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科研院所区域根植度探析——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为例

2011-03-01 08:52■江
决策 2011年6期
关键词:科研院所经济社会合肥

■江 山

中央科研院所的区域根植度

近年来,随着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深入开展,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地方政府推动本地经济工作的新模式。由国家重点投入的中央科研院所,遵从政府使命和公众利益原则,在从事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和前瞻性技术开发及国防科技研发等“国家使命”的科技活动同时,根据区情区况,不同程度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区域间的协调发展。这些嵌入地方的中央科研院所,一方面因为路径依赖和相对稳定性,具有较强的非移动性;另一方面,它们必然与当地经济、政治以及区域环境(如制度安排、社会历史文化、价值观念、风俗、隐含经验知识、关系网络)等密切结合,形成很强的地域根植性,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地域、结构、功能和目标等方面具有高度的关联性。所谓区域根植度就是指组织在其所处的区域经济社会环境中的贡献影响程度,是对组织“嵌入”所处经济社会环境强度的衡量。中央科研院所与所在区域类似产业集群的关系,中央科研院所刺激区域体系的竞争战略,同时也提升中央科研院所本身的竞争力。一般而言,区域根植度越高,中央科研院所在区域体系网络中占据着更加中心的位置,与所属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联系得更加密切。

中央科研院所区域根植度评价

为了客观、真实地反映区域根植度,并使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在建立中央科研院所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应该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可行性的原则。中央科研院所与所属区域既是一个经济系统,又是一个社会系统。中央科研院所的根植性,也就是中央科研院所的本地化,既体现在时间上的延续,也体现在空间上的深入。在实践中,中央科研院所“嵌入”于所属区域宏大的背景下所构成的社会结构之中,这种社会结构往往表现为当地的网络联系以及区域内特定的人文环境,它既体现在中央科研院所与所属区域的共生竞合关系,也体现在信任水平、习俗与价值观等结构性特征。因此,我们可以从产业根植性、社会资本根植性和文化根植性三个维度对中央科研院所区域根植度进行综合评价。其中,产业根植性又从中央科研院所的产值占区域总产值的比重、中央科研院所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对速度以及中央科研院所的技术转移与产业转化能力三个方面进行评价;社会资本根植性从中央科研院所各类人才总量规模、中央科研院所走出去挂职交流的人才数量以及中央科研院所培养高层次人才情况三个方面进行评价;而文化根植性从中央科研院所的精神文化、行为规范以及价值取向三个维度进行评价。

将乳腺癌敏感细胞MCF-7和T47D以及耐药性细胞MCF-7R和T47DR分别接种于含10%胎牛血清和1%青链霉素混合液的DMEM(高糖)培养液中,置于37 ℃、CO2体积分数为5%的无菌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同时,在耐药性细胞MCF-7R和T47DR的培养液中加入终浓度为5 μmol/L的OHT,以进行耐药性维持培养。用0.25%胰蛋白酶溶液消化细胞并传代,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进行后续实验。

第一,产业根植性维度。

5)大规模的观光采摘节庆有赖于省际合作,而连点成线整合观光采摘资源是今后观光采摘节庆实现省级合作的趋势。

都说“计量乃文明之母”,这话一点不假!在人类发展史上,关于长度的计量由来已久。在古代,人类用肢体或简单物体作为基准进行计量,但是经验计量的弊端也显而易见。“米”的诞生是长度计量史上的一个里程碑,那么“米”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呢?

产业根植性是指中央科研院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依赖与贡献。尽管中央科研院所具有特殊的国家使命,但在我国现行的制度、体制下,其遵从的是政府原理和公众利益原理,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央科研院所也承担着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一方面,中央科研院所的发展依赖于区域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区域经济社会是中央科研院所的创新土壤;另一方面,中央科研院所自身的发展能够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起到引领支撑作用。对于中央科研院所产业根植性的评价,重点考察以下指标:中央科研院所的产值占区域总产值的比重、中央科研院所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对速度、中央科研院所的技术转移与产业转化能力。

第三,文化根植性维度。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社会资本这一概念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由法国著名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引入社会学研究领域,布迪厄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通过体制化关系网络的占有而获取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的集中。美国社会学家詹姆斯·科尔曼从功能的角度来界定社会资本,他认为社会资本是指个人拥有的以社会结构资源为特征的资本财产,社会资本由构成社会结构的各个要素构成,存在于人际关系的结构中。所谓社会资本根植性,可以定义为多种主体间多种关系结合形成的网络关系复杂程度。中国是一个由人缘、地缘、亲缘关系交织而成的复杂社会网络,每个人都是网上的一个结。对于中央科研院所社会资本根植性的评价,重点考察以下指标:中央科研院所各类人才总量规模、中央科研院所走出去挂职交流的人才数量、中央科研院所培养高层次人才情况。

第二,社会资本根植性维度。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是中国科学院在安徽设立的一个综合性科研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位于合肥市西郊风景秀丽的蜀山湖畔的董铺岛上,面积2.65 平方公里。随着科研事业的发展,合肥研究院简称了20 多个装备优良的实验室、研究中心和10 多个大型技术物理实验平台,包括国家“863”计划大气光学、智能机器人传感技术、中科院材料物理、离子束生物工程、安徽省环境光学监测技术等9 个国家或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拥有我国第一台超导托卡马克HT-7 实验装置,自主设计、研制额世界上第一台非圆截面全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是中国主要的核聚变研究基地之一,也是世界实验室在我国设立的核聚变研究中心。应用中央科研院所区域根植度评价模型对合肥研究院在安徽省的根植性进行评估可以从产业根植性、社会资本根植性和文化根植性三个维度进行。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区域根植度评价

文化创造信任、增强信心、创造各种诱发归属感的联系纽带。文化的含义非常广泛,它是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文化既是一个积累过程也是传播的过程。文化的演化有其内在的规律,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区域文化在影响中央科研院所的同时也受中央科研院所文化的影响。对于中央科研院所文化根植性的评价,重点考察以下指标:组织精神、行为规范、价值取向。

从产业根植性来看,合肥研究院高度重视产业转移和技术转化,将促进洁净能源、环境监控、现代农业、运动健康等战略高技术等相关技术转移和产业转化作为战略目标之一。2005-2008年合肥研究院获国家科技奖励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科技进步、技术发明、自然科学奖二等奖4项,安徽省科技奖一等奖5 项,二等奖3项,2008年发表SCI 论文433 篇,申请专利103 项、获得授权专利90 项,这些数据说明合肥研究院具有强大的技术转移和产业转化能力。

从社会资本根植性来看,合肥研究院现有在职职工1700 多人,在1200 多名专业技术人员中,研究员140 多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 人,国家“863”计划专家和大科学工程专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百人计划”人选这50 多人。除此之外,合肥研究院设有等离子体物理、核聚变工程、材料物理、光学、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等5 个博士学位授予点、11 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和5 个博士后流动站,是国家研究生重点培养单位,目前在学博士、硕士研究生1100 余名。这些数据反映了合肥研究院在人才总体规模和高层次人才培养上的基本情况,一定程度上说明合肥研究院的强大的社会人际网络。

从文化根植性来看,合肥研究院形成了具有科学岛鲜明特色的文化体系。合肥研究院具有“至新、至精、至真、至坚”的科学岛精神,具有“高效、团结、进取、奉献”的机关作风。制定了《合肥研究院机关工作人员行为规范》、《合肥研究院的科学道德和科研行为守则》、《合肥研究院创新文化建设实施细则》以及《合肥研究院创新文化建设规划》等一系列体现合肥研究院文化根植性的制度文件。

结论

中央科研院所在承担国家使命,履行国家责任的同时,对所在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同样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完全脱离区域生存土壤环境的中央科研院所是没有发展活力的,甚至会逐渐丧失生命力,最终难以完成国家交付的各项任务。只有深深扎根于所在区域经济社会的中央科研院所,才具有承担国家使命的坚实基础,才有可能在创新型国家与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猜你喜欢
科研院所经济社会合肥
合肥的春节
合肥的春节
航天科研院所“双创”路径研究
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运行管理探索与实践
合肥:打造『中国IC之都』
奋发有为 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弯道超车
让知识型员工的心留在科研院所——浅析科研院所中知识型员工的激励
生态合肥
2013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几点思考
推进实现“两个率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