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1-03-18 18:46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辅导员管理工作院校

罗 峥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天津 300221

一、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理念比较落后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对象是广大的在校学生,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行为能力的个体。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理念从总体上依然未摆脱以政治管教为主的模式。高职院校的管理工作仍以管理者为主体,以管理制度为约束手段,以管制为工作方法,重教育者主导性,轻受教育者主体性;重共同性,轻差异性。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多数只是照搬照抄本科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既没有彰显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又没有体现高职学生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教育、管理、服务的效能。

(二)工作方法较为单一

一直以来,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仍停留在运用强制执行外部规章制度的方法来约束学生,试图通过强制的手段和机械式管理的思维模式达到监管学生的目的只有尊重学生的发展需要、兴趣爱好、个性特点、思想水平和接受能力,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意识,不断培养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能力、道德价值的选择能力、理智思考的判断能力,才能保证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三)工作队伍匮乏

2006年9月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所要求的辅导员数与所带学生人数之比为1:200,但实际上绝大多数高职院校都远远超过这一比例。由于辅导员所管的学生过多,所以花在每个学生身上的精力就会明显减少,使得大部分学生和辅导员交流的时间减少,甚至有些学生见不到辅导员,这大大影响了辅导员对学生思想动态和行为的掌控和把握。另外,作为一线工作人员,日常工作内容庞杂,事务琐细,忙于处理各种常规工作和完成相关职能部门交给的任务,使得他们鲜有时间和精力对学生进行较为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无法及时给予心理问题的疏导。

二、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改革措施

(一)转变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管理理念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要想真正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大学生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根据社会发展需求,结合大学生实际情况开展这项工作。

高职院校在贯彻“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过程中,必须适应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并充分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真正落实“以高职学生为本”的学生管理工作。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具备突出的职业性、行业性的特点。因而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就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突出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此外,高职院校学生家庭多数不太富裕或者贫困,学生的身心发展极不均匀,总体看身心发展不成熟,世界观和人生观也不稳定。因此,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应该将学生的心理健康、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方面要作为工作的重要着力点。

(二)拓展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

1.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随着网络知识的普及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极其便捷的交际工具,也成为人们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要适应信息化的发展,与时俱进,在传统管理方法的基础上,逐渐将互联网络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一个新的重要阵地,从而开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空间。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充分利用网络直观生动、交流畅通、联系便捷、自由度高、互动性强等特点,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因势利导地开展工作。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是高职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是高职的灵魂和精髓,是以实施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建设优良的校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校园环境为重点,符合时代特征和高职院校特色的校园文化。高职院校要重视和加强校风建设,培养良好的教风和学风,形成对学生具有陶冶作用、对教职工具有凝聚作用、对社会具有示范作用的优良校风;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将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思想政治教育于文化活动中,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

3.加强和改进社会实践工作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有利于学生了解国情、了解社会、锻炼毅力、增长才干,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培养“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意识,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培养组织能力和协调沟通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将社会实践活动与专业知识有效的结合起来。把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加强学生的专业意识,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灵活掌握学习内容,从“死读书、读死书”转变为“会读书、读活书”。

其次,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和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向,高职院校要尽可能多的将社会资源吸收到学生的社会实践中来,积极同与本校专业相对应的企事业单位、社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服务部门等机构取得联系,建立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基地,力争每所学校、每个院系、每个专业都有相对固定的实践基地,并建立长期合作,确保高职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够稳定、持续、健康地发展。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阶段是人生重要的转折点,是每个人由不成熟走向成熟,从学校踏入社会的准备阶段。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容易遇到对新的生活环境不适应、人际交往障碍、学习和恋爱中的挫折、择业就业面临压力等问题,产生焦躁、迷茫、困惑等情绪,易导致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病。高职院校应针对高职学生的心理状况和身心发展特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心理辅导的作用,建立心理辅导网络,构建多层次、多类别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帮助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三)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建设

辅导员、班主任是高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主体,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事务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建设,就要以专家化发展为目标,以职业化发展为保障。要坚持专家化、职业化的发展方向,就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职责,完善“聘任、培养、考评、发展”机制。面对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出现的新情况、新任务,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需要采取切实措施完善学生管理工作队伍的选聘机制、管理机制、培养机制和发展机制,确保将学生工作队伍建设落到实处。

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不仅肩负着人才培养和维护学校及社会稳定的历史任务,还要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注重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专业素质的形成,培养出适合人才市场需求,能够掌握两种或多种专业知识技能,胜任相应的多个领域或工作岗位的“一专多能”型人才。这就需要高职院校要针高职学生的特点,不断研究和探索适应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模式、新思路,坚持以学生为本、与时俱进的工作理念,使学生管理工作集教育、服务、管理、关爱为一体,从而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不断完善、全面发展。同时,还要不断学习和借鉴国内外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成功做法和先进经验,结合各高职院校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实践符合高等职业人才培养目标、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

[1]昌兵.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7.

[2]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2004.

[3]范平花.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高教高职研究,2010,(2):208.

[4]康百文.我国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及对应原则[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08.

[5]姚孟春.高等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M].云南:云南科技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辅导员管理工作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