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 军
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教育的起点应该立足于人的成长的基本形式,人总是在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中成长。这样,知识传授就不再是教育中压倒一切的任务,而应引导学生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实施“问题导学法”,构建以问题为纽带的课堂,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自我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在现实中,一些教师的课堂教学只重视学生成绩,重视对知识结论的传授与掌握,忽视对知识产生、发展进程的展示与探索,不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学生不会问、不敢问、不想问、无问题可问,从不怀疑书本知识和教师讲授的知识,从不想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总是一味地接受和巩固现成的知识,学生不会发现问题,创新潜能被埋没。这种“去问题教育”不能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上低效、无效,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质量。具体表现为:问题简单化,缺少思考价值;问题随意性,缺乏针对性;问题形式单一化和教师点评简单化;问题设计过于深奥,启而不发;教师提问的范围缺少普遍性;提出问题时不能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讨论空间。
可见,设计出科学合理、易于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并以此驱动教学过程的实施是教学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我们在对教学中以上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问题导学法”教学。
教师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因此,我们提出了实施“问题导学法”。“问题导学法”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解决真实性问题,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学科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它力求通过有效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思维处于活跃状态,积极思考、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导学法”由五个环节组成:问题导引—自学思疑—合作探究—精讲点拨—生疑再探。
这个环节包括前置性问题和后置性问题,目的是引出课堂中探讨的问题。前置性问题就是提出问题,明确目标。教师把教师的“教学目标”以问题的形式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这样教学就由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的学,由侧重于教师的教学过程转变为侧重于学生的学习过程,由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目标转变为学生达到的学习目标。在此环节,教师以问题的形式提出学生在课堂上要学会解决的主要问题。后置性问题就是创设问题情景,设疑导学。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具体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景,提出引领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把学生引进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
如,讲授“影响价格的因素”一课时,教师首先放一段关于绿豆、大蒜价格一路飙升的视频,再因势利导,提出问题:(1)从“蒜你狠”再到“豆你玩”,这些农产品的价格一路上涨的原因是什么呢?(2)你认为大蒜和绿豆的价格会一直持续上升吗?你作出上述判断的依据是什么?这种情境问题紧密联系社会热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够引起学生积极的回应,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为开始本课教学起到了较好的导引作用,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在此环节以教科书文本为主要的学习内容,教师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问题的引导下积极思考,将一般性问题由教师的“传授”转变为学生的“自学”,以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索品质,初步解决问题。这一学习环节,学生完成的问题要以“双基”为主,问题要简洁、明确,不宜过于复杂,问题难度要符合绝大多数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力图让90%以上的学生获得问题解决的满足感,这是课堂教学完成的基础和前提。在自学思疑环节,教师要把任务、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自学思考,一方面可以完成基本学习目标,另一方面学生应在教师的疑和导之后具备自我设疑的能力,进而产生新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我国现阶段分配方式”一课教学时,教师借用教科书的图片设计以下几个基础性问题:(1)假如你是一名拉面馆的小伙计,你的收入属于何种分配方式?(2)假如拉面馆的小伙计自己单干,自己当小老板,收入属于何种分配方式?(3)假如做拉面的小伙计在国有餐馆工作,其收入属于何种分配方式?以上三个问题属于双基问题,学生通过认真阅读教科书就可以回答。在以上三个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再提出需要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问题:(4)哪位同学能够概括一下明确收入分配方式的技巧是什么?这时的问题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深层次思考,使教学自然过渡到下一教学环节。
教师在此环节要有意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学生自主学习、初步解决一般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解决不了的问题,并及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类,结合学习目标,在学生实际发展区与最近发展区的切合点设计出有一定层次的能力训练较强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在此学习环节,教师要提供必要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教师也可先给学生一些自学思考的时间,能让30%至50%的绩优生通过自主学习基本解决问题;再以“我当小老师”的方式通过小组合作、全班交流,在教师的辅导下能基本解决此类问题,通过讨论学生常常能想出比教师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环节中,科学、合理、恰当的问题设计和互动开放的课堂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
如,在“做负责的公民”一课,为了突破“做一名负责的公民,不仅要对自己负责,更要对他人、对社会负责”这一难点,教师运用下列材料精心设计问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位老人每天早晨起来遛弯儿,都会看到一个年轻的乞讨者在河边上躺着。一天,老人终于忍不住了,问:“你这么年轻,身体又很健康,为什么不去找工作,而去乞讨呢?”年轻的乞讨者反问道:“您辛苦工作一辈子为了什么呢?”老人说:“为了晚年能够躺在院内的躺椅上,晒晒太阳,喝喝茶,养养鸟。”年轻人说:“我现在每天也在晒太阳,小鸟就在树的枝头歌唱,我觉得现在的生活就很好,为什么还要辛苦工作呢。而且您劳累一辈子,到晚年身体还有病,哪如我现在年轻时就享受生活,我觉得我比您明智。”问题:你觉得年轻人的话有道理吗?这种生活方式可取吗?针对此问题的讨论,有的学生认为,乞讨者的话不无道理,作为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无可非议;但许多学生虽然觉得年轻乞讨者的话有道理,但是这种生活方式是不可取的,至于原因则说不清楚。在学生们充分讨论但并没有形成清晰认识且仍然存在认识困惑的基础上,教师提示学生从“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等方面重新认识年轻乞讨者的观点。这就将问题的讨论引向深入,对问题的认识更加全面。通过讨论,学生认识到,做一个负责的公民,首先要对自己负责,其次要对他人、对社会负责,承担社会责任。而年轻乞讨者的行为没有做到对自己负责,没有珍惜自己的生命价值,更谈不到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
在学生自学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在此学习环节结合课堂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必要总结,梳理知识结构,明晰概念,对重难点、易错点精讲点拨,画龙点睛,提升情感体验。同时,通过设计巩固练习进行问题反馈,教会学生思考的方法。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具体体现,也是有效课堂教学的重点。
在基本完成教学目标后,教师鼓励学生生疑、质疑,以新的问题引入新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提出新的问题是“问题导学法”的最高标准。在学生找出并解决了问题后,教师要激发学生继续发现新问题、探求新问题。学生能提出问题,提出好问题、有深度的问题,说明学生在思考,说明教师在有效地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教师在引导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再解决、再拓深,在往复循环的过程中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同步螺旋上升。
“问题导学法”构建以问题为纽带的课堂,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带着问题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因此,问题导学要遵循心理释放策略,让学生敢问;遵循认知冲突策略,让学生会问;遵循需求驱动策略,让学生想问。问题设置是“问题导学法”的关键环节,教师在问题设置上应注意以下问题。
“问题导学法”的问题设计应服务于教学过程,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切忌漫无目标的问题。教师要在准确把握不同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根据教科书内容与教学活动的需要,使问题与问题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紧密,沿着教科书设定的思路进行问题的切换,帮助学生有效地运用教科书,对教科书内容进行自主思维加工。
问题的设置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与水平,切忌不切实际的过于艰深的问题,同时也要避免过于简单的、可以不加思考就能回答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反映了问题的不同层次。有效的问题应该是递进式的,应该是引导深思的。教师要考虑学生能力与知识准备的水平,在遵循认知规律的原则下设计层次分明的教学问题,删繁就简,突出重点,在知识的关键点设问。
精心设计的问题应是侧重思考性、启发性和开放性的问题,应该是把注意力放在激发学生的思维过程上,而不应该急于走向结果。启发性的另一重要方面是教师的问题能引发学生提出新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过程不仅是教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过程,更是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揭示问题、产生新问题的思维活动过程。
课堂教学是复杂、多变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会产生新的、可变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不但在备课时要设计好问题,还要在教学中随时发现问题、捕捉问题,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驾驭好课堂,这样才会解决问题,达到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从而真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提出后,教师不要急于诱导学生解答,要有一定的耐心,给学生充足的探究和思考时间,更不要直接给出科学概念的定义。
在“问题导学法”中,问题的设置要注意问题的密度、角度、难度和广度,综合考虑。问题设置在密度上要疏密相间,一节课不能问题不断,也不能没有提问,同时在每个问题提出后,要给予一定的停顿时间,让全体学生参与思考。问题设置要注意角度,要找准问题的切入点,问题要新颖,要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参与兴趣,问题要有启发性、有价值,能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要难易适当,要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问题的设置在难度上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只看少数优秀学生,要符合绝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
适时给予学生学法指导,如阅读指导、分析问题方法的指导等。
总之,“问题导学法”从学生的个体成长规律出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只是设计者、引导者、组织者。教师通过有价值的问题,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观察、思考和求证,教学活动环环相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层层深入,学生在自觉、主动、深层次的参与过程中,发现问题和理解、解决问题,从而学会获得新知识的思维方法和能力,最终促进学生终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