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乡镇民营产业集聚水平测度及其经济增长贡献度分析

2011-12-05 06:45陈晓雪朱书阳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4期
关键词:苏南区位常州

陈晓雪 ,朱书阳

(1.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科技处 江苏 常州 213001;2.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商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1;3.江苏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江苏 镇江 212013)

乡镇民营产业集聚作为乡镇经济的组织形式之一,对乡镇经济的发展和乡镇竞争力的提升起着重要推进作用。苏南乡镇产业集群是在原有乡镇企业的基础上不断壮大和发展起来的,由于整体实力较强,发展快速,对乡镇经济的作用尤为显著。本文采取区位熵的方法对苏南乡镇民营产业集聚水平进行测度,就苏南民营乡镇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和贡献率进行实证研究,旨在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从而对本区域乃至全国同类地区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苏南乡镇民营产业集聚水平测度

(一)测度方法选择

目前,产业集聚测度比较常用的方法是区位熵。区位熵由哈盖特(P.Haggett)首先提出并运用于区位分析中。区位熵在衡量某一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情况,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以及某一区域在高层次区域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指标。在产业结构研究中,运用区位熵指标主要是分析区域主导专业化部门的状况。不过国外大部分用就业指标来衡量区位熵,[1]本文采用增加值指标。此外,产业集聚指数指标也是度量产业聚集程度的指标之一。[2]

由于研究资料限制及数据的可收集性,所以选取区位熵和产业集中度的指标进行以下的实证研究。在研究中,我们选取城市间的数据,进行横向对比,使我们对数据的绝对量有更直观的了解,更深刻地发现所存在的问题和差距。

(二) 苏南乡镇民营产业专业化和集聚水平测度

1.常州产业专业化和集聚程度测度

表1列出了常州市区位熵和集中度排在前列的行业,可以看出常州专业化较高的产业主要是通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等行业。这些行业主要集中在3大类,一是机械制造业;二是医药化学类;三是木材、纺织等加工业。这3大类产业是常州发展的重要支柱,区位熵很大,专业化程度高,有一定发展基础,但是这些产业在苏锡常经济发展区域内的相对集聚程度不高,即这些产业的集聚效应没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表1 区位熵和集中度排在前列的行业

资料来源:2009年常州统计年鉴

2.常州和苏州、无锡产业集聚程度比较

利用2009年常州、苏州和无锡的统计年鉴28个产业(无锡市有6个产业数据缺失,且这6个产业均为规模较小的产业,略去影响不大)的增加值数据,找出3个城市的区位熵排在前列的10个产业,进而计算出响应的产业集中度,列示于表2。

表2 常州、苏州、无锡区位熵排在前列的行业

资料来源:2009年常州、无锡、苏州统计年鉴

从表2可以看出,苏州、常州和无锡都表现出较明显的专业性生产,其中常州和无锡的专业化更加明显些。常州专业化生产主要集中在通用、专用、交通设备制造,化学医药制造,以及金属冶炼加工业,但其集中度均较低,说明这些产业虽然是常州的专业化生产产业,但在区域中并不占有比较大的比重,对整个区域经济的影响较小,产业集聚的效应难以体现。无锡专业化生产主要集中在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和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而且其产业集聚程度也较高,说明无锡专业化生产的产业对区域经济也有较大影响。苏州的产业专业化生产主要集中在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而且其产业集聚程度也很高,说明苏州专业化生产的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较大,有可能存在较大的产业集聚效应,对本市及整个区域经济增长贡献较大。另外可以看出,3市专业化生产的产业之间没有重叠,产业在区域间的互补性较强。

结合专业化和集聚度分析,应明确发展方向,抓住发展时机,大力打造“我强人弱”的产业集群,力争达到某些产业能以苏南为主轴,提高产业集聚的外部效应。可以看出:常州目前适宜发展机械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无锡目前适宜发展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医药制造业,苏州目前则适宜发展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通过不断的分析调整,使3市或更大范围内工业企业集聚程度不断提高,经济外部效应不断增强,整个区域的竞争力也会随之提高。

二、苏南乡镇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贡献分析

(一)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从前面的分析得出,常州、苏州和无锡,3市产业发展均带有明显的专业化,产业集聚程度则差异较明显,那么专业化程度和产业集聚程度是不是能促进经济的增长呢?有没有明显的外部效应呢?下面我们进行常州、苏州和无锡的实证分析就来验证专业化和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

分析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采用两要素(资本和劳动)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3],加入将产业集聚水平和产业专业化对产业发展的外部性因素,看成是技术进步产生的外部性的一部分,模型形式如下:

Y=AKαLβSγCλ。 其中,Y是产业增加值,A是未解释的余项,K和L分别是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量,S是产业专业化程度指标,C是产业集聚水平指标。两边取对数:

lnYij=αij+αlnKij+βlnLij+νlnSij+λlnCij+εij

其中εij是扰动项。3个城市的28个产业构成了84个样本数据的二维面板数据,由于城市内产业间区位熵和集中度存在共线性,故采用面板数据模型。由于本例中自变量有4个,而城市只有3个,故无法构成随机效应模型,也不能精确检验模型类型,故文中主要从各系数的显著性来进行判断。

lnYij=2.53+0.34lnKij+0.58lnLij+0.09lnSij+0.12lnCij

(3.87**)(5.71**)(9.88**)(1.36)(1.70*)

R2=0.94F=322.27W.D.=1.67

其中**表示在0.01的置信水平上显著,*表示在0.1的置信水平上显著。下同。

从结果中可以看出模型拟合的效果较好,其中资本产出弹性为0.34,劳动力产出弹性为0.58,资本的产出弹性低于劳动力的产出弹性,说明苏锡常3市工业制造业企业主要还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或者是3市劳动力素质总体较高,劳动力对工业经济的贡献较大。进一步分析,区位熵指标的系数较小,且在统计上不显著,说明3市专业化程度对工业增加值的作用不明显,可能是由于3市地理、自然、人文环境很接近,产品、市场类型也相差不大,故专业化生产只是体现在各市工业产出的比例上,3市在专业技术和行业领域上并无显著的差异,所以专业化程度对工业增加值的作用不明显。故剔出该变量后再作拟合,结果如下:

lnYij=2.56+0.33lnKij+0.59lnLij+0.12lnCij

(4.02**)(5.49**)(9.95**)(2.74**)

R2=0.94F=403.06W.D.=1.65

剔出区位熵指标后,其余变量均在0.01的置性水平上显著,集中度指标的系数为0.17,充分说明了3市产业集中程度对工业增加值的作用,即产业集聚程度越高,越有利于产生同产业的外部性,对该产业乃至地区工业的推动作用越大。

(二)产业集聚带来的经济效益比较

为分析常州、苏州、无锡3市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计算了3市28个行业的7个工业经济效益指标[4]:总资产贡献率、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产品销售率、亏损率。

7个工业经济效益指标中,总资产贡献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产品销售率5个指标属于越大越好型指标,而资产负债率、亏损率两个指标则为越小越好型,故先对7个指标进行同向化处理,方法如下:

对于越大越好型指标Xij,设同向化后指标为Yij,则

yij=xij-min(xij)/max(xij)-min(xij)

而对于越小越好型指标,同向化后指标为yij为:

yij=max(xij)-xij/max(xij)-min(xij)

经过这样处理后,所有的经济效益指标都在[0,1]范围中,且越接近1表示该经济效益指标越好;反之越接近0,则说明该经济效益指标越差。由于经济效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较强,故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来测量个地区各产业的综合经济效益。

从经济效益综合评价结果中可以看出,常州的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9个产业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无锡的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3个产业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苏州的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等3个产业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而排名后15的行业中,苏南有4个,无锡有9个,苏州有2个,可见总体而言,常州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要稍好一些,苏州次之,无锡在3市中较差。结合上文进一步分析,3市应该侧重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即要侧重发展本地区经济效益好的产业,尽量不要发展其它地区已经形成集聚的产业,尽量发展本地区的专业化生产产业,结合这3个方面,可以看出:常州目前适宜发展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无锡目前适宜发展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医药制造业,苏州目前适宜发展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通过不断的分析调整,使3市或更大范围内工业企业集聚程度不断提高,经济外部效应不断增强,整个区域的竞争力也会随之提高。

(三)以常州为例的苏南民营产业集群要素贡献率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苏南民营产业集群的要素贡献率大小,我们选取了数据资料相对齐全的常州23家产业作为样本进行分析。一者根据数据的全面性,二者依据变量对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性,我们选取了增加值为因变量,土地累计开发面积、资本累计投入以及科技人员数为自变量,构造了下列回归模型:

y=AαKβGν。两边取对数,则有:lny=αlnA+βlnK+νlnG。式中,y:总产出,以GDP表示。A:科技人员数,反映产业集群的科技开发情况;K:资本累计投入,反映产业集群的资本总投入情况;G:土地累计开发面积,反映产业集群土地总投入情况。α、β、ν分别为科技的弹性系数、资本的弹性系数和土地的弹性系数。依据23家常州市重点乡镇产业集群的相关数据(见表1),运用EXCEL,得到回归模型如下:

lny=0.147928lnA+0.486024lnK+0.516375lnG

t值 (1.04469)(4.101644)(3.2125)

可决系数(R Square)=0.995873, 调整后的可决系数(R quare)=0.94546,F=1608.673

可见,在显著性水平为5%条件下,回归模型的总体拟合效果良好,回归系数除科技人员数的回归系数不显著外,资本累计投入、土地累计开发面积的回归系数均较为显著。科技人员数的回归系数不显著,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一个基本现状的客观存在,即科技因素在乡镇产业集群,哪怕是重点乡镇产业集群中还没有成为推动产业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科技弹性系数小于资笨累计投入和土地累计开发面积的弹性系数,也说明了这个问题。

那么,在3个要素中,哪一个要素对乡镇产业集群的发展所做的贡献大呢?下面我们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1. 分析方法

通过贡献率指标加以分析。

科技人员数对GDP的贡献率=αlnA/lny×100%;

资本累计投入对GDP的贡献率=βlnK/lny×100%;

土地累计开发面积对GDP的贡献率=νlnG/lny×100%。

2. 总体分析

23家重点乡镇产业集群的增加值、科技人员数、资本累计投入、土地累计开发面积的平均值分别为81829.65万元、1328.522人、284375.1万元和5691.522亩,代入各要素贡献率公式,计算得:

科技人员数对GDP的贡献率=39.47%;

资本累计投入对GDP的贡献率=53.95%;

土地累计开发面积对GDP的贡献率=9.40%。

作归一化处理,最后得:

科技人员数对GDP的贡献率=38.38%;

资本累计投入对GDP的贡献率=52.47%;

土地累计开发面积对GDP的贡献率=9.15%。

可见,在3大要素中,资本的贡献是最大的,其次是土地,而科技的贡献是最小的。这说明常州重点乡镇产业集群的增长方式依然是一种以资本和土地的大量投入为特征的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

三、结论与启示

苏南乡镇产业集群是在在原有乡镇企业的基础上不断壮大和发展起来的,乡镇经济发展,其实质就是乡镇民营经济和乡镇民营产业集群的发展,具有地区特色的乡镇产业集聚对于乡镇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本文以常州乡镇民营产业集群的经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如下几点基本结论:

(1)苏南乡镇民营产业的高度集中和规模的急剧增长,使之成为苏南乡镇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2)从测度结果可以看出,苏南乡镇民营产业集群区位熵很大,专业化程度高,发展基础稳固,其中常州和无锡的专业化更加明显些。

(3)产业集聚程度越高,越有利于产生同产业的外部性,对该产业乃至地区工业的推动作用越大。从苏锡常三市的产业集聚水平来看,苏州的产业集聚水平最高,说明苏州专业化生产的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较大,产业集聚效应较大,无锡的产业集聚水平也较高,专业化生产的产业对区域经济也有较大影响,产业集聚效应也较大。常州的产业集聚水平低,但这些产业集聚在区域中所占比重较低,对整个区域经济的影响较小,产业集聚的效应难以体现。同时,3市专业化生产的产业之间没有重叠,产业在区域间的互补性较强。

(4)随着苏南乡镇民营产业集群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质量的不断提高,尤其是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其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和推动作用将表现得越来越明显,而这也正是苏南县域经济和乡镇经济强大的根本之所在。

(5)从常州为例的苏南典型乡镇重点民营产业集群要素贡献率分析看,在3大要素中,资本的贡献是最大的,其次是土地,而科技的贡献是最小的。这说明常州重点乡镇产业集群的增长方式依然是一种以资本和土地的大量投入为特征的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

因此,苏南乡镇民营产业集群发展要通过传统产业集群的要素升级战略[5]、优势产业集群的资源整合战略和高新产业集群的多元创新战略的选择,建立工作机制,提升传统产业集群的劳动力素质;加强规划引导,促进传统产业集群的技术升级;整合优势产业集群内的产业资源,走专业化道路;整合优势产业集群整体资源,打造集群品牌;整合与优势产业集群相关的社会资源,构建服务平台等几个方面着手,促进苏南乡镇民营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提生产业集聚的水平和能力,为苏南县域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宗成峰.产业集聚水平测度方法及实证研究—以中国纺织产业为例[J].软科学,2008(3):49-51.

[2]王子龙,谭清美,许箫迪.产业集聚水平测度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6(3):109-116.

[3]刘 一.产业集聚对县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以长三角地区为例[J].特区经济,2011(1):55-56.

[4]潘慧明,李荣华,李必强.产业集群竞争力综合评价模型的设计[J].当代经济,2006(3):44-45.

[5]陆聂海.产业集群升级战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基于浙江省金华市产业集群的调研分析[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21-25.

猜你喜欢
苏南区位常州
常州的早晨
苏南年俗亦动人
袁奇峰:广州南CBD,优越区位截留全城商机
郑州:紧抓区位优势 未来发展可期
常州非遗 灿烂多彩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地理区位
图说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近代苏南义庄与基层社会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