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松竹
(长江大学 艺术学院 ,湖北 荆州 434020)
线条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的运用及形式特点
周松竹
(长江大学 艺术学院 ,湖北 荆州 434020)
中国画中的线条蕴涵着中国几千年来的历史文化沉淀,表达了中国画家们各自的审美意识及其主观感悟。中国传统绘画以书入画、骨法用笔为线性艺术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气韵生动更是突出了线条的表现力和生命力。
线条;骨法用笔;气韵生动
中国传统绘画从原始彩陶绘画、原始岩画、壁画开始都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所以可以说是一种内审的思维模式,其造型远远超出了塑造形体的基本要求,而成为画家表达意念、思想、情感的手段。
中国画的造型是“以形写神”,而“以线造型”是中国绘画的艺术基础。线条是中国画造型的主要手段与方式,是表达客观事物本质结构的骨架,是人的主观意识、情感的表现方式,是中国传统绘画最直接、最概括、最简洁的重要艺术语言。
从原始的陶绘艺术、岩画艺术、壁画艺术上都可以看到,“线”作为最基本的造型形式手段被原始先民们应用在生活的各个方面。“线条”这种造型手段因其本身的简洁明了便成了原始人模拟客观物象的最基本的手段,这也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因为原始人在创造这类艺术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是否具有美感,是否具有装饰感,他们是在一种自然的行为状态下,在象形文字还没有被创造出来的情况下,本能地记录下生活中所遇到的事物,是一种对于生命感叹的诉求。早期的岩画艺术因为属于描写自然的阶段,各种线条穿插组合都是为了再现物象本身。在我们看来,这些用单纯的点、线组合成的绘画艺术,已具有很高的装饰意味。但是青铜时代的线,一组组富有装饰性的和韵律感的线条交织成了一个个生动的物象,而后又相互融合于整幅花纹中,既生动又和谐,可谓是“物我交融”。到了商周时代,是我国书法艺术的萌芽阶段,作为中国书写、绘画最为重要的工具是毛笔,在此时已经开始被创造并应用于书法艺术上了。其“线型”艺术也被提炼得更加单纯,并进一步应用于绘画艺术中,就此也可以看到“书画同源”的本质。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后的绘画对于线的运用逐渐成熟独立,形成中国画特有的造型艺术语言。
艺术家们不断创作出了独具特色的艺术表现手法,如曹不兴的“曹衣出水描”、顾恺之的“高古游丝描”等。创造出时代新风画的吴道子首创了“白描”画法,以纯线条和墨色的渲染来描绘物象的曼妙之姿。画家运用有节奏的笔法,结合人物神态,合理地组织线条,给人一种“吴带当风”的感觉。五代顾宏中用线流畅而沉着,通过准确地表现形体的造型结构,表达了人物的神情和生活情形。两宋时,将用线发挥到了极致,有“白描”艺术上独树一帜的大师李公麟,他的用线劲挺而蕴涵骨力,形成了具有单纯形式美的、极富感染力的线描艺术。而北宋的石恪进一步发展了线描技法,充分的利用“线”这一造型方法表达出了人物的体态面貌及精神特质。到了明清的时候更注重笔法自身的规范和组合原则,更关注笔法的趣味性和装饰性。强调墨与线自身独特的审美价值,此时减笔画也大量出现,等等。线性艺术发展至今在中国画中起到了衡量中国画审美标准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国画是以线造型的,因为起源比较早,所以比较注重物象的本质规律,我国传统的绘画可以说是一种结构线描,就是要重点刻画事物的内部骨架结构,除了造型上的这种独特性,又由于和书法一样是用毛笔画出,画家们也会自然将书法中的用线本质,体现在绘画当中,所谓“书画同源、书画同法”。其中对线条的“骨质”的要求,应用于画画当中,就使得中国画的线条应当具有力度美,体现书画家们的刚正的气质,豁达的秉性。
“骨法用笔”是说所谓骨法及与其密切相关的笔法,主要是指用笔的力度问题。“骨”、“骨力”是借助于比喻来说明人内在性格及其外在表现的刚直、果断等。书论上用“骨”字,如“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等,指的是力量、笔力。顾恺之第一次将“骨”的概念引用到绘画理论中,《画史清载》中说:“顾恺之画如土丝,初见甚平易,且形似时或有失,细视之,六法兼备,有不可以言语文字形容者。”此语,总结了根据所画物体的不同特征,所呈现“线条”不同的表现方法,也会形成多种表现风格。如人物传统描法有十八描。谢赫使用“骨法”则已转向骨力、笔力、力量美,即用笔的艺术表现了。当时的绘画全以勾勒线条造型,对象的结构、姿态、表情,全凭线的准确性、力量感和变化来表现。因此他借用“骨法”来说明用笔的艺术性,包含着笔力、力感(与书论“善笔力者多骨”相似)、结构表现等意思在内。谢赫提出的“六法”之一的“骨法用笔”在中国画造型表现中具有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他进一步在顾恺之的关于“骨法”的理论研究上,将“骨”的含义与用笔联系起来,认为书法中要注重笔与笔的间架结构就是线的节奏美,在中国画中就要注重线条之间的变化节奏和穿插组合的气势,从而表达作品所寓含的特定情感,例如线条的节奏感、运动感和装饰性等。
“骨法用笔”第一次把中国特有的线的艺术,在理论上明确建立起来。总结了中国造型艺术的线的功能和传统,“骨法用笔”强调的是线条与力度,即所谓“骨线”。它“不单是纯粹的轮廓线,它既是骨架,支撑画面的骨线,同时又是形体本质的结构线”[1]徐复观先生将“骨法用笔”与“气韵”之“气”联系起来,他说“就六法来说,‘骨法用笔’的骨法,一是由线条以及构成一幅画的主干,使对象具备最基本的‘形似’——是由线条的紧劲而与人以力感——没有线条的力感,不能形成上述的风骨、壮气。”[2]
中国画中的线本身就已经传达出物象的质感、量感、运动感等美感,这样才能画出客观物象的神态,才能生动,才能是富于力度的线,才有可能达到“六法”中的第一法“气韵生动”。“气韵生动”居谢赫“六法”之首。“气韵”就是气的有节奏的运动所产生的韵律或音乐感。“生”就是生命;“动”就是运动。各种线的不同的节奏和旋律,反映在绘画中,是绘画美之所以为美的基本要素,同时中国画以气写形,其主要表现在以线造型上,可以说线即是气的运行轨迹,气即是线存在状态。这里所说的中国画中的线有两种含意:一是有形的线,二是无形的线。有形的线在中国画中是看得见的,无形的即是气。先辈画家们经过几千年的艺术实践,把线发展成为相对独立于形象的一种音乐的语言、感情的语言、美的语言;把线创造成了具有立体感的线、具有生命力的线。并把线的生动美妙和神奇变化发挥到了极致。抽象的线,不存于物,不存于心,却能以它的匀整、流动、回环、屈折,表达万物的体积、形态与生命状态,更能凭借它的节奏、韵律、曲直、刚柔、疏密、粗细、轻重、缓急等,有如弦上音、舞中态,写出画家主观情思。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上说:“无线者非画也。”这句话何其爽直而肯定!
中国画家们正是这样巧妙地运用笔触的粗细长短、干湿浓淡、刚柔曲直等富于变化的笔法,以表现事物的各种特征变化及画家主观情感和内心世界的不同变化。中国古人选择了用线条这样单纯的艺术语汇来“应物象形”,而达至“气韵生动”。因此,在中国画中线条的作用远远超出单纯的“界形”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利用线条的干、湿、浓、淡、长、短、粗、细、方、圆、曲、直、虚、实等谱就了一首首绘画里的动人乐章,成为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形式和手段,中国画的艺术生命正因为有了线条才得以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随着时代的进步,国画家的审美观念不断变化发展,越来越多的艺术佳作不断涌现,中国画的线条艺术也因此发扬光大。
[1]李泽厚.美的历程[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2]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4.
J212.1
A
1673-1395(2010)04-0172-02
2011-02-10
周松竹(1977—),女,黑龙江大庆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中国画创作及理论研究。
责任编辑 袁丽华 E-mail:yuanlh@yangtze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