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龙门石窟造像汉化演变探析

2011-03-31 09:37
关键词:龙门石窟汉化面相

许 敏

(长江大学 艺术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0)

云冈、龙门石窟造像汉化演变探析

许 敏

(长江大学 艺术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0)

云冈石窟代表我国早期佛教艺术的造像特色,龙门石窟是其延续和发展。这两处石窟清晰显示了佛教造像这一外来艺术逐渐汉化的过程,也是我国由北到南各民族文化逐渐融合,最终形成理想造像样式的过程。

汉化;造像风格;民族样式

一、昙曜风格——以犍陀罗风格为主,略显北方民族宏大的特点

《魏书》记载“昙曜白帝,于京城西武州塞,凿山石壁,开窟五所,镌建佛像各一……”即现编号为第16~20窟的一组巨大的石窟群,开凿时间为460~470年。这五大窟形制相同,平面皆作马蹄形,穹隆顶,大体上摹仿古印度草庐形式:一门一窗,外壁满雕千佛。

(一)造像特点

其一,极典型的特征。佛像沿袭了西方旧有的佛像服饰外观,又带有牧区服装的特点;面相上的深目高鼻明显是受到了犍陀罗艺术的影响,但容颜、身躯却是当时北方民族的一些特点。如第20窟的露天大佛,佛像高大,着袒右肩式袈裟,高鼻深目,身躯硕健,是云冈早期雕像的典型代表。

其二,造像极具肖像意义。这五窟大佛不管坐、立均顶天立地于窟内,显得异常雄浑、威严。有专家考证这五窟大佛为帝王的象征,可一一对应为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景穆帝和文成帝。

(二)造像风格

这时期佛像造型浑然整体,积蓄着内在的气魄和力量,十分强调雕塑的体积和分量,风格挺秀劲健、浑厚质朴,明显受到了西亚、南亚及波斯和希腊艺术的影响。即在移植外来艺术的内容和形式的同时,继承了汉代深沉宏大的雕塑艺术,兼具了北方民族特色的新的民族样式。

二、太和格调——汉化进程开始,风格中西合璧

孝文帝拓跋宏时期,云冈石窟的雕凿进入鼎盛阶段,开凿的大型洞窟多达12个,为现今编号的第1~13窟。尤其太和13年(489年)以后的石窟在窟形、格局、造像风格上随着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云冈石窟开始了逐渐中国汉民族样式的进程。

(一)窟型体制

此时石窟均为双窟或三窟一体。如第1、2窟,第5、6窟,第7、8窟,第9、10窟为双窟型,第11、12、13窟为三窟型。窟形平面多呈方形,且分为前后室。受汉文化影响,窟顶巧妙借用中国古代建筑传统手法,雕有“平棊藻井”用莲花和飞天装饰,营造满壁风动的效果。特别是第9、10窟是典型的中国汉民族殿堂建筑。窟外模拟仿木构建筑形式,两侧耸立高塔。这种殿堂与塔的组合造型,设计新颖,结构严谨,富含一种内在的含蓄的中国传统文化风韵。

(二)造像风格

其一,汉民族样式的开始。面相上丰圆适中,与早期区别不大;服饰上由于孝文帝的汉化政策出现了“褒衣博带式”的服装造像,这是典型的中原士大夫的形象特征,如第6窟西壁、南壁西侧上层的四组立佛造像,雕刻手法新颖,“褒衣博带”的服饰显得潇洒、飘逸且富有生气;佛像面相丰瘦适宜、眉疏目朗给人以慈和、自然的感觉。这种面相、衣饰应是在早期的基础上把印度粉本的题材进一步汉化的表现。

其二,印度民族样式与中原汉民族样式交相辉映。这一时期的造像中犍陀罗艺术仍是大量存在,如第8窟门拱两侧的三头八臂的摩醯首罗天和五头六臂的鸠摩罗天,其形象来源于古印度神话传说中的二位天神,造像风格是典型的印度样式。由于这时期题材内容的丰富,出现了许多佛本生、本行故事,有许多现实情景的刻画,在这些故事的雕刻中,不管是人物形象、动物、植物、亭、阁、殿堂的建筑,多是中西合璧,杂错一处,既有传摹西方佛国的样式,又有中原汉民族现实生活的表现,各显其艺术魅力,并无冲突、别扭之感。之后北魏政治中心南移,云冈主要开凿中小型窟直到524年止。

三、秀骨清像——造像上的中原汉化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龙门石窟造像开始。龙门古称伊阙,因为伊水两岸香山和天龙山隔河相对,望之若阙;又因地处古都洛阳之南,谓之龙门。随着太和17年(公元493年)古阳洞的开凿,北魏皇室在这里仿云冈开始了龙门的第一个造像高潮。在造像上真正体现了中原汉人的面貌特征。

(一)造像特点

其一,秀骨清像。如宾阳中洞的主佛和菩萨像,体态扁平修长,两肩窄削,嘴角微翘,表情温和,神采飘逸,是北魏后期风行全国的“秀骨清像”的典型代表。

其二,褒衣博带。在佛像服饰上,以褒衣博带袈裟代替袒右肩式袈裟,这早在云冈石窟第二期中就已出现,但在龙门石窟才被普遍采用。

(二)造像风格

其一,北魏石窟风格的中原汉化。北魏迁都,南北文化交流进一步加深,造像风格逐渐以中原汉民族文化为主。此时南朝绘画正流行陆探微式“秀骨清像”风格,北魏石窟造像风格在这里开始了彻底的中国化,佛教石窟艺术汉化进程早在云冈石窟第二期里开始,但真正成熟是在龙门石窟中实现的。由于受到“秀骨清像”的影响,北朝的浑厚质朴融入了南朝的纤丽秀雅,出现了一种秀丽、刚健的风格,如在莲花洞中飘洒自如的飞天浮雕,流畅、清丽,但造型挺拔。这是有深厚文化根基的中原汉文化融会兄弟民族和外来文化的结晶。

其二,承前启后。龙门的北魏窟,从造像特点、风格显示了浓郁的中国特色。外来民族和北方民族的艺术样式更接近中原汉民族艺术,艺术风格从云冈的浑厚粗犷转向龙门的优雅端庄,具有了鲜明的汉民族特点。为后来奉先寺造像完成理想的民族样式提供了范本,是形成中国式佛教石窟艺术过程中承前启后的重要一环。

四、奉先寺——理想民族样式的完成

唐开元、天宝(640年)后,国力鼎盛,文化繁荣,高宗、武后崇信佛教,赞助开凿,龙门再次成为了大规模宗教活动场所,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石刻造像当属奉先寺。奉先寺的开凿不取凿洞方式而利用山势开辟大面积山崖,进行整组群像造像,大规模的群像组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佛法无边、慈悲为怀的气氛,创造出高度完善的佛教艺术。

造像特点上体现了典型盛唐时代理想样式,如卢舍那大佛丰颐秀目,鼻目深浅适中,嘴角微翘呈微笑状,创造出端庄文雅,温和慈祥,睿智明朗的性格,是当时人们理想形象的艺术典型。菩萨面相与佛像同,服饰上身多着纤细的璎珞,帔巾下垂,横于胸腹间两道,下裙紧贴腰部,晚期的又几至曳地;天王面相多狞恶,足下踏魔鬼,全身着甲;力士面相与天王同,并用起伏手法表现肌肉的劲健,活现出刚强暴躁的性格和英武逼人的气势,均体现当时人们对理想人物样式的转变,即佛教的世俗化,力求在佛教所规定的形象下塑造各种不同个性的人间形象。

[1]阎文儒.中国雕塑艺术纲要[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教研室.中国美术简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3]李治国,云冈石窟文物研究所.云冈百年论文选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

K879.2

A

1673-1395(2010)04-0170-02

2011-02-10

许敏(1974—),女,湖北荆门人,副教授,主要从事绘画基础和油画教学研究。

责任编辑 袁丽华 E-mail:yuanlh@yangtzeu.edu.cn

猜你喜欢
龙门石窟汉化面相
基于语料库的清末民初日源外来词汉化研究
龙门石窟
一个人的面相 有他内心的模样
龙门石窟精品文物展
凭什么说我面相老
面相大师
初探中国四大石窟艺术
相亲
辽西地区慕容鲜卑汉化的考古学观察
龙门石窟:打造智慧旅游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