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莉莉
(常熟理工学院 人文学院,江苏 常熟 215500)
在整理《韩非子》寓言命名时发现,命名中出现的述宾联合式短语与连动短语的结构形式十分相似,针对这一问题我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发现了述宾联合式短语和连动短语的微妙差别。
本文意图通过对《韩非子》寓言命名的归纳、整理,从结构方面对其分析归纳,帮助大家认识连动式短语和述宾联合式短语的一些特点,以便于大家在今后阅读古代寓言或者文言文作品时,可以利用本文提及的方法来对多中心的谓词性短语进行区分,更好地把握谓词性短语的结构和功能,理解文章的含义。
述宾联合短语是由两个述宾短语并列在一起构成的动词性短语,属于联合短语的一个类别。连动短语是两个以上的动词依动作产生的先后次序组合在一起的动词性短语。一般的语法教材,都只就它们各自的特点进行探讨,很少进行比较分析。实际上这两种短语从结构上看有共同的地方,初学汉语语法的人不一定能立即做出正确的判断,如“卖宅避悍”是什么结构类型的短语,是连动式短语,还是述宾联合式短语。我试就述宾联合短语与连动短语的联系与区别,谈谈一些看法。
《韩非子》寓言命名共有340个,其中连动式命名和述宾联合式命名共有22个,从结构上看,述宾联合短语与连动短语,这两类短语有一个共同的结构特点,都是“动词+名词+动词+名词”的形式,它们的基础都是由两个述宾结构的短语构成,从形式上看是完全一致的。
如 “卖宅避悍”、“藏冠防由”、“弃灰判刑”、“舍近求远”、“知心知事”、“树难去易”。
“卖宅”是述宾,“避悍”是述宾;“藏冠”是述宾,“防由”是述宾;“弃灰”是述宾,“判刑”是述宾;“舍近”是述宾,“求远”是述宾;“知心”是述宾,“知事”是述宾;“树难”是述宾,“去易”是述宾。这种形式上的相同给初学者带来了麻烦,会误认为这三例是同一结构类型的短语。形式相同,事实上这也是混淆这两类短语的一个主要原因。
从隐含的施受关系看,连动式短语和述宾联合式短语的前后动词都隐含着同一个施事主语,这个主语同两个谓语动词都是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
如(张三)+“卖宅避悍”、(张三)+“藏冠防由”、(张三)+“弃灰判刑”、(张三)+“舍近求远”、(张三)+“知心知事”、(张三)+“树难去易”。“张三”和后面的短语都构成了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
连动式短语与述宾联合式短语确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二者的关系是密切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初学者很容易造成具体分析时的混乱,导致分不清彼此。
连动式短语也叫“连谓式短语”,是有序的多中心谓词性短语。这里的“有序”是指短语中心词的位置不可以调换;如果调换了位置,原短语的意思则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1.无连词的连动短语
无连词的连动短语是指由动词性短语和动词性短语构成的连动式短语,最常见的是表示时间上的先后关系。
在《韩非子》寓言命名中由无连词的连动式短语构成的主谓型联合式的命名共有16个:“卖宅避悍”、“藏冠防由”、“弃灰判刑”、“饭黍啖桃”、“尊儒亡国”、“纵水饮鳖”、“陨霜杀菽”、“买椟还珠”、“杀彘教子”、“击鼓戏民”、“明法取信”、“将功补过”、“守株待兔”、“借刀杀人”、“趁热打铁”、“讳疾忌医”。
(1)连动式短语都满足有同一个同一个施事主语,并且各自对应的主语同两个谓语动词都是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前后两个动词所代表的动作行为的产生有时间上的先后关系。
如“饭黍啖桃”,讲的就是(孔子)“饭黍”在前“啖桃”在后的故事。 “弃灰判刑”、“尊儒亡国”、“纵水饮鳖”、“陨霜杀菽”、“买椟还珠”、“杀彘教子”、“击鼓戏民” 等连动式短语都只有一个施事主语,并且都存在着时间上的先后关系。
(2)前后两个动词不可以支配或关涉同一个对象。两个动词之间不能加入“或者”之类的连词。连动短语也不可以加入成对的关联词,如 “不但……而且……”、“既……又……”。
如“卖宅避悍”中的“卖”的宾语是“宅”;“避”的宾语是“悍”。如在这个短语中加入连词变为“卖宅或者避悍”、“不但卖宅而且避悍”、可以明显发现原先的先后关系被破坏,原意发生改变,以此类推上述短语都属于连动式短语。如“卖宅避悍”、“讳疾忌医”等。
(3)连动短语还有一些情况,前面的动作是后面动作的方式或手段,后面的动作是前面动作的目的。
“藏冠防由”这个短语中“藏冠”是“防由”的手段,“防由”是“藏冠”的目的。这样的命名还有“借刀杀人”、“趁热打铁”、“明法取信”、“将功补过”、“守株待兔”等,这一类连动式短语是由方法手段和目的构成的,前半部分是方法手段,后半部分是前半部分的目的,这种情况而是连动式短语的重要形式。
在判断连动式短语是动作发生的时间上的先后关系是判断的第一准则,后面提及添加连词或者关联词语和前者是表方法手段、后者表目的的两个判断方式是在时间先后成立的前提下加以辅助判断的主要条件。
2.有连词的连动式短语
有连词的连动式短语中所包含的关系,与没有连词的相比,其间或多或少有些差别。
用“而”连接的连动式短语,在表示先后关系时,还可以进一步从逻辑的关系分析为“顺承”和“逆承”两种。顺承是说,“而”所连接的前后两部分,从语义上看,后一部分是前一部分在情理之内的发展,其间不包含转折的关系。逆承是说,“而”所连接的前后两个部分,从逻辑上看,包含着转折的关系。在《韩非子》寓言命名中由有连词的连动式短语构成的主谓型联合式的命名共有3个:“见筷而惊”、“释车而走”、“莫众而迷”。
“见筷而惊”中的“见”和“惊”是顺承的先后关系,见到筷子从而受到了惊吓,从而受惊吓是见到筷子之后的情理之内的变化,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释车而走”中的“释”是“放弃”的意思,与“走”构成了顺承的先后关系,放弃驾车选择跑步前行,从而跑步是放弃驾车后情理之内的发展。“莫众而迷”中的“莫”与“迷”构成顺承的先后关系,不与大家商量就会产生疑惑,从而疑惑是不与大家商量所产生的情理之中的反应。《韩非子》寓言命名中的这3个带有“而”的连动式命名都是顺承关系的。
有连词的连动式短语在满足连动式短语判断一般规则,即在满足时间先后发展的同时还满足一定逻辑关系,所以在判断有连词的连动式短语的时候要考虑上面两个方面。
述宾型联合式是由两个述宾短语并列在一起构成的动词性短语,属于联合式的一个类别。这种述宾联合式短语中的两个述宾短语的发生在时间上是无序的。
在《韩非子》寓言命名中由两个主谓短语构成的主谓型联合式的命名共有3个:“舍近求远”、“知心知事”、“树难去易”。
1.述宾型联合式短语同样隐含着同一个施事主语,这个主语同两个谓语动词都是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并且前后不存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
(某人)“舍近求远”、(某人)“知心知事”、(某人)“树难去易”、(蔡桓公)“讳疾忌医”四个短语之间没有先后关系,并且都隐含同一个对应的施事主语。
“舍近”和“求远”之间没有先舍近再求远和先求远再舍近的先后关系,两者是并列同时进行的。“知心”和“知事”、“树难”和“去易”也是同样的道理,两者是不分先后顺序的,可以随意调换,而连动式短语是不能随意调换的。
2.述宾联合式短语由于没有先后关系,前后两个动词互换不影响原意;并且两个动词中间有语音停顿。
由于没有先后的时间关系,因此“舍近求远”与“求远舍近”、“知心知事”与“知事知心”、“树难去易”与“去易树难”之间没有意义差别,都是某人的一种行为活动,可以对所要做的事情任意排序。并且由于述宾联合式短语不存在时间上的先后和事情的目的性,因此存在语音上的停顿,“舍近、求远”,“知心、知事”,“树难、去易”,从而两个动词间存在语音停顿的便是述宾联合式短语,没有语音停顿的便是连动式短语。
3.同两个谓语动词都是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并且可以由同一个人动词充当。
“知心知事”中的两个动词都是“知”,这种动词一样的情况只有在述宾联合式短语中才能出现,是明显的述宾型联合式短语的标志。
通过上述事例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连动式短语和述宾联合式短语的联系与区别,时间的有序性,事情的目的性,添加连词及关联词的办法,逻辑上的顺承逆承关系,动词间的停顿,同一动词识别,都是区分这两类短语的一些方法。
[1]高华平,王齐洲,张三夕.韩非子[M].中华书局,2010.
[2]姚清江,胡永中.韩非子治世大智慧[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8.
[3]李佐丰.古代汉语语法学[M].商务印书馆,2005.
[4]许威汉.古汉语语法精讲[M].上海大学出版社,2002.
[5]杨剑桥.古汉语语法讲义[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6]余家骥.古代汉语常用字汇释[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
[7]杨伯峻.古今汉语词类通解[M].北京出版社,1998.
[8]王珏.现代汉语名词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9]华宏仪.实用汉语语法[M].山东人民出版社,1980.
[10]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