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 军 蔡尚霞 (吉化集团公司总医院,吉林 吉林 132022)
近年来,核抗原(Ki-67)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测定各种肿瘤的增殖活性,是监测人类恶性肿瘤转归的重要指标。已有报道应用其抗体定量分析肿瘤的生长分数、肿瘤的分级、增生程度及预测肿瘤的预后〔1〕。Ⅲ期宫颈癌是临床常见的宫颈癌分期,化疗为其主要的治疗手段。本研究通过检测Ⅲ期宫颈癌化疗前后 Ki-67的表达,旨在探讨其在评价化疗效果中的意义。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 2008年 1月至 2011年 1月Ⅲ期宫颈癌接受化疗术的存档蜡块 60例,均附有详细的病历资料。年龄 53~75〔平均(61.2±7.6)〕岁,病程 8~24个月。宫颈癌的诊断和临床分期均符合 2000年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标准〔据病例资料证实癌肿扩散盆壁和(或)累及阴道下 1/3且出现肾功能异常〕〔2〕。所有患者均接受化疗方案,以顺铂 +长春新碱 +平阳霉素(PVB)方案为主。
1.2 检测方法 主要试剂Ki-267抗体,S-P免疫组化试剂盒及二氨基联苯胺(DAB)显色试剂盒均购自福州泰普。所有标本均经 10%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厚 0.4μm,常规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光镜下行细胞形态学观察,以确定病理诊断及分组。免疫组化染色采用 S-P法,按说明书操作。阳性对照片为已知宫颈癌阳性片,磷酸盐缓冲液(PBS)代替一抗为阴性对照片。
1.3 结果判定 光镜下细胞核出现棕黄色颗粒确定为Ki-67阳性细胞。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得到Ki-67阳性细胞指数及变化值。阳性细胞指数(%)=总的阳性细胞数/总的肿瘤细胞数 ×100%。变化值(%)=(化疗前阳性细胞指数-化疗后阳性细胞指数)×100%。临床疗效评估:完全缓解(CR):可见的肿瘤病灶完全消失,维持 4 w以上;部分缓解(PR):基线病灶长径总和缩小≥30%,维持 4w以上;稳定 (SD):基线病灶长径总和缩小但未达 PR或有增加但未达进展(PD);PD:基线病灶长径总和增加≥20%或出现新病灶。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结果以±s表示,同组间比较用配对 t检验,两组间比较用成组 t检验,各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变量间相关性用 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
临床 CR组化疗后较化疗前 Ki-67阳性细胞指数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PR组化疗后较化疗前 Ki-67阳性细胞指数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SD+PD组化疗后较化疗前Ki-67阳性细胞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 1。
表1 不同临床疗效治疗前后 Ki-67阳性指数(±s)
表1 不同临床疗效治疗前后 Ki-67阳性指数(±s)
组别 n Ki-67阳性细胞指数 P值临床 CR组化疗前 20 62.82±8.32化疗后 20 15.56±5.22 <0.05临床 PR组化疗前 20 54.98±15.41化疗后 20 26.15±11.41 <0.05临床 SD+PD组化疗前 20 40.72±16.38化疗后 20 40.18±12.13 <0.05
Ki-67抗原是应用霍杰金病 L428细胞株的核成分接种小鼠而制备出的单克隆抗体,它的表达与哺乳动物细胞中细胞周期进展密切相关,是一种贯穿表达于增殖期细胞中的核抗原〔3〕。它是由分子量为 345 kD和 395 kD的两条多肽链组成的核蛋白,其基因定位于第 10号染色体上,是一种由 1 095个碱基对编码的 DNA结合蛋白,近核仁区,是目前较为肯定的核增殖标志蛋白,在调节细胞增殖方面起重要作用〔4〕。Ki-67在宫颈癌的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及恶性程度有关。研究证实,大多数的化疗药物都是通过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来清除肿瘤细胞的。肿瘤细胞受到化疗药物打击后,其生长增殖受抑,凋亡增加,而且对化疗越敏感的肿瘤细胞,增殖状态受到抑制越明显〔5〕。本研究中在不同临床疗效组化疗前后 Ki-67表达变化情况亦不相同,临床CR组和临床PR组Ki-67的阳性细胞指数明显下降,而临床SD+PD组下降的趋势不明显。这可能是因为正常组织器官内细胞在诸多因子的调控下,增殖、凋亡间处于动态平衡。恶性肿瘤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平衡和转化,当肿瘤细胞增殖、凋亡调控失常,即增殖大于细胞凋亡时,肿瘤就可能发展;反之,肿瘤就会缩小甚至消亡。增殖活性强、Ki-67表达较高的肿瘤比表达低者组织学反应更显著,因此化疗前 Ki-67阳性指数较高,而化疗后数值显著降低,可协助判定宫颈癌患者对新辅助化疗的反应。因而 Ki-67充分反映了肿瘤细胞增殖的状态,下降越明显,则化疗的疗效也就越为肯定,可能成为评价化疗疗效的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
1 刘丽华,赵富玺,郭俊成,等.宫颈脱落细胞中cyclin E和 Ki-67的表达及意义〔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6;13(9):666-8.
2 乐 杰 .妇产科学〔M〕.第 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14.
3 宋水勤,张国楠.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现状〔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5;2(2):22-5.
4 张亚静,拉莱◦苏祖克.p16、Ki-67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子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7;30(4):372-4.
5 Bean SM,Eltoum l,Horton DK,et al.Immunohistochemical expression of p 16 and Ki-67 correlates with degree of analintraepithelialneo plasia〔J〕.Am JSurg Pathol,2007;31(4):55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