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长里,陈莉妤
(湖南工业大学 伦理学研究所,湖南 株洲 412008)
彼得·德鲁克的人本思想
陈长里,陈莉妤
(湖南工业大学 伦理学研究所,湖南 株洲 412008)
虽然彼得·德鲁克的管理思想包罗万象,但始终贯穿一条人本主义基本线索。他一生中始终积极探索人是什么?、人应是什么?、人如何实现自身等问题,并在教学、管理实践中践行这些人本思想。
人本;实践;主体性存在;客体性存在
彼得·德鲁克作为经验管理学的代表人、管理学界的精神领袖,被誉为管理大师之中的大师,是当代美国企业管理方面最杰出、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他获得这些荣誉称号绝非偶然,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之一就是他在管理理论实践中始终坚持并贯彻人本思想这条主线。
19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以科学技术为指导的大工业化生产,造成道德沦丧、环境污染等各种危机,从而引发人们对科学理性的反思、质疑以及对人的生存发展的极大关注。
人们逐渐发现,在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人不但没有成为物的主人反而被物所奴役,人在操纵机器的同时也被机器所操纵,人的自然本性、人的天然灵性正逐渐被工业文明所淹没、吞噬。也就是说,人被自己所创造的异己力量所支配着,人成为“物”、成为“机器”、成为被限定的“人”、成为人自身的对立面。人们在不断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向外探求、向外扩张的同时也陷入自身生存的困境中。人们开始反求诸己,反躬自问:人怎样成为自己的主人,成为“真正的人”?
西方有许多现代思想家对之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见解,形成了各种思想理论。其中克尔凯戈尔的“个体存在”理论、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的理论、杜威的“新个人主义”的理论等对德鲁克都产生深刻的影响。德鲁克站在这些巨人的基础之上,回答了“人是什么?”、“人应是什么?”、“人如何实现自身”等问题,构成德鲁克人本思想的主要内容。
彼得·德鲁克认为,人不是抽象的、脱离社会现实的人,而是实实在在的人,无时不与自然、社会、人自身打交道的人。这点,德鲁克与存在主义先驱克尔凯戈尔的“个体的人”观点相反。
克尔凯戈尔,19世纪丹麦非理性主义哲学家和宗教神学家,被认为是使欧洲哲学发生方向性转折的重要人物之一。欧洲哲学方向性转折的出发点是:以孤独的、非理性的个人存在取代理性意识的存在。在克尔凯戈尔看来,作为生存的个人是摆脱了对自然、社会、他人的依赖的人。人不是作为整体的一个部分或一个环节,不是作为群体中的一分子。克尔凯戈尔指出:“人们可以说,我是个体的一刹那,但我不愿意是一个体系中的一章或一节。”[1]他认为,群众是一个抽象名词,并非真实存在。群众外表上是庞然大物,包括了一切人,实际上它排除了个人的一切独特性和个性,因而它无比空虚。如果个人被当作群众的一分子,就会失去其本来所具有的东西,失去自由,失去独立作出决定和选择的能力,失去责任感,这样个人就成为非真实的存在。他说:“群众就其概念本身来说是虚妄的,因为它使个人死不悔改和不负责任,或者至少削弱了他的责任感,把它降为零数。”[2]在克尔凯戈尔眼里,群众是虚假的,只有个体才是实在的。
彼得·德鲁克扬弃了克尔凯戈尔关于人是单纯个体存在的思想,反对克尔凯戈尔的“人是脱离自然、社会、他人存在”的观点,提出了人不仅仅是个体性存在物,还是社会性存在物,更是个体和社会统一的存在物。为此,德鲁克还专门写了一篇哲学论文《论不流行的克尔凯戈尔》。在该文中,他明确反对对理性和逻辑必然性的崇拜,强调人的非理性存在的意义以及人的个性和自由,强调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等等。可以看出,德鲁克不像有些学者那样抽象谈论人的价值和尊严,他强调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及两者的统一,强调在实践中实现人的价值和尊严。
首先,人是自然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虚妄的、超脱自然的人。人不是自然的“异在”,而是自然的实体,是与自然相联系的、感性的、具体的存在者。自然是人的生存发展的物质前提,没有大自然,人就无法产生和生存;自然界是人类社会演进的客观基础,没有自然界,人类社会也无法形成和维持。早在20世纪50年代,彼得·德鲁克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实践关系是第一位的,是把握自然的最基本的方式。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居主导地位的是人,人有责任和义务去关爱、保护大自然。在德鲁克看来,人可在一定范围和一定限度内,凭借劳动经验的积累,特别是凭借科学技术的进步,去改变其身外的自然,从而营造一种适合自身生存的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既不是大自然的奴隶,也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人在与自然关系上是有所为、有所不为。但是,现实生活中,由于功利主义的膨胀影响,部分人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和需求,不顾大自然对人类的反作用,只是一味地向大自然索取,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最终危害人自身。德鲁克还提出“生态无国界”的口号,认为保护大自然是各国共同的责任,是人类应尽的义务。虽然解决这个问题显然需要在各个国家范围内,甚至在地方范围内做大量的实施工作,但将它仅仅作为一项国家的任务加以解决,是无济于事的。德鲁克说:“世界经济中的最后一个新现实是跨国生态学的出现。对生态的关心,即对受到危害的人类生存环境的关心,将必须逐渐地放到经济政策中去。而且,对生态的关心和生态政策将逐渐地超越国界。人类生存环境的主要威胁日益成为全球性的东西——保护和保存生态环境所需的政策也日益成为全球性的东西。”[3]
其次,人是社会的人、组织的人。他反对克尔凯戈尔的纯粹个体、反对脱离群体的个体观点,认为任何人都具有社会属性,都不能脱离社会、组织而单独存在。在现代社会里,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主要体现为个人与组织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矛盾主要表现为个人与组织的矛盾。在知识社会,几乎人人都属于组织,否则就难以生存和发展。德鲁克说:“在知识社会中,旧的共同体如家庭、村庄、教区等,全部都消失了。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已为新的社会综合体即组织所取代。一个人具有共同体的身份,被认为是命定的,而一个人具有组织成员的身份,则是自愿的。共同体要求拥有个人的整个人身,而组织则是达到个人目的的一种手段、一种工具。”[4]在德鲁克眼里,人既不是原子式的个人,也不是绝对的整体人或单纯的社会人;人既作为相对的、独立的个体存在,又存在于特定的群体之中。
最后,人要协调好与自身的关系。在现实生活当中,由于具体社会历史条件及人自身等原因,人经常会陷入一种身与心、灵与肉、理智与情感、自身需要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之中,出现人与自身关系的种种不和谐现象。这种不协调的现象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广泛兴趣,美国人格主义第二代的重要人物威廉·恩勒斯特·霍金就是其中一个。他从人的肉体与精神、自我存在与自由的关系入手,集中谈到人如何做到与其自身和谐问题。他认为,灵和肉的矛盾是人的内在矛盾,但它们之间的关系却是相互依存的。灵与肉既非相互独立的存在,也非完全对立的存在,而是既相互差异,又同属于一个单一系统的两个方面。德鲁克批判继承了霍金有关人与自身和谐的思想观点,但是德鲁克比霍金更进一步的是,他为人与自身和谐提出了具体操作办法。德鲁克强调,在管理实践中既要遵循各项规章制度,发挥管理的科学性,同时又要运用各种充满人文情怀的手段,促使员工加强自我管理;既要发挥工具理性的导向作用,又要充分发挥价值理性的引导作用,不做工具理性的奴隶,努力做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和谐统一;既要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又要满足人的精神需求,更要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等,来实现人与自身的和谐。
彼得·德鲁克在回答了“人是什么”问题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出了人应具有超越现实得特性,人应发挥主动能动性,在实践中自己不断超越自己、实现自我。彼得·德鲁克的这一观点深受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的影响。
萨特从“人学本体论”出发,提出了“存在先于本质”的著名命题。这一命题的主要内涵是:人先存在、露面、出场,然后表明其本身;人本来什么都没有,只是后来,人自己要成为某种东西,于是就照自己的意愿造成他自身。萨特说:“人不外是自己造成的东西,这就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理。这个原理,也就是所谓的主观性。”[5]就是说,人首先是一种主观性的存在,人的本质、人的其余一切都是这种主观性创造出来的。萨特还认为,人是不断超越自己的存在物。萨特说:“人经常超越自己。当人在投出自己、把自己消融于自己之外的时候,他就造成了自己的存在。另一方面,人之所以能存在,乃是由于追求超越的目的。人,处在这种超越境界内,注意于仅仅和这种超越有关的事物,也就是处在这种超越的心腹或中心。除了一种人类的宇宙,即人类主观性的宇宙外,无其他宇宙。结合超越性和主观性,即我们所谓的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6]意思是说,人的超越性是人的思想、行动乃至人类生活的本质和出发点。
德鲁克批评继承了萨特“存在先于本质”的思想,但是他比萨特更进步的地方在于他提出了,人是在实践中,尤其是在管理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超越自己、造就自己。
德鲁克批判了片面把人当作单纯客体性存在的思想观点。德鲁克认为,从科学管理的“经济人假设”到行为科学的“社会人假设”,直至后来模式管理的各种管理理论都是把人只看作是客体性的存在。在他们眼里,人的这种存在与作为管理要素的其他物无多大区别,他们都属于管理中的一种要素,一种资源,一种管理客体,等等。人在这种管理中更多地表现为服从性、适应性和被动性,甚至人有时被沦成“物”。这种观点是十分有害,应该扬弃了它们。在德鲁克看来,人首先作为客体性和被动性的存在,人需要靠自身的自然属性去适应环境而得以生存和发展。但是,这不是人的本质特性,人在力量、感觉、知觉等方面比有些动物要逊色得多,在生产速度等方面也和机器设备不可同日而语。也就是说,人与动物或其他物的区别不在于人作为客体性存在,而在于人是主体性存在。
同时,德鲁克强调人是主体性存在物。与其他物的存在相比,人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进行选择、判断、协调、综合、想象以及主动的社会交往,等等。德鲁克说:“人积极地参与生产过程——不像所有其他资源,只是通过对一个预定的刺激给出一个预先安排的反应,被动地参与生产过程。”[7]“人具有其他资源不具备的特性:他有合作、综合、判断和想象的能力。事实上这是他的唯一的优势。”[7]也就是说,人的特性在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为自己的发展赢得更广阔的空间,才能实现人自身的价值。人不仅仅是环境的产物,更重要的是自身努力的结果。因为人性的发展不仅要有外在要素,更主要取决于人的内在因素,尤其是人的实践和主观能动性等因素。人的需要的满足离不开人的实践活动,尤其在管理实践中,人的精神和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人的属性才能得以全面发挥,人的潜能才能得以实现,人的各自的特性才能形成,才能成为其人。人性论、人的需要理论都是由实践所决定的。从一定意义上讲,实践及其类型决定着人性、人的需要,而不是相反。也就是说,人就是一个“未定化”的高级动物,关键在于实践大熔炉中熏陶和定型。
人如何实现自身呢?彼得·德鲁克认为,只有在实践中通过个人与组织的合作、个人与社会合作,才能实现自己的权利、理想和价值,才能实现自身。德鲁克说:“组织是一种特定的工具,它可以使人的优点发挥作用,使人的弱点被中和,并在很大程度上化为无害的东西。”[8]个人与社会之间需要借助于组织这个器官和管理来协调,以缓解个体存在与社会存在之间的紧张,从而抑制社会动荡产生。德鲁克这一观点与杜威的“个人与社会统一”观点有许多相似之处。
在杜威看来,在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一般有三种观点:第一,个人至上,社会必须服从个人;第二,社会至上,个人应服从社会;第三,社会和个人是一个有机体,社会需要个人的效用和从属,同时也要服务于个人。杜威反对前面两种观点,认为第三种见解是最合理的、最有效的,因为它可以避免个人至上和社会至上的片面性。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德鲁克批判继承了杜威观点,既反对个人优先说,也批判社会优先的理论,而是提倡个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思想。但是他比杜威更注重实际操作,侧重在管理实践中实施这两者的统一。
在管理实践中,德鲁克既批判了科学管理学派组织优先、又反对行为学派的个人优先观点和做法。科学管理学派的泰罗、法约尔、韦伯等都强调组织优先。尽管行为学派注意到了人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但是从其思想实质来说,仍然强调团体仍然优于个人。德鲁克认为,个人与组织之间不存在谁先谁后的问题,个人是组织的个人,组织又是由许多个人组成的。处理好个人与组织的关系问题是实现个人的理想、个人的价值的关键。一方面,在德鲁克看来,组织有利于个人发展,个人则通过组织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和获得社会认同感的;另一方面,他相信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体谅和合作来实现了组织的目的和使命。在组织里,组织不能代替个人,但个人的目的也不可能绕过组织而达到,组织的成长和个人的发展是可以协调的。只有通过个人和组织的积极协作,才能促进组织与个人共同发展;只有谋求组织与个人的和谐统一,才能更好地开发人性中积极的一面,才能更加有效地实现自我。
同时,德鲁克又指出,在知识社会里,知识劳动者与组织的关系更加紧密。知识劳动者只有参加组织才能工作,因为专门知识只有与一项任务整合在一起以后才具有生产。每个组织,无论是企业还是非企业组织,都是将各种不同的专门知识同一项共同任务整和一起。“技术人员、专业人士和管理者发现自己拥有‘资本’——知识,所以就拥有了生产资料,而另一个主体——组织
也拥有生产资料;两者需要互补。”[9]知识劳动者需要组织的平台来实现自己的价值,组织也需要知识劳动者努力工作来完成自己的任务,两者不可分离,只有两者的紧密合作,才能实现互赢。总之,德鲁克的人本思想特性在于实践性,在于通过个人与组织、社会的协作来实现人的尊严和价值。我国学者罗珉认为,德鲁克真正关心的并非人本主义的定义、核心和本质,而是人本主义的实践,更强调把人本主义维度与效率维度紧密结合在一起。因此,德鲁克的人本主义维度是一种更宽宏、更具开放性的人本主义精神。[10]
[1] 华尔. 存在主义简史[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62:3.
[2] 刘放桐. 新编现代西方哲学[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0:46. [3] [美]彼得·德鲁克. 新现实[M]. 张星岩, 译. 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 1991:102-103.
[4] [美]彼得·德鲁克. 社会的管理[M]. 徐大建, 译. 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3:68.
[5] J.P.sattre. Existentialiam is a Humanism[M]. Telos, 1980:18.
[6] [法]萨特.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M].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
[7] [美]彼得·德鲁克. 管理实践[M]. 毛盅明, 译.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9:300.
[8] [美]杰克·贝蒂. 管理大师德鲁克[M].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9:160.
[9] [美]彼得·德鲁克. 个人的管理[M]. 沈国华, 译. 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3:60.
[10] 罗珉. 德鲁克人本主义范式解读[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7(5):60.
Discussion on Peter Drucker's Humanistic Thought
CHEN Chang-li, CHEN Li-yu
(Institute of Ethics of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uzhou, Hunan 412008, China)
Peter Drucker's management thought is of rich resources, but there is a humanistic basic clue. Drucker actively explores “What is person?”, “what should be person?”, “Person how to achieve their own”and other issues in his life, and he put into practice the ideas in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practices.
person orientation; practice; subjectivity exists; objectivity exists .
G 456
A
1672–1942(2011)01–0012–04
(责任编校:易永卿)
2010-12-29
湖南省教育厅立项资助项目(08C273)
陈长里(1973-),男,湖南茶陵县人,副教授,哲学博士,主要从事企业伦理、企业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