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宇飞
(曲阜师范大学 文学院 古典文献专业,山东 曲阜 273165)
古籍一般指的是古代文学作品或古史资料,如标点者因疏漏未能查明其中的史实,会给读者造成错误的历史观念。古人写文章时,由于对某方面的事实很熟悉,很可能只做简单概述,但今人对这方面的史实就很难一下子看出来,如不勤于查阅,难免会出错。我在这里仅举一例加以强调:
林灵素遂纵言……有旨依奏。皇太子上殿争之,令胡僧立藏十二人,并五台僧二人道坚等,与灵素斗法。僧不胜,情愿戴寇执简。[1]
标点者没有考察当时林灵素以方术取悦的是宋徽宗,是徽宗皇帝当政,皇太子并无权令胡僧并五台僧与林灵素斗法。如在“皇太子上殿争之”之后用逗号,会给人造成太子篡权的历史观念。应把“上殿争之”后的逗号改为句号。此例说明,正确的标点是要以辛勤地搜集资料作为前提并加以考证才得以实现的。
有时在标点古籍的过程中一时不知用哪一种标点,原因并不是不能理解句法结构,也不是不能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而是不懂古代的文化知识。宋人郑樵在《通志·艺文略》中说:“古人之言所以难明者,非为书之理难明也,实为书之事物难明也。”因此,标点古籍,必须掌握丰富的古代文化知识,古代文化知识包括典章制度、人名、地名、物名、礼节习俗、天文历法等。如不了解古代文化知识,就会影响对某些特定词语的了解,就不知道文章写的是什么,当然也就不能顺利地施加标点。戴震就曾认为:不通天文,不可以读《尧典》;不通地理,不可以读《禹贡》。
典章制度涉及各朝各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制度,内容十分广泛。古代的文章作品,很多涉及典章制度,在标点文章或语句时,如不能对其深入了解,就不能准确地进行标点。如:
自诸侯王、列侯、公主名田各有限;关内侯、吏、民名田皆毋过三十顷;奴婢毋过三十人,期尽三年。犯者没入官。[2]
当时并没有奴婢服役期为三年的制度,只有制度限定占有牲畜、奴婢和田地必须在三年之内做到合乎限额,因此,可以判定“期尽三年”是总指上文而言,标点者因不懂当时的典章制度,在“奴婢毋过三十人”后用逗号,使读者误留下当时奴婢的服役期为三年的印象。因此,应把“三十人”后的逗号改为句号。
人名、地名、物名在古籍中极为常见,如果标点者能够明辨,就会对理解文意起到很大的辅助作用,进而快速对古籍进行标点;相反,就会成为施加标点的障碍,因此在标点古籍的过程中,准确地识别人名、地名、物名,就显得特别重要。如:
栾布破齐还,并兵引水灌赵城;城坏,王遂自杀。[3]
这里把“王遂自杀”中的“遂”理解为连词“于是”,似乎也通。可是联系当时的历史环境,讲的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参加七国反叛,后来兵败自杀的事情。当时赵王的名字叫“遂”。如果“遂”是人名,把它解释成连词就不确切了,应在“遂”下加人名号。
古籍中还涉及风俗习惯方面的内容,在标点过程中也十分重要。如不了解古代风俗,就可能弄不清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就会出现标点使用错误的现象。这些古代习俗也就是所谓的“古时妇孺皆知,而今文人学者尚不能全知者”,因此在标点古籍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细心研究古代的各种风俗。
人们大都认为逻辑分析能力的高低在演算代数、几何题时方能体现,事实并非如此,一篇优秀的文章离不开缜密的逻辑分析能力,针砭时弊的檄文更需要作者头脑清楚,文章语言精炼,层次环环紧扣。标点者逻辑分析能力有问题,势必会引起对文意理解的偏差,进而造成标点错误,贻害读者。如:
时龚贵嫔为良娣,(张)贵妃年十岁,为之给使,后主见而悦焉,因得幸,遂有娠,生太子深。[4]
张氏在龚氏为太子妾时侍候她,当时张氏的年龄是十岁,后因后主宠幸,生下太子。十岁的幼女生子显然是违背常理的,可以推知张氏做使女和生太子是不可能是紧挨着发生的,通过逻辑分析,加深了对文意的理解,因此,应该把“为之给使”后的逗号改为句号。
另外,逻辑分析能力还影响到标点者对哪句是直接引语,哪句是间接引语的判定,从而削弱对作者真实情感的表达。如:
“……臣事陛下,不敢不以正对,因伏地请死。”[5]
“伏地请死”应是大臣进谏后的行动,永固进谏也该如此,他进谏的内容到“不敢不以正对”就可以了。因此,应把“因伏地请死”放在引号之外,正确的标点为:“‘……臣事陛下,不敢不以正对。’因伏地请死。”
缺少以上任何一种知识,都会增大错误的机率。可见,若要达到标点准确的目的,标点者一定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百科知识,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量,这是最基本的前提。
此外,造成断句正确而标点使用不当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标点者不能分清语言内部层次关系和辨明语气。因此,对标点者划分语言内部层次和辨明语气的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施加标点的时候,应对古籍原文的内容做进一步的研究思考,这时对理解文意的要求,不应停留在知道写了什么事,表达了什么意思的层面上,还应在此基础上对文中内容的层次有准确的了解,对每句话的语气情感有清晰的认识。
对断句处应使用何种标点做出判断并非易事。首先,要经过阅读分析,判断出所标点的古文按意思可分几层,层与层之间语气上的停顿一般使用句号或分号;其次,进一步分析每一层用几句话表达,每个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最后,要分析句子成分内部构成况,看其中是否存在并列的词组或结构,相互间的停顿用顿号。
高质量的标点,必须做到明辨语言内部层次,这是对古文标点较高层次的要求,一篇文章的语句,都是按照一定的层次,有秩序地组合在一起的。所以,给古籍施加标点,要通过新式标点的正确使用,帮助读者理解一段文章语言的层次。只有认真理解每句话的含义,才能使标点出的古文层次分明。
正确地标点,可以使标点之后的文字上下文联系起来讲得通,符合情理,并能体现出作者所要表达的真实情感;错误地标点,往往不是误解了作者的意思就是没有正确表达语气,因此,标点者必须谨小慎微的从读者立场出发,多提几个“为什么”,提高对古籍进行标点正确的概率。
判断断句处应使用什么标点,除依靠对语言层次的分析理解外,还需理解和感悟文中句子的情感语气。如问号、感叹号等标点符号的使用。
句子从语气上分,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语气与文言句式息息相关,一般来说,掌握了各种句式的关联词,也就基本上可以判别表达的是何种语气,便于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但有的句子分析起来也十分复杂,即使一种句式,也可能表达截然不同的两种语气,这样,用何种标点符号进行标点必须在辨明语气的基础上才能进行,仅仅依靠句式判断是远远不够的,比如同是反问句,有可能表达反问语气,有可能表达感叹语气,要反复揣度才行。
综上所述,给古籍加标点,就是根据古籍的实际,用标点符号把原文的结构、停顿、语气清晰而准确地再现出来,也就是鲁迅先生说的:“标点古书真是一种试金石。只消几点几圈,就把真颜色显出来了。”[6]
加标点时,一定要从意义和语言两方面入手,标点后的古籍在内容上要切合古籍原意,在语言上要符合原文的结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标点者首先要明确标点古籍的依据,其次要满足语言和意义层面上的要求。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标点者标点古籍是为广大读者服务的,应处处为今人和后人着想,为自己所做的事业负责,做到像鲁迅提出的“要认真,要点工夫”,要勤问勤查,直到搞清为止;要慎重,力求精确,切不可轻易下笔。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古书标点质量,使古代典籍保持“真颜色”,得以正确。
[1]古代文言短篇小说选注(第二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62.
[2]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标点本:1060.
[3]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标点本:528.
[4]陈书(卷7).后主张贵妃传.
[5]桯史·正隆难寇.中华书局1983年点校本:100.
[6]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