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维龙 袁平红
摘要海岸带经济作为世界临海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已经逐步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并进入了各个临海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但是对于什么是海岸带、什么是海岸带经济、以及海岸带经济与海洋经济、沿海经济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与重视。海岸带在国际上没有取得一致的定义,关键在于国内外对海岸带向陆地和海洋两侧延伸的范围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对自然地理标准、经济地理标准、行政区域标准、任意距离标准、人为选择的地理单元等五种标准的不同认定。与沿海经济和海洋经济相比,海岸带经济与它们既相关,又存在着自己的特点。海岸带经济在覆盖空间上包括沿海经济和海洋经济重合的部分,以及部分沿海经济;海岸带经济依托的自然资源主要是陆地资源和海洋资源的有效结合;海岸带经济所承载的某些产业具有海岸带的原发性产业特征;海岸带经济以沿海港口城市为空间载体。
关键词海岸带海洋经济海岸带经济沿海经济
海岸带——陆海经济协同发展的空间载体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以海洋经济为代表的蓝色经济将主宰全球经济的发展。正如孙中山所言,“凡世界大势变迁,国力之盛衰强弱,常在海而不在陆,其海上权力优胜者,其国力常占优胜”。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国家是强盛还是衰败,取决于它能否支配海洋”。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几乎所有的世界强国,包括最初的“位于欧洲的大西洋南海岸和靠近地中海的出口而获得的明显的战略利益”的葡萄牙,随后崛起的海洋贸易强国西班牙、荷兰、英国、日本以及世界经济中心的美国,所有这些国家几乎无一不是充分利用海洋资源,在以海立国的基础上实现了以海强国的成功案例。“正如河流是国家财富的重要因素一样,海洋是世界的最有价值的财产之一。”随着陆地资源开发日益濒临衰竭,海洋作为临海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空间的价值日益凸显,几乎所有临海国家都推出相关计划,明确提出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举措。
在海洋经济发展实践中,美国、日本等国家高度重视海岸带在陆海经济互动发展中的空间载体功能,并已探索出通过海岸带带动陆海经济协同发展的海洋经济发展模式。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有关规定,中国享有的管辖海域面积近300万平方千米。基于对美国等发达国家海洋经济、海岸带经济发展的经验,中国应合理开发和利用32000千米的海岸线,开发利用海岸带资源,带动海洋经济、推进陆地经济共同发展。
海岸带的概念及空间界定
为了实现海岸带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对目前经常混淆的海岸带经济(coastal zone economy)、沿海经济(coastal economy)、海洋经济(ocean economy)等概念进行区分。
1、海岸带的定义
对于海岸带,目前并没有统一的界定。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定义如下:
第一种:美国的定义。在美国,海岸带的官方定义来自美国1972年的《海岸带管理法案》(U.S.Coastal Zone Management Act of 1972),其中海岸带被定义为临海水域和邻近的岸边土地,受到对方的强烈影响并且靠近几个沿海州的海岸线,包括岛屿、转型中和潮水区、盐碱地以及海滩。这个区域从海岸线延展到足够控制岸边的陆地,这些土地的使用将对沿海水域产生直接并且重要的影响,对这些地理区域的控制有可能会受到或非常容易受到海平面上升所带来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海岸带的定义在美国的各个州之间也不完全相同。在美国,罗德岛、特拉华、佛罗里达、夏威夷这4个州整个都位于海岸带。华盛顿等9个州则根据县或者与县对等的边界来界定海岸带。比如,在得克萨斯州,海岸带是从海岸往内陆不超过30英里(50千米),而且通常情况下比这个更窄。路易斯安那州的海岸带是从内陆16-32海里(即大约25-52千米)。其他的州则根据政治(比如,镇的边界)和地理特性(靠近潮水)来界定海岸带。比如,密西西比州的海岸带包括3个邻海的县。阿拉巴马州的海岸带则往内陆连续扩展10英尺(大约3米)的海拔高度。
第二种:墨西哥的定义。墨西哥的海岸带界定由墨西哥的环境和自然资源部在2006年6月的《墨西哥海洋和海岸可持续发展的国家环境政策》中提出。在这个政策中,海岸带被视作是以下三个区域的综合:①陆地区域。这个区域被沿海自治市和靠近沿海自治市的内陆自治市覆盖。②海洋区域。淹没在水下的区域往上到200米等深线处。③所有墨西哥岛屿的组合。在Ellina Levina等人的《海岸带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框架——以墨西哥湾为例》一文中,将海岸带定义为“陆地和海洋的交界处,具体包括江河海的河口、河口湾、海湾、盐沼泽、高潮线与低潮线之间的岩石、防护岛屿以及实心的陆地形式”。
第三种:中国的定义。徐质斌、牛增福认为,“海岸带是海洋与陆地的交替过渡地带。它包括三个部分:一是沿着海岸线的陆地,二是潮水出没的滩地,三是陆地向海面以下延伸的部分。海岸带的上界是划在海浪作用可达到的地方,下界是定在海水深度(H)相当于当地经常作用的波浪长度(L)的1/3或1/2的地方,即H=1/3-1/2L处。”赵怡本认为,“凡是在行政区划上拥有海岸线或河口岸线的县市均划入海岸带地区范围。海岸带是一个辐射的概念,又是一个扩散的概念,即靠得最近的是一个最基本的单元,遥远的应扩展到省、市、自治区甚至周边国家;另一方面海岸线的主要根据地是海港,岸外的根据地是海岛,海岛以外能扩散到领海,领海以外是经济管辖区,再外是开放大洋”。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对于海岸带目前国内外尚没有统一定义,但有一点非常明确,那就是海岸带位于陆地和海洋的交界处,如图1所示。
2、海岸带的划分标准
海岸带之所以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定义,关键在于国内外对于海岸带向陆地和向海洋延伸的范围存在差异。从目前的研究来看,主要包括自然地理标准、经济地理标准、行政区域标准、任意距离标准、人为选择的地理单元等五种标准(见表1)。
在實际操作中,世界上主要沿海国家或地区是根据海岸带管理范围来对海岸带向陆地和向海洋拓展的空间进行界定的,具体如表2所示。
3、中国的海岸带空间范围及其具体面积
本文认为,在实际研究中,为了研究数据获取的方便,可以考虑采用行政区域标准,即向陆地一侧以沿海乡镇的界限或沿海县界为标准,向海一侧则以我国所管辖海域的外界为边界来对海岸带进行界定。关于中国的海岸带面积,不同学者给出不同的答案。徐质斌、牛增福在《海洋经济学教程》中根据中国1979-1986年进行的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结果得到中国的海岸带总面积为35万平方千米。高振生主编的《中国蓝色国土备忘录》中中国的海岸带面积约为251625平方千米。本文认为,两者之所以出现偏差,是因为后者采用的是海岸带管理上理解的严格意义上的海岸带,前者则将行政区划全部算在内,所以前者给出的海岸带面积比后者要大。
海岸带经济、沿海经济与海洋经济之间的关系
鉴于国内对海岸带研究的相对缺乏,本文借鉴美国海洋经济规划办对海岸界定的相关知识,对海岸带经济、沿海经济、海洋经济概念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说明。
1、海岸带经济、沿海经济、海洋经济概念
(1)海岸带经济(coastal zone economy)。图2展示了美国海洋经济规划办对海岸的界定,其中海岸带由近岸、靠岸的海岸带县和不靠岸的海岸带县三部分组成。美国的国家海洋经济规划(NOEP)中将联邦政府批准的海岸带管理规划中的445个郡县中所发生的经济活动定义为海岸带经济(coastal zone economy)。
(2)沿海经济(coast Meconomy)。基于对海岸的界定,美国海洋经济规划办对沿海经济的界定依赖于一系列的从海洋或者五大湖向内陆扩张的地理方法。沿海经济(coastal economy)就是由美国地质调查中所界定的作为一个州的海岸带管理规划或者海岸流域县的一部分的郡县所发生的所有经济活动的总和。
(3)海洋经济(ocean economy)。美国海洋经济规划办认为,海洋经济这个概念来自于直接或者间接地将海洋作为经济活动的投入品的经济活动。这个定义部分是根据产业的定义(比如,深海货物运输),部分是根据地理区位(比如,临海小镇的旅店)来进行界定的。因此一个机构是否包括在海洋经济范围内,包括两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是该机构被包括在某个产业中,而且该产业的活动明确与海洋有关。第二种可能是该机构位于某个产业中,该产业活动部分地与海洋有关,并且该产业布局位于靠岸的行政区内。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数海洋经济位于沿海地区(coastal regions),而有些海洋经济(比如,某些船舶制造和海产品零售商)则位于非沿海地区(non-coastal regions)。
2、沿海经济、海岸带经济、海洋经济异同
(1)覆盖的地理空间。沿海经济、海岸带经济、与海洋经济三者并不是同一个概念,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其中内陆经济就是A所代表的区域,其经济活动全部在内陆进行。
在美国沿海经济是由B+C+D三部分构成。B+C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狭义的沿海经济,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中国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中所统计的经济活动均为陆域经济活动。我们所关注的海岸带经济则是C+D这两部分构成的,而海洋经济则由D+E构成。下文如果没有特别说明,沿海经济都指的是广义上的沿海经济,即由B+C+D三部分构成。其中的重叠部门D恰恰体现了海岸带这个特殊的空间载体的重要作用。A+B+C+D+E这五部分之和则构成了陆域、海域经济之和,这与我们常见的国民经济统计核算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A+B+C+D+E将海域经济纳入了核算范围。在我国,A+B+C+D这四部分经济主要通过《中国统计年鉴》予以反映,而D+E部分则体现在《中国海洋统计年鉴》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海岸带经济被包括在广义的沿海经济中,或者说海岸带经济是沿海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比如,2007年,美国沿海经济总量高达11.4万亿美元,其中靠海岸的县(shore-adjacent counties)创造了5.7万亿美元。
海洋经济(ocean economy)和沿海经济(coastal economy)活动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以直接或者间接将海洋(或者五大湖)作为投入品的经济活动的总和,而后者是指发生在沿海地区的经济活动的总和。因此,海洋经济是通过投入关系来界定的,沿海经济则侧重于从地域空间来界定。一些沿海经济活动属于海洋经济,但是沿海经济包括更加广义上的经济活动。通过表3比较我们发现,美国海洋经济(包含海岸带经济)无论是在机构数量,就业人数、工资总额还是在GDP总量上,都远远小于沿海经济。
至于海岸带经济在沿海经济中所占比重,我们可以以纽约州为例进行说明(见图4)。美国海岸(coast)的界定中,将岸线邻近县和非岸线邻近县划入海岸带。以此为标准,如果从直接GDP的角度衡量的话,则海岸带经济在美国纽约州2004年的沿海经济中所占比重高达71%。据此我们可以推算整个美国海岸带经济在沿海经济中的比重。
(2)依托的自然资源。海岸带经济、沿海经济和海洋经济之间的第二个差异是经济活动发生所依托的自然资源不同。地处不同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过程中拥有的资源禀赋自然大不相同。以海岸带为例,海岸带是包括陆域和海域在内的立体空间。由于海岸带所特有的空间属性,海岸带拥有独特的自然资源、气候及生态系统,海岸带自然资源展示出陆地资源和海洋资源相互交叉、融合的特点。以中国海岸带经济为例,中国的海岸带经济依托的就是海岸带的空间资源、沿海港口资源、滩海油气资源、海洋水产资源、海水资源、滨海矿砂资源、滨海旅游资源以及海洋能资源等。相比较来说,沿海经济的发展主要依托陆地资源,海洋经济的发展主要依托海洋资源,海岸带经济发展则是将陆地资源和海洋资源有效地进行了结合。
(3)承载的产业类型。依托不同的地理、经济空间,秉承不一样的自然资源,海洋经济和沿海经济、海岸带经济所承载的产业类型也并不相同。其中最为明显的是海洋经济和沿海经济所承载的产业类型之间的差异(见表4)。
与沿海经济、海洋经济不同的是,海岸带经济所承载的产业类型由于独特的地理空间、多样的自然资源呈现独特个性,其中某些产业具有海岸带的原发性产业特征。海岸带的原发性产业是以海岸带原有的不可替代性资源、地理和环境特征而生成的若干产业。就海岸带的资源特征而言,海岸带处于海洋和陆地的交界,既可以直接获取海洋中的生物、植物和矿物等资源,又可以通过技术手段间接获取海洋中的石油、有机元素和无机元素等资源,发展海洋渔业、海水养殖、近海石油开采、海洋生物医药等海洋产业。就海岸带的地理特征而言,以海岸线为基地面向广阔海洋运输的港口是海岸带地理特征最为有利的条件,围绕港口集聚起来的工业制造业形成临港工业。就海岸带的环境特征而言,依托适宜的气候和优越的环境,可以开发原生性的滨海旅游产业,并围绕滨海旅游产业向上下游扩展,最终形成滨海旅游服务产业体系。
(4)发展的空间载体。无论是海岸带经济、沿海经济还是海洋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空间载体。空间载体功能的发挥,能够有效发挥海岸带或者沿海、海洋的自然资源优势,为各自所涵盖或者依托的产业提供实体空间。1990年开始实行,主要是为北美自由贸易区(NoA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NAFTA)涵蓋的美国、墨西哥以及加拿大提供测量经济活动的共同标准。从2000年开始,美国所有的产业都采用北美产业分类标准。SIC(Standard 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就是标准产业分类法,1930年开始实行,为政府部门统计数据制定的界定产业的标准。与NAICS相比,SIC主要关注的是什么被生产出来了,而NAICS则更关注产品和服务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
美国等先进临海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海岸带城市(沿海港口城市)是海洋经济、海岸带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相比较来说,沿海经济在空间载体选择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它既可以依托海岸带城市,也可以依托沿海地区的内陆城市。但是对于海岸带经济和海洋经济来说,港口空间载体功能的有效发挥将为这些经济的发展提供最好的推动力。沿海港口除了开展以海洋运输为代表的经济活动以外,同时可以通过港口价值链的延伸,从事高附加值的港口业务,更好地发挥港口产业的诱发功能,实现沿海港口与沿海城市的协同发展。
结语
海岸带作为陆海产业互动发展的空间载体,既承载着我国沿海经济产业转型和升级的重任,同时又肩负我国海洋经济开发的历史使命。基于海岸带发展海岸带经济为我国陆海经济互动融合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了解并掌握海岸带的正确定义及其空间覆盖范围,从地理空间、自然资源、产业类型、空间载体四个角度对海岸带经济与沿海经济、海洋经济进行比较,有助于我们从理论角度更好地把握好海岸带经济、海洋经济发展的方向。
(责任编辑:张晓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