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论语》看孔子的“为学”之道

2011-03-20 16:43刘秀科
文教资料 2011年3期
关键词:博学好学弟子

刘秀科

(徐州师范大学,江苏 徐州 221116)

《论语》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儒家经典著作,备受后世知识分子的重视。但关于它的成书过程,历来都有争论。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这一说法得到众学者的认同,即《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根据当时孔子的言行记录整理而成,约成书于战国前期。这部书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思想学说,是研究孔子的主要材料。虽然“仁”的思想学说是贯穿本书的核心主题,但它字字句句、事事处处,无一不是在教人如何学习,学从政、学知识、学修身、学交友、学理财、学经商等,所以宋相赵普不禁发出“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感慨。

孔子一生躬身“好学、讲学、办学”,可谓“为学”不息。他依据人“性相近,习相远”(《阳货》)的特点,提出“有教无类”(《卫灵公》)的教学主张,以其一贯倡行的“诲人不倦”的精神,以“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的态度教育学生,“自行束脩以上,未尝无诲焉”(《述而》)。《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孔子众多弟子,素质及天资存在差别,孔子意识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季氏》),于是在讲学过程中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杨氏曰:“生知、学知以至困学,虽其质不同,然及其知一也。故君子惟之为贵。”所以,他注重后天的学习胜过一切。

孔子不认为“生而知之者”,只是“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并且极力称赞“学而知之者”,以此策励孔门弟子。他说:“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择其善者而识之,知之次也。”这些都是他的“为学”之道。

一、好学

古往今来,孔子都是“好学”者的典型,他本人也认为“好学”是自己最大的特点。他在《论语》的首章《学而》篇首句提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观点,这种观点贯穿他一生的讲学历程,也是他毕生的“为学”之道。

孔子“十五有志于学”(《为政》),“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可以看出他对自己“好学”品质的自信,也反映出他的“好学”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即便如此,他面对时间的飞逝,依然发出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生有涯而学无涯,“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泰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泰伯》)。宋代刑昺说:“学自外入,至熟乃可长久,故勤学汲汲,如不及,犹恐失之也。”(《十三经注疏·泰伯第八》)

一时“好学”易,一生“好学”难。但是孔子把这种“学习热度”坚持了一生,一生“为学”并能坚持“好学”。孔子学习从来不需要任何人的督促,他强调学习的主动性,主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的学习态度,把知之、好之、乐之视为求学过程中由浅入深的三种境界。宋代张敬夫说:“知而不能好,则是知之未至也;好之而未及于乐,则是好之未至也。此古之学者,所以自强而不息者欤。”(《论语集注》)所以,任何事情,但凡能做到好之、乐之,则无论如何艰深、玄奥,也能无所不知、无所不及。

他坚持君子固穷、安贫力学,强调精神的需求大过物质的享受。“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矣”(《学而》)。他“言必信,行必果”,即使身处困境,也能坚持学习,以至“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述而》),完全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钱穆解此句说:“孔子生平,惟自言好学,而其好学之笃有如此。学而未得,愤而忘食。学有所得,乐以忘忧。学无止境,斯孔子之愤与乐亦无止境。如是孽孽,惟日不足,而不知年岁之已往,斯诚一片化境。”(《论语新解》)

孔子从不轻易以“好学”许人,除承认自己好学以外,只称赞过颜回好学。颜回是他最得意、最喜爱、最欣赏的弟子,也是孔门第一贤人,堪称众多弟子中安贫力学者的典型,即使“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雍也》)。所以,当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时,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雍也》)志之所在,即学之所在。颜回若不得孔子所志与所学之真传,何以赢得孔子如此之高的评价。

二、会学

一个人不管如何学习,总是有一定的方法的。孔子在《论语》中论述了很多经典的学习方法,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1.学而时习

学习是一个过程,并非一蹴而就之事。在这个过程中,已学知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遗忘,学者以时诵习之,方可累积以进、学无废业。孔子的“学而时习”并不单纯地停留在闻见之知的层面,同时要“温故而知新”(《为政》),这样才能“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子张》)。

学而时习,本来是初学者的事情,然而孔子“十五志于学”以后,一生当之。以其“笃信好学,守死善道”的信念,牢守“学而时习”,终其一生实为不易。

2.学思并重

孔子重“学”,但也不忽视“思”的重要性。他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的学习方法,即把学与思结合起来,这是很精辟的。东汉包咸说:“学不寻思其义,则罔然无所得,不学而思,终卒不得,徒使人精神疲殆。”(《十三经注疏·为政第二》)所以只读书不思考,就会茫然无所获;只遐想不读书,就会神思倦怠,终是徒劳。《中论·治学篇》也说:“弗学,何以行?弗思,何以得?”可见,学思不分家,它们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孟子则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更是强调了思考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书本知识对读者来说,只是间接经验,必须学思并重,才能领会深刻。孔子曾深谈自己的体会:“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卫灵公》)孔子肯定学是思的基础,也强调思是学的深化,要学思并重,相互促进,否则就会患“罔”、患“殆”。

3.举一反三

“举一反三”是在思考的基础上产生的,孔门弟子中有些意识不到思考的重要性。孔子作为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循循然善诱人”(《子罕》),在讲学中对弟子言传身教,以自己的切身经历为例。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有个农夫问孔子问题,孔子没有这方面的知识,于是,他引导农夫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思考,问题得到解决。孔子将这种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运用到教学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述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南宋朱熹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论语集注》)长此以往,学生不但能“举一隅以三隅反”,“告诸往而知来者”(《学而》),闻一知十,而且学会思考,能触类旁通。

三、博学

孔子“好学”并非书呆子式的闭门造车,两耳不闻天下事,而是能够“入太庙,每事问”(《八佾》),“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公冶长》),“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泰伯》),以一种极为谦逊的态度向别人学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子张》),所以,最终成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的集大成者。

孔子所认为的“博学”,并不仅限于书本知识的学习,而是涉及事父事君、结交朋友、品德修养、为人处世等生活的方方面面。“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学而》)。孔子曾问子路:“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阳货》)一个人拥有这六种品德,即仁、知、信、直、勇、刚,如果不喜欢学习,不懂得如何驾驭这些品德,就会导致六种弊端,即愚、荡、贼、绞、乱、狂。

孔子以饱满的学识闻名于当时的各个诸侯国。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子张》)孔子时刻提醒自己“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里仁》),并且坚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向众人学习,不拘泥于一个人的学问,随时随地“多闻”、“多见”、“多识”、“多问”,广求知识,博学于世。

朱熹说:“人之为学,也是难。若不从文字上做功夫,又茫然不知下手处;若是字字而求,句句而论,不于身心上著切体认,则又无所益。”(《朱子语类》)然而,孔子本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为政》)的求知态度,“默而知之,学而不厌”(《述而》),将“为学”进行到底,既能好学,又能会学,以至博学:往及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今至三代之礼六经诸史。所以,上有诸侯、正卿垂询,下有众弟子问学。颜渊曾惊叹他的学问无所不包:“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子罕》)孟子称之为当之无愧的“集大成者”,郑樵则在《通志·总序》中说:“自书契以来,立言者虽多,惟仲尼以天纵之圣,故总《诗》、《书》、《礼》、《乐》而会于一手,然后能同天下之文;贯二帝三王而通为一家,然后能极古今之变。是以其道光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不能及。”

《中庸》中有这么一句话:“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或许可以看作是孔子一生“为学”之道的总结。

[1]论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2][汉]班固.汉书·艺文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

[3][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4][清]刘宝楠.论语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92.

[5]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北京大学出版,1999.

[6]幺峻洲.论语说解.齐鲁书社,2003.

[7]杨朝明,修建军.孔子与空门弟子研究.齐鲁书社,2004.[8]程石泉.论语读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9]钱穆.论语新解.北京:三联书店,2003.

[10]吴新成.论语易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1]李廷勇.孔门七十二贤.三秦出版社,2000.

[12]邓球柏.论语通说.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

[13]陈虎山.论语的味道.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

[14]袁庆德.论语通释.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博学好学弟子
知而好学,然后能才
博学的猫头鹰
读经典,做个博学又多“材”的实力派
打好学文言文的基础(二)
多识由博学博学以成道
扫净心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