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丽荣
(岳阳市第四中学,湖南 岳阳 414000)
师生间形成和谐的沟通是新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决定教学效果的因素之一。传统的中学历史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独白”的问题,本应是师生双向活动的教学变成了教师的单边活动,教师与学生之间各自独立、互不联系。“教师独白”导致师生产生心灵的隔膜和精神的隔阂,给中学历史教学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教师缺乏教学中的沟通艺术。我依据新课程理念,结合教学沟通理论、教学实践,就如何加强中学历史教学中师生沟通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沟通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信息的发送者、信息的接受者、需要传递的信息是这一过程中的几个主要方面。发送者在发送信息前需“将其意义符号化,编成一定的文字等语言符号及其他形式的符号”,[1]即将信息进行编码。相反,接收者在接收信息后,需“将符号化了的信息还原为思想,并理解其意义”,[2]即对信息进行译码。编码与译码是两个相反的过程,对信息编码及译码的能力受个人的背景、经验等因素的影响。信息的传递需要一定的媒介物,如文字、语言、图画、身体动作等,信息发送后,接受者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作出反应,这种反应即是对信息的反馈。教学沟通作为沟通系统的一部分,有着以上基本相同的沟通结构和过程。那么,怎样才能促进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师生沟通呢?
师生情感阻隔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 “情感上不能沟通,难以融合,不易接触的病理现象”。[3]它是影响教学沟通最主要的消极因素。教师要创造有利的沟通环境,尽量消除与学生情感上的隔阂。
师生关系融洽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与教师沟通的态度、兴趣、热情,从而影响教学效果。融洽师生关系的建设从表面上看来需教师与学生作出同等努力,但实际上,它主要取决于教师素养。教师素养“首先就是教师精通自己所教的学科”,[4]掌握了扎实的学科知识,教师在课堂上就能“不把注重的中心放在所教的知识上,而是放在学生的身上,放在学生的脑力劳动、思维活动以及他们在脑力劳动中所遇到的困难上”,“直接触及学生的理智和心灵”,[5]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讲课就像在跟学生议论”,“他不是拿真理来进行说教,而是跟青少年一起谈心,他向学生提出问题,吸引他们来一起进行思考”,[6]由此师生关系自然很融洽。另外,教师要避免以自己的身份、职务为基础与学生进行沟通,而要真正放下架子,敞开心扉,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加强沟通,增进交流。
心理学证明,人在自由、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往往心情舒畅,思维活跃,容易突发奇想,有利于个性的发挥。目前,我们采用的大多是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组织形式,在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中,课堂纪律诚然是学生学习的一个保障,但威严的课堂往往使学生失去主动性,失去与教师沟通的愿望。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教师放下架子,做学生的朋友,非常有利于师生情感的交流与沟通。课堂上教师真诚的微笑、鼓励的眼神、热情的话语无疑是学生心灵解放的“催化剂”。学生的心灵解放了,才会思维敏捷,个性飞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积极与教师沟通。
教学过程中始终伴随着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矛盾,这种矛盾长期以来似乎很容易被一些中学历史教师忽略。有的教师认为,只要自己选用了合适的教学策略,所传授的知识就定能被学生接受、理解。一旦学生在理解上出现偏差时,教师往往从学生身上寻找原因,而忽视对自己教学的反思,忽略让自己的“教”符合学生的“学”的特点。更有些教师认为课堂仅仅是展示自己知识水平和能力的场所,只考虑自己水平的显示,而把学生当成课堂的配角,忽视学生学习的效果,造成 “教”与“学”的严重脱节。这很显然是与新课程理念相违背的。
为解决“教”与“学”的矛盾,使教学沟通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学习效果增强,教师要处理好教学沟通中编码与译码的关系。前面已经提过,信息传递成功与否,是看其经过编码与译码两个过程后,能否意义较为完整地到达接受者的信息系统,这取决于信息发送者与信息接受者是否有共同的背景、经验。教师在对知识信息进行编码时,一定要注意从学生的文化程度、经验范围、认知方式等方面出发,充分考虑学生译码的选择性、自主性。师生间能够沟通是基于彼此的共性,但正是师生间的差异才使得沟通更有意义,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学情非常了解并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及丰富的人生阅历。
教师将信息编码后,具体到课堂上,还要注意学生译码的质量。在教学沟通中,“传必求通,而通的关键因素在于接受者能否最终积极主动地对信息进行内部加工,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接受”。[7]教学沟通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将新的知识信息建构到自己原有的知识框架中去。这一过程需要头脑内部独立的思维活动,所以,教师安排教学时间和节奏,一定要合理,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不能整堂课都快节奏,另外平时还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方法和能力。
信息反馈是教学沟通中的重要一环,教师要调动学生反馈信息的热情,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对自己的教学作出适当的调整。中学历史课上学生的信息反馈主要是通过对教师所提问题的回答来实现的。如何激发学生反馈信息的热情呢?
教师“首先要考虑到学生现有认知水平的特点,寻找‘认知不和谐’的梯度,根据这些梯度,来确定提问的内容”,[8]使提问恰到好处。“认知不和谐”即指新输入的知识信息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之间的不和谐。“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是要在学生的语言、概念、事实之间引起不和谐,‘认知不和谐’会诱发学生进行信息的收集活动和探索行为,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共同去研究他们所遇到的问题”。[9]教师提问可以学生的“认知不和谐”为切入点。
另外,教师提问时要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有的教师常常抱怨学生“引而不发”,殊不知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因为自己没有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想学生对自己所提问题作出积极反应,则应在设置问题时考虑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使问题的难度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让学生处于“跳一跳,摘桃子”的状态。
成功的提问不仅仅要以其是否引起学生的 “认知不和谐”及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为评判标准,还要看提问的方式是否新颖、独特,过于程式化的提问使学生非常反感,以致不愿开动脑筋并回答问题。教师的提问一定要让学生有某种程度的新鲜感和陌生感,以引起他们的注意,使他们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愿望。例如,教师可将“你怎样评价查理大帝”这一问题的提出作以下创新:先用幻灯片打出一幅以查理大帝的灵魂正在接受天堂的称量,而一个魔鬼正在企图把查理的灵魂拉入地狱为内容的画面,然后问:“按西方宗教的说法,有的人死后灵魂会升入天堂,有的人死后灵魂会被拉入地狱,同学们认为查理大帝的灵魂是该上天堂,还是该入地狱?”相信这一新的问法一定会触动学生的兴奋点,使他们的积极性陡增,而学生在讨论查理大帝灵魂该上天堂或下地狱时就是在评价查理大帝。
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应真诚地倾听,不能“虚假倾听”和“不健全倾听”。“虚假倾听”表现为“表面倾听而实际未听”。[10]“不健全倾听”“表现为教师只倾听能满足自我需要的声音”。[11]有些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自己却在神游,这即是一种典型的“虚假倾听”,它表现出教师对教学新理念的生搬硬套,认为让学生回答几个问题,走走过场,就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际上这是非常错误的。教师“虚假倾听”的态度是对学生的极度不尊重,势必大大减弱学生的表达欲,从而从源头上切断信息的反馈,阻隔师生沟通的进行。“不健全倾听”实质是一种歧视性倾听,它导致师生交流只在极少几个学生间进行,而大多数学生则被老师冷落。这种歧视的态度必然打击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觉得老师除了追求正确答案外,根本不关心学生的情感和其他想法,有种“请君入瓮”的感觉。因此,教师在倾听时一定要有真情实意。
教师要求学生对信息积极反馈,是为了以其为依据,及时调整后继教学。若没有对后继教学的调整,任何反馈信息都是毫无意义的。一位教师讲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这一内容,当讲到人们群众为解放战争付出很大牺牲时,他请学生介绍刘胡兰的事迹。一名学生这样介绍:刘胡兰为了革命事业放弃了家庭和孩子,她在牺牲前给自己的孩子留下了一封感人的信,说到这里,同学们都笑了,老师示意他坐下,这名同学很难为情地坐下了。这位老师继续请其他同学介绍……显然,这位教师没有注意对学生反馈信息的利用,当得知学生易把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和抗美援朝时期的英雄人物混淆后,教师可以借机和学生一起归纳各英雄人物所处的历史时期,这样,信息的反馈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在历史课堂中,教师还可以利用学生眼神、面部表情、动作姿势等非语言反馈信息对教学进行评估、调控。如上课学生目光呆滞、眉头紧蹙并作搔耳状时,教师就要考虑是否自己讲课太快或太难了,并及时控制授课的速度及深度。
总之,沟通是教学的灵魂,没有沟通,教师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不能圆满地完成学习任务,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师生间的沟通显得更为重要。中学历史教师必须懂得教学中的师生沟通艺术,这样才能有效解决教学中的“教师独白”问题,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理念,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1][2]苏勇,罗殿军.管理沟通[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3]杨帆.偏态性教学行为和心理质性研究[A].大学教育科学,2004,(4).
[4][5][6]苏霍姆林斯基.和青年校长的谈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7]黄志梅.运用人际信息沟通,提高课堂教学效益[A].玉溪师范学院学报(第21卷),2005,(3).
[8][9]阚维.关于课堂提问的思考与实践[J].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02,(1).
[10][11]李政涛.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