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略探

2011-03-18 03:40吴灿新
探求 2011年2期
关键词:世界观方法论大众化

吴灿新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哲学教研部,广东 广州510050)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略探

吴灿新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哲学教研部,广东 广州510050)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知识经济和文化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必须做到科学性、时代性与实践性、针对性、通俗性、生动性的有机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时代价值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的思想政治水平,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作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首要任务。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观察问题、变革现实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首先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本文在此就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作简单的探讨。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时代价值

自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来,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一直成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引着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不断前进,也指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前进。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特别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有着重大的时代意义。

首先,这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要求。世界历史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世纪,在这个新世纪中,世界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概括起来,当前世界的基本态势表现为以下三大基本特征:一是高科技引领下的世界经济全球化;二是一国独霸下的政治多极化;三是文明冲突下的文化多元化。在这三大态势交错发展中,虽然和平、发展和合作依然是当今时代的主旋律,但是在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高科技引领下的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依存、利益交融在不断加深,全球经济已经成为一个有机互动的整体,资源配置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国际经济竞争日益加剧,全球经济失衡日趋剧烈,贸易保护主义迅速抬头,能源资源价格不断攀升,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从而给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带来了严峻考验。一国独霸下的政治多极化正在加快发展,为了抗衡美国这一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各种政治联盟兴起,协商、对话与合作也正在成为主流。然而,世界力量失衡的局面还一时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全球反华反共势力仍然不断地推行其西化分化战略,“中国威胁论”一时甚嚣尘上,中国在国际政治上还依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文明冲突下的文化多元化不断发展,强势文明利用其文明先发优势,对弱势文明进行渗透、挤压甚至于消解,虽然各国各民族都在奋起直追,并强烈反对文化霸权主义、文化沙文主义和文化殖民主义,然而,强势文明这种高压的基本态势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弱势文明无疑是一种极大的挑战。中国要在当今世界的激烈竞争中,抓住机遇,战胜各种挑战,必须要有高超的智慧。哲学自古以来就是一门智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就是一种高超的智慧。只有在全党和全国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使全党和全国人民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去更好地抓住机遇,战胜各种挑战。

其次,这是知识经济和文化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自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提出知识经济以来,在世界范围内,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到知识经济和文化经济阶段,社会文明也已进入到知识文明阶段。在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历程中,社会文明阶段的界定,主要视在经济活动中的主导要素而定。在农业文明时代,农业是经济发展的主导要素;在工业文明时代,工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而社会发展到知识经济的今天,知识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要素。知识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根本性变化:一是高科技的迅猛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二是文化经济成为了朝阳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三是信息及其技术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助推器;四是知识大爆炸,新的知识不断更新换代,全球进入到一个学习型时代。在这样一个崭新的时代,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竞争的焦点,只有努力学习,不断提高全党和全国人民的素质,才能跟得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因此,我们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学习思想道德知识;不仅要加强科学文化的修养,还要加强思想道德的修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居于指导地位的思想体系,它不仅是科学的知识,也是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是科学的方法论。而这种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是提高人们科学文化素质的强大精神动力,是提高人们科学文化素养的科学方法,也是充分发挥人们科学文化能力的正确导向仪。只有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才能提高全党和全国人民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素养,从而推进全党和全国人民科学文化素质与能力的不断提升,成为知识经济和文化经济时代的弄潮儿。

再次,这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迁。一方面,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另一方面,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也遭遇到诸多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必须要有反映时代精神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更好地认识、分析与解决,从而也才能不断推进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发展观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它反映了时代的精神,科学地解答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要学好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在全党及至全国人民中普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同志曾经提出,为了做好我们的工作,各级党委应当大力提倡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使之群众化,为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所掌握,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里的锐利武器。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在解决“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的发展观基本问题上,创造性地弘扬了“永恒发展论”和“生产力决定论”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在解决“为谁发展”、“靠谁发展”的发展观根本问题上,创造性地弘扬了“人的全面发展观”和“群众史观”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在解决“什么样的发展状态”、“发展的根本要求是什么”的发展观重大问题上,创造性地弘扬了“普遍联系观”和“系统发展论”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在解决“怎样发展”、“发展的根本方法是什么”的发展观重要问题上,创造性地弘扬了“矛盾论”和“社会有机体论”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此,早在2006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就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成果,是我们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方针。要在全党及至全国人民中普及辩证唯物主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勇于开拓创新,善于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认识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努力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相和谐。要在全党及至全国人民中普及历史唯物主义,牢固树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观点,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基本要求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首要任务。要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应当具备以下六点基本要求。

第一,科学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哲学基础,是我们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首先就在于它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具有理论上的彻底性,是真正科学的哲学。以往的哲学,缺乏理论上的彻底性;不是在本体论和存在论上的分离,就是在自然观和历史观上的分离,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则第一次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自然观和历史观统一于实践的唯物主义,从而科学地反映了世界的本来面貌,使哲学成为真正科学的哲学。而且,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正确地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运动、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就必须坚持科学性,正确领会、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使全党全国人民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正确立场、观点和方法,成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

第二,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强烈的实践性,是实践的唯物主义。以往的哲学,往往不能发现实践活动的科学意义。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把实践看作为人的存在方式和本质活动,强调实践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现实基础,强调哲学的使命不仅在于说明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实践本质意义的科学规定,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终结了以往哲学,使其成为最富生命力的哲学。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就必须坚持实践性,面向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面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面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面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实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引导人们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去分析和解决实践中的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

第三,时代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全面的开放性,是时代发展的进步哲学。以往的哲学,往往脱离实践;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扎根实践,随着人类社会实践和认识的不断发展,与时俱进,不断吸收人类实践营养和时代精神精华,不断汲取人类智慧和文明成果,从而使自己成为具有时代精神的进步哲学。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就必须具有时代性,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特别要用最具有时代精神的科学发展观,来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第四,针对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的哲学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不仅仅去解释世界,而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因而,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就必须具有针对性,要针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的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要针对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注意、最需要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要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努力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第五,通俗性。哲学是一门特殊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以总体方式把握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理论体系,它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最一般的本质和规律,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没有特定的专业素养是不容易把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虽然与以往的哲学不同,具有强烈的实践特色,但是,它既然是“哲学”,也就具有了一般哲学的基本特征。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就必须具有通俗性,就要把哲学的语言还原为生活的语言,就要把哲学家的语言还原为老百姓的语言,就要把学术性理论性的语言还原为实践性经验性的语言,让一般党员、干部和群众都能听得懂、看得明,把得住。

第六,生动性。哲学作为所有具体科学的知识、经验的升华,是学术性理论性极强的一门高度抽象的理论体系,因而其理论本身的论述对于一般党员、干部和群众来说,就显得枯燥乏味。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就不仅要有通俗性,还要有生动性;也就是说,不仅要让一般党员、干部和群众听得懂、看得明,把得住,还要使一般党员、干部和群众听得高兴,看得开心,喜欢看,乐于听。要运用一般党员、干部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生动活泼、趣味盎然,在一种美的享受中使他们爱听、爱看,从而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得以广泛传播,为一般党员、干部和群众都能真正掌握。

科学性、时代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必要前提。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其重点在于反映时代精神、指导现实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新成果;是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的成果,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时代特色的大众化。实践性、针对性、通俗性、生动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内在规定性,离开了这些规定性,就不可能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如果说科学性、时代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内容性要求的话,那么,实践性、针对性、通俗性、生动性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形式性要求。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影响和反作用于内容。没有科学性、时代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就会走入歧途;而没有实践性、针对性、通俗性、生动性,也就不可能把科学性、时代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容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同样会走入死胡同。因此,只有坚持科学性、时代性和实践性、针对性、通俗性、生动性有机统一,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责任编辑:黄克亮

B0—0

A

1003—8744(2011)02—0028—04

2011—1—10

吴灿新(1953—),男,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

猜你喜欢
世界观方法论大众化
智能化的“世界观”
汉学方法论值得关注
《世界观—雕塑遗产》
远洋东方境世界观售楼处
UAF的方法论意义
抓改革落实,习近平的十大方法论
《朗读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大众化探索
走向理性:近代以来中国世界观的嬗变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简述黑格尔的哲学史观与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