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 航
(无锡市金星中学,江苏 无锡 214000)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多次提到了“语感”一词,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要求阅读教学中注意“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那么,何为“语感”?叶圣陶曾说:“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辞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叶圣陶提到的“对于语言文字”的“灵敏的感觉”是一种言语的心理敏锐感,是一种直觉。就语文学习来说,这种直觉无需凭借有关的知识进行理性的思考,在一听一读之际就能理解语言文字的含义、情味等。这种敏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反复锤炼和打磨的。因此,如何有效地训练和培养直觉思维能力,也就是言语的敏感性,是当前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我结合执教体会,认为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言语敏感性,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直觉思维是以反映事物之间联系的关系表象为思维加工材料,在本质上是对事物之间关系(即内在关系)的整体把握,整体性则是直觉思维最重要的本质特征。新课标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将整体把握与语感培养一起放到突出的位置,这是很有道理的。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将课文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要求学生把握文章部分与整体,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联系,而不是脱离文章整体,就句子论句子,就段落论段落,甚至训诂式地一个字一个词地解释,把语义弄得支离破碎。
教学一篇课文时,我一般不是急着分段分层,而是先从整篇课文出发,要求学生通过一目数行的速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对所读文字作出判断、评价。在速读中,主体感知的不是孤立零碎的单个文字符号,而是由字、词、句、段所构成的篇章整体及其意义整体。速读所凭借的,正是把事物当作整体来考查,直接迅速地触及事物本质的直觉思维,速读能力的核心就是直觉感悟能力。学生在速读中,不必逐个破译每个文字符号代码,而是利用直觉思维简化阅读过程,从而敏锐地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训练时,要求学生注意力集中,不仅迅速感知课文的语言文字,而且敏捷地捕捉重要信息,提取文义,从整体上观察全文或全段,把握作品的特色及其内在情韵。根据不同的速读要求,要指导学生运用跳读、扫读、猜读等速读方法。
例如在教读《故乡》时,我要求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扫读课文,迅速理出小说的三要素。在分析人物形象时,我又要求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用跳读的方式,找出所有有关闰土和杨二嫂的描写,运用比较阅读,把人物作前后对比。在平时的课堂阅读教学中,我常常要求学生迅速捕捉课文中的中心语句,迅速圈点出某一段描写中的关键句、关键词,或者迅速感知课文中最精彩的段落和语句,引导学生意会神摄、快速感知课文多方面的意义或特点。实践证明,这样的速读训练,对培养学生的言语敏感性,是很有意义的。悟性好的学生甚至在初读课文后,便能从整体上捕捉到其特色和某种内在情境。
当然,初读阶段,学生对整篇课文的把握可能是混沌的、朦胧的,带有飘忽性和猜想性,但这种从整体出发的直觉感受活动却是充满生气和活力的,对培养学生言语敏感性是很有价值的。例如教学朱自清的《春》,我让学生自由地朗读全篇,并运用已有的生活积累和知识经验去想象春天的画面,谈谈对朱自清笔下春天特点的认识,这样调动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的协调作用,作者笔下的春天景象唤起了他们的审美直觉,那些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等已不再是零碎的词语单个的形象,而是一幅幅和谐的春景图,作品中那些优美的语句让他们获得了真切生动的感受。
刘守立先生对语文教学整体观做了这样的论述:“阅读心理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认知的心理活动过程,即浏览语言文字,形成整体印象,然后揣摩文章的谋篇布局,造词用句,最后再回到文章整体上去,获得发展了的整体印象。”(刘守立,《“大而化之”——阅读教学观刍议》)此论述对我们引领学生整体把握感悟课文,培养言语敏感性,是很有启发的。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诵读也是培养学生言语敏感性的重要策略之一。新课标在各学段的目标中,都明确提出“诵读”的要求,要求学生在诵读中获得或体悟情感,在诵读中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诵读不但是调动学生情感,引发体悟作品的重要手段,也是训练、培养学生言语敏感性的重要途径。心理学专家指出,声音信息比文字符号更具可感性,声音出口时所负载的思想感情,比蕴含在文字之中的更为可感。诵读,就是通过直觉思维的方式,对作品进行确切把握,综合感受的手段,在富有情感的吟咏诵读中,不经意间,就会对作品的语言文字产生真切、敏锐的感觉。而且,在多读多听的言语实践中,学生会逐步将语言知识规律内化,形成语言直觉,形成较高的语感能力。
在平时的课堂阅读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训练学生“读”的能力。
首先,通过范读来营造课堂的情感氛围,必要时还会配上合适的音乐。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在范读的时候,要“把文章中的神情理趣,在声调里曲曲折折传达出来,让学生耳与心谋,得到深切的了解”。教师范读得当,学生的情感就会被充分调动,而且在听读的过程中,就能获得对课文最直觉的认识,不知不觉地接受了绝妙的语感教育,就会逐渐培养出“听的敏感”。
其次,要求学生大声朗读,清晰、响亮、准确地把文章读出来, 要求他们在朗读时,“眼到”,“口到”,“心到”,三种器官协同参与活动,充分运用言语听觉及言语视觉去“整体直觉”地感知体悟课文,同时能从课文中找出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多读几遍,加深对课文内容、作者情感的印象。
至于一些情文并茂的课文,特别是诗歌和抒情散文,我指导学生进行美读,也就是要求学生在诵读时能把作者的感情传达出来,要读得抑扬顿挫、感情充沛。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要尽量去体验作品中美好的内容和形式,并陶醉于其中”,倘若“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了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从而激发了学生对语言的情趣敏感。
例如教学《春》时,我让他们自由地、美美地诵读课文,注意停顿、起伏、节奏和语速,然后用“我觉得《春》具有____美,美就美在____”的方式谈谈自己对课文的直觉感悟。通过诵读,学生不但能由课文中丰富的词语、确切的比喻、绚丽的色彩等感觉到作品语言的图画美,许多学生还能直觉到课文中叠词多、短句多、“的”字短语多、儿化多等特点,感悟到作品充满春天的韵律,领悟出作品语言的音乐美。如果我们条分缕析地去解读作品,学生也许会知道作品用了哪些比喻,有多少排比,抒发了什么情感,但不会真正感悟到作品的语言美,言语敏感性的训练更无从谈起。
要获得言语的敏感性,还需要对语言材料进行反复揣摩、品味。叶圣陶先生指出:“一篇好作品,只读一遍未能理解得透,要理解得透,必须多揣摩。”我认为,这种揣摩品味,应该在通过速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深入领悟作品的语言,把言语材料放到课文表情达意的活生生的语境中去进行,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提高鉴赏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启发学生找出文中的这样一些言语材料来进行揣摩品味。
其一,找出特别富有表现力的词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发掘出作品背后深藏的意蕴和情感。例如老舍在《济南的冬天》中写道:“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着一“卧”字,境界全出,形象地表现出整个村庄在暖冬里悠闲惬意的韵味。再如鲁迅的《故乡》中:“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一个“横”字,就把故乡村庄的零落、萧条、衰败的景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其二,抓住作品中言外之意最丰富的语句,品味作者匠心之所在,培养学生对语言细微部分的精细感受力。例如魏巍在《我的老师》中写道:“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真正要打的意思。”句中“狡猾”一词是贬义词,但结合语境,就能读出一个孩子的机灵、敏感,而这种察觉,又正是源于对老师的熟悉了解和喜爱。再如鲁迅的《孔乙己》中有这么一句话:“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大约”与“的确”一为估测一为确认,两个词放在一起,前后矛盾,这种表意方式也是超出常规的。但正是这种看似矛盾的用语,体现了作者用语的精确:“大约”是“我”的猜测,因为再也没有见过孔乙己,根据最后一次见面的种种现象,估计孔乙己已经不在人世,但又没有听到他的死讯,所以用“大约”;“的确”是肯定的语气,在那样的社会环境中,被打折腿的孔乙己别无出路,只有死路一条。这两个矛盾的词语,要引导学生着重体会其丰富的言外之意。
其三,抓住作品中表达情感最强烈的语句,进行“披文入情”的真切体验,直觉正确地把握作品语言传达的思想感情。例如朱自清在《背影》中,以在晶莹的泪光中再现的父亲的“背影”结篇,与文章开头回环呼应,进一步突出父亲的“背影”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表达了作者对年迈的父亲无限思念的感情,语言质朴,却饱含深情,余音如缕。读到结尾时,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联想,从而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感情。
此外,我还指点学生关注文章的标题、开头和结尾,能根据标题带着问题自觉把握文章内容;关注文章中文理特别清晰的地方,训练学生对语言的层次和脉络的敏锐感受力;关注文章中语言表达突破常规的地方,培养学生对语言形式变异的细致的感受力……总而言之,就是选择教材中最适宜用来训练语感的材料,引导他们反复揣摩、品味、吟咏,使作品的一字一句、气韵格调深入他们的心灵。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倪文锦.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王尚文.语感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