方面发生了许多变化,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动摇,即便是在党员、领导干部中也不乏其人。其次,由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和思想教育一手硬一手软的政策偏误以及党内少数腐败现象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冷漠和由此产生的理论信仰危机,而这已成为掣肘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发展的极大精神阻抗。”[12]要消除这些不良影响,一方面要加大宣传,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教育人们大众,让他们看到资本主义的真正本质,用历史的眼光看待社会主义社会,自觉增强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抵制力,从而坚定共产主义的信仰。“思想阵地,正确的思想不去占领,错误思想就会去占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思想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非无产阶级思想,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会去占领。”[13]另一方面最重要的,要坚决反对腐败,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推进民主和法制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拥有7 500多万党员的大党,要使13亿人口大国的人民群众形成思想共识以及共同奋斗的目标,首先党内的思想要统一。党内思想不统一,执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失去了贯彻执行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就无从谈起。”[14]只有制定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特点的方针政策,努力推进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促进公平,缩小贫富差距,让社会主义在与资本主义的竞争中取得优势,这样,国际的外部不利因素才会最大程度的降低。

总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阻碍因素存在的同时,也有很多有利因素,我们要认真对待这些因素,认真分析总结,结合实际,才能找到更好的方法,更好地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1] 邓小平. 邓小平文选: 第3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3: 382.

[2] 列宁. 列宁全集: 第36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5年: 467.

[3] 张艳国.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了哪些新要求[J]. 湖北社会科学, 2008(2): 8-9.

[4] 唐壁君. 十七大以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综述[J].毕节学院学报, 2009(6): 60-64.

[5] [12] 时统君.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研究述评[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09(6): 26-28.

[6] 高萍美. 关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综述[J]. 贵阳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9(3): 12-14.

[7] 俞红, 徐长安. 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双刃剑[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09(5): 20-23.

[8] 徐希. 试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现状与展望[J].延边党校学报, 2009(3): 15-17.

[9] 樊宏法. 大众文化时代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 2010(2): 1-5.

[10] 沈炜. 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9(9): 39-44.

[11] 武树霞, 姜凤艳.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调查[J]. 人民论坛, 2010(8): 282-283.

[12] 时统君.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研究述评[J].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09(6): 26-28.

[13] 齐卫平.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四题[J]. 社会科学研究, 2009(5): 42-46.

On the Restrictive Factors of Popularization of Contemporary Marxism

LIU Yinga, LI Jun-linb
(a. Department of Science & Technology; b.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uzhou, Hunan 412008, China)

Since the putting forward of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in the 17th National Congress of CPC, The theory circle has set off an upsurge in the study of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Many scholars have made deep analysis of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from different angles. In order to promoting the performanc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this article is trying to make analysis of the restrictive factors of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from the following perspectives: the complexity of Marxism; cognition and organization of the government, the deficiency of theory study, the restric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influence of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Marxism; popularization; restrictive factors

A 8

A

1672–1942(2011)01–0096–05

(责任编校:彭 萍)

2010-10-1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09YJA710020)立项资助。

刘英(1973-),女,湖南娄底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管理科学研究。

猜你喜欢
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朗读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大众化探索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