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五中(430100)尹其超
在高一完成高中地理模块必修一、必修二之后,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定的基本地理知识,初步学会问题探究与合作学习。在高二教学中,为了配合中国区域地理的教学,提高学生对地理学习的热情,积极开展校本教程,计划在高二学年,有计划、多层次、及时性地把《二十四节气》作为一项教学资源引进常规地理教学。
(1)它是对学生课本知识的有益补充。24节气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其内涵涵盖天气气象、自然物候、农时节令、传统习俗,甚至饮食养生,我们选择性地把其中具有地理教育意义的内容吸收到我们的地理课堂中,特别是《中国区域地理》教学中,可以作为材料论据,可以演变为自然规律记忆,甚至设计成试题问题引发学生探究。
(2)它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良好机会。借助学生对24节气及其物候的兴趣,鼓励学生尝试对气象、物候现象进行观察、记录、比较、分析,初步培养科学精神和动手能力。
(1) 学会运用简单工具与手段观测、收集、记录校园、社区内的地理现象,为地理探究提供资料。
(2)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对生活中自然现象的观测,发现问题,并尝试与人合作,探究。
(3)通过多种方式,交流自己开展地理观测、探究的心得体会,分享学习的乐趣。
(1)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动机,引导学生形成观察自然,勤于思考的习惯。
(2)熏陶学生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良好情操和乡土感情。
(3)唤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二十四节气校本课程》研究方案
(1)继承性与批判性结合原则
二十四节气源于秦汉,流传到今天,代表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我国古代的一项伟大科学成就,但由于时代的局限,也有很多不合理和不科学的部分,学习中我们坚持了“古人的节气、科学的运用”的原则,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并鼓励学生用学过的地理知识,科学客观的认识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2)学科性与科学性结合原则
二十四节气包含的内容涉及天文历法、季节农事、天气气象、民俗文化、饮食养生等。在研究性学习中,我们只选取我们地理学科研究的主导内容,即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尤其考虑到高二我校开设了《中国区域地理》和《自然灾害与防治》等课程,因此我们着重研究二十四节气与中国气候、中国农业、中国气象灾害等内容。同时特别注重学生用学过的地理知识解释二十四节气里包含的地理规律。
(3)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原则
二十四节气是古人在科技不发达的条件下长期观察、总结出来的经验,用来指导农事,但许多现象是缺乏科学解释的,我们开展研究性学习当然不是全为了指导农事活动,而是通过实验的方法验证这些经验,并让学生尝试解释这些经验的科学道理。
(4)整体性与差异性结合原则
中国古代相当长时期的政治、经济中心在中原地区,因此二十四节气主要概括了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业气候特征。虽然几千年来也得到发展,应用不仅仅局限于黄河中下游,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气候相差甚大,因此我们在研究中特别注意到我们长江中下游与黄河中下游的地区差异,做到“死节气,活运用”。
(5)探究性与可操作性结合原则
二十四节气探究性学习的目的,是以二十四节气为载体和契机,鼓励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关注我们的生活环境,从生活中发现地理的科学、自然之美,从而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与动机,开展地理观测、调查、实验,发现地理问题,并尝试合作解决, 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地理教学目标的要求。但学生活动范围的局限性、自然环境的复杂性以及条件的限制,我们开展这项探究活动过程中,强调指导教师的辅导作用,把探究性问题控制在“最近发展区”之内,以达到学生快速进步,学有所获。
(1)开题动员课(课件截图)
(2)节气实践卡
二十四节气研究性学习实践卡节气 芒种 时间 承担小组 组长天气观测 入夏时间: 入梅时间:实践项目农事活动调查水稻棉花油菜活动调查点:资料来源
(3) 探究性问题
芒种节气探究卡1.芒种节气适逢长江流域梅雨季节,“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就是梅雨季节的形象写照。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观察,运用学过的知识,探讨梅雨形成的原因,降水时间和特点。2.芒种的“芒”指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收割,“种”指谷黍等夏播作物播种,也有谐音“忙种”的意义。“东风染尽三千顷,折鹭飞来无处停” 生动地描写了田野里秀美繁忙的景象,请同学们调查本地(江汉平原)芒种期间的农事活动,并探讨梅雨对芒种期间农事活动的影响。
(4)试题设计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春季的第五个节气,大约是每年的公历4月5日到4月20日,清明节气已经演化成我们的传统节日,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11年清明节前南方早稻区平均气温≤12°C日数。
材料二:2011年清明节全国天气预报1.根据材料,分析2011年清明节期间,我国西北、华北和南方地区的天气差别,并总结这些天气过程的形成的共同原因。2.古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 ,又有农谚“春雨贵如油”,这两句话分别适合我们什么地区的特征?3.2011年清明节前后的天气特点对我国华北和南方地区可能造成什么灾害,对农业生产可能造成什么影响?
二十四节气的实时性的实践活动,是我们对于新课程地理教学的一次大胆尝试,从教学效益看,这次尝试给我们的启示和反思是多方面的。
地理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人地关系,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决定了地理课本身富有很强的趣味性,然而传统的教科书式的、填鸭式的、照本宣科式的教学让学生对地理课容易产生距离感,久而久之甚至产生畏难情绪和厌恶。无数事实证明对地理学科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学习起来轻松而高效,而兴趣不是每个学生生而有之。因此,需要地理教师恰到好处的激发和培养,而兴趣往往源于生活,二十四节气及其所包含的深厚自然、人文底蕴正是几千年来劳动人民对生活的观察和总结的财富。通过指导学生对这份财富的再观察和思索,恰好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与乐趣,轻松地找回了丢失的兴趣。
二十四节气最能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兴趣的就是它用最简洁的文字概括了最丰富的自然现象,而这些现象又是我们能够很方便及时观察和发现的。笔者所在学校位于武汉市远城区,更加方便学生体会二十四节气中的天气、物候和农事现象。“谷雨”的甘霖,“芒种”的麦浪,“白露”的晶莹,“冬至”的腊香,无不包含着大自然赋予的美和奥妙。美而有趣的事物,加以适当的引导,必然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把这种兴趣延伸到整个地理学习过程中去。
地理新课程要求地理教师传授给自己的学生能够终身受用的地理知识和素养。二十四节气就是我们生活的智慧的结晶,它指明的大自然的运动和变化规律,以及衍生出来的风俗人情、传统文化,都是能够影响学生未来生活的宝贵财富。
通过观测、探究这些规律背后的内涵,鼓励学生知识迁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培养科学的探究精神与合作共进的乐趣。
在“节气观测卡”中设计的一些观测任务,观测器材、操作方式还很粗放,比如“梅雨期间日降水量”、“日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等数据的采集缺乏专业测量工具和手段,故而用简易工具代替造成误差大,或者通过查询专业网站信息代替,数据资料来源缺乏严格的直接性。
探究性问题的操作过程停留在“老师设计探究步骤,学生按部就班”的层面,还未形成成熟的自主探究能力,难以自主设计探究计划和方案;探究小组成员分工和组织有待完善,特别是小组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协调和合作能力缺乏。
在我们的研究性学习、观测活动以及探究性学习中,方式和手段基本以网络信息收集、实践性观察观测、分组研究探究性问题、集中交流讨论等等为主。开展初期学生有很强的学习兴趣和探索动机,但由于方式和手段缺乏变化和创新,难以持久地保持旺盛的探究动机。因此,在学习方式和形式上需要摸索等多的,符合中学生思维方式和兴趣的手段和着眼点,发掘二十四节气更多更具备地理学科性质的内容作为探究性学习的资源,真正能够持续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乐趣。
把二十四节气及其包含的地理成分抽取出来,作为一项地理学习的资源。通过实践和探究的方法,激励学生学习动机,鼓励学生调用所学,解决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和问题,是我校在新课程下的一种大胆尝试。通过实践,收效明显,但需完善与补充,期望二十四节气这一传统文化能在新课程的地理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