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宇廖文丽
(1.湖南警察学院 基础课部,湖南 长沙 410138;2.湖南警察学院 外语教研室,湖南 长沙 410138)
阿瑟·韦利的文化身份与《论语》翻译研究
胡 宇1廖文丽2
(1.湖南警察学院 基础课部,湖南 长沙 410138;2.湖南警察学院 外语教研室,湖南 长沙 410138)
通过对阿瑟·韦利的文化身份的解读,对其文化身份与《论语》翻译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揭示了他在向西方世界介绍中国文化的过程中所显示出的中西差异。
阿瑟·韦利;《论语》;翻译;文化身份
阿瑟·韦利 (1889~1966)作为英国20世纪最为杰出的汉学家,被誉为在介绍中国文学与日本文学方面最有成就的人,他杰出的翻译让中国的古代文学融入了西方世界,进入了西方普通读者的视野,对西方汉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对中国经典的翻译中,由于国外的汉学家所处的环境不同、文化氛围不同、社会意识形态不同,他们自身的内在动机不同,他们在翻译处理东方这个区别于西方世界的“他者”文本时,对拟译文本的选择、对翻译中所采取的策略的运用、对源语国文化的态度,都跟华人译者存在极大的差异,这直接导致他们的译作在译入国的接受上的巨大差异。笔者通过对阿瑟·韦利在《论语》翻译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对中国文化的认识,通过对其文化身份的构建,通过对中国文化对其个人意识形态跟人格所产生的反作用影响,对其文化身份与《论语》翻译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最终得出了冲突与融合的启示。
谈及阿瑟·韦利,我们首先得对其血缘身份进行一番深入的探究,这对他的文化身份构建有着很大的帮助。身居英国让这位具有德国血统的汉学家在寻找研究对象的时候将研究目光、研究方向转向一个新的环境;而酷爱文学与语言、研究东方学与中国学的经历,让他在大学中更容易接触到东方文化。面对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这位客居英国的学者陶醉了,译介研究中国文化、传播东方文化,成了他一生的事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他的德国血统、盎格鲁-犹太人的双重身份,对于他的价值观的形成、性格的塑造、职业选择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从阿瑟·韦利的汉学翻译来看,他的汉学翻译顺应了当时英美诗歌运动的时代潮流,与庞德-艾略特的诗人圈、布卢姆斯伯里文化圈这两大风行英美的流派相符合。在对中国诗歌的翻译问题上,他同一些当时比较权威的汉学家所进行的一系列讨论,让这位原本不出名的汉学家得到了更多读者的认可,为他的译作进入英语世界打开了市场。20世纪70年代,世界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阿瑟·韦利的东方文化研究和汉学研究进入成熟时期,他适应了时代潮流,将对世界格局的思考纳入了对中国文化经典著作的翻译中。
《论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作,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东方文化经典的巅峰。阿瑟·韦利将其译介到了西方,他所翻译的这部《论语》相对于世界上其他50多个译本来说,影响尤显巨大,在大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持续性地影响着西方文化和世界文化。在《论语》的翻译中,他屡向权威挑战,坚持自己的观点,对著名的传教士詹姆斯·利亚各的“学术范本”提出了严肃的质疑,对利亚各读《论语》的立场、性质表示反对,认为后者对《论语》的理解严重地受到了朱熹的影响。与此同时,阿瑟·韦利提出在《论语》的翻译中应当坚持“一个时期、一个孔子”的观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读者理解《论语》这部饱含东方智慧与文化的经典之作的历史文化底蕴。
“仁”作为《论语》中最重要、最核心的思想,也是几千年来中国乃至东方文化的行为规范。阿瑟
·韦利在处理这个最为核心的儒家观点的时候,并没有一味地沿袭西方基督教教义中的“仁”的内涵,而是将goodness中“仁”的意味融入《论语》翻译中。虽说中国儒家传统文化中固有的“仁”同西方文化中的goodness从语义特征来看有着很大区别,然而它们从本质上来说是相通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从一定程度上来说,阿瑟·韦利在《论语》翻译中对“仁”的普适性解释,不仅表现了他对“仁”的理解程度,也表现了他真正为读者翻译,不带任何立场的基本衡量标准。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阿瑟·韦利的文化身份对他的汉学研究、汉学翻译的影响,同时也能清晰地看到他的翻译策略有着明显的归化倾向。他认为,用地道的语言将他国文本翻译成感染力强、可读性强的文学语言,可以让外国文学在本国有着更好的栖身之地和更强的生命力。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阿瑟·韦利在研究东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的过程中,在翻译《论语》的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人都呈现出矛盾性的心理,这一矛盾性的特征直接体现为他在翻译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对中国文学的认识的局限性上。甚至可以说,阿瑟·韦利的西方立场,直接导致了他在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对中国文化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写,但他又同“欧洲霸权主义者”或“欧洲中心主义者”有着很大的区别,因为随着对中国文学作品研究的不断深入,他的视野开始从西方向东方偏移,越来越接近东方视野。
阿瑟·韦利的汉学翻译策略在《论语》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他的汉学研究不仅有着自己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汉学翻译家这一群体的总体特征。笔者对阿瑟·韦利进行研究,不是单纯地将其作为一个简单的翻译家或者汉学家,而是在中英语言的冲突和融合中,从译介学跨文化研究的角度重新对其文化身份进行定位,审视其汉学翻译作品。
笔者通过客观分析阿瑟·韦利汉诗英译的背景、其个人生平血缘、文本选择类型、翻译策略目的、译文经典化的形成等多种要素,对阿瑟·韦利的文化身份与《论语》翻译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了阿瑟·韦利独具特色的翻译策略、翻译思想,同时探讨了译者翻译目的同主体文化需求之间的关系,最终揭示了阿瑟·韦利在向西方世界介绍中国文化的过程中所显示出来的中西差异,即冲突与融合。
[1]章国军.中西译坛上的二颗恒星:林纾与阿瑟·韦利——兼论翻译者的素养[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2]王以超.阿瑟·韦利[J].翻译,2008(7).
[3]梁家敏.阿瑟·韦利为中国古典文学在西方打开一扇窗[J].编辑学刊,2010(2).
On Translation ofAnalects of Conf uciusand Cultural Identity of Arthur Waley
HU Yu (Foundational Courses Department,Hunan Police Academy,Changsha Hunan410138)
LIAO Wen-li (Foreign L anguages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Hunan Police Academy,Changsha Hunan410138)
The different cultural identity leads to their different choice and tragedy in translation,and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and attitude to the culture of original text as well.This thesis focuses on Arthur Waley,one of the most famous English Sinologists in the 20’th century, and his translation ofAnalects of Conf ucius.With the translation theory of modern literature and getting reference partly from the theory of Reader’s Reception,the thesis studies on the translation ofA nalects of Conf uciusand the cultural identity of Arthur Waley according to the methodology of Hermeneutics.
Arthur Waley;Analects of Conf ucius;translation;culture;conflict;acculturation
H319
A
1673-1395(2011)06-0089-02
2011-03-20
胡宇(1979—),女,湖南岳阳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英语语言文学、警务英语教学与研究。
责任编辑 叶利荣 E-mail:yeliron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