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稳
(河南教育学院 外事办,河南 郑州 450014)
目前,翻译研究已从等值翻译阶段进入到综合研究阶段。翻译不仅是一种社会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社会交流活动,而语言的交换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我国著名学者王佐良先生指出,翻译时译者处理的是个别的词,而面对的则是两大片文化。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世界各国的民间交往日趋频繁密切,各国民众对异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历史、风土人情等方面了解的需求越发强烈,译者如何准确地把异国信息传递给本国大众?作为处理翻译中文化等因素的两大原则——归化和异化,成为每一个翻译工作者在担负满足公众需求这一历史责任时,首先面临的问题。
20世纪60到70年代,当文论和文学翻译领域出现文化论转向时,“归化(domestication)”和“异化(foreignization)”才正式取代直译和意译的讨论,逐渐成为当今翻译理论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在当今国际翻译论坛,引起“归化”和“异化”之争的人应该是奈达。他从《圣经》翻译的角度出发提出“最贴近的自然对等”的“归化”式翻译理论,这种重视读者、忽略文化差异的主张曾大受欢迎。但是,随着后结构主义时期的到来,奈达的主张则受到了后殖民主义译论家的批判。在中国,译坛关于归化与异化的对话则是从刘英凯的《归化翻译的歧路》一文开始进入了高潮阶段。
在十多年的争论中,有关归化、异化的定义始终没有统一的标准,对归化与异化的英文名称也使用不同的术语。有人认为“归化是意译的极端”,也有人认为归化与异化与我国传统的“直译”和“意译”的概念大同小异。对归化的翻译有用“adaptation”的,有用“assimilation”的,也有用“domestication”的。 而异化则存在着“alienation”与“foreignization”的区别。刘艳丽、杨自俭对归化与异化的中外文来源及其内涵进行了理论探讨,指出:“assimilation……在翻译过程中源语语言及文化特征在目的语中消失,以满足译入语读者的审美与接受心理。……alienation力图保持原文的特点,与译入语及其文化保持距离,使译入语读者在阅读时感到陌生,意识到在读一部原著。”
纵观我国和外国的翻译史,异化和归化虽然早有人以不同的名目涉及过,但作为两个相互关联的对应概念,是由美国著名翻译家韦努蒂 (L.Venuti)在1995年出版的《译者的隐形》(TheTranslator’sInvisibility) 一书中提出。他认为,归化法是“采用民族中心主义的态度,使外语文本符合译入语的文化价值观,把原作者带入译入语文化”。韦努蒂认为选择这一策略的原因不仅仅是为了方便读者阅读,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两种文化不平等,强制文化具有排外性和强制性。用在翻译中是指强势文化为实现对弱势文化的殖民统治,重组源语文化的语言及文化特点,使之符合强势文化的规范。而异化法则是“接受外语文本的语言及文化差异,把读者带入外国情景”。这是对强势文化实行殖民文化统治的反抗手段,竭力在翻译中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特色,让译文读者领略异域风情,感受独特魅力。
虽然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层面对上述一对概念进行了不同的诠释,我们用通俗的语言可以概而括之——异化就是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采用作者源语的表达方式,遵循原作者的思维习惯、文化价值观来传达原文的内容;而归化则要求译者以译语读者为中心采取译语读者的语言接受习惯,按照译语读者思维习惯、文化接受定势来传达原文的内容。例如,“tokilltwobirdswithonestone(一石两鸟)”是异化译法,“一箭双雕”、“一举两得”则是归化译法;“AllroadsleadtoRome.(条条大路通罗马)” 是异化译法,“殊途同归”则是归化译法。
1.采用异化的表达方式,能够更加准确、更加充分地传达原文的意思。相比之下,选择归化翻译,有时会损害原文的意思。例如:
I love my love with an E,because she’s enticing,I hate herwithanE,becauseshe’s engaged,I took her to the sign of the exquisite,and treated her with an elopment,her name’s Emily,and she lives in the East.(Charles Dickens:David Copperfield)
译文一:我爱我的爱人为了一个E,因为她是enticing(迷人的);我恨我的爱人为了一个E,因为她是engaged(订了婚的)。我用我的爱象征exquisite(美妙),我劝我的爱人从事elopment(私奔),她的名字Emily(爱弥丽),她的住处在East(东方)。(董秋斯译)
译文二:我爱我的爱,因为她长得实在招人爱。我恨我的爱,因为她不回报我的爱。我带她到挂着浮荡子招牌的一家,和她谈情说爱。我请她看出潜逃私奔,为的是我和她能长久你亲我爱。她的名字叫爱弥丽,她的家住在爱仁里。(张谷若译)
原文中作者狄更斯采用了押头韵的修辞手法来表达对爱人的一种复杂情感,第二种译文中,译者使用了归化的翻译方式,尽管保持了原文的修辞风格,但传达语义上却不如第一种译文准确。通过读译文一,我们知道,我恨我的爱人因为她订了婚,而从译文二中得不到我恨我的爱人的准确原因,这是因为她不回报我的爱有多种可能,订了婚只是多种可能的一个原因。
2.采取异化翻译,通过循着作者的思维、表达方式,能充分反映源语文化的特征,表达原文的真实意义,而归化翻译有时则使译文失去源语文化的特征,从而给译语读者造成“文化错觉”。例如,霍克斯(DavidHawkes)在译《红楼梦》时,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直接借用了英语谚语“Man proposes,God dispose.”,未做任何改动。 这样,他就把源语里的佛教色彩变成了基督教色彩,把一个信佛的人变成了一个信基督教的人。尽管这样的译文更自然流畅易被译文读者接受,但他把这部充满了中国佛教和道教意识的文学文化经典变成了似乎是一部有关西方基督教文化的著作,而宗教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部分,是不容许这样改动的。对文化因素的归化翻译,对译文读者具有一定的欺骗性,即文化蒙蔽性,有碍于文化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而杨宪益夫妇把这句话译成“Man proposes,Heavendispose.”则避免了上述误解。又如,郭沫若先生曾经将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托马斯·纳什的诗句“Spring,the sweet spring,is the year’s pleasant king.”译成:“春,甘美之春,一年之中的尧舜”,读来让人觉得仿佛英美人也深知尧舜之伟大,翻译时归化有点过度。
3.异化翻译不仅能保持原文的形象性,还能丰富汉语语言。设想一下,假如翻译只讲归化不求异化,那么汉语里就只会有 “窄路”、“障碍”,不会有 “瓶颈”(bottleneck);只会有 “猫哭老鼠”,不会有 “洒鳄鱼泪”(shed crocodile tears);只会有“全副武装”,不会有“武装到牙齿”(be armed to the teeth);只会有“压力、“动力”,不会有“胡萝卜加大棒”(carrotandstick),等等。
4.相较于异化翻译,归化翻译则能避免由于两种文化冲突或障碍而造成的某种理解困难,使译文合乎译入语的语言习惯。例如,赛珍珠在译《水浒》时将“如今江湖歹人多。”译成“Inthesetimestherearemen——evilmenbyriver andlake.”这就是对原文的曲解。又如,在汉语语言里,与狗有关的词语,大多是贬义,如“狗急跳墙”、“狗仗人势”、“狗腿子”等。可在西方,狗是人类的保卫者和忠实的朋友,因此,在英语中以狗为喻体的习语多为褒义。如:“Youarea luckydog.(你是一个幸运儿)”;“Everydoghashisday.(凡人皆有得意日。)”上述两句,如果使用异化译法翻译,将会不可避免出现文化冲突,类似情况最好采用归化手法。
5.归化翻译能打破原文的束缚,若能传达原文精神而不产生歧义,则更能贴近读者,展示译入语的语言魅力和译者语言功底。例如:
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for ornament and for ability.Their chief for delight,is for privateness and retiring for ornament,is in discouse,and for ability,is in the judgment and dispositionofbusiness.(Bacon’s“OfStudies”)
译文一: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王佐良译)
译文二:读书能给人乐趣、文雅和能力。人们独居或退隐的时候,最能体会到读书的乐趣;谈话的时候,最能表现出读书的文雅;判断和处理事务的时候,最能发挥由读书获得的能力。(廖运范译)
两种译文从语意层面上看没什么区别,但是从文采上看,王佐良先生的译文读起来朗朗上口,凝炼紧凑,充分展示我国语言文化的魅力和他在古文上的造诣。
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策略权变选择受诸多因素影响,其中翻译的目的、文本的类型、读者的层次和要求为主要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
1.翻译的目的因素。德国功能目的论(SkoposTheory)的奠基人之一威米尔(H.J.Vermeer)这样表达他的目的性原则:“每种语篇的产生都有一定的目的,并服务于这一目的。”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代表人物之一曼塔里(Manttari)主张,翻译行为是“为实现信息的跨文化跨语言转换而设计的复杂行为”。也就是说,根据该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目的论,所有翻译遵循的首要法则就是目的法则: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通常指译文的交际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结果决定方法。如果翻译的主要目的是介绍源语的社会文化,促进文化间的了解、沟通和交流,开拓译文读者的视野或启迪译文读者,一般宜采用异化为主的策略。如果主要目的是消遣、取悦译文读者,并力图避免其阅读理解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文化障碍或文化冲突,则宜采用归化为主的策略,亦即“把源语的行为模式纳入译文读者的文化范畴”。例如,杨宪益夫妇在把《红楼梦》这部有着中国文化丰富内涵的经典著作译成英语时,就采用了异化为主的翻译方法来处理语言中的文化因素,尽可能保留源语(汉语)文化,目的是尽可能多地把中国文化介绍给英语读者。霍克斯(David Hawkes)在英译《红楼梦》时,为了取悦英语读者、增强译文的可读性,避免中英两种不同文化的碰撞,对源语中的文化因素进行了大幅度的归化处理。例如,他将源语中的“癞哈蟆想吃天鹅”归化为:“A case of the toad on the ground waiting to eat the goose in the sky.”即用英语“goose”(鹅)的形象替代了源语中“天鹅”(swan)的形象,目的是为了适应英语读者的文化心理、思维定势和审美观。在英语文化中,goose与swan有着不同的联想意义,如英语习语“chase the wild goose”就用来表示徒劳的追求或无益的举动。这种归化译法虽然牺牲了源语中的文化形象,但意义比较接近原文,因其通俗易懂,更易被英语读者理解和接受。
2.文本类型因素。不同的文本类型也往往要求译者遵循不同的翻译原则。根据英国当代翻译理论家Newmark的分类方法,文本可分为真实性和虚构性两类。真实性题材的文本,又称非文学文本,主要以事实资料为本,求实存真,如科技作品、新闻报道等。翻译这类文本时,由于追求的是内容的准确和语言的流畅,并不在乎异国情调,因而宜采用归化为主的原则,以利于信息传递的有效和快捷。虚构性题材的文本,又称文学文本,多与思想精神领域及想象中的事物打交道,涉及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较多地社会思想和文化习俗。翻译这类文本时,一般宜采用异化为主的原则,尽量保存原文风貌,尽可能多地把源语文化信息传达给译文读者,以利于文化对话和文化交流。例如将《四书》、《五经》译成英语时,就宜遵循异化原则,可通过直译、直译加注、直译加意译、译加释义等具体途径,将原文中深邃的中国文化介绍给英语读者。
另外,在进行文学文本的翻译时,还需注意原作语言形式的意义,像语言风格、篇章结构等都是构成作品整体意义的部分。原著的形式具有意义,译文的形式也应尽量与之保持一致,通过异化处理,尽可能保留原作风貌,忠实全面地传达出原作的所有意义,以求得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当然,如果原作的形式实难在译文中得以再现(如英语中的有些异形诗,译成汉语时往往很难再现其形式及象征意义),就可考虑作一定的变通或适当的归化,比如把原作语言形式上的一部分信息转移到内容上,通过增加译文长度来保证原文的意义尽可能少受损失。
3.读者因素。读者的地位和作用是翻译时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当代著名翻译理论家Nida关于翻译要“为读者服务为中心”的观点已得到广泛的认同和接受。传统上,读者可分为三类:很有文化、略有文化和没有文化。当翻译对象是很有文化的读者群时,宜采取异化为主的策略。若对象是略有文化或没有文化的读者群时,则采用归化译法为主,以减少译文读者的理解困难。换言之,如果译者把译文读者看成是具有期待视野的积极接受者,即具有理解和接受异域文化的要求和心理准备,并有一定的审美情趣和理解接受水平,其阅读译作的主要目的就是开阔视野、了解源语的社会文化和风土人情,那么,他就会采取异化译法,尽可能再现原作风貌,尽可能把源语文化传达给译文读者。相反,如果把读者看成是没有期待视野的消极接受者,译者就会采用归化译法。由于译者有意掩盖了文化障碍,减少了阅读困难,归化式的译文阅读起来的确要顺利轻松得多。
由此可见,异化与归化这两种策略,在翻译中适用于不同的要求,满足不同的需求,起着不同的作用,各有其存在价值,并且二者在实际翻译过程中相辅相成。因此,就像没有任何一种一成不变、通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可以适用一切管理实践一样,人们在翻译时只能根据相关因素权变选择翻译策略。所谓权变选择翻译策略原则就是综合考虑文本的类型、翻译的目的、读者的层次和需要等要素,根据不同的语境和环境选择适当策略,力求客观全面地处理好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和其他信息。对于文本翻译这种不确定的、开放的语境,在保证译文具有可读性的前提下,文化因素尽量多用异化,少用归化,以求得文化间的沟通、吸纳和互补。尽管译文读者对文化差异的理解接受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接受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只要有了接触碰撞异域文化这个前提,就有可能实现沟通和交流,因为文化冲突只能在文化交流中获得统一。因噎废食而掩盖文化差异避免文化碰撞的归化译法,从长远看,弊大于利,得小于失。而对于口译语境,特别是外国政要、商界精英到异国访问时,应尽量多用归化,少用异化。归化翻译可以拉近访问者与被访问国人民之间的距离,可以体现出访问者对被访问国文化历史了解比较深入,增强亲切力和感染力。
[1]刘宓庆.文化翻译论纲[J].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2]刘艳丽,杨自俭.也谈”归化”与”异化”[J].中国翻译,2002,(11).
[3]刘英凯.归化翻译的歧路[J].现代外语,1987,(2).
[4]罗新璋.翻译论集[M].商务印书馆,1984.
[5]Newmark,Peter.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M].Oxford:PergemonPress,1981.
[6]Nida,E.A.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acation Press,1993.
[7]孙致礼.新编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8]王东风.文化缺省与翻译中连结重构[J].外国语,1997,(6).
[9]徐丹.文化融合中的语言翻译问题[J].中国翻译,1998,(3).
[10]许崇信.文化交流与翻译[J].外国语,1991,(1).
[11]王东风.归化与异化:矛与盾的交锋[J].中国翻译,2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