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中发
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 郑州 450006
紧张性头痛是由颈、肩和头等部位肌肉紧张引起,可能与身体姿势不舒适、社会或心理应激及疲劳有关。常因生气、失眠、焦虑或忧郁、月经来潮、更年期等因素阵发性加剧,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我们应用西酞普兰治疗紧张性头痛,疗效得到了患者的肯定,现报告如下。
1.1 病例资料 病例选自2010-11~2011-02诊断明确的紧张性头痛患者92例,男19例,女73例;年龄18~65岁,平均(33.2±7.8)岁,病程3个月~8 a,平均(19±4.2)个月,发病符合IHS1998年制定的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治疗组(西肽普兰组)48例,对照组44例,2组年龄、性别、症状及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对照组:布洛芬(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300 mg,1次/d;(2)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西酞普兰片(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20 mg,1次/d。疗程为6周,辅助治疗2组无差别。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血常规、尿常规和肝功能检查。
1.3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主观症状的改善。
1.4 疗效评定 采用0~10梯度疼痛强度分级法记录:0~1为无疼痛,2~8为轻度疼痛,5~7为中度疼痛,8~10为重度疼痛。在治疗前、后进行症状评定,根据患者疼痛减轻的程度,将疗效分为:基本控制、显效、有效、无效。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和连续校正卡方检验。
2.1 2组治疗后症状缓解率比较 表1可见,对照组有效率为90.9%,治疗组有效率达到97.9%。对数据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治疗后症状缓解率比较 [例(%)]
2.2 治疗后2组躯体和精神症状缓解率比较 表2可见,2组头痛程度的缓解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抑郁、焦虑、失眠等精神症状的改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治疗后2组躯体和精神症状缓解率比较
2.3 不良反应 92例应用西酞普兰治疗的患者中,6例在治疗初期(前2周)出现头痛、恶心、口干等不良反应,但均轻微和短暂。治疗后血、尿常规及肝功能检查未发现异常。
紧张性头痛(tension headache)又称为肌收缩性头痛,一种头部的紧束、受压或钝痛感,更典型的是具有束带感。作为一过性障碍,紧张性头痛多与日常生活中的应激有关,但如持续存在,则可能是焦虑症或抑郁症的特征性症状之一。目前在中国 18~65岁人口中,紧张型头痛的发病率为10.77%。紧张型头痛虽然是一种常见的头痛病,但对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疗效不佳。何丽萍等采用抗焦虑、抗抑郁药治疗紧张性头痛,疗效肯定[2]。
20世纪90年代,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成为治疗抑郁症的一线用药,西酞普兰(citalopram)是近年来上市的SSRIs,常应用于抑郁症的治疗,对其他多种精神障碍的症状同样有效。
紧张性头痛的发作与5-HT有关,其中5-HT1受体的亚型(5-HT 1D/1B)与紧张性头痛关系密切,对紧张性头痛有效的药物均直接或间接作用于5-HT递质或受体。西酞普兰相对选择性在同类药物中最高,能有效抑制5-HT的再摄取,从而能够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发挥治疗作用;其对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作用很小,不影响患者的心脏传导系统和血压,不损害认知功能及精神运动,也不增强乙醇导致的抑郁作用,对血液、肝及肾等也不产生影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因此患者有很好的耐受性,尤其是老年患者。
布洛芬(异丁苯丙酸)为传统非甾体类抗炎剂,通过对环氧化酶的抑制而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由此减轻因前列腺素引起的组织充血肿胀,降低周围神经痛觉的敏感性,具有镇痛、解热和抗炎的作用,因此能缓解头痛的发作。
本研究结果显示,布洛芬联合西酞普兰能较好的控制紧张性头痛的发作,改善其精神症状,且不良反应较小,患者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Headache Classification Commitee of the International Headache Society.T 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headache disorders(Second edition[J].Cephalalgia,2008,28(Suppl1):1-16.
[2] 何丽萍,栗兵霞,吕燕,等.紧张性头痛患者的负性情绪调查[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2):252.
[3] 张昆林,马莎,刘江,等.慢性紧张性头痛的定量感觉检查及心理健康水平[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0,36(6):348.
[4] 张家堂,郎森阳,吴卫平,等.氟哌噻吨和美利曲辛合剂治疗伴有抑郁和/或焦虑症状紧张性头痛的研究[J].中国新药杂志, 2003,12(1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