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经典与大学生思想文化素养的提升

2011-03-18 18:25田素芹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孝悌仁心儒家思想

田素芹

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311

人文素养是指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是一种为人处事的基本的价值观和人生哲学。国学经典教育目的是让大学生在学习中接受博大精深的文化的滋养,让他们含英咀华、沐仁浴义;让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忠、恕、孝悌思想,道家的天人合一及墨子的兼爱、非攻、尚贤、尚同等思想,佛家的淡定等思想精华内化为大学生的精神品质,在千古美文的熏陶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精神以及其他优秀品质。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重要的组成部分,应该是当代大学生提升修养的必修课。

儒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国学思想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儒家的十三经是儒家经典的代表,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义、礼、智、信、忠、恕、孝悌。

第一,儒家思想的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提升仁义孝悌等道德修养。为人首先应做到孝敬父母,尊敬长辈,这就是孝悌,是最基本的道德修养。孝悌仁之本,“仁”和“义”,就是孔子所倡导的道德理想的最高境界。《论语》中计有109次谈到“仁”,“仁”本源是血缘亲情,仁者爱人。正是孔子所说的“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弟”即“孝悌”。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就是仁的根本。只要君子专心致力于仁之根本,构建了仁的根基,道就产生了。什么是孝悌呢?论语集注中讲到:“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为弟”。要“仁者,爱人”,就从“孝悌”开始。有儒家经典语句为证:“仲尼居,曾子持。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内容是说:孔子认为先代的帝王有其至高无上的品行和至高无上的道德,这是使天下人心归顺,人民和睦相处最重要的原因。先王治国有道,本源就是孝。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产生的根源。人的身体四肢、毛发皮肤,都是父母赐予,不敢予以损毁伤残,这就是孝的开始。人在世上遵循仁义道德,有所建树,显扬名声于后世,从而使父母显赫荣耀,这是孝的终极目标。所谓孝,最初是从侍奉父母开始,然后忠诚地效力于国君,最终才能够成就功名。所以孝不仅是仁之本源,更是成为栋梁之才报效祖国的根本。

“义者宜也”,“行而宜之之为义”,合乎正义行为和事情;合理的主张与思想;存在事物中的深刻道理;善、美,等等。关于义经典语录也有很多“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通过以上儒家经典的学习可以使大学生认真反思,克己修身,正己正人提升人格修养,从而使受教育者的善性和仁心大放光彩。

第二,进行儒家经典的思想教育可以提升人的社会责任感。忠恕之道,存仁践仁。“忠”,立己达己,是心存忠厚,把内心的仁发动起来实践到别人身上就是“恕”就是推己及人。就是孔子讲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忠”,是讲人要心存忠厚,把自己固有的仁心发动起来;而立人达人是“恕”,是要人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把自己的仁心仁德实践于别人。必须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需要要换位思考。儒者认为“正人”一定先“正己”,“正己”一定先“正心”。当代大学生要积极入世,要有天下为公的理念,“位卑不敢忘忧国”的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襟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情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阳刚风骨,荣辱不惊杀身成仁的凛然正气……借助儒家独到精粹的教育思想来培育当代人才骄子。

因此,忠恕之道不仅是个人的道德修养,也是一种对于社会应负有的责任,是在社会关系中,推广自己的仁心仁德,不仅要造就自己,同时要造就别人,从而要造福于社会。

第三,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人生观及价值观。“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分析这两条语录就可知道:儒家学派孔子等追求平淡、快乐生活而且是和大家一起快乐。做到这一点,首先要遵循仁义礼智信的原则,就是用智慧,用真诚的态度寻求一种最佳的行事方式,遵守一定的行为规范,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从而创造出良好的生活空间、生存环境。其次,和大家共同快乐。儒者认识到,自己快乐的同时也要使身边的人快乐,因为周围的人痛苦自己也不会快乐,周围的人贫穷自己再富有也不会快乐。下面的语录的就是很好例证:“‘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通过上述经典的教育教学,就可以使大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快乐,怎样才能获得快乐。

第四,儒家的刚健、有为、进取、入世的精神可以培养大学生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儒家直面现实,不断求索,要探索一条改造客观世界的道路。尽管孔子周游列国四处碰壁,但却百折不挠,始终坚守着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生原则,“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条语录便是他刚健进取入世有为的例证。同样在孟子看来,无论得志还是不得志,无论困厄还是显达,都不应该绝人逃世;主张用自己的方法来“平治天下”,实现其“王道”理想;并且扬言“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孔子以天下为己任,百折不挠的求索精神,以及孟子“舍我其谁”的霸气怎能会不影响当代的青年人呢?这方面的儒家的经典语录不失为当代大学生积极进取的催化剂,令他们投入大千世界积极进取,有所作为。

第五,可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高尚品质及自强不息的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这段语录的意思是富贵不能使他的心惑乱,贫贱也不能使他改变节操,威武更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样的人才算是大丈夫。“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子贡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不以向地位、学问比自己低下的人请教为可耻,这是一种谦虚好学的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它激励着华夏子孙积极向上,奋斗不止。是中华民族精神极为重要的表征之一,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沧桑却永葆着生机与活力根本原因。

儒家思想是独具民族特色思想文化,早已经走向世界。作为炎黄子孙的中国大学生必须把儒家思想、品质内化为自己的人文素养,才不愧为龙的传人。

[1]程昌明.论语·学而 第一·二[M].山西: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

[2]胡平生,陈美兰.礼记 孝经[M].北京:中华书局,2010.

[3]杨思迪.积淀底蕴,提升素养——国学经典对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养[J].语文学刊,2011,(2).

[4]谭平,万平.国学经典导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5]李湘.儒家经典.上[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孝悌仁心儒家思想
中国少年仁心大
医者仁心,谱写浓浓“山水情”
用责任和担当诠释“医者仁心”
病榻侍母
烈火仁心
唐代制举孝悌类科目考论
儒家思想与书法
从“三吏”“三别”看儒家思想在杜诗中的渗透
儒家思想与学佛感悟
孔子孝悌思想中人的主体意识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