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华 刘晓旭 解凯辉 王瑞敏 吴艳霞 刘艳格 郭伟男 张 君 闫翠珍 牟振云
(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妇产科,河北 石家庄 050082)
混合性尿失禁(mixed urinary incontinence,MUI)指腹压增加(如咳嗽、打喷嚏等)和尿急时均有尿液不自主流出〔1〕。 MUI在女性尿失禁中占很大部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由于该病同时存在压力性(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和急迫性尿失禁(urge urinary incontinence,UUI)的症状,是一种比较复杂的膀胱尿道功能障碍,临床处理十分棘手。掌握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是制定疾病防治策略的基础。但国内外关于 MUI流行病学方面的报道很少。本研究首次针对 MUI进行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旨在探讨该病的患病现状和影响因素。
1.1 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河北省石家庄、保定、邢台 3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处于中等)城市和农村中,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女性,共计 2 500人。纳入标准:①女性,②年龄≥20岁,③言语正常,思维清晰;排除标准:①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②语言表达障碍,③听力障碍。
1.2 研究方法和内容 采用面对面问卷的形式,由调查员(为20名河北医科大学 2004级临床专业本科生)现场填写。所有调查员均经过严格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研究者本人作为质控员,严格监督。问卷设计参考女性下尿路症状国际尿失禁标准问卷(改良的布里斯托问卷,IQ-FLUTS)和亚洲太平洋地区尿控制学会的成人尿失禁问卷,并结合调查目的制定。经相关专家指正,多次预调查修改后最终确定。内容涉及人口统计学特征(年龄、职业、体重指数等)、妇产科相关因素(妇科疾病、妊娠分娩等)、慢性病和诊治情况等方面。
1.3 MUI诊断标准 参照 2002年国际尿控协会(ICS)的定义〔1〕:腹压突然增加(如咳嗽、大笑、打喷嚏等)和尿急时均有尿液不自主流出确定为MUI。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 SPSS13.0统计学软件包,以 χ2检验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其中的趋势性检验由 SAS8.1统计学软件包完成。
2.1.1 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 2 500份,收回 2 500份,删除无效问卷(即回答不完整或有明显的逻辑错误)52份,最终合格问卷 2 448份,合格率 97.9%。年龄 20~87〔平均(43.47±12.26)〕岁。城市调查 1 485人,农村 963人。工人、农民、干部、教师、学生、医护和其他职业的调查人数分别是874、723、246、159、66、51和 329人。
2.1.2 患病情况 河北省 3个地区女性 MUI的患病率为6.9%(168/2 448)。轻度患者占 54.8%(92/168),中度占34.5%(58/168),重度占 10.7%(18/168)。 20.2%(34/168)伴有排尿疼痛,32.1%(54/168)的患者伴有排尿不顺,10.7%(18/168)有过尿床现象,23.2%(39/168)有明确的家族史。39.9%(67/168)表示自己的正常生活受到影响,26.8%(45/168)性生活受到影响。见表 1。
2.1.3 诊治情况及应对措施 MUI的就诊率为 8.3%(14/168);其中,城市为 9.1%(6/66),农村为 7.8%(8/102)。就诊的患者均接受药物治疗。未就诊的患者主要通过以下 3种方式应对漏尿症状:52.4%(88/168)避免去没有卫生间的场所,37.5%(63/168)使用尿垫,36.9%(62/168)减少饮水。
2.2.1 人口统计学特征与 MUI的关系 年龄、居住地、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体重指数、吸烟、饮酒、性格和如厕方式均与MUI相关,差异显著(P<0.05);其中,年龄、体重指数和文化程度与 MUI存在线性关系(趋势性检验,P<0.001)。职业和体育锻炼与 MUI无关(P>0.05)。见表 2。
2.2.2 妇产科相关因素与 MUI的关系 绝经、子宫肌瘤、子宫脱垂、盆腔手术史、初次分娩年龄、末次分娩年龄、分娩地点、急产史、阴道分娩、会阴裂伤和开始工作时间<6 w都是 MUI的危险因素,差异显著(P<0.05);趋势性检验表明,初潮年龄、怀孕次数、生产次数和流产次数越多,MUI的患病率越高(P<0.001)。痛经、妇科炎症、卵巢囊肿、新生儿体重、难产、产后会阴感染和产后锻炼与 MUI无关(P>0.05)。见表 3。
2.2.3 慢性病与MUI的关系 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疾病、糖尿病、泌尿系感染和便秘均其危险因素(P<0.001);而慢性腰腿痛与 MUI无关(P>0.05)。见表 4。
表1 河北省部分地区不同年龄组女性MUI的患病率
表2 人口学特征与 MUI的关系
表3 妇产科相关因素与 MUI的关系
表4 慢性病与 MUI的关系
MUI同时具有压力性和急迫性尿失禁的症状,给广大女性带来严重困扰。洗手、听闻水声、洗浴等情况还可诱发该病。到目前为止,尚无确切的方法根治MUI。对于 SUI,病因学方面的研究较早,也较深入,手术治疗已取得良好效果。而 UUI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病理、解剖、神经系统、心理因素、不良刺激以及其他不明原因。随着尿动力学研究的深入,其诊断和治疗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SUI与UUI混合发生,使病情变得越加复杂,给临床治疗带来新的难题。流行病学调查是病因学研究的起点,能为疾病的治疗工作,尤其是预防措施的制定提供重要信息。但国内外针对 MUI的相关报道极少,河北省尚属空白。本研究首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河北省部分地区女性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揭示了 MUI的患病现状和影响因素,为其防治提供依据。
由于问卷设计、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不同,MUI患病率的报道差异很大。但总的来说,低于所调查地区女性SUI的患病率,高于UUI的患病率,且绝大多数调查结果在 10%以上。美国 30~90岁的女性中,MUI的患病率高达 21.0%〔2〕。一项对欧洲四国社区成年女性(≥18岁)进行的大规模问卷调查显示,该病的患病率在西班牙为 6.0%,英国 14.3%,法国15.0%,德国 15.6%〔3〕。我国洛阳地区的患病率最低,仅为5.4%〔4〕。成都地区的患病率最高,为 19.5%〔5〕。本研究表明,河北省部分地区女性 MUI的患病率为 6.9%,低于国内外多数报道,但与宋岩峰等〔6〕的研究结果接近。本文还发现,该病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升高,与朱兰等〔7〕报道一致。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河北省女性 MUI以轻度为主,占一半以上;重度患者比例最小,仅为 10.7%。除了漏尿,该病还有复杂的伴随症状,主要是排尿疼痛和排尿不顺,10.7%的患者还曾有过尿床现象,这给临床诊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此外,23.2%的患者表示自己的直系亲属,如母亲、姐妹等也有 MUI的症状,提示该病可能有一定的遗传性。由于该病在咳嗽、大笑或尿急时同时存在漏尿现象,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困扰,39.9%的患者表示自己的正常生活受到影响。
性生活一直是中国女性比较敏感的话题。在调查过程中,调查员认真的态度和耐心的讲解,获得了广大女性的信任和配合。26.8%的患者表示自己的性生活受到影响。由于大多数老年女性已无性生活,以及部分女性对该话题避而不谈,甚至故意隐瞒,推测该值可能会更高。Serati等〔8〕报道,10%~27%的尿失禁患者曾在性生活时有过漏尿现象,可能与性高潮是逼尿肌的过度活动有关;盆底肌肉功能锻炼、外科手术、药物治疗等,可以很好的改善这一症状。尿失禁在广大女性中是一个沉默、尴尬的话题,性生活时的漏尿则更难被发现。
虽然超过 1/3的患者表示该病给她们的生活带来不便,但仅有 8.3%的患者看过医生。而在农村,就诊率更低,为7.8%。大部分患者认为该病是随年龄增长出现的正常现象,无需诊治;而且,半数以上的患者仅有轻度漏尿,她们认为这对自己的生活影响不大。还有部分患者觉得难以启齿。而更多的农村患者则担心治疗费用太高。就诊的患者均接受保守治疗,未就诊的患者则主要通过避免去没有卫生间的场所(52.4%)、使用尿垫(37.5%)和减少饮水(36.9%)来应对。
虽然 MUI也是女性尿失禁的主要类型,并且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但国内外大部分学者都致力于研究 SUI和 UUI,使MUI的相关资料极度匮乏,流行病学调查更是鲜有报道。临床工作中,对MUI的治疗常不能取得满意效果,使广大学者对该病的发病机制逐渐重视。本次流行病学调查范围广、规模大,而且内容全面,不仅揭示了该病的患病现状、诊治情况和影响因素,而且发现,MUI的影响因素不仅数量多,种类也很复杂;与 SUI和 UUI相比,既有共同点,又存在差异,并不是两者影响因素的简单相加。例如,年龄、文化程度、绝经、怀孕次数、分娩方式和呼吸系统疾病与 SUI、UUI、MUI的发生均相关;而居住地(城乡)、盆腔手术史、初次分娩年龄、分娩地点(医院/家)、急产史、糖尿病、如厕方式、性格和吸烟则是MUI的独立影响因素。此外,该病的发生还与年龄、文化程度、体重指数、初潮年龄、怀孕次数、生产次数和流产次数 7个因素存在线性趋势。Botlero等的研究也发现,有过子宫切除手术史的女性MUI的患病风险明显增加,但子宫切除手术与 SUI和 UUI的发生无关;此外,他们还发现高体重指数和系统使用雌激素,也会增加MUI的患病率〔9〕。结果提示,MUI是一种独立且复杂的疾病;虽然在症状上该病是 SUI和 UUI之和,但在临床治疗中,并不能把该病一分为二,要有整体的观念。明确了 MUI的诊断之后,还应分清以哪种尿失禁为主,这对治疗方法的选择非常重要。到目前为止,尚无具有确切疗效的单一治疗方法;手术、留置导尿、行为心理疗法及药物使用的综合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但远期疗效有待研究〔10〕。
1 Abrams P,Cardozo L,Fall M,et al.The standardisation of terminology of lower urinary tract function:report from the Standardisation Sub-committee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tinence Society〔J〕.Neurourol Urodyn,2002;21(2):167-78.
2 Melville JL,Katon W,Delaney K,et al.Urinary incontinence in US women:a population-based study〔J〕.Arch Intern Med,2005;165(5):537-42.
3 Hunskaar S,Lose G,Sykes D,et al.The prevalence of urinary incontinence in women in four European countries〔J〕.BJU Int,2004;93(3):324-30.
4 王宜娟,夏晓燕.洛阳地区女性尿失禁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实用医药,2008;3(23):196-7.
5 刘 平,李 颖,解伟琳,等.成都市某县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影响因素调查〔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28(9):1153-6.
6 宋岩峰,李亚钦,许 波,等.福州市社区女性尿失禁发病现状的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39(4):257-9.
7 朱 兰,郎景和,王 宏,等.北京地区成年女性尿失禁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6;86(11):728-31.
8 Serati M,Salvatore S,Uccella S,et al.Female urinary incontinenceduring intercourse:a review on an understudied problem for women's sexuality〔J〕.JSex Med,2009;6(1):40-8.
9 Botlero R,Davis SR,Urquhart DM,et al.Age-specific prevalence of,and factors associated with,different types of urinary incontinence in community-dwelling Australian women assessed with a validated questionnaire〔J〕.Maturitas,2009;62(2):134-9.
10 刘胜兰,樊伯珍,夏 红,等 .女性混合性尿失禁的综合治疗〔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26(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