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全武 龙庆华
(红河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云南 蒙自 661100)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和生态危机的加剧,生态问题越来越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从伦理学意义上来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是认识和解决生态危机问题的一个新的突破口。当前,解决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最重要的是通过对现代人实施全面的生态伦理道德教育,使其清醒地认识到人与自然是息息相关的,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只有每个人在内心中都树立起保护环境、爱护生命、维护生态平衡的观念,真正实现由“他律”向“自律”的转换,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类生态危机问题。
少数民族在其历史的产生、发展和演变中,形成了原始崇拜意识。云南少数民族的原始崇拜主要包括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动植物崇拜、鬼魂崇拜、祖先崇拜、灵物崇拜、精灵崇拜和生殖器崇拜等多种形式。这些原始崇拜无疑反映了原始先民的意识和行为。原始先民们正是在这些观念的支配下生活、劳动和繁衍,使社会发展到今天。如果弃其神秘、愚昧的成分,取其环保、生态的合理观念,则其中不乏许多令人吸取之精华,如对山、水、石、土等的自然崇拜,对树、草等植物的崇拜,对虎、熊、蛙、蛇等的动物崇拜,以及将这些自然动植物作为图腾和神灵而崇拜的种种观念,客观上都起到了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这些观念通过代代相传,形成了许多关于环保的禁忌和戒律,也养成了许多风俗习惯,这才使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较好地受到保护。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作为我国边陲的绿色屏障和生态多样性的宝库,其传统的生态伦理思想是现代生态文化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伦理思想作为中华民族生态伦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生态环保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范本,而且是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优秀读本。云南少数民族先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以其聪明才智创造出了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生存意识和生态环境保护文化,这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智慧和思想,如:尊重自然、善待生命、合理开发、节制贪欲等,这些传统的生态伦理思想不同程度地反映在他们的神话传说、宗教信仰、农耕经济、乡规民约和习惯法中,反映了云南少数民族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价值取向。这些对于保护云南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物种多样性,保证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于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和经济发展的滞后性,在当今社会,云南少数民族的原始崇拜和传统观念被较为完整地保留下来。各个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禁忌和信仰也伴随着民间崇拜贯穿于他们的日常生活。
藏族先民的原始崇拜为多神崇拜,他们“相信土有土神,水有水神,石有石神,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一切,都有鬼神主宰”。因此,藏族同胞对水、土、森林、山等自然界的很多东西都有着十分敬畏的心理。迪庆境内的梅里雪山更被当地居民奉为神山,任何人不敢越雷池半步,加之海拔的原因,山上终年积雪、景色秀丽。位于德钦县内其主峰卡瓦格博峰脚下的千年冰川也令世人瞩目。正是藏族人民具有以神山崇为核心的包括寺院周围生态保护意识和生态保护行为,才使云南省中甸和德钦地区大面积的森林植被较好地保存下来。
纳西族先民的动物崇拜更加突出,他们崇拜虎、牛、牦牛和青蛙。他们认为世界由这些动物的肢体演变而来,还从对青蛙的崇拜建构出了青蛙八卦图,也就是现在所看到的《巴格图》。流传下来的神话中有许多是关于青蛙的描述,而今纳西人的生活习惯中也留有青蛙崇拜的痕迹,比如忌食青蛙,严禁伤害青蛙,等等。
傣族至今保持着对树和水的崇拜。西双版纳的一些傣族就有祭祀“山神树”的习俗。传说一次山洪暴发,五家傣族和七家哈尼族为躲避野兽侵袭而逃到一棵大树上生活。后来由于人数的增加,大树不够住了,才搬了下来。但是,以后每年他们都要到树下相聚,共同祭祀大树,因为它曾经是大家的“保护者”。此外,水被傣族看作可以洗去污秽、消灾除病之物,所以每年都要举行规模盛大的“泼水节”,以求得来年的丰收和全家的健康平安。虽然是被神话了的崇拜,但傣族人却一直保持着对树和水的爱护,不允许有任何玷污的行为发生。傣族认为“森林是父亲,大地是母亲”,以此讴歌自然化育人类的恩德和人类对自然的感激之情。
从现今白族的一些生活习惯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个民族对山、水、木、石、天、地的原始崇拜。尤其对树的崇拜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和怒江州兰坪县生活的白族中较为普遍。
当地居民把村子附近的树木都视为“神树”,极力加以保护。不准乱砍滥伐,并有固定的时间对其进行祭祀。此外,众所周知的大理洱海,白族人民也将其当成生命之源进行保护,以至于在生态环境被大肆破坏之时,洱海的水质还相对比较清澈。
在哈尼族的文化传承过程中,森林始终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主题。在远古的传说和历史中,森林是哈尼族的避难所和庇护所,它慷慨地向人们提供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原始先民自然而然地认为山神掌管着这一切,因而在心理上产生了崇拜与依赖。当梯田农业在哀牢山区发展起来后,哈尼文化更是将森林与山川、万物、农时节令、气候变化、梯田用水联系起来,以神话、传说、故事、诗歌、民谣、谚语、儿歌等形式广泛地向社会传播,向广大的人民群众和年青一代进行教育。这种世代不渝的文化传承和教育,在每一个哈尼人的心灵深处都形成了“森林情结”,以至于哈尼族都对森林怀有深深的敬意和深厚的感情。正是这种从心灵深处萌发出的“森林情结”才造就了今天哀牢山区浩瀚的林海。据陈嵘教授编著的《中国森林史料》:20世纪50年代,哀牢山的森林覆盖率高达55%—60%。时至今日,哀牢山区仍有浩瀚的林海,它所具有的调节气候和地表湿度,保持水土,防沙固沙,改良土壤,净化空气,防洪抗旱的作用,为哈尼族梯田农业生态系统的创造与完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云南少数民族生态环境保护的对象主要是森林、草原、耕地、野生动植物等自然资源。这些自然资源与这些少数民族的关系十分密切。少数民族在利用它的同时,也逐渐认识到合理使用这些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因此形成了适合本民族实际需要的环境保护措施,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针对性和环境适应性的实用生存观。这些实用的生存观念在减少污染、绿色消费、较少破坏自然及野生动植物等方面维持着当地的生态平衡,协调着人与环境的和谐与融合,其生活方式实用、简单、纯朴、天然,还原于自然。这种生存伦理思想是少数民族人民适应与利用环境、协调人与大自然关系的结果,与其所处的生态环境及经济文化类型形成的互动模式,二者处在内在的联系当中,体现着人与自然环境的融洽与和谐,更符合人类的共同利益。
自然崇拜是传统生态文明的重要表现形式。少数民族在与大自然的交往中推崇“万物有灵论”。人们敬畏自然、敬重神灵,自然是神创造的,神灵无处不在,蕴含其中的生态伦理虽然不像现在专门的法律具有明确的系统和规范,但是对人们的行为却具有很强的约束力。人们敬畏自然,就是对神的尊敬,破坏自然就是对神的冒犯,要受到神的惩罚,尤其是普遍信教的少数民族,把生态文化浸润于宗教禁忌的规约中,并将其当作神圣不可违逆的法则,认为万物具有平等地位和价值,不能把自然万物视为满足人类欲望的工具,而应该把人看是自然的儿子、兄弟,人和自然有着亲情的关系,要互相友爱。
善待自然是少数民族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和谐模式,这种思想主张整体和谐,把人和自然看做是一个完整不可分割的整体,认为人和世间万物都由自然衍生,大自然是人类的生存根基和最终归宿,人与自然万物相互依存、共生共荣、协调发展。其生态文化观念既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直接的原始统一性,又蕴含了人与自然的共生共存的内在要求。这一自然伦理观的价值取向是建立在人与天地万物的同源性和生命本质的同一性上的。
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展现了一个国家广义文化范畴的差异性。少数民族在社会现实生活和民族心理层面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性格,建立起万物有灵观念的自然崇拜和种类繁多的原生型图腾崇拜,形成了独具个性的信仰文化,但是这种信仰文化长期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如今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森林锐减、土地沙化严重、山体滑坡、山洪暴发,导致严重的生态危机。因此,以积极的态度尊重和挖掘少数民族传统生态伦理,使少数民族人民把保护生态环境视为自己的道德责任,从而提高整个社会成员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方面的自觉性,是当前保护生态环境,建设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需要。
每个民族都有一些与现代环保理念有关的习俗、禁忌和习惯,从伦理道德的角度看,遵循了人类社会的道德标准和规范,也是各少数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本源和必不可少的资源。例如,“天人合一”、平等共存的观念强调了人与自然万物的平等性;适应环境、适度消费强调了对自然生命的爱护和道德责任;宗教、乡规民约体现了对生态保护的强制约束性,与现代社会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思想有一致性的一面。胡锦涛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由此看来,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生态的和谐。当代生态环境保护,不仅要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制定各种环境保护法,而且要正确认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生态保护观和习俗,从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中吸取经验,把少数民族传统、朴素的生态观,提升为现代的生态观,使之成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的推动力量。
当然,少数民族伦理中包含着一些不利于生态平衡的文化习俗,随着社会的发展,会与现代价值观念发生冲突。因此,我们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看待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切实发挥生态文化在现代社会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1]蒋星梅.西南少数民族崇树习俗文化内涵浅析[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6,8.
[2]曾易.试论少数民族生态伦理的价值[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3]胡靖勇.云南少数民族生态行为对当代生态伦理的启示[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8.
[4]李锦.民族生态文化的构建——以香格里拉为例[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