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志
(安徽大学 历史系, 安徽 合肥 230039)
作为一场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政府腐朽的清王朝,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命运而奋起革命的一个伟大里程碑。辛亥革命爆发后,中国政局陷入一片混乱之中。清政府惶恐,革命党激昂,外国列强观望。中国的未来将朝着什么方向发展,无人知晓。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英国拥有最多的在华利益,对中国政局的影响也最大,她的对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中国未来的发展。孙中山曾经说过:“是故吾之外交关键, 可以举足轻重, 为我成败存亡所系者, 厥为英国”。[1]9辛亥革命爆发后,关于未来中国的政体,英国的态度经历了从支持君主立宪制到赞同民主共和制的过程。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的一声炮响在神州大地上掀起了惊天波澜,古老的中国再次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拥有最多在华利益的英国当然也不例外。随着“南北议和”的开始,未来的中国采用什么政体被提上了其议事日程。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在致外交大臣格雷的电报中说:“此地外国代表看来实际上一致认为,在满族王朝名义下的立宪政府是最高的解决办法,共和国则可能行不通,并会导致中国的总分裂。”[2]121当然,英国政府也是同意这一看法的。
然而,随着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特别是革命派对民主共和制的坚持,促使英国政府的态度开始发生变化。英国外交部在致日本代办备忘录中说:“一种看法,外国干涉会损害而不是促进君宪制度。强烈赞成共和的南方党人会得到许多新的拥护者,这是外国列强公开承认的事业。后者将发现自己担负着把他们关于什么是中国最佳政府的观点强加给广大人民的任务,而民众中有一半是怀有刻骨敌意的,同时还要让皇帝奉行他们暗中讨厌的宪法条款。很可能从外部强加给中国人民的任何解决办法都行不通。”[2]114而且,朱尔典公使曾答复中国人说:“我们只希望有个强大而统一的中国,并不想过问中国人愿意采取何种政体。”[2]146最终,英国政府权衡利弊,放弃了君主立宪制的主张,转而赞成在中国实行民主共和制。
武昌起义不到两个月,南方各省相继宣布“独立”,脱离清政府。伦敦《泰晤士报》驻中国记者莫里逊多次写信说:“我在这里所遇到的每一个人都赞同革命,甚至比较开明的低级满族官吏也反对他们的政府。”[3]762而驻华公使朱尔典也曾说过,清政府“不会比任何可能取而代之的行政当局更坏”,[2]89“长江以南的所有省份都已宣布为共和政体,清王朝已在全国各地信誉扫地”。[2]149因此,英国政府决定放弃支持清政府,转而寻找新的在华代理人。
孙中山回到上海后,即公开宣称,“革命之目的不达到,无议和之可言也”。[4]255虽然一开始黎元洪被迫接受了袁世凯关于建立君主立宪政府的要求,但是随着南京被攻克,革命派内部坚持民主共和政体的信心日益增强。革命派认为,实行民主共和制是满足人们愿望的唯一办法,也是推翻清政府的关键。如果实行君主立宪制,虽然满清贵族没有什么实质的权力,但是,也是有危险的,且永远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和平。革命派对民主共和制的坚持,令英国政府不得不权衡利弊,慎重考虑。英国外交大臣格雷爵士指出,如果北方坚持君主制,可能导致坚持共和制的南方分裂出去,英国应该尽量避免这种分裂,从而保持中国的统一。故而,英国政府从谈判决裂和赞同共和政体两害中选择了后者。
20世纪初的国际形势,剑拔弩张,世界大战一触即发。作为老牌的资本主义强国,英国政府不得不放弃传统的“光荣孤立” 政策,分别于1902年与日本结盟,1904年和1907年与法国、俄国签订共同对德协约,以应对德国在殖民地、商业和军备等方面的挑战。最终,形成了两大对立的政治军事集团。而当时英国国内的局势也不容乐观。工人运动、妇女运动、民族问题和宪法危机等一系列问题都困扰着英国当局。本来,辛亥革命爆发为英国政府提供了一个攫取更多利益的机会,但是,因为当时严峻的国内外形势,英国政府有心无力,不得不谨慎行事,力图在亚洲维持现状,以维护其既得利益。
当时,英国通过军事侵略、政治控制和经济渗透等各种手段攫取了大量的在华权益。“以甲午战前的各国对华贸易为例,英国(包括香港)的进口率占71.6%,出口率占50.6%。”[5]65-66“在16家外国轮船公司中,英资或有英资参与的占14家。[6]727至1911年,中国欠英国的外债已达2.2亿元,居各国之首。”[7]186而辛亥革命发生和响应的主要地区正是英国在华利益的集中地——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华南地区。正如朱尔典爵士对日本驻华公使伊集院所说:“就原则而论,阁下所见,确有至理。但英国在华中、华南地区拥有贸易上的重大利害关系,故英国政府不能无视南方人的思想感情,感冒遭受攻击的风险而轻易采取措施,以强行贯彻君主立宪。”[4]301可见,维护其在华利益是英国政府对华政策的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
英国是当时世界上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和拥有最多在华利益的国家,在国际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并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中国的政局。英国政府从支持君主立宪制到赞同民主共和制的转变,对中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作为操纵中国政局的一支重要力量,英国在中国采用什么政体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英国政府态度的转变,使中国扫除了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障碍。清帝退位,标志着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的覆灭,同时也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在此之前的中国历次农民起义都是以一个朝代代替另一个朝代而结束,但辛亥革命却彻底推翻了封建帝制,并建立了新的政治体制--共和制。中华民国的成立是20世纪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巨变,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
1.清政府垮台。从1644年清军入关,到1912年宣统帝宣布退位,清王朝统治中国达260多年。鸦片战争以来,清政府腐败无能,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出卖大量的国家利益。到20世纪初期,特别是“皇族内阁”的出台,使包括立宪派在内的中国人民对其彻底绝望,推翻清政府的呼声日益高涨。正如日本政府所言:“清廷的威望一落千丈,已完全无望于恢复其权力,并把国家重聚于旧有政权之下,这也是不容置辩的事实。”[1]150这一切导致英国政府不得不放弃清政府,重新寻找新的在华代理人。
2.袁世凯成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大总统。袁世凯,起家于小站练兵,后成为北洋集团的领导人,1908年被解职。辛亥革命的爆发为其提供了的重新出山的机会。英国政府看中了袁世凯镇压革命的能力和对外国友好的态度。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声称“没有人比他更适于充任汉人与满清皇室之间的调入角色了。他是汉人中最受人信任的代表人物,而他和他家庭以几代以来一直向满清皇朝效忠也获得他们的信任”。[8]277为了让袁世凯当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总统,在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的煽动下,外国列强一致行动,宣扬如果袁世凯不出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大总统,战争将会继续持续下去。为了“维护和平”,保持中国的统一,列强将会出兵干涉。而且,列强还抓住革命派急于各国承认中华民国的心理,暗示一旦袁世凯出任大总统,中华民国马上就会得到各国的承认。在以英国为首的列强的强烈支持下,袁世凯当上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大总统。
3.革命派实现了其“民主共和国”的目标。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而民权主义的重要内容就是“创立民国”, 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这也是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进行革命的主要目的之一。英国政府对共和政体的赞同,使革命派清除了成立“民主共和国”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障碍。虽然有人称中华民国“有名无实”,但是至少中国在形式上实现了共和政体,这在当时的中国乃至亚洲都是一个巨大的轰动。
外交政策是一国处理国际、对外关系问题,进行外交活动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行动方针,维护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核心。英国对华政策的实质是保护其在华政治和经济利益,在这一政策的推动下,英国政府不得不放弃君主立宪制,转而支持在中国实行民主共和制,以最大限度地维护其在华利益。不管其动机如何,民主共和制在中国的确立,终究是一个进步,一次剧变,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作为清末三种政治力量之一的革命派,代表着社会中等以下阶层的利益,也是社会非既得利益群体。在以立宪派为代表的新兴绅商阶层对清政府彻底绝望的情况下,革命派联合立宪派,共同推翻了摇摇欲坠的满清朝廷。最终,革命派通过自己的努力,顶住了国内外的压力,建立了中华民国。经历了两千多年封建专制制度的中国能走向共和,在当时实属不易。而英国政府态度的转变,对当时中国政局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
参考文献:
[1]中国史学会.辛亥革命资料从刊(八)[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2]章开沅, [以]史扶邻.辛亥革命史资料新编(八)[M].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
[3][澳]骆惠敏. 清末民初政情内幕(上册)[M].刘桂梁,译.上海:知识出版社,1986.
[4]邹念之.日本外交文书选译:关于辛亥革命[M]. 邹念之,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
[5]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
[6]聂宝璋.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7]吴承明.帝国主义自旧中国的投资[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
[8][美]李约翰.清帝逊位与列强[M].孙瑞芹,陈泽宪,译.北京:中华书局,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