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在善,吴咸中,王兴民
(1.天津市中西医结合急腹症研究所,天津 300100;2.天津市南开医院,天津 300100)
大承气汤在《伤寒论》和温病学中大黄剂量差异析因与实量计算
田在善1,吴咸中1,王兴民2
(1.天津市中西医结合急腹症研究所,天津 300100;2.天津市南开医院,天津 300100)
鉴于《伤寒论》和温病学著作中所载大承气汤方中的大黄剂量差异较大,今试从度量衡历史演变、大黄质地、煎制方法及古代医家用药经验尚不丰富等4个方面进行析因和实量计算,以有助于今人对东汉时期医学著作的理解。
大承气汤;大黄剂量;《伤寒论》;温病学
东汉名医张仲景创制了著名的三承气汤(大、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三者分别以“泻热攻结,荡滌胃肠积滞”,“通便去积”和“调胃、通便、泄热”而著称于世。进入明清以后,随着温疫疾病的流行和蔓延,温病学派又大大扩展了承气汤的治疗范围,确立了下法在温病治疗中的地位。但仔细对比起来,《伤寒论》和温病学两者在处方剂量上,表述的颇为悬殊。本文旨在探究其产生的原因,为便于直观地比较各家处方的用量,首先以表示之。
从表1可以看出,东汉时期《伤寒论》大承气汤大黄的用量与明清时期温病学派的大黄剂量分属在两个数量级上(两和钱),差距较大,令人难解,现试析因如下。
在汉代,1斤=16两,该时期的1斤=220 g,故每两=220/16=13.8 g,大黄四两=13.8×4=55.2 g。芒硝的三合(音ge)是多少呢?有云:“量者,龠者,合,升,斗,斛也。”“起于黄钟之龠(音yue)用度数审其容,以子谷秬黍中者千有二百实其龠,以井水准其概,合龠为合(ge)。”[1]意即以1 200粒秬黍所占容积(井水)为一龠,2龠为一合。经考证当时的一龠相当于10 mL的容量,故一合等于20 mL,三合芒硝等于60 mL(视为60 g)。若以今日的度量衡表述方法,《伤寒论》的大承气汤方应为:大黄55.2 g,厚朴110 g,枳实5枚,芒硝60 g(约)。
显然所用药味剂量仍然较大。待至《温疫论》、《温病条辨》、《通俗伤寒论》出版时的明清时期,虽一斤仍等于16两,但此时1斤=590 g,1两=36.9 g,1钱=3.69 g。他们在大承气汤方剂中大黄的用量明显地减下来,即《温疫论》大承气汤方中的大黄用量为 5钱(3.69 g×5=18.45 g)、《温病条辨》的用量为6钱(3.69 g×6=22.14 g),《通俗伤寒论》的用量为 4钱(3.69 g×4=14.76 g),这也与当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的大黄用量3~15 g相接近。
至于现代的度量衡制,与明清相比变化不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1959年6月2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确定米制为中国基本计量单位,在全国推广使用,保留市制。“市制原定十六两为一斤,因为折算麻烦,应当一律改为十两为一斤”。但中药计量仍袭旧制不变。从1979年1月1日起,中药计量单位也更改为米制,用“g、mg、L、mL”,不用“两、钱、分”等,钱、分也换算成克表述。即 500 g(1斤)÷16(旧制十六两为一斤)÷10(旧制十钱为一两)=3.125 g(1钱),一些中医院校教材中也是这样算出的。
表1《伤寒论》和相关温病学著作的大承气汤组方药味剂量一览Tab.1 The list of component doses in Dachengqi decoction described in 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 andrelated works on Epidemic Febrile Diseases
但是有的资料认为,这样的换算仍有弊端。缘古代量制历经多次变革,明代以后才大体稳定,1斤基本在595 g左右。直至1929年推行计量变革,才将旧制595 g 1斤改为500 g 1斤。但由于1929年和1959年的改制中均将中药计量作为例外对待,仍袭旧制不变,故从明代到1979年,钱换算为克的公式似应为 595÷16(两)÷10(钱)=3.72 克(3.71875)。中药1斤是16两,1斤是600 g,1两是10钱,故一钱理论上应该是600÷16÷10=3.75 g,但这不属于文章讨论范围。
中国是大黄的故乡,临床正式使用大黄治病可能发轫于西汉时期,张仲景(公元150~219年)在东汉时期应用大黄应该是中国历史上较早的一批医家。
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医学方书。该书成书于战国早期(即公元前5世纪),其抄录年代一般认为不会晚于西汉初年。其中共载有医方283个,药物247种,但未记大黄。成书于先秦的《黄帝内经》中亦未出现大黄。但1972年11月在甘肃武威柏树公社旱滩坡的东汉土圹墓中发现的汉代医简却有应用大黄的记载。墓中共发现医简、牍共92枚,记载药方约30个,其中5方应用了大黄,占六分之一,说明大黄在东汉早期已广泛和经常应用[2]。
《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成书年代多数学者认为在西汉,全书共收载药物365种,其中大黄列为下品,载:“大黄,味苦寒,有毒。主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至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时,该书共载方375首,其中含大黄34首,可见至东汉时期大黄已作为一种重要药物开始应用于临床。张仲景在这段时间里创制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名方,诸如承气汤类。大黄也有品质优劣之分,这方面有文字记载的要晚于张仲景年代400多年。《新修本草》(公元659年)载:“幽并以北者渐细,气力不如蜀中者。”幽并以北系指河北、山西北部及内蒙古一带,这些地区所产的大黄为山大黄(土大黄),原植物为华北大黄,可见古人已知此种大黄泻下作用不及正品大黄。正品大黄产于四川、陕西、甘肃一带,这里产的大黄才是大黄精品。由于张仲景生于南阳郡湼阳(今河南南阳),其一生的行医活动自然也离不开中原地区,那时交通不便,贸易往来有限,因此其行医使用的大黄很可能就地取材,甚至也不太会知道和得到远产于四川、陕西、甘肃的正品大黄。
药用植物学证实,在中国分布的大黄属共40多种,除2~3种外,均有药用价值。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大黄有3种,即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和药用大黄,通称“正品大黄”。但商品大黄中常混有同属他种的根,主要是华北大黄,河套大黄和藏边大黄等,通称为“非正品大黄”,俗称山大黄或土大黄。这进一步印证张仲景所使用的大黄不好排除非正品大黄的可能性。
后来进入明清时期,温病学派使用的大黄就有讲究了,如俞根初所著《通俗伤寒论》在叙述承气汤药味组成时,大黄或用“生川军”(小承气汤),或用“生锦纹”(大承气汤)一词。锦纹大黄就是精品大黄,宋《图经本草》中在叙及大黄时就有“以蜀川锦纹者佳”的字样。
另,估计张仲景时期所用大黄恐怕也不排除未经炮制的直接采集来的药根和根茎,不可能像明清时期用的经过精细炮制的加工饮片。据考证,在汉时代,中药的炮制刚刚起步。据谓《神农本草经》对各药炮制的内容很少,仅涉及“炼”、“蒸”、“酒煮”、“火熬”、“煎汁”、“烧”等炮制方法。《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在药物品名下未见有对大黄炮制的描述,但有“去穰”(枳实)、“破”(枳实)……等粗加工的记载。
《伤寒论》大承气汤方注:“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据考证,汉代的一升等于200 mL,十升为一斗,故一斗等于2 000 mL。上述录注的煎法,用今天的表述其过程应是:取枳实、厚朴,加水2 000 mL,先煮。倾取煮液1000mL,去滓,加入大黄,继煎,倾取400 mL,去滓,加入芒硝,再移火上,加热沸1~2次即可,分次温服,一旦攻下成功,余下的部分不必再服用。从以上煎煮的过程来分析,两次倾取煎液时留存在药滓内的煎液肯定不少,尤其第1次倾取时,使药量损失不小。另外,这张处方是备做几次服用的剂量,而不是1次顿服用的剂量。
从《伤寒论》到明清时期的历史是漫长的,用药经验肯定在不断积累,用量肯定在不断地调整,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毕竟张仲景年代使用大黄(也包括承气汤的其他药味)还属于中医发展史上的较早期。除大黄外,再如厚朴和芒硝的剂量在明清时期也均出现大幅度的缩减。《伤寒论》中的厚朴剂量为110 g(半斤),至《温疫论》时缩至 3.69 g(1钱),《温病条辨》中的量缩至11 g(3钱),《通俗伤寒论》的用量也降至3.69 g(1钱)。芒硝也均由约60 g(三合)减至11 g(3钱)。当然东汉时期和明清时代临床应用承气汤证也不尽相同,多少也有些关系。
综上所述,大承气汤在《伤寒论》和温病学中大黄剂量的差异推测可能与度量衡历代演变、所用大黄质地的优劣、煎煮过程中的损耗以及历代用药经验的积累和用量的调整有关。
[1]江连山.谈我国古代度量衡的逐渐精确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不准确[J].绥化学院学报,2006,26(1):104-105.
[2] 郑俊华.果德安.大黄的现代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1-16.
Cause analysis and practical calculation of rheum dose differences in dachengqi decoction in 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 and
Epidemic Febrile Disease
TIAN Zai-shan1,WU Xian-zhong1,WANG Xing-min2
(1.Tianjin Institute of Acute Abdominal Diseases with Integration of TCM-WM,Tianjin 300100,China;2.Tianjin Nankai Hospital, Tianjn 300100, China)
Because the great difference of the rheum dose used in Dachengqi decoction in 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 and Epidemic Febrile Disease,now We will perform the reason analysis and practical calculation from four aspects:historical evolution of length,capacity and weight,Rheum’s quality,medicine decocting methods and that the less experience of the ancient traditional medical doctors in order to help the understanding the medical works in the period of Eastern Han Dynasty.
Dachengqi decoction;rheum dose;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Epidemic Febrile Disease
R222
A
1672-1519(2011)01-0039-03
田在善(1934-),男,研究员,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急腹症基础理论研究工作。
2010-07-20)