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北区实验小学 邹 颖
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告诉我们,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是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一首优美的歌曲就在于它音色、旋律、节奏等方面的和谐组合。一堂生动的音乐课是学生与教师的和谐合作,是能够影响学生一辈子的。笔者在音乐教学中提倡构建和谐式教学,并从和谐教学理念开始,通过注重师生情感交流、多元整合和努力拓宽课堂视野、倡导绿色评价观等方面,为学生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课堂情境的创设包括两个部分,一为“情”,二为“境”。情是情景、情感,境是环境、场景,二者合一,形成了音乐教学特有的情感境界。教师创设一种融听、视、感、触为一体的环境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进入角色。营造和谐的教学情境能够给人美的享受,陶冶人的情操,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需要,创设教学情境,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等多种途径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把学生带入情境之中。如教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这一课时,可以根据音乐学科的特点,以情为纽带,以情激情,以情传情。在教唱时不仅教学生会唱、唱好,而且对国歌的作者、创作背景,及国歌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作用做介绍,启发学生思考唱起国歌时联想到了什么?同时要求学生注意歌曲中的音乐知识,如休止符、附点音符、三连音、力度记号、进行曲速度等。让学生在激越的歌词雄壮的旋律所表现的音乐艺术形象中受到情操的感化,使他们懂得“国歌”是祖国的象征,民族的心声。可以让学生回想一年级学过的《国旗,国旗真美丽》,启发学生重新编排动作,载歌载舞,以动激情,这样恰到好处地抓住了爱国主义教育这个结合点,加深学生对“国歌”的认识,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学生对国旗崇敬、热爱的心情油然而生。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用口琴吹奏国歌的前奏,使学生在自己演奏的乐曲中体会三个三连音所塑造的矫健、雄壮的艺术形象,这种通过“听听,唱唱,跳跳,奏奏”使学生理解作品的艺术形象及思想内涵,陶冶学生高尚情操的做法恰如其分地表现了音乐特有的功能。
师生情感的和谐交流、教学氛围民主和谐会促进每个学生的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师生关系的和谐会帮助教师树立尊重生命价值的学生观,探索师生互动发展的学习观,确立不断发展的课程观和重视教育的过程评价观。
教师与学生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就要求音乐教师要有一颗童心,课堂上和学生一起弹、唱、跑、跳,要用学生易于接受的儿童化语言,营造一种和谐民主的氛围。其次,教师要以饱满的情绪、真诚的笑容、信任的眼神、优美的语言、鼓舞的话语从心灵深处感染学生,增进师生感情,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从而为完成音乐教学目标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音乐教学中应根据教学需要,实现教师、学生、教材、教具、教学环境与生活的多元整合,拓展音乐教学空间,让音乐回归生活、回归自然,营造一个开放、和谐、创新的教与学的氛围,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协调能力和创新思维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设计每个学生都能在自身基础上获得新的发展的多元化教学方法,给学生创造开放思维、自主表现和创新表演的时间和空间。如:教学《春天在哪里》,可以让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创作“四季”歌曲,配有优美的朗诵、可爱的肢体动作、口技模拟鸟语等,展示多元艺术所具有的综合美,既拓展了他们的思维空间,又丰富了他们的艺术想象力和创新表现力。也可发挥“整合”的思路进行设计:以听—看—想—谈—做—演,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展示对春天的感受。有唱、有跳、有写、有画……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这样将诗、音、画“整合”在一起,不仅让学生学会了歌曲和相关知识,更使他们在体验、参与、实践中获得了美的享受。
绿色的评价注重学生本人在评价中的作用,正确地判断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及发展潜力。首先,确立学生是教育主体的地位不仅表现在课堂教学中,还应在评价的过程中体现。如,有位教师在教学一年级第二册第七课《大海的歌》,先让学生欣赏《海上风暴》,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来表现乐曲的内涵。有的学生用线条、色彩进行表达:细线条表示平静的海面、粗线条表示海上的风暴;有的学生用肢体语言表达:在音乐出现高潮时就抖动全身,音乐越强烈抖动的幅度就越大,音乐处于平静处他们也平静下来;有的用音响:平静时用轻声、起风暴时用密集的声音,并让学生进行评价。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通过“协商”形成评价结论,使得评价的过程成为促进学生反思、加强评价与教学相结合的过程。其次,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评价,力争做到对学生进行科学、和谐、合理、主动、全面发展的绿色评价,发现学生的特长,展示学生的才华,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心,使其成为独具个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