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玉莲
(福建省龙岩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福建龙岩364000)
适度湿化是人工气道护理的关键环节,其效果直接影响人工气道护理的质量,湿化不足引起痰液黏稠,甚至形成痰痂,是影响病人呼吸的重要因素。临床上有多种气道湿化的方法,目前应用微量泵匀速地将湿化液注入给氧通道,湿化液在氧流作用下形成“氧露”散落在内套管与气管内,持续柔和地湿润呼吸道黏膜,稀释分泌物,促进纤毛运动,有利于排痰、排菌,较以往间断湿化方法有明显不同[1],但是存在操作步骤较复杂,应用成本较高,病人转运不方便等不足。我科2009年12月~2010年9月对80例患者应用可调节精密输液器持续气道滴入湿化法和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滴入湿化法,比较其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2月~2010年9月在本科已经建立人工气道的重症患者80例,其中,男62例,女28例,年龄22~84岁,随机分为观察组(使用可调节精密输液器持续气道滴入湿化法)40例,对照组(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滴入湿化法)40例,患者全部使用一次性气管插管或套管,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危重程度及开放气道方法比较,除气道湿化途径选择不同的方法外,其治疗方案和其他护理无明显差别,经统计学处理,以上各指标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湿化液 氨溴索注射液(100 ml/瓶)。
1.2.2 湿化液滴入速率 8 ml/h。
1.2.3 观察组 将氨溴索注射液按照输液方法连接于可调节精密输液器上,旋转调节器的上、下两部分,调节好雾化液的用量为8 ml/h,按静脉输液法持续滴入气道内。
1.2.4 对照组 微量泵1个,50 ml注射器1副,延长管1根,三通开关1个,头皮针管1根,给氧装置1套,湿化液。将抽有氨溴索注射液的注射器去掉针头,连接延长管安装于微量泵上,延长管另一端与三通侧道相接,三通直道一端通过玻璃接管与导氧管衔接,另一端连接头皮针管,去掉针头插入人工气道内,成人3~4 cm,小儿2~3 cm,稍作固定[1]。
1.3 观察指标
1.3.1 雾化液流速观察 湿化液滴入的管道均用生理盐水排气,再连接氨溴索,湿化10 h后,注射器内或输液瓶内残余氨溴素的剂量。
1.3.2 湿化效果判断 从有无痰痂、痰液量、继发感染发生率、有无呛咳憋闷、以及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的变化进行判断。根据上述指标将湿化效果归为3种[2]:(1)湿化满意:痰液稀簿,能顺利吸引出或咳出;套管内无痰栓;听诊气管内无干鸣音或大量痰鸣音;呼吸通畅,病人安静;(2)湿化过度:痰液过度稀薄,需不断吸引;听诊气道内有痰鸣音,病人频繁咳嗽,烦躁不安,可出现缺氧性紫绀,血氧饱和度下降及心率、血压等改变;(3)湿化不足:痰液黏稠,不易吸出或咳出,听诊气道内有干鸣音;套管内可形成痰痂,病人可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烦躁、紫绀及血氧饱和度下降等。
1.3.3 并发症观察 人工气道开放后14 d内,刺激性咳嗽、痰痂形成、气道黏膜出血、肺部感染情况。发热、咳嗽、痰多,听诊闻及湿啰音,血像提示白细胞升高,痰培养阳性,胸片提示肺部感染征象者的可诊断并发肺部感染[3]。
1.4 统计学方法 观察指标结果比较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2.1 两组湿化液滴入10 h后氨溴索残余量比较(表1)
表1 两组湿化液滴入10 h后氨溴索残余量比较
2.2 两组患者湿化效果观察(表2)
表2 两组患者湿化效果观察n(%)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观察(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n)
3.1 表1提示:使用微量注射泵和可调节精密输液器调节雾化液滴速,均能使湿化液通过微量注射泵或调节器准确、均匀持续滴入。微量注射泵可以精确统计湿化液的用量,更好地调节湿化液的速度,且滴速恒定,使湿化功能得到加强,符合生理需要。精密输液器也能准确的调节滴速,用于气管切开患者持续气道湿化能将湿化液均匀地随氧气一起送至气管,保证气道始终处于一种湿化状态,弥补了传统方法滴药速度不均匀的特点,减轻了患者不适。
3.2 表2,3提示:使用可调节精密输液器和微量泵控制持续气道湿化法均可根据痰液性状随时调节滴注速度,符合人体气道持续丢失水分的生理需要,使气道始终处于一种良好的湿化状态,使痰液黏稠度降低,痰液稀薄不易形成痰痂,保持了呼吸道通畅。由于持续湿化痰液稀薄易吸出,患者有时可自行咳出,不需要重复吸引,避免了因痰液黏稠、吸痰负压刺激、时间长而引起的气管黏膜损伤出血[4]。分泌物引流通畅,减少了肺部感染发生的机会。
使用可调节精密输液器进行气道湿化,操作简单,降低了护理工作时数,减轻了劳动强度。使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湿化,成本较高,尤其在病人的转运途中使用微量注射泵进行持续气道湿化,应用不够方便。一次性使用可调节输液器的操作类似于输液的操作,每天更换湿化液1~2次即可,流量控制比传统的输液器准确,尤其是小流量的输出。其优点是:(1)安全可靠,输液调节器一经调整,在整个输液过程中可保持输液流量不变,不需经常照看和调整流量,没有输入过量的危险,减少了护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2)操作简单,安装、校对、调整在几分钟内可全部完成,不需专门培训;(3)价格经济,一次性产品成本低,不需设备投资,医院不需在设备上支付费用;(4)可调节精密输液器在病人转运途中可固定在输液架上,患者翻身搬运时方便。
[1] 范仉金,张超,张芳,等.微量注射泵应用于气管切开气道湿化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医学,2006,7(3):102.
[2] 石美玉.人工气道湿化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 2002,37(7):539-541.
[3] 郭嫣红,张敏芳.气管切开患者三种不同气道湿化方法的效果观察[J].福建医药杂志,2007,29(4):146-147.
[4] 章敏之,李美琴,章又穗.镇痛泵持续滴注法用于气管切开患者湿化气道的效果观察[J].现代医院,2009,9(3):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