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 璇(1.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日本系,北京 100720; 2.大连海事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6)
关于日本天皇制的内涵
贾 璇1,2
(1.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日本系,北京 100720; 2.大连海事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6)
日本天皇制蕴含着丰富的内涵。狭义上的天皇制是指近代日本作为革命对象的专制君主制。广义上的天皇制是指以天皇为顶点的国家体制,包括古代天皇制、近代天皇制和战后天皇制。日本天皇制不仅是一种政治体制,更是日本文化的深层特质,具有政治权力和精神权威双重构造。
天皇制;日本;古代天皇制;近代天皇制;战后天皇制
天皇制作为日本特有的符号之一,蕴含着丰富的政治、历史和文化内涵。对日本天皇制的正确认识是研究日本政治文化的必要前提。我国学者查常平在翻译《现代社会转型中的天皇制和基督教》一书后,感慨道:“不了解天皇制,就不可能理解作为东方的日本;不了解基督教,就不可能理解作为西方的日本。”对日本天皇制的研究不仅有着较高的学术价值,而且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然而,就目前国内的日本学研究现状来看,我国学者对日本天皇制研究的重视程度似乎与天皇制在日本政治文化中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远远不成正比。加之天皇制问题自身的复杂性,在仅有的一些研究成果中,单是对于“天皇制”这一概念本身的释义,就略显单薄,一直存在着较大的研究空间。因此,本文拟就到底“何为天皇制”这一问题略抒管见,作以初步的探讨。
通过考察发现,日本学者针对天皇制内涵的研究成果也较为有限。其中相对全面的是藤田省三在《天皇制国家的支配原理》一书中的定义:“天皇制,这个词的用法本身就颇为复杂,含义较多。并且这个用语的多义性正是天皇制显著的特点,也因此更加复杂。天皇制在有些时候,(一)仅仅意味着天皇作为君主的存在。(二)更严密地说,是指近代日本的政治构造和政治形态……”[1]
为了更加清晰、完整地把握天皇制这个概念,以下拟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对藤田省三的定义给予必要的补充或解释。
在日本,“天皇”这个称号古已有之,从7世纪起,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而“天皇制”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初。当时尚处于非法地位的日本共产党的相关人士在翻译共产国际的1932年纲领(全名为《关于日本的形式和共产党的任务的纲领》)时,将德语文本的Monarchie翻译为“天皇制”。同时,该纲领还揭示了天皇制的性质和其代表的阶级利益。具体内容如下:“日本的天皇制,一方面主要立足于地主这一寄生的封建阶级,另一面还立足于急遽致富的贪婪的资产阶级。并一直和这些阶级首脑结成极为紧密的持久性集团,并以相当的灵活性代表着两个阶级的利益。与此同时,日本的天皇制保持着相对的独特的巨大作用和以似是而非的立宪形式略加粉饰的专制性质……成为剥削阶级的现存独裁的坚固脊梁骨。”[2]
1932年纲领可以说是关于日本天皇制的最初的科学性、系统性的解释文献。简要地说,纲领中的天皇制,是指当时作为革命对象的专制君主制,是西欧式绝对君主制在日本的具体表现形式。那么该从哪些视角去理解这种狭义上的“天皇制”呢?
首先,从“天皇制”一词产生的背景不难看出,这个概念与生俱来就是带着极强意识形态色彩的政治用语。由于“天皇制”一词来自共产主义阵营,处于批判专制君主制的立场,因此当时的明治宪法体制拥护派极力否定和拒绝这一词语,认为“使用‘天皇制’这一说法本身就包含着反对皇室的存在和企图颠覆和‘打倒’天皇制的共产党的意向……这种意义上的‘天皇制’作为一种事实是不存在的,它不过是基于共产党的意识形态虚构出来的虚伪之物”[3]。但之后,正如日本学者石田雄所注意到的,“天皇制”一词原本鲜明的政治立场逐渐被弱化,“‘维护国体’这一说法,不知何时竟借用了‘打倒天皇制’中的词语,变成了‘维护天皇制’”[4],于是“天皇制”一词成了“打倒”与“维护”之间的一种相对性的存在。到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由于日本战败无条件投降,破除了禁止议论天皇的禁忌。天皇制不仅作为政治用语,更是作为学术用语普及开来,并以惊人的速度出现在一般国民的词汇中。
其次,1932年纲领中的天皇制概念还阐明了一组表里关系。表,是指国家机构。作为对1932年纲领的解释,共产国际的艾诺·库西宁在《日本帝国主义与日本革命的性质》一文中谈到:“天皇制的特点是什么?首先是机构。是绝对主义国家机构。绝对主义国家机构是现存剥削阶级进行独裁统治的有力框架。”这个机构是以1889年公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即明治宪法)的规定为基础的。里,是指构成权力的支配阶级的内部要素,即以天皇为顶点的,作为其下设官吏的特权官僚势力。1932年纲领指出,天皇制官僚、寄生地主和大资本家是权力的构成要素,其中天皇制官僚在与其他两者的关系中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再次,狭义上的“天皇制”涵盖明治、大正、昭和3个时期。中村正则在《大系日本国家史4近代I》中将其细分为5个阶段。(1)1853年(嘉永6年)开国至1877年(明治10年)西南战争,是天皇制绝对主义的成立期。(2)1878年至1890年(明治23年)开设议会,是向绝对主义天皇制(设有绝对主义国家机构的军事性的半封建资本主义国家)的过渡期。(3)1891年至1910年(明治43年)吞并韩国,是绝对主义天皇制的确立期。(4)1911年至1930年(昭和5年)昭和经济危机,是绝对主义天皇制的动摇、重整期。(5)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昭和20年)战败,是天皇制法西斯的确立、瓦解期。[5]
在多数日本史学、政治学辞典中,“天皇制”主要指明治以后的近代专制君主制。而在《广辞苑》等一般性的国语辞典中,除上述那种完全遵从词语原义的解释外,还给出了“天皇作为君主存在的统治体制”这一广义上的解释。事实上,这种解释在实际应用中似乎更为普遍。
笔者注意到,无论是藤田省三的定义(一)还是《广辞苑》的这一解释,都使用了“君主”一词。但是,“君主”这个词的内涵本身又是一个难点。特别是关于战后日本的象征天皇是否是君主这一问题在学术界一直存在着激烈的论争。有的学者认为可以将“君主”的定义归结为具有象征作用和权威的世袭的独立机关。从这个意义上说“(战后的)天皇是日本国的君主”[6]。也有的学者认为战后日本国宪法是以国民主权的民主主义为基本精神的,因此日本国不再是立宪君主制,天皇也不应被称为君主。还有的学者认为象征天皇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君主,但却有着很多君主在形式上的属性,是一种特殊的存在。鉴于这些论争的存在,为了避免用“君主”这个尚存疑问的概念去解释天皇制,可以将广义上的天皇制定义为以天皇为顶点的国家体制。这样,不仅适用于战前明治宪法下作为“元首”的天皇,而且涵盖了战后日本国宪法下作为“象征”的天皇,以及明治以前的天皇。
对这段1400余年的历史,很多学者依据不同的标准进行了时期上的划分。本文在参考这些先行研究的基础上,大体划分为以下3个时期。
1.古代天皇制(7世纪初至1868年明治维新)
古代天皇制长达1260年,经历了形成、兴盛和衰落3个阶段。其中,古代天皇制的形成,启动于圣德太子改革,初步形成(模型化)于孝德天皇(645—654年)与天智天皇(668—671年)的大化改新时期。[7]从“壬申之乱”(673年)到“应天门之变”(866年)是古代天皇制的兴盛期。日本朝廷仿照中国唐朝的律令制,建立起以天皇为最高统治者的、从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统治机构和制度,从政治、思想、法律等各个方面树立起天皇的绝对权威。866年“应天门之变”之后,古代天皇制步入长达1000余年的衰落期。先是外戚篡权的摄关政治时期,继而是由上皇或法皇主导的院厅政治时期,由于院政过于依赖新兴的武士集团,从而导致武士政治的确立。在镰仓、室町、江户幕府时期,“政治重心由代表上层封建领主利益的皇室移向了代表军事封建领主利益的幕府”[8]。
2.近代天皇制(1868年至1945年二战结束)
通过1868年的明治维新,国家权力重新回到了天皇手中,日本由此开启了近代天皇制的历史。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近代天皇制的正式确立。宪法中明确规定了天皇的地位和权力:“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天皇神圣不可侵犯”,“天皇乃国家之元首,总揽统治权”。天皇被置于中央集权国家体制、陆海军与国民统一的中心,形成了一种典型的专制主义天皇制。经过近40年的藩阀元老政治时期、8年的议会政党政治时期,到20世纪30年代,军令机关的畸形发展,最终导致日本军国主义、法西斯主义的形成,从而将日本推入了战争的深渊。随着二战战败,近代天皇制也走到了尽头,被新的政治体制所取代。
3.战后天皇制(1945年至今)
1945年日本投降后,美国占领军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将天皇保留下来。随着《日本国宪法》的制定和公布,天皇制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和改革后的新形象跨入下一个历史阶段——战后天皇制,也称象征天皇制。之所以称之为象征天皇制,是由于《日本国宪法》对战后天皇的定位——“天皇是日本国的象征,是日本国民整体的象征,其地位以主权所在的全体日本国民的意志为依据”(第1条)。并且,“天皇有关国事的一切行为,必须有内阁的建议和承认,由内阁负其责任”(第3条),“天皇只能行使本宪法所规定的有关国事行为,并无关于国政的权能”(第4条)。显然,较之近代天皇制,象征天皇的地位及其实际社会功能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但同时也应看到,由于长期以来传统文化的影响加之政府有意识的强化,天皇在战后依然处于权威的顶端,而这种被日本国民在潜意识中视为无可替代的权威势必会或多或少、或明或暗、或直接或间接地对日本的社会,甚至于日本的政治发生作用。
明确了狭义上和广义上的天皇制,不禁想进一步探究天皇制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学术界存在着3种观点。[9]其一,认为天皇对日本人的精神、思想、道德具有重要意义,因而“精神意义上的天皇制”是天皇及天皇制的本质。其二,认为天皇制的本质是天皇作为权威的存在,“天皇不亲政”才是天皇制固有的形态。其三,认为天皇制的本质是政治制度,天皇归根结底是政治权力的象征。
结合这3种观点,通观古代、近代、战后天皇制,笔者认为,日本的天皇制不仅是一种政治体制、法律制度,更是日本文化的深层特质,其源于日本人的民族文化心理,具有政治权力和精神权威双重构造。《古事记》和《日本书纪》创造的神话为天皇权威提供了正统性依据,在天皇制的所有历史阶段中,天皇从未改变的作用就是利用其正统性赋予国家政治中的各种权力以权威。也正是天皇的这一作用使得作为政治体制的天皇制表现得极为灵活,时而是一种显性的状态,如古代天皇制的兴盛期和近代天皇制,时而是一种隐性的状态,如幕府时期的天皇制和战后天皇制。无论是何种状态,天皇制都对日本社会和日本国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直到今天,日本国民的内心深处依然潜藏着对天皇和皇室的深厚感情。战后的象征天皇制在日本国民中一直稳定地拥有着较高的支持率。基于这种牢固的社会基础,不难预测,日本战后的象征天皇制还将继续延续下去。这也就要求对日本象征天皇制的未来发展方向保持高度的关注。
[1]藤田省三.天皇制国家的支配原理[M].东京:三 书房,1998:2.
[2]王金林.日本天皇制及其精神结构[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5.
[3]安丸良夫.近代天皇观的形成[M].刘金才,徐 滔,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2.
[4]菅孝行.大众社会和象征天皇制[M].东京:社会评论社,1995:138.
[5]中村正则.大系日本国家史4近代I[M].东京:东京大学出版社,1975:42-51.
[6]佐藤功.君主制的研究[M].东京:日本评论新社,1957:54-56.
[7]解晓东.日本古代天皇制的形成及其政治结构刍议[J].外国问题研究,2009(1):68.
[8]翟 新.日本天皇[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51.
[9]美和信夫.天皇研究:寻找天皇存在的意义[M].千叶:广池出版,1981:3-10.
OnconnotationofJapaneseTennoism
JIA Xuan1,2
(1.Institute of Japan, Graduate School of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100720,China; 2.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Dalian Maritime Univ., Dalian 116026, China)
Japanese Tennoism has rich connotations. In its narrow sense, Tennoism refers to the autocratic monarchy as the target of revolution in modern Japan. In its broad sense, Tennoism refers to the national system with the Mikado as the summit, including ancient Tennoism, modern Tennoism and post-war Tennoism. Japanese Tennoism is not only a political system, but also the deep feature of Japanese culture, with the dual structure of political power and spiritual authority.
Tennoism; Japan; ancient Tennoism; modern Tennoism; post-war Tennoism
D731.321
A*
1671-7041(2011)01-0096-03
2010-11-07
贾 璇(1978-),女,黑龙江佳木斯人,博士研究生,讲师;E-mailkasen19782001@yaho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